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科技僅僅就是這幾家研究所嗎?
當然不是。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劉美娟另外還建立了物理研究所和化學研究所,只不過這兩家研究所完全是外來研究團隊所掌控,海豚科技沒有派遣一名管理人員。
這第一是因為海豚科技沒有這方面的人才。
第二是這兩家研究所完全是為晶片製造設備研發配套的科研基地,在晶片製造中,除了最重要的光刻程序,還有離子蝕刻,離子鍍膜、離子摻雜等重要工序,還有各種性能的光刻膠也必不可少。
這兩家研究所是劉美娟直接領導的項目團隊之一。
三年時間過去,劉美娟的科研團隊到底取得了一些什麼成就呢?
首先必須說明,他們的研究不是憑空去研究,而是分做了幾步走的步驟。
第一步,是對原來那套6英寸矽晶圓生產設備進行深入研究。
然後在自己所掌握的技術基礎下,對那套落後的生產設備,進行不斷改良。
這兩步,其實都是學習階段,真正研製新設備,要求要高得多,劉美娟有一個大膽的計劃,想一步達到十納米或16納米的標準。
也就是說,如果另外研製晶片製造設備,還需要一至兩年的技術積累。
經過這幾年的研究改進,他們引用了極深紫外雷射光刻技術,浸潤式光刻技術,銅互聯工藝,雙工件台技術,鰭式場效應電晶體技術等等當今和未來最主流的製程技術,只是由於納米級精密工藝尚沒有得到突破,所以還處在018微米的製程工藝水平,比歐美相差一代,達到了世界第二梯隊水平。
但這種情況很快就會得到改變,因為納米級數控工具機的研製,已經達到了突破的邊緣,差的只是時間問題。
從一微米的落後工藝水平,用三年時間,提高到了018微米的製程工藝水平,提升了整整四代,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為此海豚科技也投入了幾十億的巨資,可以這麼說,這完全是用錢砸出來的。
018微米,其實就是180納米,歐美先進一代就是90納米。
正因為如此,現如今的華昇微電子集團,可以生產除高端晶片之外的所有中低端晶片。
他們不僅僅只幫華聯微電子集團代工,還有許多外資企業也開始在這裡下單訂製。
比如使用量最多的工控晶片與存儲晶片,這兩種晶片的要求沒有那麼嚴格,在中國本土生產,能夠節省大量的進口關稅。
為什麼有人唱出以市場制勝論?其原因就在這裡,中國這個世界工廠,生產著全世界的工業產品,不僅僅只有中國的本土企業,還有大量的外資高科技企業,他們在中國生產的科技產品,又返銷歐美,實際上華昇微電子已經占據了世界上最大的市場。
雖然中國市場此時還遠遠無法同美國相比,中國人的購買力更是相差十倍以上,但實際上歐美的品牌產品,都是在中國生產返銷歐美。
比如ib、戴爾、惠普等美國電腦廠商,在中國都有組裝工廠,電腦上的存儲晶片,以前都是進口韓日的產品,比如三星、lg、東芝、夏普等廠家。
中國是靠市場調控的,這些高價值電子產品,要納比較重的進口稅,以促使歐美廠商,能在中國開廠生產。
其中跟進得比較積極的是韓國的幾家廠商,但是由於瓦森納協定的限制,他們也不敢把最新的技術引進中國,只引進了035微米的生產線,這就給了華昇微電子的可趁之機。
要知道一座晶片工廠的建立不是那麼簡單的,一般要三年時間,就是日夜加班搶時間,也最少要一年半以上。
也是華昇微電子的運氣,他們就是在這個特殊時期,向國內外各大廠家,大量供應018微米的先進晶片組產品,其中包括韓日的強項,存儲晶片。
這個時間就是在半年前,在此以前,華昇微電子也好,華聯微電子也好,都只能提供低端晶片。
還是那句話,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如果劉美娟不提早幾年布局,就不可能有這個機會。
要知道華聯微電子的研發團隊,也不是一開始就能設計018微米製程工藝的晶片,而是這幾年慢慢成長起來的,從低端到高端,他們的技術成長,受益於華昇微電子製程工藝的提高,因為每設計一款芯都要試製流片,否則你怎麼知道你設計的晶片是可行的?
如果到國外,每次流片費用高達上億,你還怎麼成長?哪家企業也沒有這麼多的錢。
整個中國也只有華聯微電子有這麼便利的成長條件。
這三年的變化,當然遠不止這一些,整個海豚科技由於大肆擴張,在兩年前,就進行了一次重大的制度改革。
海豚科技總部,成了一個資產管理機構,像原來的生產部,也改制成了華星機械工業集團,法人代表和集團總裁是孫濤。
華星機械工業集團,包含了兩大塊業務,第一是機械行業。
比如工具機製造與研發,伺服電機等機電產品的製造與研發,還有最前沿的智能工廠的研發與設計定製業務。
沒錯,經過了幾年時間的研究,得益於材料技術、精密測量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猶如十月懷胎一樣,終於還是研發成功,正式商用了。
首先公司內部各大企業,就第一時間引進了這種先進的生產技術。
這使得海豚科技的科研人員與生產普工產生了進一步的嚴重兩極分化差距。
海豚科技到目前起碼有上萬科研人員,但生產普工還沒有超過兩千人,這其中還包括了占人數最多的產品檢測人員,主要的原因就是得益於智能工廠的普及。
這種新型智能工廠,經過了幾次技術改進,到現在為止,已經發展到了第三代。
第一代是宋慶偉當初設想的簡單自動化工廠,每一次產品調整,整個生產線都要大改,等於是一經設定,就只能生產一種單一的產品。
而且由於當時各項技術缺乏,生產線太呆板了,使得問題頻出,不具備實用的價值。
第二代就進行了大跨步的改進,這得益於電子研究所各種先進傳感器的發明,還有劉美娟團隊對光學技術的深度研究,研製出了一種比較先進的網絡攝像頭。
這種網絡攝像頭,當初是幫朱濤團隊的智能安防系統專門研製的,哪知道卻使得智能機械臂和智能輸送車,具有了一雙能識別環境和工序定位的眼睛。
正是因為有了各種先進傳感器和一雙明亮的眼睛,加上運動補償程序,使得智能機械臂的加工精度得到了質的飛躍,而且可以通過程序自動改換生產工藝,從而達到柔性生產線的功能。
也就是說,第二代智能工廠,已經能夠輕鬆生產各種產品,從小到一個巴掌大的電子產品,到一件雙開門大冰箱,都能輕鬆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