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三爺來說,敗了就敗了,這都是無奈的事兒。@反正真是,自己也算盡力了,那就比什麼都好。聯軍這個時候,估計都已經是進南陽了,自己主公那邊兒還有沒有阻截,這自己也不清楚,不過憑自己的經驗來看,應該是有,這個倒是沒太大問題。關鍵就是是誰的問題,這個倒是不錯。如今自己還得在江夏,雖說孫策曹仁他們早就把主力帶走了,可終究他們聯軍
還有點兒人,是要拿下江夏的其他各縣。雖說張飛覺得這事兒不容易辦成,但是他們聯軍拿下兩個縣,那還是沒有問題的。所以張飛自然是覺得自己當然還得在江夏守著,別的地方不敢說,但是自己所在的西陽城,就肯定不會被聯軍攻取下來的。這個事兒只能說張飛他不
知道,確實是不清楚。這孫策早已和曹仁說好了,其他地方,兗州軍有多大本事,就去取多少個縣城。當然曹仁也沒有派多少人馬,這個是肯定的,畢竟他得跟著孫策一起,帶著主力去樊城,所以人要少了,肯定是不成,而江夏呢,還有他要去奪取的縣城,所以這……
張飛帶兵回到了西陽城,黃忠帶著眾人迎接。他自然是早知道張飛敗了,但是勝敗不重要,或者更準確來說,絕對不是最重要的,這個必然。而最為重要的,自然就是張飛做到了。用了五千人馬,也算是拖住了聯軍那麼兩日,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兒。而且不得不說,不管是勝敗也好,是拖住沒拖住聯軍也罷,黃忠他作為不屬於江夏的這麼個將領,他該做出來的事兒,
還是必須要做的。就比如說他帶人迎接張飛,人家張飛把西陽城交給他了,那麼他自然也是要做出來這麼一個態度,所以說他是帶人出來了。見到張飛後,兩人是寒暄了幾句,然後張飛就跟著黃忠他們進了西陽城。如今西陽城還沒說是戒嚴了什麼的,至少要是說聯軍真到
這兒來,那還得不少時日,至少三五日,那是少的,多的話,都不一定了。而且他們也不是說就沒有想過,聯軍還真是,不一定就非要來這兒,所以張飛他們心裡也沒底兒啊,這要是聯軍不到這兒來,那可真是有意思,自己這些人在這兒,都沒有什麼太大用啊,可不是嗎。
在府中的會客廳,雖然張飛這一次和聯軍交鋒,他是敗退回來,但是他卻沒有什麼隱瞞,直接是對眾人說了一下之前的戰事。三爺雖然是覺得也是有點兒丟人,但是至少目的,那還是達到了,所以說是足夠了。而且可以說己方也沒有全軍覆沒,所以這難道還不是一個好結果?畢竟那聯軍可是十倍於己方,這個還是要正視的,這人馬數量上的差距,是直接就導致
了最後的結果,要是己方人多,那絕對不會如此,可惜……張飛說完,眾人簡單和他說了幾句,然後就都告辭離開了。最後臨離開之前,他是對眾人說了,這幾日探馬是務必要加緊查探,看看是不是聯軍要來進攻。雖說三爺也覺得這個事兒基本上是不太可能,不過該防的,
那卻肯定是要防的。畢竟張飛也是不想西陽城就這麼丟了,說起來之前西陵丟了,那是沒辦法,誰讓聯軍那人馬數量都在那兒擺著呢。可如今呢,他們的主力北上樊城了,所以如今在江夏的,能有五千人?也就是那樣兒了,所以就算能到西陽城,估計也就是個一兩千人那樣兒吧,而且能不能來,那都是兩說呢,因此,三爺也是,他們要是來,己方自然是全力對
