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一戰,征西軍殺敵六千餘人,俘虜近四萬餘眾,其餘益州軍跑的跑,逃的逃,不知所蹤.征西軍自身損失也有兩千多人,包括戰死的,重傷不能再戰的,也算是大勝了.
秦雍卻依然不是很滿意,不是他對戰果不滿意,而是死的都是漢人,心裡沒什麼好喜悅的.依照之前的計劃,秦雍令張郃整合降卒,安撫傷兵。他帶著秦冀率領一萬五千餘人北上攻取成都,按照既定的路線一路上勢如破竹,向郫縣方向進軍,不到半月時間,秦雍兩兄弟,便已經占據郫縣.兵鋒直指成都.
另外周泰也已經攻下新都縣,等待秦雍下一步的指示,華雄在廣都縣待命,與此同時郭嘉也帶著秦涼兵臨成都城下.二人聽聞秦雍身在郫縣,便分別駐守大營,岔開時間前來拜見秦雍.
當郭嘉來時,秦雍便問道:」奉孝,可知成都現在兵力部署情況如何?」
「主公,成都劉焉徵召的士卒大概不足一萬之數,現在擔心的就是劉焉會和我們來個魚死網破.組織城中老百姓與我們死耗.」郭嘉想了想擔憂地說道.
郭嘉擔心的並不無道理,秦雍聞言眉頭緊蹙,雖然秦雍如果下令攻擊成都,相信也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攻破成都,但是秦雍還是希望能夠用更為妥善的辦法拿下成都,至少不用死那麼多人。
「奉孝,你先回去吧,看著成都城中的那些人,不要讓他們逃走了。我整軍隨後便會前往成都,先去看看情況再說。」秦雍猶豫半晌才無奈道。
「諾」郭嘉領命,退了下去。
隨後秦雍安排好郫縣的一應事務,就帶領大軍前往成都而去,出兵前派遣兩名斥候分別前去通知周泰、華雄二人,讓他們處理後戰後事宜,馬上前往成都。
第三天,秦雍列陣於成都城下,他於第二天就到達成都,並沒有馬上前去成都叫陣,而是修整了一下部曲,和郭嘉、秦涼了解下情況,才決定今天派人前去叫陣。此時周泰、華雄二人也已經到達成都,秦雍現在掌控近六萬大軍,成都四座城門前各駐紮一萬五千人。周泰、華雄、秦涼分別駐守東、西、南三面,秦雍親領大軍,帶著郭嘉、秦冀二人,駐紮在北面,此時正在北城門嚴陣以待。
不久城頭上出現了一伙人,領頭的是一位年約六、七十歲的老者,面容慈祥,氣質儒雅,他來到城頭,並不像後面的一些滿臉緊張的跟隨者,他表情鎮靜而無畏,渾濁的雙目不時閃爍出智慧的光芒,想必此人就是劉焉了。
劉焉嘴唇蠕動,好像吩咐著身旁的一位武將模樣的人什麼事情似的,少頃,那位武將衝著城下的征西軍方向高呼道:「請征西將軍秦雍,秦將軍出來答話。」
看來劉焉要和自己講道理,秦雍不禁無奈,他什麼都不怕,就怕碰到這些滿口之乎者也的儒士,揍不得,又罵不得。和他們講道理,簡直就是找虐。只是人家已經出言相邀,秦雍不得不示意血豹帶自己上前答話。
血豹走到成都城下射程之外,便駐足不前,秦雍仰頭朗聲道:「在下秦雍,見過劉益州。不知劉益州喚晚輩前來有何指教。」
「久聞昭武秦子穆,勇冠天下,以前一直都以為傳言過於誇大,不想嘉陵江一役,頓時讓老夫感覺傳言不虛。張任乃我蜀中大將,無敵益州已有經年,不想卻不是子穆十餘回合之敵,果然是盛名無虛啊。」劉焉一副感慨萬千的神情。
秦雍一時琢磨不透他的用意,只得拱手謙虛地道:「先生過謙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朗朗乾坤,奇人異士何其多哉,雍絕不敢承受『勇冠天下』這四個字。」
「秦子穆,你崛起於昭武,縱橫雍、涼二州,一路走來殺伐不斷,難道你不知道好戰必亡的道理嗎?」劉焉神色一正,站在城頭上滿臉嚴厲地斥責秦雍道。
終於還是來了,就知道少不得被罵,秦雍本不想分辨,別人怎麼想、怎麼看,那都是別人自己的事情,人行於世,關鍵是管好自己,只要自己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到問心無愧,何必在乎別人的目光呢。這個世界上並不缺少搬弄是非的宵小,從來都是對別人說三道四,從來都不反省自己,這樣的人理他作甚?更何況他們又不能代替自己活著,自己做事幹嘛顧及那些人的眼光。但是如果針對劉焉的公然斥責而不做辯解的話,就會降低征西軍的士氣,秦雍是軍人,而且是數萬大軍的統帥,深深地知道士氣的重要性,不得已之下只好出言道:「雍自然知道好戰必亡的道理,然而雍生於涼州,早年便深受戰亂荼毒之苦,雍自然也希望大家都能開開心心地握手言和,從此不再戰爭,然而這是不可能的,只要是在有限的生存空間,為了生存的資源使用,彼此爭奪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消除了種族的界限,取締勢力的獨立,全部融合在一起,合理按需地分配資源的使用,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讓戰爭遠離。