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厚也沒有再堅持,在眾人的勸說下放棄了這個想法。根據步騭的「在雲夢澤及其附近河網打魚」的提議,劉厚又提出了出海打魚的建議。在戰後,關公力一直在致力於打造一支海軍出來,經過這麼長時間的建設,這支海軍已經有一定規模了。
這支海軍只要稍加訓練,就能出海執行追捕孫登、陸遜等東吳遺民的任務。劉厚的提議是,在這些海軍艦船的船尾裝上魚網,這樣它們就能搖身一變,由軍艦變成了漁船了。而海軍官兵則客串漁民,他們仍然要出海,但是他們出海的目的就變成了打魚。
這個時候的海洋資源非常豐富,隨便一網下去都能撈到大量的漁獲。劉厚將後世那種拖網船的概念說了出來,如果能在那些大型軍艦的船尾裝上那種大拖網,那該能抓到多少魚呀!
只是這樣一來就會耽誤了追捕東吳遺民的進程。追捕敵國前朝皇帝,那是現任皇帝才感興趣的事情。只要皇帝不介意,作為大臣當然也對此事沒有什麼意見,他們巴不得能省點事呢。
對於各位閣臣來說,那些已經逃往海外的東吳遺民本就無關重要。在他們的傳統觀念中,只要大陸上的戰爭結束,就意味著這個天下已經統一了。至於逃到海外的敵人,只是小打小鬧而已,根本無關痛癢。
其實一直以來也只有劉厚一個人執著於追捕東吳遺民而已。其實劉厚也不相信,那些已經逃亡到海外做野人的東吳遺民能翻出什麼浪來,他一直堅持追捕他們其實是另有目的。
他只是以此為藉口,藉機打造海軍,發展航海事業,他想要建立海上霸權。至於大家誤會他不肯放過東吳遺民,他根本不在意,也不解釋。
追捕東吳遺民是個很合理的解釋,而發展航海事業,稱霸海洋對現在的人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太虛幻了,講出來根本沒人信,肯定會有很多人會跳出來阻止,勸皇帝不要虛耗國帑。
他是將一個看起來不靠譜的目的,掩蓋在一個貌似合理的理由底下,而且,這個理由讓人無法反駁,無法反對。東吳遺民的身份相當於謀反的逆賊,有誰敢跳出來勸皇帝放棄追捕他們,就相當於謀反逆賊的同夥,誰能擔得起這個罪名?
不過現在看來,不得不暫緩這個計劃了,其實也不算暫緩,畢竟,要建立強大的海軍稱霸海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海洋非常兇險,要想征服海洋,不可能一撅而就,只能慢慢摸索,慢慢積累經驗。
而出海打魚,其實也是可以對海洋進行探索的,也是可以積累航海經驗的。在沒有作戰任務的時候,除了勘探、測繪人員之外,其他士兵閒著也是閒著,讓他們去打魚既可以增加他們的航海經驗,也可以獲得大量食物,是一件一舉兩得的事情。
就這樣,這件事被定了下來。發展海洋捕撈業是走向海洋的第一步,只要大漢踏出了這第一步,大家很快就可以看到海洋所蘊含的豐富資源,和可以給大家帶來的極大好處,到那個時候,民間就會有人主動組織起來去探索海洋。
古人講的威震四夷其實說的只是震懾在陸地上的周邊國家,但是,劉厚並不滿足於僅僅稱霸大陸,他的目標是不但要稱霸大陸,還要稱霸海洋。而這個任重而道遠的目標,就由建立起一支海洋捕撈隊開始吧!
這次會議直到深夜才結束,內閣大臣們制定了十幾條措施出來。這些措施每一條都不能完全改變當前大漢缺糧的現狀,每一條充其量只能起到一部分的作用,但是十幾條措施一起用,能發揮出來的作用卻是驚人的。這十幾條措施這裡弄一點,那裡挖一點,積少成多,很快就籌集到了大量的糧食,大漢的缺糧危機就這樣被解除了。
這十幾條措施中其中有兩條起到的作用最大,第一條是馬良的「借糧」策略,即由地方官出面,向當地的大戶賒借他們閒置的糧食,這次是真的借而不是像諸侯混戰時期那樣,常常是以借為名,實則強搶。
這次借糧雙方完全自願,而且地方官還要和那些願意借出糧食的大戶簽訂合同,雙方約定好明年秋收後足額歸還糧食,同時還要付出少少的利息。
為了杜絕那些不良官吏上~下~其~手,打那些糧食和大戶的主意,劉厚勒令全國各地的監察御史睜大眼睛,做好監督工作。
由於劉~氏~父~子在民間的口碑都非常好,簡直是仁君的代名詞,所以很多大戶都信任官府,願意響應朝廷的號召,願意將他們一些閒置的糧食拿出來借給官府。
其實出借糧食給官府對他們也是有好處的,一來他們可以賺到一些利息,雖然不多,但反正那些糧食囤積在穀倉放著也是放著,一不小心還會被蟲蛀掉或者發生霉爛,還不如拿出來借給官府賺點利息。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糧食都是有一定保質期的,放得時間長了便成了陳糧,就會變得不好吃。解決的辦法就是定期將陳糧賣出去,再購入新糧儲存起來。
在這個一買一賣的過程中,是有著不小損耗的,畢竟陳糧賣出去的價格肯定會低,而新糧買入的價格會高很多,兩者的差價不小,所以那些地主在每年的陳、新糧輪換過程中,都會損失掉讓他們肉痛的一大筆金錢。
如果將這些陳糧借給了官府,等來年收成上來,官府將新收成的糧食還給大戶們,大戶們就等於免費進行了一次陳、新糧的輪換,而且不但是免費,甚至還能賺到點利息,何樂而不為呢?
既然這個方法那麼好,為什麼以前他們不這麼做呢?以前他們不願意這樣做,是擔心官府的信譽問題,那些官老爺看到這麼一大筆財富擺在面前,不動手腳才怪呢。
那個時候他們最擔心借出去的糧食有去無回,但是現在不同了,新大漢的官場風氣完全不同以前任何一個朝代的官府。現在的官員們都廉潔得可怕,很少見到有貪污受賄、欺壓百姓等現象。
而且每個地方都有一個監察御史衙門,這個監察御史的衙門和地方官的衙門完全不在一個地方,裡面的監察御史老爺,也不受地方官老爺的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