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銳的問題提出,無可迴避!
苻堅皺著眉,可還是道:「當胡人的可汗,又是如何?當漢人的皇帝,又是如何?」
「當胡人的可汗,秦王可以盡情的爽快,想要睡什么女人就能睡什么女人,想要殺誰就是殺誰,想要幹什麼就是幹什麼,爽快無比。可代價是胡人無百年運,秦國維持不足五十年,就是亡國了。昔日劉淵之漢國,石勒之趙國,今日陛下之秦國!」
「若是要當漢人的皇帝,秦王要克制自己,想要睡的女人不能睡,想要殺得人不能殺,活得憋屈無比,可代價就是如漢朝一般,維持四百年國運!」
劉秀淡淡道:「若是秦王居住在塞外,自然要遵守蠻夷的規則;可到了關中,到了漢人之地,就要遵守漢人的規矩。不然,只會水土不服,只會走向滅亡!」
苻堅沉默了。
劉秀又是問道:「胡人和漢人矛盾尖銳,秦王將如何選擇?」
苻堅道:「寡人,將恢復魏晉士籍,承認士族特權,吸收漢族士人入朝為官;提倡儒學,興立學校,培養統治人才。注重農桑,興修水利,修立亭驛,發展工商。將關東被征服的鮮卑、烏桓、丁零等族十萬戶徙至關中,充實近畿,便於控制;又將關中的氐族十五萬戶移至關東,分置於各要鎮,用以加強控制新征服地區的人民……」
洋洋灑灑,苻堅說了一大堆。
劉秀又是問道:「秦王已一統北方,下一步將如何?」
苻堅道:「掃滅晉朝,一統天下!」
劉秀道:「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打天下時,只要擊敗敵人,攻陷敵人的城池,就是勝利了;可守天下,卻是找不到敵人,不知刀該砍向何方。因為守天下的時刻,外部矛盾化為了內部矛盾,敵我難分,敵人變成了了昔日的部將、兒子、親信等等!打天下時,遇到了敵人,可盡情的砍殺;可守天下時,卻不能盡情的砍殺敵人,因為殺光了,自己也完蛋了!」
「劉淵的漢國,石勒的趙國,就是打下了天下,卻沒有守住了天下!」
「守天下的本質,就是利益分配,利益分配的核心,就是利益平衡,把握住平衡,社稷長存,把握不住平衡,就是國家混亂,滅亡!法家有法、術、勢等,三者的目的不是為了公平,而是為了平衡!這一點上,王丞相做得很好,可現在的平衡,很容易失衡,一旦失衡了,就是秦國滅亡的時刻!」
「如今秦國的敵人,不是晉朝,而是內部各種矛盾。就好似秦始皇一統天下,沒有誰能擊敗秦朝,能擊敗他的,唯有自己。秦朝滅亡了,不是滅亡於項羽,劉邦,而是滅亡在自己手中!」
說著,劉秀停下了話語,開始喝著茶水,盡情的裝逼。
這不是明清時代,不是那個人才泛濫,人才多如狗的時代。在明清時代,文人不聽話,會廷杖,羞辱文人,打死文人。可這個時代,文人奇缺,劉備要三顧茅廬,曹操也要禮賢下士。
看著狂生禰衡不爽,曹操也只是丟給了劉表;劉表看著禰衡不爽,也是丟給了黃祖;黃祖看著禰衡不爽,打死了禰衡,可事後後悔了。
於是,黃祖的名聲徹底臭了!
對於文人,很多主公都是禮遇有加,哪怕是恨得發痒痒,也要忍受著。
故而,盡情的裝逼吧!
