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了夏茶,霍香梅不是不可惜,可是自家真的找不到人手。不過錢是賺不完的,也不能太貪心,很多人都認為許三郎家已經賺大翻了,眼紅的不少。其實他們不知許三郎家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在許三郎離家的這段日子裡,許家都有去做買賣,然而不是沒有事情發生,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家裡生活質量的問題。
之前,霍香梅天天都給家裡買肉吃。就算是便宜點的彘大腸和彘血都還是有的,更別說為了給霍老爹和許三郎補身子。
那甚麼羊肉、驢肉、魚肉的。每次許三郎或者霍老爹到藺縣看屋子時,霍香梅都會吩咐多多少少買些回來。
可是這段日子,家中的那三兩銀子是不能動的。剩下的幾百個銅子,還得買鹽醋醬油等調料。
就算做買賣的主要材料自家有,可是這些調料還是免不了要花銅子的。
上午做買賣賺到的錢,一部分要付給賣魚郎,一部分買調料,一部分買點針線甚麼的家什等等,另外所得還要給李蘭二成。
家裡的麻線大部分都是李蘭幫著織成布的,另外霍老爹現在也沒空幫去做買賣,他得時不時去看地里快長成的冬小麥或者是剛剛栽種的稻苗粟苗黍苗還有其他的菜蔬,所以有李蘭幫著,霍香梅才感覺能喘口氣。
往往要幾天下來,剩下的利潤才夠買一頓好肉。為了不讓孩子饞肉,霍香梅只好買一些碎肉,隔兩天買一次,分量也沒有以前多了。比如彘大腸會和菘菜一起炒,一炒就是一大盆;肉片會和野菜一起炒,野菜的分量非常足,而肉片那就得睜大眼睛找了。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如果是去年春耕前家裡有這樣的菜吃,不說幾個娃,就是霍香梅都覺得該滿足了。可是後來那段日子,家裡就沒缺過肉。個個吃得都長肉了,看起來臉色非常的好。
可是現在突然這生活水平下降了,幾個娃都紛紛表示不愛吃了。
每次吃飯前,他們都踮起腳尖看胡桌上的菜,往往看到為數不多的肉或者只有野菜鹹菜,又或者多一道霍老爹在小溪邊撈的小魚,都露出失望的神色,「阿娘,怎麼又沒有肉,我想吃酸菜扣肉、排骨蒸薯蕷還有鹽水雞。」。
霍香梅一頭黑線,阿娘也想吃啊!可是家中真的沒錢銀了。
開始的時候,霍香梅並沒有跟孩子說原因,只是說改天再買。可是這個改天說多了,孩子也會懷疑,會不相信的。
想了想,霍香梅決定還是把原因說出來,畢竟再小也是一家人,就算不能分擔,但也希望不要拖後腿甚麼的。
霍香梅耐心的給孩子們解釋,「現在家裡的錢銀不多,大部分都是要留著請人收割冬小麥。已經不能天天都買肉吃,或者是很多肉。阿娘有做買賣,可是還是不能天天吃肉,錢不夠啊!家裡還欠二武家的家具錢沒給,二牛哥幫咱們家挑水,也是要給錢的。這些都得等你們阿爹家來才有錢還。」。
霍老爹皺著眉頭,趕緊說,「我這裡還有些錢銀,不多,大概有四兩多。大娘,你先拿去用,給孩子們買多點肉吃。」。這四兩如果都是拿去買肉,可以買好多頓了,至少省點能吃到許三郎家來了。
霍香梅不贊同的道,「阿爹,現在很多人家不都是這樣的過?甚至一個月吃一次肉的都有。之前我沒把握好,想著大家都要補身子,才天天買的。再說,我也不是沒買肉,只是少了點。你的錢,你拿好,收好。」。現在的老人都愛自己攢棺材本,霍老爹也不例外,所以霍香梅不想要他的錢,僅僅為了多吃一頓肉。
霍老爹同樣一臉的不贊同,「甚麼的你的我的,我是你阿爹,幾個娃的姥爹。我給孩子花錢,這不是應該的嗎?」。
&行,阿爹,現在真的還沒到那個地步。真的需要的話,我會跟你說的。」,霍香梅知道這人一老,就像小娃,認準一條路就往下走,說是很難說得通的,只能哄。
霍老爹看到霍香梅這樣說,也就同意了。畢竟再多的苦,他老人家都受過。現在自家有菜有飯吃,只是肉少了點,已經是很好的了。
幾個娃見姥爹同意阿娘的,暫時不拿錢買肉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後大娃開口,「阿娘,我這裡有些銅子,可以給你。我也不是一定要吃肉的,你別生氣。」。
