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上的趙軍被清軍清理乾淨,和托便令周勇帶領手下,猛衝台階,支援城門處阻擋王彥出城的綠營兵。
控制城樓後,城上的清兵又不斷射下羽箭,讓已經衝進門洞趙軍攻勢一滯,盡被城下的綠營兵擋了下來,出不了城。
這時的北門,王彥領著一千多名趙軍,猛衝擋在門洞處綠營兵,城上的清軍又往下猛衝王彥的趙軍,局面頓時陷入焦灼之態。
如果這是平時,趙軍能與同等數量的清兵戰個平手,王彥肯定會倍感振奮,但現在他心裡卻是十分焦急。
城內趙軍大亂,將校全失,清軍很快就會從其它方向入城,如果不能早點殺出去,他們必然會腹背受敵,最後全死在北門之下。
兩軍混戰,短兵相接,王彥拿手鳥統戰法,也失去了發揮的空間,只能勉強壓制一下城上的箭雨。
時間慢慢流逝,局勢對王彥越來越不利,他已經底牌盡失,沒有別的力量可以用來扭轉戰局。
城樓上,和托默默注視著城下的戰鬥,不由得對王彥提起了幾分興趣,他原以為王士衡不過一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是善於出謀劃策的謀士,沒想到他統領兵馬的本事也不差,滿洲人敬畏強者,今趙應元已死,他便對王彥生出了招降之心。
王彥等人在城下苦戰,卻沖不垮擋路得清兵,內心正焦急之間,身後趙軍卻又突然大嘩,原來是從其他城門進城的清軍,趕來支援。
一時間,趙軍腹背受敵,失敗已在眼前。
以前的王彥會覺得自己戰死,也是無關緊要的,可是現在的王彥卻不會那麼想。
他讓定自己是漢族歷代先賢選中的人,他肩負著常人無法理解的使命,所以覺不能輕易的死在這裡。
一瞬間,他心裡的不甘,化作滿腔悲憤,使他雙目通紅,使他瘋狂的砍殺身前清軍,他的揭斯底里,使得清軍都一陣動容。
「王士衡!降了吧!」看著不停揮刀亂戰的王彥,和托臉上露出惜才之色。「你們漢人不是有言,識時務者為俊傑嗎?戰到此時,汝已經盡力了!」
王彥沖在眾人之前,左右砍殺,可他畢竟不是戰將,不善搏殺,若不是劉順等人拼死護著,恐怕早已身赴黃泉,對於和托招降之語,他充耳不聞,只是用手中戰刀猛烈揮擊,傾訴著他的選擇。
那青州秀才錢一楓身中一箭,鮮血染紅了他的長衫,聽聞和托之語,又見王彥漠然回應,卻突然恥笑道。「爾等蠻夷,豈能理解吾中土英雄,只聞識時務者為俊傑,卻不聞捨生取義,殺生成仁乎?」
和托聞言,頓時臉色一寒,清軍入關以來,漢族大員降者無數,整個北直隸、山東,都沒有遇見像樣的抵抗,一個青州卻已經折損了他兩三千人馬。
他好意招降,王彥不予理睬也罷!
城下一小卒居然還敢恥笑於他!
若漢人,人人如此,他大清豈敢窺視中華。
一時間,他思緒複雜,也不在言語,皺眉看著城下廝殺。
隨著入城的清軍前來支援,王彥的處境越發艱難,他帶了的一千五百多名士卒,已經死傷大半,而剩下的兵士又被清軍分割,他自身也已身中數刀,無力再戰。
可趙軍雖然處於絕境,卻無一人乞降,中華從來不缺乏漢奸,可也從未缺少過敢於死戰的勇士。
城上,韓昭宣看見這等場面,看著一個個倒下的趙軍士卒,心裡卻沒有得勝的喜悅,他不禁問自己,富貴榮華是否就真的那麼重要,是否現在的一切,就真是他想要的一切。
不覺之間,韓昭宣內心生出了一絲愧疚,居然讓他鬼使神差般扶著牆朵,帶著一絲哭腔向下喊道:「王士衡,吾兩榜進士,朝中大員,吾都降了,汝一介舉人,何苦丟了性命!」
「吾與爾,道不同不相為謀!」王彥被眾人護在中間,聽聞城上有人喊話,一臉決然的回道。「大明朝有投降的首輔,有投降的進士,有投降的將軍,卻不會有投降的舉人王彥。」
悲壯之氣隨著王彥的回答,在眾人中迅速蔓延。
「吾青州秀才錢一楓,不降滿清!」
「吾青州霍士傑,不降滿清!」
「吾滄州劉順,誓死不降!」
「吾陝西王威,於爾等建奴決一死戰!」
「吾等願隨公子共赴黃泉!」
一聲聲吶喊從城下趙軍口中呼出,匯聚成一道洪流,震撼著周圍的清軍,也讓王彥淚流滿面。
趙軍沒有因為陷於清兵重圍而一蹶不振,反而因為王彥之言,變得悍不畏死!
