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奧斯曼帝國這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純天然的高富帥在眼前比著,原本就是偏僻一隅的英格蘭,就越發顯出了一副很是猥瑣的絲相。而只是作為英格蘭王國當中反叛武裝議會軍的使者,溫斯坦萊更是成為了在場文武官員眼中二十四純正的絲當中的戰鬥機。
在場的人當中,儘管大多數人都被奧斯曼使者的大手筆所或震驚,或是對奧斯曼的火器、馬種有極強烈的興趣上前圍觀,但是,也有不少人頗有興致的原地未動,等著看這個來自偏僻一隅之地的蠻夷小國使者有何話說,該怎麼收場。
不過,既然能夠被議會軍派出來擔任使者,又是被克倫威爾引為知己知交,溫斯坦萊就絕非泛泛之輩!
他從有意向要到這片神秘富庶的土地出使的那一天開始,便注意收集整理關於這片土地和這個政體的一切可以搜集到的資料。托當年在珠江口被南粵軍一通暴打的英格蘭東印度公司的福,托那些英格蘭商人的福,在他們留在英格蘭的日記、書信、公文當中,為溫斯坦萊勾勒出了一個儘可能清晰的南粵軍的形象。
從這些用各種各樣的紙張,五顏六色的墨水,字跡或是工整無比,或是張牙舞爪寫成的資料當中,溫斯坦萊驚喜的發現了一個秘密!
那就是南粵軍對於來自於全球各地的各種新奇物種都是極為歡喜的!從各樣的牡馬、牝馬,各種種牛,種羊、種子,到其他動植物,辣椒、西紅柿、玉米草、土豆、玉米、番薯等等都在他們歡迎的名單之中。
為了鼓勵商人們進口時攜帶這些物種,南粵軍甚至祭出來稅收減免的法寶,凡是入關時攜帶牡馬牝馬和其他在名單上的動植物的,都可以獲得一定數額的稅收減免。這一點,在幾個英國商人的報告和書信當中都有描述。
所以,溫斯坦萊便想到了一個可以作為奇異物種獻給南粵軍統帥李公爵的!來自於英格蘭北部約克郡的土產大白豬!
聽上去很土是吧?更加坐實了溫斯坦萊土鱉加絲的角色定位是吧?但是。且慢!作為一個在人類思想歷史上有著自己濃墨重彩一筆的人物,又豈能對世道人心不了解?他這一手,恰恰是搔中了南粵軍和李守漢的癢處,就好像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時給賈母帶來各種時新瓜菜一樣。雖然錢不多,但是很對收禮人的胃口。
說到這裡,不厚道的作者說點題外話,作為一個生活在社會當中的人,免不了要有人情往來。求人辦事的行為。但是,切記一點,送禮物給別人,也是件要花些心思的事情,千萬別動輒就用數字來辦理。須知,你能夠拿得出手的數字,在別人眼中也許就是九牛一毛而已。到時候自己肉疼不說,反而在對付那裡留不下什麼印象。所以,送禮,當真是門學問。特別是有求於人的窮人給別人送禮的時候,當真是要好好的花點心思,研究一下對方才好。如果劉姥姥也是一門心思的要送些貴重像樣拿得出手的禮物,只怕她把房子地都賣完了,也未必能夠抵得上賈母房間裡的一件擺設。就這樣,也未必能夠入得了賈母的法眼。更不要說有什麼一道聽戲、吃飯、逛園子之類的好事了!
當有人趕著馬車將數十口約克夏郡當地的土產大白豬運到庭院門口時,一心想看看這個英格蘭土鱉送來什麼貢禮的文武官員們不禁齊聲啞然失笑。
「這分明就是海上航行時的船底壓艙之物嘛!捎帶著還可以給兄弟們改善一下伙食,有些新鮮肉吃!」有官員很是不屑的說道。
在燈火照射下,數十口沿途被精心飼養的大白豬出現在了眾人眼中。雖然海上顛簸數月,但是。在溫斯坦萊不惜工本的精心照顧下,這些天蓬元帥的子孫們,到了廣州之後,很快便恢復了精氣神兒。
「我容易嗎!為了將這些豬運來。我可是冒著幾乎全體水手譁變的風險,讓他們儘可能的壓縮運輸其他貨物的空間。這可是幾乎斷了他們財路的絕戶事!」溫斯坦萊雖然不知道什麼是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但是,人類社會的道路卻是相同的。
當通事將溫斯坦萊所獻上的禮物名稱頗為不懷好意的大聲念出來的時候,全場更是一片笑聲。
「英格蘭王國議會軍特使傑拉德.溫斯坦萊,獻上英格蘭約克夏郡所產大白豬二十對!」
文武官員們原本以為會勃然大怒。或是會顏色更變,不會給這個英格蘭土鱉好臉色看的李守漢,聽得了通事官的傳譯,藉助著燈火,看到了在籠子當中很好的展示了天蓬元帥風範的那群豬兒們,竟然是起身離座,領著一群高層官員興沖沖的走到了裝載豬兒們的車前。
別人不知道,他可是知道這約克夏郡所土產的大白豬所代表的意義的!不管是在家中聽爺爺和叔伯們議論部隊開展農副業生產時,還是在獄中那些養豬種菜的犯人偶爾談論起,耳朵里都被一個名字磨出來了膙子。