&娘,我的也給你。」,小二說完,就往他們那屋子跑出去。
其他幾個娃都紛紛表示要把自己藏的錢給阿娘,跟在小二後頭往屋子跑去。
霍香梅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一時各種情緒湧上心頭,最後只剩下感動,眼眶開始泛紅。
霍老爹感嘆的說,「大娘,就算以後阿爹去了,也不用擔心你了。只要這幾個娃順順利利的長大,對你的孝心沒變。你以後就等著享福吧!我家大娘子是個有福之人。」。
霍香梅擦擦眼睛,「說甚麼呢!阿爹你得長命百歲的,看著大娃他們成家立業,你還得幫忙我帶孫子呢,到時候你再看著我孫子娶婦子。」。
&哈哈……,那豈不是成了老妖了。」,儘管如此說,霍老爹已經開始憧憬以後五代同堂的生活了。
幾個娃踉蹌的跑進來,把小挎包里的銅子抖出來在炕上,「阿娘都給你!」。
霍香梅一看,還真的不少啊,就是小七都有四五百個銅子。所有的娃的銅子加起來已經有三兩多了,幾乎和家裡的存銀持平。
霍老爹驚訝的問,「你們怎麼會有如此多的大錢?」。
小三得意的說,「有些是以前幫阿娘做買賣,阿娘給的,一天兩個,還有的是幫阿娘掃地,阿娘獎勵的。另外有些是阿爹給買糖的。過年的時候,阿娘給的壓歲錢也在這裡面了。我一個子都沒花過。」。
小五把他面前一小堆的銅子推到霍香梅面前,「阿娘,我也沒花。」。
看著幾個娃亮晶晶的眼珠,和那求讚揚的神情,霍香梅動容的一個個拉過來親一口臉蛋,她為自己之前的手鬆羞愧,搞到家裡周轉不開。
如果說當初幾個娃是她抓住活下去的勇氣,後來有了感情,成了她的責任和彌補了她做娘的希望,那麼現在這已經不僅僅是責任,更加是一種血肉相連的融合。
一種叫做幸福的東西,瀰漫在她的心窩。
霍香梅從每個人的錢里數出一百枚,「這是家裡暫時困難,你們支持的,其他的你們收好,這就夠了。」。
小六擦掉阿娘親在臉上的口水道,「阿娘,你全拿去,我以後賺更多的大錢給你。」。
小五一臉的鄙視,「大錢有甚麼好,阿娘我給你賺金子。」。
&以為金子就好嗎?阿爹說金子要兌換的話,給別人的錢更多。阿娘,我給你賺銀子,這更加方便用。」,小二沖小五噴,他經常看不慣小五,愛闖禍,還愛拍馬屁。也不知阿娘為甚麼那麼喜歡他。
其他幾個個娃都表示要賺錢給阿娘,姥爹也有,要給姥爹買新的水煙筒。把姥爹感動的嘴唇直哆嗦,說不出話來。
霍香梅一邊感動,一邊感嘆,這幾個娃實在是太會哄人了。讓人真的想把心肝都掏出來給他們。
之後霍老爹每每出去看莊稼都會帶上自家的魚簍子,在小溪里放著,好歹回來的時候,能有些小魚,算是給自家娃打打牙祭。
在這件事發生的第二天,霍香梅把它告訴李蘭、白水芹還有王大兄。現在他們幾個人常常在一塊地兒擺攤。他們紛紛讚賞許家幾個娃,羨慕霍香梅這個做娘的。尤其是李蘭,這輩子還沒有做過阿娘的,眼珠都快羨慕得紅了起來。
霍香梅趕緊表示,小四以後也是會孝順她的,自家幾個娃都是她的侄子侄女。
……
後來小二幾個回來學話,那天晚上白水芹和王大兄都回家問自家娃,如果家裡沒錢了,他們有錢能不能也全交給阿爹阿娘。許三郎家的大娃他們都把自己存的自動交給阿娘了,令他們姥爹阿娘特別的感動。大娃他們真的是非常的乖。
他們的孩子一開始都說,當然是願意給阿娘阿爹的。然後問,「阿爹阿娘,那你們甚麼時候給錢我們存好?」。
做阿爹阿娘的只能面面相覷,哭笑不得了。畢竟平時他們很少有給錢給幾個娃娃,要買甚麼都是大人做主,根本不會有錢到娃娃的手裡。就算是過年,給的也只是厭勝錢,又不是真的錢。所以真不怪幾個娃這樣問。他們好些娃一年到頭很可能都不會摸上幾次銅板。
因此,回過神來的兩人都紛紛覺得許三郎家太嬌慣孩子了,居然有那麼多大錢給他們花。如果不是平時給得多了,孩子怎麼可能會個個都存下幾百個大錢。
怪不得許三郎家的會說,她家裡已經沒甚麼周轉的錢,想要吃個肉,連娃娃都自願交出自己的小荷包。
兩人也不再羨慕霍香梅了,畢竟如此大手腳,手縫空才會導致家裡拿不出錢,讓小娃娃都擔心。
