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泰針對晉廷的戰略方針制定了下來,應該通知各個將領的消息,也都一一囑咐。
對比起劉泰按部就班的拿下了蜀地,在這時晉廷上下卻無比震動。
因為羊祜制定伐吳的戰略,保送了杜預王濬順利進入武廟,完成三國統一。
這種事可以說是司馬家最得意的事了,把自己兵多將廣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正如此,司馬紹果斷開始安排將領,陶侃坐鎮荊州,自然是不能動彈。
畢竟如果炎漢真的是統一一戰,司馬紹非常清楚荊州這兵家必爭之地幾乎是首當其衝,卻也只有全權委託給了陶侃才有可能抗下劉泰軍隊的主力。
另外一路那是從蜀地永安出兵,進入荊州,拿下建平,夷道、荊門,乃至江陵,使得荊州後方徹底混亂。
要知道就算強如威震華夏的關羽,士卒在後方眷屬被拿下來後,也只能敗走麥城。
若江陵不保,那陶侃根本就不可能守得住荊州。
司馬紹則安排了應詹為江州刺史,駐紮在江陵,協助陶侃制衡抵擋益州的進攻。
除了這邊以外,另外則是揚州防線,司馬紹則安排揚州刺史王邃,琅琊王氏的武裝代表。
這也是司馬紹十分忌憚琅琊王氏的因由,那就是王敦雖被當做亂黨給處理掉了,但琅琊王氏的根基依舊滲透著晉廷的方方面面。
所以哪怕王敦被扳倒,但自己還是要扶持江南陸氏,妻族庾氏等等繼續與琅琊王氏抗爭。
司馬紹唯一能做得就是儘可能保持他們的平衡,如果給司馬紹二三十年的時間,以司馬紹的能力說不定能把這些權勢給一點點收回來,但很可惜,他前腳跟平定了王敦之亂,後腳跟他便聽到來自成漢覆滅的消息。
原本打算構建當初吳蜀聯合,抗擊曹魏的計劃,直接就打翻了,因為成漢沒了。
司馬紹不由沉默,思索良久,卻也發現主動權根本就不在自己這裡。
自己主動進攻,當初東吳主動進攻曹魏的後果怎麼樣,難道司馬紹不清楚嘛。
什麼叫做孫十萬,什麼叫做張八百,什麼叫做文睡覺,什麼叫做蔣送信。
除了孫權的戰場指揮能力不高以外,江東麾下的將士在戰爭韌性上實在差太多了。
有陶侃這名將訓練倒好說,但若沒了陶侃這種名將針對性的訓練,一般江東士卒因為部曲制度影響,對戰爭基本上都不怎麼積極。
能偷襲對手倒好說,但要是陷入持久戰中,江東士卒的士氣下降得非常快。
而眼前的局面,司馬紹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安撫世家,整頓兵馬,儲蓄糧食,修築防禦工事,尤其荊州到揚州一線的防禦工事,做好戰爭準備。
說實話,整個晉廷在聽到成漢覆滅後,因為平定王敦之亂而變得欣欣向榮的晉廷朝廷,都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絲暮氣。
因為他們很清楚,成漢覆滅之後,主動權已經到了劉泰的手中,他想要什麼時候開始打,就什麼時候開始打了。
不過不論如何,打壓內部的王家勢力,整合自己手上的資源總歸是正理。
哪怕王導當初在王敦之亂上站在自己這邊,但司馬紹已不需要「王與馬,共天下了」。
面對司馬紹有意識的打壓,王導非常明白,在失去王敦作為琅琊王氏的絕對武力保障後,自己肯定是胳膊拗不過大腿。
所以王導開始有意識的進行退讓,收縮琅琊王氏的勢力。
畢竟對世家來說,皇帝打壓自己不要緊,熬一熬皇帝總會死的,家族存續才是最要緊的。
甚至王導好幾次都主動向司馬紹請辭,表示自己家族中出現王敦這樣的叛逆,實在有愧德行,還請陛下允許自己辭官歸鄉。
可以說,王導通過王敦與劉泰之間的交易渠道,已知道王羲之已成為炎漢的新聞部長。
說實話,這雖然只是個新職業,但以世家的眼光來說,王導是清楚這職務的重要性。
因為世家講究的是九品中正制,而王羲之這職務本身,便能影響到天下名士。
如果僅只這樣,王導也不會退的這麼果斷,因為緊接著得到成漢覆滅的消息,再加上晉廷對琅琊王氏的打壓。
這一切都讓王導看得明白,現在司馬紹剷除王敦看起來晉廷萬象更新,但實際上整個晉廷真正陷入到危機中,因為劉泰的敵人只剩下了晉廷了。
這時候自己退後一步,到底還有退的機會,否則等到劉泰打過來,難道還要自己帶頭投降不成?