城上的韓昭宣、李士元、李率泰等漢員見此,臉上說不出的難看。
和托知道招降已經沒有看能,便也收起惜才之心,決定痛下殺手,然而他身後的清軍卻突然一陣混亂。
「看!大營起火了!」
「不好!有騎兵向這裡衝來。」
和托聽見身後清兵驚呼,連忙回頭望去,卻見北門外清軍主營陷於一片火光中,滿天遍野的喊殺聲隨之而來,不知有多少人馬往青州殺來。
「趙軍兄弟莫慌,樂昌趙慎寬領三千人馬,前來助戰!」
「樂昌秦尚行一千人馬在此!」
「壽光郭把牌、翟吾和尚,來也!」
一時間,整個青州北門外,亮起近萬支火把,數千大軍如同從天而降般突然出現,他們猛攻清軍北大營,頓時便火光滿天,而一隊百人騎兵,則呼喊著向城門外狙擊王彥的清兵衝來。
這些人正是當初趙應元聽從王彥之策,聯絡的幾路義軍,他們深知唇亡齒寒到道理,一得到青州被圍的消息,便行動起來。
其中離青州比較遠的悲守政、馬瑞恆、劉桐相等部已經相濟南運動,而離青州甚近的樂昌、壽光等地的義軍,則直接點齊人馬,奔青州而來。
當年大凌河之戰,明軍數次解圍都已失敗告終,後來洪承疇坐困錦州半年,大明援軍亦是無力解圍,原因便是明軍無法與清軍野戰。
這些義軍原本是沒有實力與清軍野外浪戰,更不要說攻擊清兵大營,可是和托帶著清軍主力攻打青州,留守的八千多清軍又要分守東面、西面、北面三座大營,加之掉以輕心,便給了義軍可乘之機,使得他們能夠偷襲得手。
若是趙應元見到這幅畫面,心裡一定更加懊悔,他只需多堅持一日,便能得到多股義軍的支援,而他也不至於自刎而死。
城北大營只有兩千多名清軍留守,且多是綠營,他們打順風仗還行,現在被突然襲擊,必然被殺得措手不及。
和托見大營被義軍攻破,心裡滿是憤怒,又懊悔自己輕敵,沒有注意活動在青州附近的義軍。
今夜他就算攻取了青州,清軍的損失也必然不輕,惱怒之下,他決定必須留下這些義軍,使得山東一戰而定。
當下他連忙讓將校壓制城上清兵的混亂,又讓人通知埋伏在南門外的四千五百名漢軍正藍旗大軍,已及城內諸路清軍,讓他們殺回北門,想要一舉全殲前來助戰的義軍。
而這時義軍騎兵已經殺到城下,那些阻擋王彥出城的清兵頓時便被騎兵衝垮,已經殺到門洞處的王彥等人頓時大喜,身邊還未戰死的趙軍立馬擁著他殺出了出來。
這時義軍又在吊橋上倒下火油,也不在顧及城內還在死戰的趙軍,便一扔火把阻斷了清兵追擊的道路。
看著護著自己死戰的兄弟,還有不少困於城中,王彥心裡十分不舍,也十分愧疚,但他知道現在不是婦人之仁的時候,清軍騎兵一旦趕來,他和解救他的義軍,都會折在這裡。
當下他回望青州城,聽著城內還在拼殺的刀劍聲,慘叫聲,忍著心中悲痛恨聲說道:「走!」
城上的和托見義軍並不戀戰,面色不禁一寒,再看王彥等人要走,不禁大怒,他一把拿過身邊士卒手中的長弓,彎弓搭箭,就是含怒一射。
城下趙軍正轉身離去,催不及防之間,只覺得一陣冷風拂過,王彥後背便被羽箭射中,而他的整個身子也立馬倒了下去。
王彥他們已經離城一百五十步,這樣的距離弓箭已經很難發揮威力,可射他的卻是善於弓箭的滿人和托,加之他含怒一擊,王彥頓時便昏死過去。
一旁的劉順見此,頓時大驚失色,眾人不敢在待在青州城下,便急忙架起昏迷的王彥跟隨著義軍往清軍的北大營退去。
衝散營內清軍的義軍,也並沒有乘勢追殺,而是在營內四處放火,待王彥等人來到營外,義軍便退出大營,一起揚長而去。
而這一幕,統統落入和托等清軍將領的眼中,但吊橋被大火燒毀,他們無法出城追擊,其他各門的清軍又還未趕到,一眾人便只能陰沉著臉,看著義軍消失在茫茫黑夜裡。
一場大戰就這樣結束,可青州之戰的影響卻不會馬上消失,多日後一份奏報便出現在南京城內新任的錦衣衛都指揮史馬鑾手中。
錦衣衛小旗周四海拜上:「甲申年九月十三日夜,清軍詐青州,殺趙應元、楊王休,有舉人王彥不降,欲帶兵沖門,為清兵所阻,力戰不得出,和托招之,王彥不降!韓昭宣再勸,任不降!後山東義軍兵至,破清軍北大營,終得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