只能說,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兩面,就算是一枚大錢,也是有不同的兩面。
這次冬小麥的收割,霍老爹是提前幾天就和那些有空兒的漢子打好招呼,說好價錢的。
十個漢子,一人一天一百個大錢,一共花了五天才把許三郎家的三十畝冬小麥給收割完。
這下霍香梅不向霍老爹挪他的棺材本都不行了,家裡原來的三兩加上霍老爹的二兩,才把工錢給結了。
現在霍香梅手中的錢銀只有幾百個大錢了。
錢財是英雄膽,霍香梅不是英雄,可是這會更加的沒膽了。就怕哪處必須要用到銀子,而自己拿不出來。
就連張菊花多次問,「三郎家的,你甚麼時候把家具錢給結了,是不是一定要等三郎回來才給結了?」。
開始的時候,霍香梅還好聲好氣的給張菊花解釋。後來問得多了,霍香梅也煩了,直接說,「現在沒錢,肯定得等三郎家裡才能結賬的。如果阿嫂信不過,也沒關係,反正這家什還沒拉到我們家。大不了,到時候真的給不出,阿嫂你就賣給其他人家好了。」。
張菊花嘀咕幾句,被許大郎訓了兩句,就不敢說甚麼了。許大郎神色似乎有點尷尬,讓霍香梅別介意張菊花的話,「別聽你阿嫂胡咧咧的,就算三郎給不了這錢,我作為阿兄的就權當送給三郎做新屋的賀喜之禮。」。
張菊花在一邊急得翻白眼,你就充大傻。可她也知道這會不能和許大郎嗆話,讓許大郎下不了台,回去不好過的還是她。
儘管許大郎這樣說,但是香梅並沒有感動。她這些日子也算是看清楚了,之前的許大郎就是個埋頭做自己事情的漢子,還以為他是老實,其實人家只是懶得理會而已。
這會的許大郎看似理會了,可是霍香梅已經看穿他骨子裡的自私。就算之前特意買了一條紅白肉給孩子添菜,也改變不了霍香梅對他的看法了。
許三郎離家之時,可是又特意拿著酒上許大郎家,拜託他在自己離家之後,多多關照些家裡的。可是也不見許大郎怎麼上過門,就算是家裡吃了好吃的,也不會說讓孩子端些過來給阿弟阿妹的。
於是霍香梅認真的道,「哪裡用得著大兄送,這家什可是花了大兄和其他阿叔差不多兩個月的時間。就算是大兄願意白送,我們也不能占那些阿叔的便宜啊!那些阿叔也是要養家餬口的。所以這個錢,能給我們一定給,不能給,也不會占別人的便宜的。」。
說完,霍香梅就藉口要出攤了,拉著李蘭趕緊走了,再也不想理會這一對夫婦,感覺兩個人就是一個市儈在臉上,一個市儈在心裡。
也不知許三郎回來聽見這件事,會如何作想。不過,霍香梅肯定不會隱瞞這件事。她不會做惡人,但是也不會幫許三郎粉飾這弟恭兄有。
……
本來以為收割冬小麥三兩銀子就夠了,可是還得給麥子脫粒,這二兩銀子是省不了的。
如果是讓霍香梅和霍老爹兩人把這三十畝的冬小麥都給脫粒,估計前頭的吃完了,後頭的還沒脫。發芽甚麼的,那就是肯定的了。要知道平均一畝,大概有三石多,也就是四百多斤,三十畝地,一共一萬多斤。
因為冬小麥許三郎家已經是育秧苗再插種的,比新村的撒種子直接播種的不僅要早收,產量還多了不少。這在新村也是足以引起眾人的注意的了。
不過新村的村民都沒有眼紅,因為這次學著許三郎家,他們也是育秧苗種了水稻和黍米之類的,到秋收的時候,自己家也會有如此豐收。只是遺憾冬小麥的時候沒有學會,否則現在如此豐收的人家也有自家的一份了。
上次司農程晨明過來看新村種植水稻和養殖稻魚的情況,這次得到里正的消息,說新村育秧苗後再插秧種植的小麥也比尋常的直接撒種子的收成要高。
於是,這次程晨明這次也帶著捕役過來了,還是上次的馬亮子和李發財。
里正把程晨明帶到許三郎家曬麥子的場地。
鋪得滿滿一大片金黃色的麥子,讓程晨明有些震撼。他出身世家,來藺縣也只是為了資歷,等混夠資歷了,自然就會回去的。
現在晉大王的新朝,一直往寒門庶子裡選拔人才,其中不乏有想用寒門庶子來削弱世家的意思。可是世家的根深蒂固,不是說動搖就能動搖的。況且,晉大王本身就是世家出身,他熟悉世家的規矩。
就算晉大王想一下子把世家豪族剷除是不可能的,不說本身他上位就有靠世家豪族的原因。他當大王也只是各家衡量的結果,當然不能忽略他也是個有見識有能力的君主。
大王這次廣建書院可以說對國家的長遠發展不錯,可是畢竟破壞了大部分世家的利益。如果不是有他後來緊接著的一系列措施,他早就該下台了,或者至少小部分戰亂是免不了的。
