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更多是看曹操,看兗州軍都如何,他們都如何做,基本上他也那樣兒。更何況連馬超和涼州軍都那樣兒,那麼他自然知道,自己和己方如何做了。不說比他們兩方更好吧,可至少也不能差啊,這個肯定是。要不然的話,在這個事兒上,那就要差他們兩方了,就是。孫策肯定是不想那樣兒,所以說自己該如何做,讓己方如何,他心裡早就有數,知道該如何做。
那肯定是,可以說孫策知道己方實力不如涼州軍和兗州軍了,但是在其他方面,可別比他們差更多,那一點兒都不好。可不就是,他不怕追著對方的腳步,就只是不想差距越來越大,這個肯定是,孫策和江東軍眾人都是那樣兒想法。你讓他們江東軍一直都是最弱的那個,他
和江東軍眾人都認了,但是你要說孫策做不出來和馬超還有曹操一樣兒的事兒,只要是對江東軍有好處的,他還能做到的,那就一定會做,這個不用懷疑,孫策就是那樣兒。確實啊,他一直以來,都是那樣兒,為了自己為了己方,也確實是拼了。至於說世人都如何看如何說,
那他已經管不了那麼多了。是啊,畢竟這個要己方更多好處的那個,那就沒錯。怎麼都是選擇利大於弊的,一點兒不假,怎麼做好處更多,孫策自然都那麼做了,就是。所以說在這個上面,他和馬超還有曹操,都沒大區別。畢竟都是為了自己為了己方利益,那可一點兒沒錯。不管說是馬超還是曹操,他們那樣兒不都是為了自己和己方嘛,孫策他自然也不例外了。
從根本上來說,他是不想和馬超還有曹操一樣兒,這個肯定是。但必須承認,不管說是馬超還是曹操,他們對孫策來說,絕對算得上是標杆了,這個肯定是。要兩人沒有這個標誌性的作用,孫策未必就會學他們。畢竟從根本來說,他是不想那樣兒的,而還那麼做了,自然
更多都是無奈啊,確實。學他們是無奈,有選擇的話,不那麼做還有對己方有大好處,那麼孫策自然都不會那麼做,還得按照自己所想那麼做。可實際來說,孫策更多還是要和馬超還有曹操/他們都一樣兒,為了自己為了己方,那沒辦法,就得那樣兒啊,除非說這個是……
畢竟對己方有利的,有好處的,孫策肯定要那麼做,哪怕是被人說模仿什麼的,那真不是事兒了。這個主要還是己方的利益,而不是其他的。己方的利益,那才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其他的。對孫策來說,只要己方能得到好處,那麼自己哪怕就算是丟點兒人,其實也認了,真的。當然了,那個前提就是己方能得到大好處,那就可以,確實,這個不錯。孫策好歹其
人也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一個,所以說他不可能不在乎在意自己的面子,關鍵是他那面子更是和江東軍的面兒掛鉤的,所以說孫策也不得不小心謹慎。應該說自己丟臉無所謂,但是自己丟臉就是己方丟人,那不是小事兒,也不是什麼好事兒。當然了,不管是自己還是說己方,
丟人沒事兒,只要能得到大好處,那麼再丟人的事兒,自己也做了,丟人也認了,那沒什麼大不了,真的。當然了,如果說能不丟人,那還是別丟人。並且這個丟人什麼的和己方得到好處利益,其實不衝突。不是說己方丟人了就一定能得到什麼好處,也不是說想要得到好處,自己和己方就一定要丟人,真心都沒有那樣兒的說法,那不是絕對的,也不是有很大關