「大約克夏豬!」
大約克夏豬又稱英國大白豬,以全身被毛純白、體大而得名。以背部肌肉發育良好,大腿豐滿而著稱。具有適應性強、繁殖力高、生長速度快、瘦肉率高、肉質好、體質結實等優良性能。其雜種後代對飼料的要求低,因此,在蛋白質飼料水平不太高的地方,宜用大約克夏豬作為雜交父本。但是真正讓它一舉成名天下知的,則是它的綜合性價比。不信,看看這組數字:屠宰率76%,搜肉率58^-63%,156日齡可達90千克體重。每增重1千克,消耗飼料2.96千克。它是在英格蘭約克郡地區育成的,故而得名大約克夏豬。
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它還是一種較大型的脂用型豬。
但是到了十九世紀後期,隨著英國生產的發展和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對豬肉中脂肪的需要大大減少,經過有目的、有計劃和系統的高蛋白精料型日糧直線培育,進行定向選育和選配,從而使大白豬迅速地向瘦肉型方向發展。
很多國家從英國引進大白豬。結合本地的具體情況先後培育成適合本國的大白豬,如蘇聯大白豬,美國約克夏、日本約克夏等。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這子孫體系繁衍如一棵大樹般的大約克夏豬。卻是只擁有著二分之一英格蘭血統的。它的另一半基因譜系則是來自於中國,這位全身呈現嫩白色的豬界優雅紳士,是英格蘭土產大型白豬語體型較小較肥的中國白豬雜交而成,典型的混血兒!
圍著豬籠子轉了幾圈,李守漢不禁是眉開眼笑。眼下的南粵軍。對於肉食的需求達到了一個令人髮指的高度。各處兵馬都是所向披靡,雖然在別人眼中,靠得是精利的火器,充足的軍餉,嚴酷的軍紀和繁重的訓練。但是,他們卻不知道,在這些因素之外,更有一件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充足的營養!如果吃不好,吃不飽。那麼,上面的那些都是空中樓閣!
雖然海上有無數的船隻捕撈魚蝦海貨,陸地上,也有大型養殖場養殖雞鴨豬只,為軍隊和工場、礦區林場提供大量的魚禽蛋肉。但是,對於肉食需求的缺口卻是一直存在。
對於此,官員們想破了腦袋也想不明白。相比較而言,眼下南粵軍之中的伙食標準,便是一個普通士兵的伙食,也比內地一個小地主吃得還要好了。為何將士們還在叫嚷?
這個問題。便是李守漢也想不明白。
其實,道理也很簡單,魚蝦之類的產提供脂肪、蛋白質較之豬牛羊肉來說較小,消化起來很快。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不頂時候。同樣是一斤肉,一個成年人吃一斤魚蝦,甚至一斤雞鴨肉、一斤羊肉都很輕鬆,你吃一斤牛肉、一斤豬肉試試看?
雖然南中地區盛產水牛,但是,這傢伙可是開荒耕田拉車的主力。誰也捨不得殺它吃肉。即使南中地區為了滿足牛肉的需求,早就有了專門的肉牛養殖場,但是一頭肉牛從牛犢長到可以食用需要多長時間?讓它們茁壯成長不生病又需要花費多少精力?所以,要為龐大的肉食需求捨生取義的,除了八戒的子孫之外,便再也找不到合適的可選了。
要知道現在用合成飼料養殖肉牛都需要一年半以上的時間才能夠食用,在非工業時代沒個兩三年功夫你根本就不要想著吃肉。而生豬在無現代合成飼料飼養的基礎上,出欄的最長時間也就一年吧?
「找到合適的,混合雜交成功,培養出老子自己的約克夏豬來。讓這產仔數高,出欄率高,肉與飼料兌換比例高的寶貝豬,給老子的軍隊和百姓提供足夠的肉食!」
圍著豬籠仔細的打量了一番,確定眼前這些大白豬便是約克夏豬的原本之一,李守漢很是滿意的點點頭。以南粵軍眼下的育種配種技術,在短期內培養出新的,並且在幾大飼養場內普及,不是什麼難事。
「主公,英格蘭使者獻上此物,是不是應該重重的賞賜?」雖然不知道眼前這些哼哼不止,不停的用鼻子在籠柱子上碰撞的豬只來頭如何,但是看李守漢臉上笑成了一朵花,李沛霖便知道,這一定是件好東西!對於南粵軍的重要性,甚至不亞於玉米草、牛痘和滴淚樹!
「今日賞賜,有些唐突了。咱們且只是歡宴一番,來日貴使有什麼需求,便請與敝處禮司官員言明便是!」
雖然溫斯坦萊聽不懂李守漢在說什麼,但是,從禮司官員對他的神情態度變化當中他也揣測的出,這次送的禮物,眼前的公爵大人是萬分喜歡的!緊隨著溫斯坦萊的幾個使團成員也發現了這一點,彼此交換了一下眼神,知道這一寶押對了!來得時候各種抱怨,登時被丟回了英格蘭老家去了!