琅琊王氏能有臉的時候,還是很要臉的。
而司馬紹倒沒想到王導這一退直接就更自己請辭。
而這對於司馬紹來說,當真是心花怒放,讓自己能夠完成對晉朝權利的整合。
不過,直接同意琅琊王氏的力量退出朝堂,改變「王與馬,共天下」的局面,總歸不對。
所以司馬紹對王導請辭的奏章留中不發,口頭上表示對王導進行挽留,反而追贈他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權臣三件套。
王導拒絕了司馬紹的恩賜,再次提出請辭。
就這麼來來回回三四次,司馬紹相繼給王導加了不少的什麼太保,什麼萬戶侯的榮譽與食邑,但最後還是允許王導辭官了。
可以說,這次王導真的急流勇退,從晉廷權利中樞退出來。
說實話,對王導這一退,晉廷不少人都鬆了一口氣,尤其庾亮,他覺得自己時代來了!
而對於晉廷這邊的變故,劉泰倒是沒太多感觸,因為劉泰開始調整自己的戰略了。
比如安排習參軍治理蜀地,命令張嵩前往豫州疏通道路,緊接著便安排了溫嶠前往徐州。
尤其劉泰猶豫再三,還是讓曹嶷則坐鎮滎陽,考察黃河與淮河間哪裡適合鏈接起來,使得黃河與淮河間能順利打通,從而把黃河艦隊直接調度到淮海來。
曹嶷要是找到合適地點,並將其順利打通,那差不多就能作為通濟渠來使用了。
對劉泰來說,曹嶷開通通濟渠,是自己這次南征如果並不順利的一次備用計劃。
畢竟如果自己四路大軍,討伐晉廷都沒成功,那下一次就不能再用這樣謀劃了。
就好像羊祜的征吳的計劃書,因為以前沒人這麼操作過,所以他弄出來正奇相合,侵吞東吳幾乎是理所當然。
而自己討伐晉廷的四路進攻計劃,便是在羊祜征吳的基礎上加了一種海上進攻。
這種史書上沒有記在的進攻方式,作為奇兵而已。
當然,雖然口中說是奇兵,但劉泰也非常清楚,這幾乎算是陽謀了。
畢竟晉廷面對自己三路大軍圍攻,建康有還有餘力駐守,那才是奇事。
對劉泰來說,自己進攻晉廷,突出得就是發揮出自己兵多將廣的優勢,以絕對實力向晉廷碾壓過去。
如果晉廷能守住,那多半用了奇招,劉泰也不管晉廷用什麼奇招,只要不是天降隕石這種的,那自己下一波就是要等到打通黃河與淮水之間之間的渠道,然後再討伐也就是了。
到時候提升最重要的倒不是戰力,而是物資的運輸能力,而打仗說到底,到底看資源的整體厚度與運轉效率。
而劉泰很簡單,哪怕自己這一次打不下晉廷,也要把晉廷有生力量給徹底打幹淨,為下一次進攻做好鋪墊工作。
當然,除了在糧草上的準備以外,劉泰很快便讓郗鑒舉行了第二次的科舉。
這一次科舉倒是為了招募人手,開始填充到剛剛收復的隴右,西涼,以及蜀地。
這些地方雖然算不上是偏遠,但是的確因為戰爭而相當的缺少人手。
所以便讓當初在各處記錄當地縣誌的舉子完成轉職,而自己馬上便需要一批新舉子作為各個地方縣誌的書記。
同時為將來征服晉廷之後對基層人事任免,做好需要的人才儲備。
而這次,世家過來考核科舉的人就更多了。
畢竟第一批科舉的舉子紛紛都任免了官員,別說在西涼,隴右,以及蜀地的地方的官員不之前,對於世家豪族來說,這些地方自然是偏遠地區,沒有人願意去。
但對寒門,甚至某些軍史來說,能夠成為這些地方的官員還是很不錯的。
劉泰不急不慢的處理著一件件的事務,慢慢把原本物資向著長安運輸的模式向著豫州與徐州運輸。
一年時間休養生息,對純粹的農業國家來說真不容易,但對劉泰這種提倡使用炭石能源去替代人力資源去生產的模式來說,一年時間足以恢復全國的生產。