系。是啊,畢竟孫策是能分得清楚,到底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說和己方獲得大利益比起來,那麼面子什麼的事兒,真心就不重要了,是啊。他還是能分得清的,那是。好歹孫策也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人了,那沒錯。還有多少是他不知道不了解的呢,至少這個讓己方得到好處,能得大利益,孫策就那麼做了,不錯。丟人什麼的,倒是變成小事兒了,真沒什麼大
不了。是啊,所以就是那樣兒,對孫策來說,模仿無所謂,只要是能給己方帶來好處就行。而且這個其實也沒那麼丟人,是,這個是。對他來說,模仿什麼的,真心是不丟人。真說起來,那丟人的事兒多了,可絕對不是這個什麼模仿了。當然,你要是連模仿都模仿不好,那
麼可就真是有那麼點兒丟臉了。不過孫策和江東軍他們都不是那樣兒,不是。畢竟這個其人不是什麼廢物飯桶,反而還可以說是個明主,那真是。江東軍實力是不如涼州軍也不如兗州軍,但是孫策卻和馬超曹操/他們一樣兒,都是當主公做老大的人,那可一點兒都沒錯啊。
所以說他們身份那其實都一樣兒,三軍是有實力差別,可他們身份沒區別,都是當主公做老大的,還都是稱王了。別管是朝廷認可的還是不承認的,三人可都是王,這個才是最重要的。都已經如此實力了,那麼朝廷承認與否,真心不重要了,那是。曹操那個魏王是朝廷承認的,天子詔書都發下了,但是他那魏王和馬超的凉王還有孫策的吳王,和那兩個朝廷不認
可的,其實也沒大區別,真的。是,就說三軍的實力不同,可這個稱王,其實也沒太大區別。哪怕曹操那個是合法的,而馬超還有孫策他們是非法的,可那不重要,真心是影響不了什麼,那是。曹操是沒辦法了,他必須那麼去做,掌控了朝廷,怎麼都得讓皇帝給自己一個
王,朝廷承認的。但是馬超孫策他們就不行,至少朝廷肯定不承認。但是這事兒沒錯,不是說你稱王稱帝了就一定有什麼大用,還得說你是真有實力。有實力的話,還是那話,別說是稱王了,就是稱帝,也沒人會去多說什麼,就是。沒實力的話別說是稱王了,估計早就讓
人給滅了,真的。劉備不就是,他實力有,但是一比較的話,還是不如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因此,是讓人給滅了,那都正常。他們是都不想,可卻絕對是改變不了什麼,那是。要不他們怎麼也得爭取不被涼州軍滅,可顯然,那就不可能了。所以說還得是有實力,至少江東軍就比他們有實力,所以說劉備一方讓涼州軍滅了,可江東軍他們現在卻依舊存在著,
馬超帶著涼州軍攻略交州,可還沒打算去揚州呢,哪怕那個其實是早晚的事兒。孫策也覺得己方最後是要步劉備軍的後塵,但是己方卻一點兒都不能放棄。那時候馬超帶著涼州軍滅劉備軍的時候,最後兗州軍和己方都不幫他們,反而還是從中得到好處,那就和馬超涼州軍
一樣兒。而事實也證明了,曹操和自己的想法,那其實都沒錯。劉備軍是真擋不住涼州軍的激烈進攻,當然了,就江陵那地方,霍峻是表現最好,那可是。但是遺憾的是,其人最後還是讓馬超派出去刺客給刺殺了,這個也沒辦法,絕對是劉備軍的一大損失。而馬超和涼州軍呢,可以說這一步棋走得那是相當對了,而且也精彩,可以是直接就讓劉備軍滅亡的腳步
快了。那是,這個就是實力對比,涼州軍是說死就要滅劉備軍了,是怎麼都改變不了。如果說己方和兗州軍都死戰力保劉備一方的話,也許他們還有那麼一線生機,可曹操最後放棄了,沒那麼做,自己更不會那麼做,所以劉備的敗亡,都是在預料之中的,那是。這事兒從大局上,從三方聯合去對抗馬超涼州軍這個方面,孫策是不願意看到劉備軍滅亡的,他知道
