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鐵匠鋪老早便響起了叮叮咚咚的打鐵聲。
紅花她們等早飯,閒著沒事蹲在王偉的身後眯著眼睛聽打鐵的聲音。
原始社會沒有樂器,偶爾族人興奮的時候,也會亂吼兩句助助興,所以這清脆的金鐵交擊聲,對族人來說就像是一曲交響樂一樣。
憑藉著系統兌換的初級冶鐵術,王偉手中的鐵錘揮的賊快。
唯一令他不爽的就是,當時做鐵錘的時候,參考的是桐樹他們的力量來做的。
所以本該趁手的大鐵錘,對於王偉來說,頗有些沉重。
「這鉗子頭是需要淬火的,因為這個部位需要經常夾東西,淬火的話可以提升它的表面硬度,並且增加耐磨性,以後如果有需要的話,我還可以教你怎麼回火!」一邊幹活,王偉一邊給松果講解其中的原理。
打鐵是個苦力活,王偉不喜歡出苦力,所以他得找人教會之後,再讓其代勞。
就像是現在成天琢磨怎麼燒陶的王四五一樣。
松果是個很老實的人,王偉教他什麼,他就記著什麼,不懂的地方,他就記在心裡,等著以後王偉告訴他。
有系統傳授的冶鐵的技術,王偉儼然成為了一個合格的老鐵匠。
在有鐵砧和鐵錘的情況下,打個鐵鉗還是非常容易的。
後世,因為鋼鐵技術的逐漸成熟和規模化,老的鐵匠鋪逐漸的消失。
所以人們普遍認為,那種作坊式的鐵匠技術是一種很遙遠,極其難以掌握的東西。
其實不然,對於技術成熟的鐵匠來說,打鐵和捏泥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那些鐵塊和泥塊的區別無非是一個硬一個軟罷了,想要捏長捏短都能在鐵匠師傅的鐵錘之下成型。
僅僅半個上午,一個長長的,前端稍微有些彎曲的鐵鉗,在王偉的手上成型了。
這兩天,代替鐵鉗的木棍足足燒壞了幾十根,現在有了鐵鉗,再也不需要那難以夾住東西,還容易起火的木鉗了。
下午,有了打鐵三件套的王偉鍛造速度變得賊快,僅僅一個下午,便打出來了兩把鐵斧。
因為考慮到了族人的力氣,王偉打造的鐵斧足足比普通的鐵斧大了一倍。
有斧刃的那一面,可以用來砍柴或者砍那些凍得硬邦邦的生肉。
而沒有斧刃的那一面,又可以充當錘子來使用。
安上斧柄之後,鐵斧是既能當做工具,又能充當武器。
在石頭上面開了斧刃,桐樹當著族人的面拿著鐵斧進行測試。
一斧頭下去,比胳膊還粗的樹幹被攔腰砍斷。
看著鐵斧的威力,族人的眼睛都紅了。
都渴望自己能夠擁有一把鐵斧的使用權。
最終,桐樹厚顏無恥的仗著自己族長的身份,搶到了一把鐵斧。
剩下的一把鐵斧,讓王偉沒有想到的是,居然被石頭給抽中了。
不去理睬族人羨慕的神色和借用的請求,石頭如同抱著寶貝一樣抱著自己的鐵斧去砍樹去了。
有了鐵斧,桐樹和石頭兩人幾乎化作了人形伐木機。
一棵幾十米長的大樹,一小會的時間,就被兩人砍斷了所有的樹枝,僅留下粗壯的主幹躺在那裡。
夜晚,在山洞裡面,王偉拿著蠟燭,教會了族人『鐵』字和『斧』字。
等結束了一天的課程之後,不知道是誰先開口,請王偉明天多打幾把鐵斧。
不過他們的這種請求,被王偉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山谷裡面資源有限,雖然沿著小溪找到了許多的鐵稀泥,但煉成鐵塊之後,是沒有多少的。
鐵斧的話,族中有兩把就夠用了。
再多的話,對於王偉來說,完全就是一種資源的浪費了。
剩下的鐵塊,自然是用來製作其餘的工具了。
桑竹二部落給自己送來了這麼多竹子。
眾所周知,竹子是大批量製作弓箭最佳的材料。
之所以竹子適合做弓,除了竹子本來的特性外,更是因為它在火烤之後非常容易彎曲塑形,等到冷卻之後,它依然會保持彎曲的形狀。
所以和別的材料相比,竹子更加適合批量的生產弓箭。
原本,王偉考慮到了族人的力氣,還有些擔心竹製的弓箭太過脆弱,射程和投擲石斧相比,沒有太大的優勢。
不過當他看到桑水他們送來的竹子後,這種擔憂頓時消散的無影無蹤。
桑水他們送來的竹子,比普通的竹壁要厚上一倍。
有了這一倍的差距,用這種竹子做成的弓箭,威力勢必會比普通的竹箭提升許多,王偉自然就不用擔心威力的問題了。
而想要製作竹弓,許多工具是少不了的,小鋸子,柴刀,銼刀,鐵鉤等工具,都需要製作。
如果將有限的鐵塊都做成鐵斧的話,那這些工具就做不出來,竹弓竹箭自然也就無法製作了。
更何況,在這山谷之中,數量最多的資源為木材。
眼前的樹林裡面,全部都是被大雪壓倒壓斷的參天大樹。
想要將這些樹木資源利用上的話,各種木匠的工具也是需要製作兩套的。
像拉鋸,各種形狀的木鑿,刨子和牽鑽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
這些東西用鐵的話比較少,但是木匠也需要錘子,需要小斧頭啊。
一樣製作兩套的話,那需要用到鐵的地方就多了。
所以,對於王偉來說,現在這些鐵,是能省則省,砍樹用的大斧頭,兩把就算是足夠了。
更何況,哪怕就是這些必備的工具都做完了,王偉還得製作一些生活上能夠使用的工具呢。
例如剪刀,菜刀,鉗子之類的工具,有鐵的話,都能慢慢打出來。
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王偉化作了村中的專職鐵匠。
一件件稀奇古怪的工具被王偉製作了出來。
但是每一件族人看不懂的工具,都有它特定的用途。
就像是經過反覆淬火和回火的銼刀,做完之後族人並不知道它有什麼用。
不過當王偉花費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打出來了一根薄薄的鐵條之後,銼刀立刻派上了用場。
鐵條上面,被銼刀磨出了一個又一個三角形的鋸齒。
等鋸齒磨好了之後,王偉將這鐵條叫做鋸條。
這種兩邊布滿了鋸齒的鐵條,用來鋸竹子的話,比柴刀和斧頭好用了無數倍。
鋸出來的缺口齊整光滑,用火烤一下,燒掉毛刺之後,完全可以代替陶碗用來盛湯喝。
如果沒有鋸條的話,用柴刀和斧頭來砍竹子,如果用力過猛的話,容易將竹子砍散。
一刀刀慢慢砍的話,不僅浪費時間,砍出來的缺口又坑坑窪窪,需要放在石頭上打磨很久才能保證不會傷到嘴。
隨著一件件工具的出現,族人的生活也因為這些工具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不論是竹子還是木頭,在這些工具的幫助下,都能夠輕易的變化成自己所需要的形狀。
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發現,有了這些工具的幫助,自己的生活,好像變得越來越簡單了。
而村子裡面的人,也漸漸的因為各自所忙碌的事情,而被大家稱之為陶匠,鐵匠,竹匠和木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