別得不說,這時候已是小冰河時期,對百姓們來說,在這樣冬天想活下來都不容易。
但劉泰自從占領了幽州開始,就一直在大規模的開採唐山地區的煤炭。
這些煤炭通過永濟渠與渤海灣,向劉泰的基本盤覆蓋,煤炭更源源不斷向這些地方運輸。
一邊燒雪水,給百姓在冬天提供冬天所需要的生存基礎,一邊燒地暖,從而出現能了一些北地都能種植蔬菜的冰屋暖房。
甚至就算一些非常簡陋的簡單的蒸汽機,也開始運用在了煤炭的採礦行業中。
畢竟隨便什麼粗胚煤礦鏟一些丟到火爐裡面灼燒,就能產生了足夠機械動能。
現在雖然還不能用於直接的加速生產,但用於碾壓煤礦成粉末,或者抽取礦洞之中的水分,又或者打造適合這個時代的煤炭加工流水線等,都能運用到簡單的蒸汽機。
只能說這種蒸汽機真的非常原始,比瓦特改進前的蒸汽機都要來得原始的蒸汽機械。
但是這種蒸汽機卻已能運用到採礦業中,甚至在靠近煤礦的地方,這種蒸汽機甚至能拿來把糧食碾壓成粉末,整體效率比水磨都要來得高效。
當然,如果距離礦洞太遠,那就不值得用這一種蒸汽機來服務生產了。
因為這所需要消耗的煤炭,價格實在高了一些。
即使如此,這樣的蒸汽機能夠用來加速煤炭的開採,對劉泰來說也就足夠用了。
因為這東西所提升的挖煤效率,讓整個北方面對著小冰河時期能做到無所畏懼。
當人類除了從糧食中汲取熱量以外的渠道能獲取到溫暖後,就能自然而然的節約下糧食。
這些節約下來的糧食就個體來說很稀少,但卻能讓百姓不論是交稅,亦或者出售糧食時能更大方幾分,而劉泰也能夠更加容易的從百姓手中籌集到自己所需要的糧食。
一件一件的事務不斷的推進,一件一件的事情不斷處理,雖然是小冰河時期,但是炎漢國力的整體恢復速度,遠遠超過了晉廷的預料。
新的一年才剛剛的開始,劉泰便是把劉明,周平,趙安,蘇峻都召集了起來一起用餐,也為了給周平,趙安,蘇峻等人餞行。
劉泰把計劃全部都對他們說得清楚,接下來便是到達各自的駐地熟悉環境,整頓兵馬。
在自己的命令下達之時,他們能隨著自己的命令,一起發動進攻,他們自然全部都應答了下來。
劉泰看著這些人,下次見面少說也要一年後了,劉泰舉起手中酒杯道,「我等共飲此杯!」
眾人紛紛響應一起飲用酒水。
劉泰這時候繼續道:「高祖有雲,非劉姓子弟不得封王,但諸位與我同生死,我豈能不能跟你們共富貴。覆滅晉廷後,我有意重啟秦國封君之政,望諸位共勉!」
「封君?!」在場四人都不由一愣,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劉泰會做出如此的許諾。
而劉泰繼續道,「因漢武削藩,我亦不會違背祖訓分封大漢境內的土地,造成炎漢隱患。
但四海之外有四海,八荒之外有八荒。
若諸位能繼續立功得封君之位,那大漢周遭海島,不論扶桑,琉球,夷州,海南諸島,經過測量後,便依古禮賜予諸位作為封地。
從此,諸位以名立國,以志立法,傳承家族,守衛炎漢,千年不朽,以全我等情誼!」
劉泰說到這裡,卻是微微一頓,然後笑著說道:「縱然以後有漢室名將一樣立下大功成為封君,但海島數量到底有限,先到先得,卻有些對不起後人了!」
「我等謝過陛下!」在場所有人聽到劉泰的話,目光都不由火熱起來。
封君,這可是他們完全沒有想過的未來啊!
(本章完)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