待,不來的話,那更好,自己也算是樂得輕鬆了,真的。王平帶兵是從漢中上庸直奔江夏,當然他是湊夠了三萬來,這最後才進了荊州。說實話,這要是沒有三萬人,他都不好意思去阻截聯軍。主要是他也算清楚,兗州軍加上江東軍,他們至少能有五萬人馬,所以這己方人馬要是少了的話,還何談能阻截他們多久?這人少了,沒準一戰就沒剩下多少人了,所以……
王平本來的意思是從上庸到南郡,最後再進入江夏,不過他覺得,這以聯軍的速度來說,沒準自己到了江夏,他們早就到樊城了。所以他是走了最近的路,直接從上庸到達了南陽,然後在江夏通往樊城最近的路上,大軍駐紮下來了。他很清楚,孫策他們要來,肯定就這麼
幾日,自己計算這個,應該是錯不了。除非他們繞路,那自己也沒有辦法,畢竟自己是帶著一大堆人呢,三萬人,就是聯軍他們,至少也有五萬,所以這個……哪怕這個時候知道對方的路線,其實王平認為估計也是追不上對方了。當然他是有很大信心,孫策他們就會走這
條路。而王平沒有經過樊城,是繞路過去了。畢竟他也知道,這要是自己帶兵去樊城,反倒是不好,而且其中的事兒也不少。更為主要的,是太守讓自己直接帶兵去拒敵,而不是讓自己跑樊城去,而顯然,自己主公也沒那個意思。至於說什麼立功之類的,王平都沒有想太多,並且他也知道,太守肯定是給主公親筆信了,信中也一定是說了自己的情況。再說了,
自己只要能阻截住聯軍,那麼還何愁不被自己主公表揚賞賜呢,對王平來說,這個還真是,不管事兒啊。所以他是不可能去樊城,而且也真是,不能耽誤太久了,所以他是寧可繞路,也沒帶兵去樊城,就是這個原因。王平覺得,這自己繞路,也比帶兵去樊城耽誤的時間短,
因此,自己為什麼就不選擇繞路呢。如今這孫策他們都不知道在哪兒,因此自己要是再不抓緊的話,沒準就會錯過了。其他的不說,就說如今樊城己方還沒拿下呢,所以自己帶兵去阻截聯軍,這個可謂是重中之重,如果不是因為這個,自己也不至於是這麼急了,所以……
孫策和曹仁帶兵行進途中,就聽探馬來報,「報主公,將軍,前方三十里處,發現涼州軍大營!」孫策和曹仁兩人一聽,是對視了一眼,一切都盡在不言中了。他們心裡清楚,這是馬超的後手,要說他沒有點兒防範,自己都不相信。孫策此時下令,全軍急速前進,在距離涼州軍三里處安營即可。他自然是不怕涼州軍什麼,而此時孫策也讓士卒進一步去探聽一下,
看看涼州軍到底是來了多少人,是誰帶兵。顯然這距離三十里,他們探聽沒那麼詳細,不過自己都已經下令了,那麼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問題了。而當聯軍安營紮寨的時候,探馬回來稟報,約有三四萬人馬,至於說帶兵將領未知,不過看認旗,上書王。孫策一聽,看向了旁
邊的魯肅。對於涼州軍的將領,顯然周瑜和魯肅,是比自己這個當主公的還要了解的。此時就聽魯肅說道:「主公,涼州軍王姓將領,而且在荊州或者荊州附近的,只有漢中王平王子均一人。其人當初在曹孟德兗州軍進漢中之時,與……魯肅是簡單介紹了一下王平,說起來確實,這涼州軍姓王的將領,好像真就只有王平一個,至少魯肅是沒聽過別人。尤其是還
距離荊州這麼近,因此應該是沒有其他的人了。對孫策和曹仁他們來說,涼州軍不管是誰來,他們都不懼。哪怕是馬超親至,那又能如何呢?更何況他們此去樊城,還不就是為了會一會馬超嗎,所以這個……在距離涼州軍大營三里處,聯軍也是安營了,兗州軍和江東軍是各自安下了自己一方的大營。對孫策曹仁他們來說,這對方有三萬人,那麼已經不是能繞過
