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光遠,字光遠,博陵安平人,唐朝時期大臣,出自博陵崔氏第三房,唐朝將領,房州刺史崔敬嗣之孫。門蔭入仕,起家唐縣安令,安史之亂時,授西京留守採訪使,遷拜御史大夫、京兆尹。安祿山攻入長安,授予京兆少尹,逃向靈武,擢為御史大夫。平定叛亂後,拜禮部尚書、鄴國公,出人劍南節度使,討平段子璋後,失守魏州,不能禁止郭愔士卒摽掠,坐事論罪。
神會,禪宗六祖惠能晚期弟子,菏澤宗的創始者,建立南宗的一個得力人物,六祖著名的法脈傳人之一,俗姓高,湖北襄陽人,幼學五經、老莊、諸史,後投國昌寺顥元出家。童年從師學五經,繼而研究老、莊,都很有造詣,後來讀《後漢書》知道有佛教,由此傾心於佛法,遂至本府國昌寺從顥元出家。他理解經論,但不喜講說。
袁履謙,安史之亂時任常山長史,是常山太守顏杲卿的部下。
張旭,字伯高,一字季明,蘇州吳縣人,唐代書法家,擅長草書,喜歡飲酒,世稱「張顛」,與懷素並稱「顛張醉素」,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並稱「吳中四士」,又與賀知章等人並稱「飲中八仙」,其草書則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三絕」。出生於一個門第不低的家庭,曾向堂舅陸彥遠學習書法,學有所成後為吳道子、顏真卿等欽慕,年長後通過應舉或薦舉、徵辟而入仕,釋褐為常熟縣尉;先後任左率府長史、金吾長史,因而被世人稱為「張長史」,享年大約七十五歲。
孫逖,字子成,博州武水人,唐朝時期大臣,宋州司馬孫嘉之之子。學窮百家,善於屬文,十五時,撰寫《土火爐賦》,得到宰相崔日用稱讚,通過制科考試,授左拾遺,遷起居舍人,入為考功員外郎、集賢院修撰,得到吏部侍郎王邱和相國燕國公張說推崇。掌管選拔人才二年,提拔杜鴻漸、顏真卿、李華、蕭穎士、趙驊等人,隨同苗晉卿一起成為中書舍人、知制誥,充任河東道黜陟使。去世時年六十六歲,追贈尚書右僕射,諡號為文
高適,字達夫,滄州渤海縣,唐朝時期大臣、邊塞詩人,安東都護高侃之孫。投靠河西節度使哥舒翰,擔任掌書記,拜左拾遺,轉監察御史,輔佐哥舒翰把守潼關。護送唐玄宗進入成都,擢諫議大夫,出任淮南節度使,討伐永王李璘叛亂,討伐安史叛軍,解救睢陽之圍,歷任太子詹事、彭蜀二州刺史、劍南東川節度使。入為刑部侍郎、左散騎常侍,冊封渤海縣侯,去世時年六十二歲,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著有《高常侍集》二十卷。
崔乾佑,博陵安平人,叛將安祿山部下,唐朝名將。出身博陵崔氏破落之家,驍勇善戰,進入范陽節度使安祿山幕府,參與發動安史之亂,帶兵攻取洛陽,大敗名將封常清。先後發動靈寶之戰、潼關之戰,打敗並俘虜名將哥舒翰,攻取長安城和河東郡,屢建功勳。大戰天下兵馬副元帥、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於河東郡,兵敗後投奔安慶緒,授天下兵馬使。贏得鄴城之戰的勝利,不久史思明發動政變,隨同安祿山之子安慶緒一同被殺。
田乾真,小名阿浩,唐朝中期名將,安祿山部將,文武雙全,是安祿山軍中有名的驍將,很受安祿山器重。安祿山在范陽叛亂,揭開了安史之亂的大幕,田乾真隨同叛軍南下,攻取洛陽,之後又跟隨崔乾佑攻取潼關、長安。攻陷長安後,為了穩定長安局勢,安祿山任命田乾真為京兆尹,但是叛軍的燒殺搶掠早已失去人心,田乾真疲於奔命,後田乾真攻安邑,因為陝郡守將楊務欽反正,田乾真不得已而解圍而去。郭子儀率大軍反攻長安,與長安城西大敗叛軍,田乾真等人逃走,之後史再無記載。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