而在庭院的另一側,那些圍觀鑑賞奧斯曼人所獻火器之人,卻是大失所望!
用金銀絲和各類寶石玳瑁等物裝飾的火銃,固然是令人眼花繚亂,嘖嘖稱讚。但是,南粵軍眾人卻也是眼裡有些見識的。對於這些在火銃上裝飾的繁華富麗之物,不說是視若無物也是點到為止。這些寶石和金銀絲在火銃上的裝飾。固然是奪人的眼目,但是對火銃本身的性能,卻是沒有什麼提升。
受李守漢的影響,他們關心的是這些火銃的性能係數、製造工藝、成本。以及大量裝備部隊的列裝成本,以及武器變化對於軍隊提出的的相應戰術要求。
在明軍當中,魯密銃也是屬於身價極高,裝備不起的那種武器!按照徐光啟徐相國的計算,一支魯密銃的官方造價。一百五十兩白銀。
這樣的造價,自然是讓魯密銃處於一種曲高和寡的尷尬地步。打造困難,成本又高,自然不太容易大規模列裝了。
有人拿起一支原裝正版的魯密銃,仔細的觀察這種火銃。這支魯密銃採取的全金屬結構,從銃管到銃身都是金屬打造而成。只有在銃尾才是用上好的硬木製作而成。這樣一來,銃身自然較重。
「這麼重?能夠打多遠?」第九混成旅的標統蕭正淳皺著眉頭詢問通事。
「大人,據使團的武官說,這種火銃乃是供奉蘇丹王室使用的,打造的最為精細不過。射程可以在一百五十步。準頭極高!」
「它的精華在於雙層銃管,管身一體,不分段數,還有內外銃管為反方向相接,斷然不會有炸膛的事情發生!百步之內,可破重甲!」見有人對自家的火銃感興趣,奧斯曼使團當中的武官自然是頗為自豪。
那蕭正淳原本是福建富家大族子弟,世代居住於華安縣。其家族規模龐大,歷代以出海經營為業,豪富異常。民間曾經有歌謠說,「燒了蕭家院,沒了華安縣。」恰逢福總兵鄭芝龍投順了南粵軍,世代海商的蕭家也帶著自己家的上百艘大海船加入了南粵軍。這位華安縣的蕭正淳蕭大少爺。便成了第九混成旅的一名標統。
雖然是公子哥兒出身,但是蕭正淳卻是個頗為見過世面的人物。絕對不會被奧斯曼軍官的幾句話便被忽悠住了!
他撇撇嘴,表示對奧斯曼武官的自吹自擂之語表示不屑。對於手中的這支魯密銃,他有自己的點評。
魯密統在南粵軍的軍官們看來缺陷不少。首先一點這火銃太長,魯密銃全長五到七尺,明七尺便是後世的2.1米。這麼長的前膛槍,裝填非常不便。
而且製造方法極其複雜,根據從兵部甲仗軍器局了解到的製作工藝,光是那兩個可以緊密相套的銃管打制與打磨,便需要從藝幾十年的老技師。
特別是最後的套管,幾乎是強鑽下去,需要一個頗為複雜精良的械台,那械台工藝複雜,幾乎有兩人高,只有這種複雜的械台,才可以保證兩個銃管軸向一致,然後慢慢一點一點的鑽進去。總之打制魯密銃非常的費心費力,對於技術、設備、原材料等各個領域要求都非常高。
這樣製造出來的銃管,也就是只能供應少數部隊和王公貴族們打獵使用,如何能夠普及推廣?
更要命的是,它使用的不是定裝紙筒彈藥,而是將引藥、發射藥、鉛子分別裝配,有各自的裝具儲運。戰鬥之時,生死之在呼吸呼吸之間,如何能夠做到精確裝填?裝填不到位,勢必影響發射,對於集中火力的戰術要求便是致命的!
「這麼長的銃管,又沒有銃刺,咱們怎麼拼刺刀?難道說再重新組建長矛刀盾兵不成?」蕭正淳低聲同同僚們議論說笑這魯密銃的各種不利。
「就是!打完了一發之後,還得重新上發射藥,引火藥,鉛子,用搠杖夯實,才能再打第二發,一旦兵丁訓練不精,手腳不利落,再緊張點,不一定裝填多久呢!」
「等你裝填好了,老子早就又打出一排齊射了!」
幾個軍官你一言我一語的對這來自於奧斯曼的原裝正版魯密銃進行著毫不留情的點評。
大炮和火箭進行首輪打擊,將敵人的隊形和士氣打散之後,火銃兵上前進行齊射,再行用數百支上千支甚至更多的火銃進行集火射擊,三輪齊射將對手的一點戰意打得瓦解冰消。也許不用三輪,火銃兵們就會在軍官們的口令下全體上銃刺,用刺刀來解決最後的戰鬥。
除了沒有或是很少有騎兵進行衝擊之外,完全就是明成祖朱棣的大炮轟了騎兵沖,騎兵沖了火銃打的三板斧戰術。
南粵軍就是靠著這樣的戰術,橫掃了整個東亞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