去的了,所以自然是要和他們對上,這個必然。安好營後,孫策是先給眾人開了個會,畢竟是戰前動員沒,還是比較重要的,尤其是這個時候可不是之前對付張飛那幾千人了,如今涼州軍可來了好幾萬人。對於漢中那邊兒的情況,孫策作為主公,他多少都是知道點兒的。
畢竟當初曹操帶兵進漢中,雖說之前也是占了點兒優勢,可最後兗州軍還不是讓人給打出去了嗎。當然,漢中的人馬比兗州軍多不少,這個倒是沒錯,可卻也不得不承認的是,那就是漢中的涼州軍的戰力,可不弱啊。要不然的話,未必就能還算是輕鬆打退了兗州軍,給他
們打出漢中了。孫策最後對眾人說道:「各位,今日休息一日,明日,咱們與涼州軍一戰,會一會那個王平王子均!」「諾!」眾人是齊聲應諾,就是曹仁他們也都一樣兒。王平不是張飛,要說張飛來了兩個人,他和武安國,他們兩個可絕對是比那王平厲害,但是即便如此,孫策他們也沒有太過高看他們,畢竟那張飛才帶來多少人?可王平雖然看著是一個人帶兵來
的,但是數倍於張飛之前的人馬,所以就是江東軍兗州軍眾人,也是不敢小看了。說起來如今兩軍在野外廝殺,靠著的可不是將領,而就是士卒。所以說你帶幾千人,別說是張飛了,就是呂布來了也白搭。但是王平可帶來三萬人,這聯軍加一起才比人家多多少?所以說孫策
曹仁他們是不得不重視,也不可能不重視。而且還必須要說,孫策他們也想了,這馬超沒讓其他人來,讓漢中來一個王平,顯然,這個王平可以說不光是他器重的一員將領了。更是說明其人本事不錯,而且之前對付兗州軍進攻,孫策他們也都聽說過其人,是,不算什麼大
才,可肯定也有其過人之處就是了。之後曹仁他們和孫策告退,也都回了自己大營。在中軍大帳中,曹仁也對李典他們說了一下,明日要和涼州軍大戰的事兒。說起來之前和張飛所帶人馬的對壘,那還不是大戰,可對如今王平的人馬,確實,絕對是大戰了。而且這個還是必須要做的,無論是哪一方,都逃避不了。他們涼州軍是要阻截己方聯軍,所以不用多說,
他們是註定要和己方戰鬥的。而己方呢,自然是要突破他們的封鎖,也是逼退他們涼州軍大軍,北上樊城,所以這個……也就是王平那邊兒,他是沒開會什麼的,主要是他也沒人說啊,就他一個人帶兵來這兒了,至於說手底下是有人不假,不過那些基本都是什麼校尉之類
的,確實是當不得他給那些人說太多的話。只要是把自己的意思傳達到下面,就算是可以了。畢竟王平也是一個大城的主將,那上庸在漢中,可絕對不是一個什么小縣城,那絕對是個大地方,這點是一點兒都不錯的。話說在演義里,一個孟達,占上庸都那麼多年,還有那
麼多人馬呢,這就足以說明問題了。所以說不光漢中是個大郡,就是上庸,也是個大縣,絕對是個大城,要不然的話,一個小城能裝下兩萬守卒?顯然是不可能了,而王平能湊夠三三萬人馬來這兒,可以說上庸確實是功不可沒。而儘管他帶來的人馬,還是不能和聯軍相比,但是總比之前張飛強太多了,畢竟五千和三人,差距確實是不小,至少對於人馬數量上來說,
真是,不小。樊城,馬超接到了張既給自己的親筆信,對他說讓王平帶兵去阻截聯軍了,對此,這還是在馬超所料之中的,畢竟之前他是已經想到了。而王平能動用的人馬,也能有個三萬左右,其實是能更多,不過卻是要耽誤時間,因此,張既也不認為王平會因為這個而
耽誤。其實在馬超看來,有是如此,就算是自己的話,也不會因為想要更多的人馬,而耽誤進兵。說實話,其實三萬人,就已經算不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