開啟民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件事,從長遠來說,對整個國家的發展的影響是不可估算的。
儘管程晨明做為一個世家子,可是在看過大王的所做所為之後,也是深深為他折服的,可惜一直未得聖顏。
本來程晨明打算在這崗位上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待夠時間就按照家裡鋪好的路子回去高升的。
前些日子得到消息,好些業績好的縣長、司農都被大王親自接見了。這只要不犯大錯,可謂簡在聖心了。既然如此,程晨明當然想做出一番業績出來,他還年輕,若能名字上達天聽,不禁家族錦上添花,自己也能開創一番事業,說不得哪天也能成為桑弘羊之流的人物。
大司農和司農,一字之差。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這些日子以來,程晨明幾乎天天往下面村子跑,就想找出些典型的例子,或者看看有哪方面自己能使上勁的,再藉助家裡的勢力,只要做出成績,就沒有人敢坑他。
……
藺縣北邊有個村子的村民在山上砍樹想修彘圈子的時候,掉進一個大坑,居然發現裡面有煤。那村子的里正後來上報到陸捕頭那。陸捕頭告訴了縣長,縣長讓程晨明負責這件事。
本來這時候的世家豪族之人或者富商都有大量燃燒煤來取暖,然後煉鐵還是多用木炭,畢竟煤,尤其是露天的煤,很少被發現,就算發現,都歸當地的豪族占去了。
自從大王登基後,下達明確公文,鹽、鐵、煤這些都歸國家管控。前兩種私人大量售賣必須得官府的引子,後者一旦發現必須上報國家。
雖然說還是有不少人私下開採販賣,只是總不能那麼的光明正大的了。
據說大王成立的甚麼科學研究院,已經找到了快速用煤把鐵煉成武器和各種農具的方子,所以大王越發的盯緊那個研究院了。
好些世家豪族都想使法子安排人手進去,暗子甚麼的估計都使出了。可惜研究院一直都是大王的班子,目前還沒有人能滲透進去。
這些管控物的政令早就頒發下來了,加上大王這兩年免稅的行為和各種益民的措施,使得越來越多下層小百姓對他膜拜與擁躉。一旦發現煤都有上傳給國家。
老百姓就是這樣,只要你讓他們吃飽飯,穿暖衣,他們對你的忠誠願意用性命相擔,你就是他們心目中的好人。
這次藺縣北邊那個村子就是上報了,按照規定給他們全村免了三年的稅,另外還獨自獎勵那個發現煤的漢子一百銀。
現在程晨明還在派人守著那煤礦,並且從附近的村子招人來挖礦 ,另外今年有些要服徭役的漢子也拉了一批過去。
縣長在上報邑長這事的時候,也有把程晨明的名字報上去。縣長還是前朝留下來的,現在是新朝,他家以前的勢力很多都是使不上勁了。現在這程司農具他所知,背景還是有的。所以縣長很樂意賣他這份情。
程晨明開始時是從縣長那得到縣長在向大王上報的時候,也有提到自己的名字的消息。不過沒等到家裡的消息,他是不大相信的。後來這消息還是家中族長親口告訴自家阿爹的,才讓程晨明這顆上進的心都越來越跳動了。
程晨明是世家弟子,也是嫡支的,不過,不是那五大世家的。現在大王一邊壓抑五大世家,一邊提拔其他小世家和寒門。程晨明的家族正處於中等世家,現在得看好方向和形勢才能走了。
上次新村這新鮮的育秧苗法子和稻田養魚,程晨明聽到消息,就帶著捕役過來了。畢竟自己的本職工作就是司農。
無論大王怎麼鼓勵商業的發展,現在國家的立國之本就在於農。如果能找到提高糧食的法子,那麼對於程晨明來說就是一大業績。
稻田養魚的法子他已經見到,這次過來主要是看育秧苗的法子對於冬小麥是否也管用,收成是否只是里正誇大的。
當實眼看到霍香梅家攤曬在曬穀場的麥子,程晨明才覺得新村的里正沒有誇大。
這次程晨明沒有留在新村用餐,而是心滿意足的趕緊離開。要回去,好好的整理整理這段時間各村子收到的好消息,想想措詞如何上報的問題,如何讓自己在這次利益中占更大的功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