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北虜打扮的人,騎著馬,緩緩地走進安定門。
在他們前面,是數十名新軍營的騎兵在開路。
守門的四衛營軍士們,很緊張。領班的千總,右手緊緊地握著刀把,死死地盯著這些騎在馬上的北虜韃子。
這些人身穿緊窄短長袍,頭戴翻毛帽子,脖子、腰上掛著赤珠,居高臨下,蔑視地看著守城門的明軍。
其中一騎策馬上前,徑直向城門旁的明軍衝去,快要衝到時,一拉韁繩,把坐騎定住。馬鼻子幾乎貼著明軍軍士,嚇得他雙腿發軟,幾乎要癱倒在地。
身後的北虜騎兵們哈哈大笑。
「哈布列,不要胡鬧!」一位尊貴的老者呵斥道。
「是!」哈布列在馬上彎腰行禮,瞥了一眼明軍,輕蔑地一笑,策馬回到隊伍中。
突然一匹戰馬衝過來,對著哈布列直直地撞上。
哈布列心裡暗叫一聲不好,拉著韁繩要調轉馬頭,聽到嘶咧一聲,衝過來的戰馬突然轉了一個頭,與他並行,然後停了下來。
哈布列定眼一看,正是剛才在驛站迎接他們的明軍軍官,說是新軍營的千總,叫什麼薛易。
「好騎術!」哈布列敬佩地說道。
薛易看了他一眼,在馬上拱了拱手,一拉韁繩,策動坐騎跑回前隊。
等到這行騎兵被新軍營的軍士們引導下,消失在街道上,安定門守門官兵們忍不住鬆了一口氣。
「這些韃子哪裡來的?」
「不知道,聽說是從大同那邊接過來的。」
「碼得,這些韃子真兇。」
「是啊,到了我們大明京師還敢這麼囂張!」
「看著好兇啊。幸好有新軍營的軍校領著,要不然我還以為」
「以為什麼!」守城門的千總呵斥了一句,「少嚼舌頭,小心被錦衣衛和東廠番子聽了去。」
沉寂了一會,又有人說道:「剛才新軍營的那位軍校的騎術,真是精湛,把北虜韃子都鎮住了。」
「據說是新軍營的教官。從九邊邊軍層層選出來的,精銳中的精銳。」
「嘖嘖,想不到我大明邊軍還有這等人物。」
「有這等人物也沒有鳥用。糧餉都發不足,打個鳥的仗,十分力氣也只使出五分來。」
守城門千總氣憤地揚起鞭子,要抽那個發牢騷的老兵幾鞭子。
老兵是個老油子,嘿嘿一笑,轉身躲開。
「聽說新軍營糧餉給得高,足額定月發。」
「屁話!這樣的話也敢信!足額發糧餉,在大明地界就沒有過的事。除非啊,太陽打西邊出來。」
「可是這消息,是我家表哥說出來的,他家老二,被招進新軍營,每月定時拿糧餉回家。」
城門寂靜了十幾息,千總開口道:「都各自忙去,聚在這裡幹什麼?要是被巡城御史看到,順手彈劾我們一本,你擔著還是我擔著?」
「走了,走了,各自散了。」
「新軍營,真的足額發糧餉?」
「應該能吧。據說新軍營不歸兵部那幫孫子管,糧餉也不由戶部和順天巡撫那裡支,直接由統籌局給。」
「統籌局?還有點靠譜。據說這個衙門,藏著一口聚寶盆,種著三棵搖錢樹。」
「扯你碼得驢蛋蛋」
聲音隨風消散,千總看了看巍峨的安定門城樓,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新軍營!
