這個都不如人家,那也確實,也是無奈。不過曹操也清楚,真心都正常,畢竟馬超什麼情況,他可清楚。涼州軍走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那確實,和他們的實力,確實分不開,那是。可同樣兒也沒錯,就是和馬孟起其人的本事,一樣兒有關係,是啊。至少少兩個條件的隨便一個,曹操都不認為涼州軍能現在這樣兒。也許依舊在大漢這兒實力最強,但是和如今,那
怎麼都是不同,沒錯。因此,他還是很清楚的,那該知道的,可都知道、了解了。就像己方其實也是,靠著實力那不假,但是卻沒涼州軍強啊,這個也是事實。而曹操清楚,己方能到了如今這個地步,那確實是和自己的努力是分不開的,自己努力、盡力了,那是。可以說
沒有自己,己方是,也許一樣兒能三分天下,可絕對不是現在這樣兒,那是。可以說自己除了是不如馬超之外,不比其他的諸侯強?比他們當主公做老大的,那都強,確實。只是不容馬超,自己心裡也都承認,那是。如果說還比馬超強,那都好了,是啊。可顯然,那不是。
不管是涼州軍也好、兗州軍也罷,自然也是都包括江東軍。他們能走到如今,還三分了天下,第一自然是與他們實力有關,不假。哪怕就是江東軍,實力是不如兗州軍、更不如涼州軍,可他們比其他諸侯實力都強,那是。要不然的話,真都不會是他們三分天下了,是啊。而這個第一是實力,可和他們幾個當主公做老大的,那也是分不開的,沒錯。正因為有了馬
超、曹操還有孫策,涼州軍、兗州軍、江東軍,他們如今才走到現在。當然了,和他們的手下將士、包括謀士,那也是分不開的,沒錯。三大最主要的條件,缺一不可!就因為說三方是靠著己方的實力、當主公做老大的本事再加上手下將士、謀士,最後才有了如今。走到
了現在,那沒錯。可以說也許不都是絕對的,但是有一點,那就是硬實力,這個你沒有,那麼什麼其實都是白搭,基本上那樣兒啊。還得說有實力,這個算是根本了、基礎了,那是。就因為實力,所以三分天下的是涼州軍、兗州軍和江東軍,沒有其他諸侯,因為實力那可比
不上三路諸侯啊。是,所以說最後剩下的,那就只是涼州軍、兗州軍還有江東軍了,剩者為王,可以這麼講了。至少哪怕說江東軍實力最弱,那是不假,可他們依舊是在n多路諸侯中脫穎而出的一路。哪怕實力是不如涼州軍、兗州軍,可那兩軍,實力在大漢這兒,就是第一、第二,他們如何能比?所以還是那話那樣兒,江東軍實力不如涼州軍和兗州軍,但是
卻比其他的諸侯實力都強,那是。如果說不是這樣兒的話,可真就不是他們與涼州軍、兗州軍,與他們一起三分天下了,是啊。實力可比其他諸侯強,至少比劉大耳朵軍的實力強啊,那是。可以說江東軍的實力、勢力,確實都超過了劉備軍,那是。那時候也算是一個四分天
下,能算是那樣兒。不過顯然,就得說劉備一方那實力、勢力,可都不如江東軍。並且天下最強的三路諸侯,有兩路,那基本上他都給得罪完了。唯一剩下的孫策,其人在這個上面,他還是跟著曹操走。所以說馬超肯定是想著滅劉大耳朵,之後他也是那麼做的。而曹操呢,其人自然也是,基本那樣兒想法,最後也都那麼做了。而孫策跟著中間的走,所以說他帶著
江東軍……說不想著劉備一方被滅,那也不是,可以說也一樣兒會想,是啊。不過他和馬超還有曹操,終究不同,那是。如果說前者,那肯定是想著滅劉大耳朵一方的話;後者雖說沒想著就必須保住劉大耳朵。可確實,更多的還是利益,那是不錯。在曹操看來,最後那自然也是滅了劉備一方,這個對己方的好處更大、利益更多,那麼利大於弊的事兒,自己如何