就算是曹操,他其實也一樣兒。但是從根本上來說,天下少了一路諸侯,這個總體上對馬超,對曹操和對自己,那都是好事兒,確實。畢竟天下原來是四路諸侯,可以說是四分天下,那麼從四路變成了三路,這個肉還是那麼多,但是狼變少了,確實是好事兒,孫策和曹操都
知道。而且也不得不說,孫策還好點兒,畢竟他們江東軍和劉備還有他們一方沒太大過節,這個是。當然也是沒什麼接觸,關係肯定不會怎麼好。但是曹操兗州軍卻不同了,他們的過節太大,而且彼此在心裡,其實都巴不得對方被滅,那真是不錯,所以說這個結果是曹操更
願意看到的。而孫策跟著曹操走,基本上對方怎麼做了,他就如何,所以說算是以其人馬首是瞻,所以劉備軍被滅,除了馬超涼州軍是主要原因外,就兗州軍和江東軍,他們多少都算是幫凶,不過是小幫凶罷了,這個不錯。不過也是,應該說從一開始的時候,劉備就已經想到了,他看得出來,根本就指望不上兗州軍和江東軍什麼,尤其是前者,曹操和兗州軍將
領,他們和自己和己方的過節太多,都巴不得己方被滅呢。然後江東軍呢,他們看曹操和兗州軍眼色行事,所以說都如何做,劉備太清楚了。靠他們的話,己方滅亡更快,怎麼都得靠著自己,那不錯。要說劉備這人當世之梟雄,確實是能看出來不少。這事兒有人能看出來,
可也有一樣兒看不出來的,那沒辦法。劉備其人你看他沒什麼謀略,至少不能和曹操比,可比孫策強多了,而其人是有點兒頭腦。關鍵是在政治上面,那可是高手,看得清楚,不錯。馬超、曹操和孫策他們的想法,其人可都算知道,不說百分百,可百分之八十,那是沒錯。
所以說他確實,想得很清楚,己方擋不住馬超涼州軍的進攻。憑其人這麼多年對馬超對涼州軍的認知來說,只要是他們想做的事兒,基本上就沒有不成的,確實。別說是滅自己這麼久一路沒大實力的諸侯了,就算是滅兗州軍,涼州軍他們用己方的傷筋動骨,其實也是能換來的,不過真那樣兒的話,能得到大好處的肯定不是他們涼州軍,而就是己方和江東軍啊,
那是。因此,劉備更知道,馬超不會那麼做。他能滅己方,可什麼時候去滅江東軍,那都不知道了。至少你水軍不行的話,何談去滅江東軍?他太知道了,反正涼州軍是有水軍不假,可確實和江東軍的差距太大,說是天壤之別,其實也並不為過。那時候就那樣兒的情況,劉
備多少也是個當主公做老大的,所以說該知道了解的,那確實都知道了解了。可惜最後己方不能力挽狂瀾,在涼州軍激烈的進攻之下,還是被他們滅了。而最後劉備也是兵敗自刎,他知道,自己落到馬超落到涼州軍手裡,確實是沒好。至少馬超也許不會殺曹操、孫策,可
卻絕對不會放過自己,這個他太清楚了,畢竟認識其人也不是一日兩日了,也不是一年兩年了,劉備確實是知道很多。他知道,曹操要落到馬超手裡,就算是馬超不殺他,可其人也得和自己這樣兒,那沒說的。而孫策呢,基本上也是沒大區別。為什麼,這個就不是馬超殺他們不殺他們的問題了,而是他們就算是苟活,還不如死了呢,真的。並且馬超能放過他們,
但是涼州軍那些將領和謀士呢?不說所有人,可絕對是有人不會放過他們,就想讓他們死,這個肯定是。因此,劉備自刎的時候,他都已經想好了曹操和孫策他們的下場,不會比自己好多少,甚至就和自己一樣兒,那是,不過就是早晚的事兒罷了。己方是被涼州軍早滅了,
那麼之後就是江東軍,孫策這樣兒,然後就是兗州軍,曹操也得步後塵,至於到底什麼時候,那確實都不一定了,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