君郎先生乃當世大才,相信這點先生也是明白的。別的不說光說我們經常見到世俗中的商會,只要一個地域出現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商會,就會促使他們競爭,如果當政者控制力度適當,這種競爭就會向良性方向轉化。否則,必然會引發無法想像的慘劇發生。而昔日雍、涼二州,百族林立,部落首領互不統屬,即使因為一點小小的恩怨,也會發動戰爭、劫掠,最後受苦受難的依然是老百姓。只有將異族包括我漢人,統統融合在一起,相互之間不分彼此,加上朝廷的適度調控,才能結束雍、涼二州戰亂不斷的情況。君郎先生以為然否?」
劉焉聞言,良久沉思不語,仔細的斟酌秦雍剛才說說的話,包括秦雍身後的郭嘉也在沉思,整個戰場一瞬間陷入了平靜無聲的情形。秦雍只好靜靜地等待劉焉的回話。
劉焉良久後才回過神來,神色不禁有些尷尬道:「不想子穆將軍,身為武將竟有如此見識,老朽佩服,將軍攻伐我益州,就是為了消除勢力的獨立吧。但我劉焉主政益州從來都不曾侵犯過其他各州郡,將軍依然率軍攻伐於我,這又是何道理?」
秦雍聞言,隨即便道:「益州不曾向其他州郡刀兵相向,那是劉益州你有仁者之心,然而州牧已經年邁,此後益州必然交由你的子孫統治,先生能保證你的子孫都不會起征伐之心嗎?」
劉焉聞言不禁默然,他雖然能保證其子不會無故攻伐其他州郡,但是他不能保證他孫子同樣也不會,還有孫子的後代,這些人是什麼心態,他都不能保證,如果他此時拍拍胸脯跟秦雍保證的話,無疑都是自欺欺人之言。
秦雍看到劉焉的神色,不禁又長嘆道:「人人都言秦皇暴虐,但是秦皇留下的恩澤卻福蔭延續至今,千百萬年後,只要我大漢不滅族,子孫後代同樣受到他的福澤。秦皇攻伐六國,非六國之君不仁不智也,而是六國的存在,對於我大漢早晚都是禍患,合七邦歸一國,統一治理調控,實乃百姓之福也。只是他的性格太急了,若是取締六國後,他能一步一步緩緩地實行他的計劃,甚至延伸到他的子孫去實行,那秦朝絕不會二世而亡,君郎先生以為然否?」
劉焉雖然難以接受秦雍的說法,但是秦雍說的也很有道理,眾所周知的秦皇有三大功績,是世人都無法否認的,就是統一六國;廢除分封制,採用郡縣制;統一經濟制度、統一文字;這些都像秦雍所說的那樣都是惠及萬代的大善之舉。秦之所以滅亡主要是因為秦始皇為了加快修復長城抵禦異族,而讓天下百姓背負起異常沉重的稅負,這是根本原因。而秦始皇修建長城也正是因為他想讓天下百姓不再經受邊外異族的侵襲,是的,有限的時間修築如此宏大的工程,確實太著急了。
劉焉思考少頃,便嚴肅表情對秦雍道:「如果今天我發動城中的百姓拼死抵禦將軍,將軍會如何做呢,要強攻成都嗎?」
「不會,我不會拿士卒的性命去拼到一個成都,但是我會用其他的辦法,輕取成都。」秦雍鄭重其事地道。
劉焉聞言,面色不變,他早就知道秦雍不會輕易放棄成都,神情淡然道:「如果我率眾投降於你,你將如何安置我等。」
「嗯?」秦雍不禁頗為驚疑,試探道:「君郎先生想要投降?」
「我只是說如果投降,你將會如何安置我。」
「君郎先生想要什麼樣的安置,不妨直言,如果雍能辦到,決不推辭。」秦雍一臉慎重地回答道。
「我不想去雒陽,我想去長安安享晚年,做個富家翁即可。如果有一天長安被人攻破,希望將軍能照顧好老夫家小。」劉焉想了想道。
「好,這個沒問題。」秦雍一口答應道。
就是連秦雍自己都沒想到劉焉竟然最後選擇了投降,本來被秦雍俘虜的張任、黃權、李嚴、閻圃等人,秦雍還愁沒辦法招降他們,如今劉焉投降秦雍,那麼一切問題都簡單了,益州一眾臣子見劉焉投降了,還不跟著劉焉一起投降秦雍嗎?
秦雍在成都州牧府中設宴慶祝,與會的有跟隨秦雍一起前來的郭嘉、秦涼、秦冀、周泰、華雄,益州投降過來的文武有劉巴、程畿、董和、王累、吳懿、龐義、劉焉、劉璋等人。
看著前兩天還費盡心思相互攻伐防備的文武,現在卻有說有笑,仿佛熟識多年的老朋友,秦雍詫異之餘,也有一絲欣慰。後世經常說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偽善的動物,他們為了某種目的,小心地隱藏自己本來的面目,只有一個人,或者在親近的人身邊,才會做回他們真正的自己,這難道不累嗎。如今益州平定,不管這些人有什麼目的,相信他們很快就會暴露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