不去做呢?至於說一起聯合對付涼州軍。是,那需要不假,但是必須承認,其實有江東軍在,就算是沒有他們劉備一方,也算是夠了,真的。因此,沒有了他們,也並非是不可能。滅了劉備一方,對自己對己方,那利大於弊,足夠了,是啊。並且曹操很清楚,看自己和己
方與劉備一方的過節,這個不想著他們被滅?那確實也不可能,因此,那時候馬超帶著涼州軍出手,而前者他(們)自然是想著劉備一方被滅,那真是,也是己方的一個期望吧,那就達成了,是啊。至少曹操還有兗州軍,他們確實都是那麼看的,沒錯。所以說這個也是,
劉備一方被滅,曹操和兗州軍,他們那可都看到了好處,是啊。如果說不是滅了對方利大於弊,可能曹操還有兗州軍,他們就不是那麼積極了,確實。可以說那個滅劉備一方,主力終究是涼州軍,而最大頭兒的好處,自然也是被馬超和涼州軍,他們給得到了,那是。曹操和兗州軍,他們最多就只算是喝點兒湯,是啊。所以說這個沒錯,還得是涼州軍,人家那可
真是吃肉了,沒錯。不過他們也是出力最大、損失最多,那可都是他們的了,確實,所以……這個既然是涼州軍損失最多,那麼更大的好處、更多的利益,自然就是他們的了,沒錯。也確實那樣兒,如果說涼州軍不是主力的話,肯定也不會那樣兒。那麼既然馬超是帶著他們去
滅劉備一方,這個作為主力,自然就是損失最多,沒錯。可也是,獲得的好處最大、利益最多。曹操兗州軍一方,那就不能比了。孫策江東軍,他們更不行,說起來還不如曹操兗州軍呢,那是。所以說肯定都是馬超涼州軍的,好處、利益啊,那可是大、還多,確實沒錯。
誰出力大,那得到的好處,一般來說自然也都是大,沒錯。損失多,那麼在這個上面,那利益也是多,確實。所以說大頭兒都在人家涼州軍那兒,那是。而在兗州軍那兒的,確實也只能說是小頭兒了,沒錯。可以說對此,馬超是非常滿意的。別說是他了,哪怕就是曹操,那也沒大區別。孫策,也是那樣兒。當然了,最後那個,他是沒多做什麼,沒錯。可確實,
在這上,曹操帶著兗州軍得到了點兒好處,其實也算是可以,那是。畢竟那更大、更多的,也只能只有馬超涼州軍了,那是。兗州軍和江東軍,確實還都不行。他們不是滅劉備一方的主力啊,那主力是涼州軍。可以說馬超先出手,如果說他一直就都按兵不動,那麼有朝一日,
也許曹操和孫策,他們會出手。當然,那不一定,還得說是馬超帶著涼州軍先出手,那是。畢竟這個早就是他必須要去做的,算是一統天下的第一小步了,沒錯。之後再滅江東軍、再對付北方異族、最後滅兗州軍一統天下。這個就是馬超的想法,應該說一直都是如此啊,沒錯。能做到那些,那麼最後自然就是一統天下,除了己方,沒有其他的勢力好使了,沒錯。
除了己方如此實力,那兗州軍、江東軍,他們可都沒有。甚至說加一起,他們實力都不如己方,那都不錯。這個就足以說明問題,是啊。馬超是不想說己方實力超過他們兩軍多少多少,很多很多。但是必須承認,那其實就是事實,沒錯。事實就是以己方實力,真就強制滅兗州軍、江東軍,那也是可以的,必滅他們。可滅了之後呢,看著是一統天下了不假,可一