午門後的內閣議事堂。
不知什麼時候養成的新規矩,每天早上,諸位閣老入值前,都會在「一團和氣」前坐一坐,聽首輔徐階說說話,再就著幾件要緊的事議一議。
完了再各回自己的值房,翻閱司禮監抄送過來的各部各地方的奏章,一一票擬。
「俺答汗的使者到京了。」徐階捋著鬍鬚說道。
嚴訥、郭朴對視一眼。
好快啊。
徐階繼續說道:「投上來的國信說,使者是俺答汗的弟弟,永列謝部的大酋長伯思哈兒,嗯,北虜尊他為昆都楞汗。」
他目光在三位閣老臉上掃了一圈,「伯思哈兒到了,接下來怎麼談,待會皇上召見我們,就直接請旨。如果不召見,就上疏遞進西苑去。
但是現在問題在於,誰領這個頭,去跟伯思哈兒會談?」
嚴訥遲疑一會說道:「按理說,這外藩入朝的事,該有鴻臚寺和禮部來張羅。可是此次伯思哈兒入朝,不僅僅是通好往來的事,還涉及到兵事。
辛愛是留還是放,要放怎麼放?柳河之役,怎麼個說法?俺答汗要是虛張聲勢,興師問罪,又該如何應對。
這些事情,禮部可張羅不來,得兵部來。」
「兵部!」徐階冷哼一聲,「兵部知道的不比禮部多。」
郭朴皺起眉頭,「督辦處那邊,還沒把卷宗移過來?不移過來,怎麼述功論賞?」
徐階雙眼看著屋頂,「督辦處直接遞了一份晉職的單子過來,西苑批了紅,兵部只能遵旨行部文。」
「這不合祖.」郭朴及時收住了嘴。
徐階、嚴訥和李春芳不約而同地地看著他。
郭朴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嘴巴子。
幸好收嘴快,要不然又要惹是非。
今天心動了,不行,還得堅持過往的規矩,非吏部的事,一概不聞不問。
上次萬壽宮,嚴訥說出祖制,被太孫一通反駁,
按照太祖皇帝的皇誥祖制,統兵領軍,述功論賞都是五軍都督府決定,報兵部請選。
你要是再提祖制,皇上就要真按祖制來了。
議事堂里一片寂靜。
嚴訥和徐階的態度很明確,禮部和兵部,堅決不接與伯思哈兒會談的破事。
接到徐階的眼神,剛剛還提醒自己不動心的郭朴坐蠟了。
實在沒辦法,他只好開口:「要不請督辦處,派人與伯思哈兒會談?」
李春芳開口了,「不妥。督辦處是京營戎政督辦處,跟外藩入朝會談,八竿子打不著啊。逾越違制了。」
徐階眼睛一眯,盯著李春芳,緩緩地說道:「理藩院,理外藩諸事,俺答汗的土默特部,不就是外藩嗎?
土默特部入朝,還有商談的細節要事,正好,子實,伱掌的理藩院,把它接過去。」
李春芳淡淡一笑,「晚輩倒是清閒。理藩院也成立不久,事情不多。目前手頭上也就東倭曰本國,遣使者來朝這麼一樁事,要管,倒也管得過來。只是.」
他眼睛往嚴訥那邊瞥了瞥。
真要是把與伯思哈兒會談的事接過去,就是搶禮部的職權。
總得管禮部的閣老嚴訥說句話才行,否則的話壞了規矩,傷了和氣,就不好了。
嚴訥有點為難。
他現在也知道太孫黨的厲害。
這些人是能真干實事的人,一旦接過職權去,三下五除二,把事情做得漂漂亮亮的,以後這項職權,你不要想挨邊了。
管理外藩入朝之事,是禮部非常重要的職權。雖然清淡,沒有人願意去做,但是嚴訥擔心,這會成為一個開始。
理藩院從此事開始,逐漸蠶食禮部的權力。
禮部最核心也最重要的權力是科試,理藩院正好有個職權,替外藩入朝之人,張羅入學以及參加科試之事。
不要七拱八拱,拱到這件事上,禮部就可以跟工部一起過清靜日子了。
嚴訥不開腔,李春芳也不著急。
反正這不是件好差事,禮部願意接過去,理藩院巴不得。
到時候談得不好,皇上責備下來,禮部去頂雷就是了。
嚴訥也想到了這點。
又想起這件事完全是太孫慫恿著皇上,一手策劃出來的。想談出什麼結果,太孫黨最清楚。禮部真要接過手去,十有八九是要頂雷的。
有書辦在門口說道:「西苑派人來了,要轉告四位老先生,俺答汗的使者到了,內閣趕緊把會談主事人定下來。」
嚴訥在心裡長嘆一聲,開口道:「那就由理藩院主理。這件事燙手,我們禮部不敢接,也接不住!」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