唯有裝逼,傲嬌才能顯示出名士的逼格,若是一味綿軟,一味的好說話,那些主公反倒是輕視。
苻堅站起身來,躬身施禮道:「請先生指點!」
「吾有十策,可安邦定國,可開創秦國三百年社稷!」劉秀傲然道:「其一,以夷入華,改名溯古。孟子曰:舜東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然而兩人皆是由夷入華,開創基業。當蠻夷是沒有前途的,當華夏人才有前途。故而,劉淵不當匈奴單于,而是要當漢人的皇帝,追尊劉禪為孝懷皇帝,建造漢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進行祭祀,此為以夷入夏的表現;石勒將胡瓜叫做黃瓜,將胡人叫為國人,也是鄙視胡人,也是要以夷入夏,然而還不夠!」
「當改名易姓,苻乃是蠻夷之姓,當改為姬姓。其他胡人姓名,也當改為漢人姓名,此為入華之始。廢除胡服,倡導漢衣,尊孔崇儒,加強漢化!!」
「其二,廢除九品中正制,行科舉之法。九品中正制,斷絕了人才向上的途徑,造成了上下隔絕,乃是天下大亂的根本。魏國行九品中正制,魏國短命。晉國如此,也是短命。劉淵的漢國,石勒的趙國,也是短命。若是秦國不想亡國,那就廢除九品中正制。唯有科舉之法,靠著考試,考試合格,才能為官!」
「其三,漢人的門閥士族,胡人的豪強,皆是國之蛀蟲,唯有打壓士族門閥,打壓胡人豪強,實現朝堂平衡,才能穩定局勢!」
「其四,實現均田制,禁止土地買賣,耕者有其田!」
「其五,實行府兵制,兵農合一;收集天下精銳,匯聚在關中,成立中央軍,以中央軍威懾地方軍。哪怕是天下皆反,也能靠著中央軍精銳,鎮壓各處叛亂!」
「其六,關中義務教育。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愚蠢的軍隊,是無法擊敗敵人的。故而從八歲孩童開始,不論男女,盡數到了學校上學,強制教育,習練算術、兵法、耕種、儒學等五門,五年教育,半工半讀,每天上課至少半天,一月至少十五天。此為小學,又是從小學當中,選擇優秀人才,進入初中,學習更加深化。義務教育,為科舉的基礎,唯有扶植寒門打擊門閥,豪門與寒門勢力平衡!」
「其七,打壓玄學,倡導儒學。玄學,為西晉滅亡又一原因。唯有儒學,才是國家穩定的根本所在!」
「其八,建立報紙,掌控輿論權,打壓士族的輿論權!」
「其九,開鑿京杭大運河,建立可視電報網絡!」
「其十,建立三省六部,統兵權與調兵權分離,地方財政收歸中央,地方兵權和行政權分離!」
劉秀滔滔不絕說了起來,十策的根本,就是孝文帝改革的加強版,普魯士****的抄襲版,還有宋朝強幹弱枝的縮減版,唐朝政治結構的強化版。若是按照他的版本繼續下去,開創三百年盛世不難。
其精華在於廢胡姓,移風易俗,以夷入夏;強制義務教育,打壓門閥,科舉制度。至於建立三省六部制,建立中央軍,只是補充;至於後面開鑿京杭大運河,創立報紙只是延伸。
比如,建造京杭大運河,工程量太大了,太過勞民傷財了,劉秀計劃三十年的工程期;
又比如,義務教育難度太大了,老師奇缺,耗費金錢多,劉秀只打算在關中實行。
還有廢除九品中正制,也不打算一步廢除,要有緩衝期。而科舉早期,也限定名額,比如寒門錄取三層,士族錄取七層,也是對士族的妥協。
苻堅詢問著,劉秀回答著,兩人談論起來,可謂是神采飛揚。
苻堅神情不斷變化著,驚駭更加厲害,這個「李應」才學勝過了王猛,若是十策實現下去,必然問鼎天下。
「天下一統,難得不是兵力征伐,而是人心。人心若是不一統,地盤越大越是負擔,越是貽害無窮!」劉秀道:「秦始皇一統天下,兵力一統了天下,可人心沒有一統。那時有燕人、趙人、秦人、楚人、齊人、韓人,人心雜亂,人心不安!」
「直到劉邦一統,經歷文帝,景帝,武帝,大約是上百年時間,世人才忘記了故國,那時沒有了秦人,沒有了楚人,沒有了秦人,沒有了趙人,只有了漢人,那時才是大一統!」
「而現在,天下雜亂,有著匈奴人、鮮卑人、氐人、羌人、羯人、晉人等等,唯有世人忘記了自己是匈奴人,忘記了自己是鮮卑人、忘記了自己是氐人,忘記了自己是晉人,只是記得我是漢人,那時人心歸一,才是天下一統的時刻!」
「至於現在,即便是覆滅了晉朝,占據了南方,也只是負擔,人心不歸附,只會動亂不斷,只會重複秦末的悲劇。看似秦朝亡於項羽、劉邦,其實是領土太大了,掌控不足,造成了動亂……正所謂步子邁的太大,扯著蛋了!」
到了最後,劉秀勸誡道:「秦王,是追求統一之名,還是統一之實。若是為了前者,為了一時爽快,那秦國會走向速亡之路!」
「那先生,何時南征晉朝為好?」
苻堅問道。
「五十年內,不要想著南征!」劉秀告誡道:「秦王活著的時刻,不要想著南征了,時機不到,唯有你兒子,乃至是孫子的時刻,才可能時機到了。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秦昭王在位五十年,為秦國統一奠定了基礎;而後面的秦始皇一統,是收取果實。秦王要當秦昭王,而不要單秦始皇;要當文帝景帝,不要當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