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時兩天後,提爾皮茨一行人終於抵達了萊茵市,過了姆貝亞後一直到萊茵市,一路上都沒有再見過像姆貝亞市那樣的大城市,而中間地區也就是前世尚比亞的國土東部,與之相反農業發展狀況倒是不錯。
「這裡就是萊茵市,我們東非的新首都,因為剛剛遷都的原因,城市人口和產業還是比較匱乏的,所以整座城市顯得比較空曠。」亞倫向德國人們介紹道。
「看的出來,建築密度遠不如姆貝亞和達累斯薩拉姆市,不過城市框架拉的很大,光是路網建設就可以看出來東非對萊茵市給予了厚望,而且鐵路數量也比較多。」
此時提爾皮茨等人正隨著列車向萊茵市車站靠近,作為東非首都,自然是不遜色於新法蘭克福市那樣的中部鐵路樞紐,所以越接近萊茵市車站,鐵道以肉眼可見的數量增加,並且有兩條幹線鐵路同提爾皮茨等人所在的鐵路線路漸漸重合。
「萊茵市的鐵路規劃應該就是你們全國的鐵路樞紐了,這個位置應該正處在東非全國地理和經濟的心臟位置。」提爾皮茨說道。
亞倫解釋道:「距離鐵路樞紐成形還需要時間,目前這三條線路中還有一條沒有竣工,只有從萊茵市向東的一段距離已經完工,不過也只占到整條鐵路的三分之一左右。」
如今萊茵市的鐵路已經從中央鐵路剝離出來,所以不需要通過新法蘭克福市中轉,這也使得提爾皮茨等人沒有機會見到新法蘭克福的情況。
作為東非新首都,萊茵市城市布局和第一鎮市,達累斯薩拉姆市,多多馬,姆貝亞等提爾皮茨見過的東非城市風格完全不同。
這裡可以呈現出一個趨勢,越是靠近東非內陸腹地,其城市建築風格越是和德國不同。
早期東非城市完全仿照歐洲建築風格,但是隨著東非發展,也逐漸形成了本土建築風格的萌芽,而因為比沿海開發晚等原因,內陸城市風格越發大膽和開放。
而等到了萊茵市這種建築特點得到了最大體現,在萊茵市雖然整體內核依舊和歐洲相似,但加入了大量簡約化工業風元素。
搭配上東非一如既往誇張的道路,綠化建設,使得整個萊茵市呈現出一種新興之城的活力。
提爾皮茨一行人最終在萊茵市車站下車,而萊茵站給人的感覺相當大氣磅礴,這座車站的規模即便放在全世界應該也能排在前列,這和提爾皮茨之前見到的姆貝亞和達累斯薩拉姆市都不一樣。
隨後在東非政府的安排下,德國海軍訪問團正式造訪東非的政治中心,而正在忙於處理因為遷都工作而積累大量公務的恩斯特也抽空和提爾皮茨這位前世也算比較出名的人物見了一面。
「提爾皮茨伯爵,歡迎你到東非來。」
「感謝殿下能夠抽空見我們一面。」面對恩斯特,即便提爾皮茨歲數更大,但也顯得頗為敬畏。
就算拋開恩斯特在東非的一堆頭銜和身份,黑興根王室在歐洲,尤其是德意志地區也是比較有聲望的。
「這次提爾皮茨伯爵作為新任德國海軍大臣,能夠將東非作為第一站,我們東非是很榮幸的,相信未來德國和東非,能夠精誠合作在大洋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恩斯特定下了基調。
對於德國海軍主動謀求和東非合作,恩斯特自然不會拒絕,東非海軍雖然已經趨於成熟,但是和歐洲還是有很大的質量差距。
東非海軍前期發展離不開奧匈帝國海軍的支持,但是奧匈帝國海軍在歐洲本來就不算特別突出,尤其是和西歐,北歐國家相比,在列強中更是處在中下游水準,這也勢必導致東非海軍有很多課要補。
德國海軍雖然發展晚,德國也不是傳統的海軍強國,但是德國是目前世界科技和學術中心,工業實力和前沿科技領域和美國並駕齊驅。
而19世紀末到20世紀前期,世界海軍又處在大變革時代,尤其是戰列艦的重新復興,在這種情況下,德國海軍是未來短時間內能引領世界海軍發展的新勢力之一。
雖然前世德國輸掉了一戰,但從戰爭開始到結束,德國海軍的表現都是可圈可點的,尤其是德國軍艦,相對於英國軍艦在質量和穩定性上絲毫不差。
而在東非海軍暫時不擴容的背景下,東非海防壓力實際上是增大的,尤其是在東非擁有了西部可大規模開發建設的海岸線之後,原本的東非海軍可用規模更加捉襟見肘。
這個時候如果能和德國等國家海軍合作,無疑可以減小特殊時期下東非的軍事壓力。
雖然恩斯特強調經濟發展是當前東非的首要任務,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恩斯特就忽視了可能的戰爭風險。
而在確定了恩斯特的支持態度之後,提爾皮茨自然也十分高興,有了恩斯特的授意,也就代表著接下來兩國海軍合作的大方向穩了。
當然,德國和東非各有各自的利益和戰略考量,所以分歧也不會少,不過這些分歧只是觀念上的不同,並不妨礙兩國海軍之間的的協作。
提爾皮茨和威廉二世毫無疑問是遠洋海軍的支持者,契合德國的世界政策,所以想要在全球發揮德國海軍的影響力。
而東非海軍目前依舊是近海防禦為主流政策方向,即便東非在世界上的殖民地和經濟勢力範圍不少。
兩者海軍發展戰略上的截然不同,勢必會對兩國海軍合作造成影響,首先就是思想觀念上的衝突。
而說到東非經濟勢力範圍,德國和東非也有分歧,尤其是對遠東帝國的態度上,其中的重點毫無疑問就是東非在遠東的兩個經濟合作區,尤其是核心膠州港。
隨著東非資本主導的開發,目前膠州顯然已經成了一個比前世更加具有誘惑力的誘餌,任何一個國家都眼饞,前世德國就看中膠州,更不用說經過東非扶持開發後的膠州。
對於膠州的主導權,恩斯特自然不可能放棄,其是東非和遠東帝國的交流窗口和最重要的經濟通道。
而出於拉攏東非的需要,提爾皮茨為首的德國海軍訪問團自然也不可能強搶,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德國也不可能坐視其他列強對遠東帝國市場的瓜分。
而膠州雖然名義上是東非,德國,奧匈帝國以及其他德意志國家共同的利益存在地區,但該區域的主導權一直在東非手裡。
所以德國想要在遠東帝國擁有德國主導的核心港口,就只能另尋他處建設開發,或者從英,法等國家手裡搶奪,後者顯然不現實,所以德國大概率會在各國勢力範圍之外重新圈地作為其在遠東的商業據點。
這恩斯特就愛莫能助了,畢竟東非也不可能站在德國的對立面,也沒有理由干涉德國的國家政策,東非能保證膠州的獨立性實際上就已經是對遠東帝國的巨大幫助,雖然因為種種原因,東非對膠州不可避免的進行文化和經濟等領域滲透,但遠東帝國至少也有一些主導權,不至於像其他口岸一樣,完全被其他列強呼來喚去。
(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