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龍九宵和丐神向京城出發,一路上非常熱鬧,人來人往,多是考生,每年考試各科目有根據《新唐書·選舉志上》的記載,彼時的常科科目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武舉、童子科、醫舉科等。簡單介紹一下各科的考試內容:
1、秀才科。主考方略策,也就是計謀策略,由於隋唐時以秀才科為最高,因此錄取難度最大,隋朝秀才科先後不過錄取10人,唐代每次也就錄取一兩人,因而很少有士子願意報考,因此唐初設立一段時間後,便被廢除了。
2、明經科。又細分為五經、三經、二經、學究一經、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等。而唐代又按照經書分量將經書分為大、中、小三類,其中《論語》、《孝經》為必考內容。明經科主要便是考學子對儒家經典著作的掌握程度,因此哪怕死記硬背往往也能考中。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後規定加試時務策,為的就是讓讀書人從故紙堆中爬起來,結合實際思考問題,確保學以致用。
3、進士科。唐初時進士科僅考時務策五道,唐高宗調露二年(680年)為進士科加試帖經、雜文,從而使得進士科形成了雜文、帖經、策問三場考試製。唐中期後又增考詩賦,且詩賦比重往往較大。作為唐代最受歡迎的兩科,由於進士科的難度比明經科相對要大,進士科大約每100人只有一二人被錄取,而明經科大約每10人就有一二人被錄取,因此又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之語。
4、明法科。主要考律、令知識,試策共10條,其中律七條,令三條,通八條以上可被錄取。該科主要考察學生對朝廷律法和制度的了解程度,由於是專業知識,因而錄取人數相對也比較少,例如李商隱便是明法科出身。
5、名字科。也稱「明書科」或「書科」,主要有帖經、口試、試策三道程序,主要考《說文》、《字林》,主要考核的是文字、訓詁知識和書法,由此可見唐代對書法的重視程度。
6、明算科。主要考核算術,要求詳明術理,考試內容主要是《九章算術》、《周髀算經》、《海島》、《孫子》、《五曹》、《張丘建》、《夏侯陽》、《五經算》等。算學生學業完成後參加國子監考試,合格者再參加科舉省試,及第後待銓選後敘任官員為從九品下。
7、諸史科。主要考核歷史知識,其中「一史」主要考《史記》;「三史」,主要考《史記》、《漢書》、《後漢書》。
8、開元禮科。顧名思義,主要考察的是開元年間制定的禮儀制度,該科設於唐德宗貞元年間。
9、道舉。唐玄宗時舉行過,主要考《老子》、《莊子》、《文子》、《列子》等,這是唐朝注重道家思想、扶持道教勢力的反映。
10、武舉。武則天時設立,又分為平射、武舉二科目。主要考步射、馬槍、馬射、負重、語言、身材等等。
11、童子科。凡10歲以下能通一經及《孝經》、《論語》的,皆可參加童子科考試。能背誦十卷的可以授官,能背誦七卷的可以授予出身。
12、醫舉科。於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4年)設立,考試內容為醫經方術,《本草》、《脈經》、《素問》、《傷寒論》和諸雜經方義等。
此外,皇帝還會開設特科,也稱為「制科」,考試內容和時間往往由皇帝臨時決定,例如「賢良方正」、「直言極諫」、「博通墳典達於教化」、「軍謀宏遠堪任將帥」、「詳明政術可以理人」等。
宋朝時期,科舉制度基本沿用了唐朝的模式,不過科目比唐代大為減少,例如詩賦便被取消,其中進士科仍然占據主導地位,由於進士大多可官至宰相,因此進士科又被稱為「宰相科」。此外,宋朝科舉還增加了錄取名額,並增加了殿試和彌封等制度,而唐朝墨義、口試、貼經、策問、詩賦等考試方式,到宋朝時也僅剩下了經義、策問、詩賦。
元朝時期雖然也有科舉,但比起唐宋時期不僅考試內容大為縮減,且體現出了極為嚴重的不平等性。到了明清時期,考試科目再度嚴重縮水,只剩下了進士一科,且考試方式只剩下了經義一門,而明朝中後期更是對寫作方式進行了嚴格限制,要求必須以「八股」的形式作答,這便是我們常說的八股文了。
如上所述,雖然各超嗲的考試科目都在不斷變化,但總體來看基本呈現出一種遞減的模式,唐朝時期科目最多,到了明清時期科目便已經減少到只剩一門了,結果最終導致科舉失去了本來面目。
喜歡九王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