樣兒給了北方異族機會。可以說他們這個時候,那就絕對不會說在己方滅兗州軍時候趁機大舉南下了。北方異族可是巴不得己方傷筋動骨呢,是啊。那樣兒的話,他們只要那麼做了,就一定會成功。可以說在涼州軍不傷筋動骨的情況下,北方異族大舉南下了,那麼前者肯定
聯合兗州軍、還有大漢的其他勢力,一起來個統一戰線。到時候也真是,未必就勝不了他們,那是。還是那話那樣兒,至少阻截住了對方、打退逼退了北方異族啊,那是。所以說在他們沒大舉南下之前,涼州軍是絕對不能傷筋動骨。這個馬超太清楚了,他也是那麼做的,
確實。因此,己方有那個實力是不假,能滅了兗州軍和江東軍,那也不錯。可馬超清楚,自己卻不能說一下就那麼去做。是,這個他肯定要那麼做,但卻不是說連貫的、連續的,那絕對不是。也就是馬超看到了己方水軍訓練好了之後,他帶兵去滅江東軍,這個是必須的。而且己方怎麼都不至於說是傷筋動骨,最多就是損失多點兒罷了,是啊。馬超並非就接受不
了,損失多點兒,實在沒辦法了,他也是能接受的,確實。但是之後呢,馬超滅了江東軍後,卻不會說馬上就去滅兗州軍,那絕對不會。那樣兒己方必然傷筋動骨,給北方異族大好機會,而那樣兒,對大漢這邊兒沒半點兒好處。最後己方必然是要頂不住,所以說這個……
那麼滅了江東軍之後,他是不會馬上就去滅兗州軍的。可以說要消化一下己方所占領的江東軍地盤兒,估計並非是整個揚州。因為曹操最後不可能不出兵,那麼揚州至少也得說被兗州軍占去一個郡啊,那是。這麼一來,就又是幾年,最少的了。而這個時候,除非大意外,
要不然的話,北方異族,那是絕對不會大舉南下的,真是。畢竟在馬超帶兵去滅江東軍的時候,對他們來講,是個機會。而之後呢,他不去直接滅兗州軍了,這個時候,對北方異族又是沒什麼機會了。那麼只有說等馬超再帶兵去滅兗州軍的時候,兩軍激烈交戰的時候,他們才說會大舉南下,那是。其他時候,真心就沒有了。還是那話那樣兒,北方異族一樣兒有
他們自己的想法,沒錯。自然是知道己方該如何去做,才能說得到大好處、多的利益,那是。因此,那就得說是在看到了好機會的時候,大舉南下,一點兒沒錯。那樣兒的話,對北方異族來說,是利大於弊的,確實。好處大、利益多啊,不錯。所以說絕對不是馬超滅了江
東軍之後的幾年,不是那個時候。是其人帶兵去滅兗州軍,兩軍激烈交戰的時候,那是。其他時候,還能有好機會嗎?至少他們確實是沒覺得有啊,實在也是馬超還有曹操,他們確實是不會給己方什麼好機會,那是。說馬超去滅兗州軍,那是必須要做的,已經是勢在必行
了,那樣兒不是說在於滅兗州軍,而是說實際要對付己方。對此,北方異族還是很清楚的,那是。畢竟在他們的想法中,馬超並非頂級謀士,他是一流武將、大將。可涼州軍有好幾個頂級謀士呢,沒錯。所以說還能不知道如何做嗎?至於說曹操其人,別說兗州軍一樣兒有好幾個頂級謀士了,關鍵更是他本來就是個頂級謀士,其人的謀略水平,己方都知道,那可厲
害,確實。因此,馬超在帶兵去滅兗州軍的時候,就北方異族也都清楚,其實是對方、也包括曹操吧、涼州軍和兗州軍,他們已經做好了和己方一戰的準備。而北方異族確實不可能不和涼州軍還有兗州軍一戰、他們不可能不大舉南下。畢竟錯過了,可真就沒更好的機會了,
是啊。因此,該如何去做,北方異族心裡都有數,知道己方該如何,一點兒不錯,只有說那麼去做了,才能說是有更大、更多的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