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求聯軍各部做好反擊的準備。龍國宇率領滇軍第二師立刻從昆明出發,趕到老街來。
不久以後,特戰隊的情報員和偵察機的飛行員分別傳來了情報,日軍果然已經開始後退了。
聯軍部隊的將領們、英軍觀察小組、米軍觀察團以及果府方面的聯絡小組都感到十分振奮,紛紛要求向日軍發起反擊。
徐大龍卻並不著急,他吩咐偵察小組密切注意日軍的動向,隨時向他匯報。
這些天來,日軍仍然組織了一部分兵力繼續向聯軍部隊的防禦陣地發起攻擊,但是很明顯的,攻擊的力度很小,是羊攻的性質。
他們這樣做,就是希望聯軍部隊的注意力放在防禦日軍的攻擊上面來,掩護日軍的主力從容撤退。
】
情報小組不斷地把情報傳遞了過來,日軍的部隊不斷地渡過盤龍江,但是徐大龍仍然沒有任何動作。
這天下午,徐大龍叫來了魏和尚和王國雄,讓他們二人率領著特戰分隊以及第338師警衛營的一個加強連,從盤龍江的那個秘密渡口徒涉渡江。他們的任務是去奪取並且炸毀盤龍江大橋,截斷江北日軍的退路。
這天早晨,魏和尚傳來了消息,說他們已經到達了指定位置,隨時可以向盤龍江大橋發起攻擊。
根據他們的觀察,日軍主力三個師團已經渡過了盤龍江,正在向仰光城方向撤退,如今盤龍江以北地區就只剩下了日軍第五師團。
徐大龍很高興,第五師團可是馬武山游擊隊的老對手了,徐大龍曾經兩次跟他們交手,第一次吃掉了日軍的第1旅團,第二次是在韓城地區,打垮了第五師團的主力。
後來他們被調到了東南亞,加入了山下奉文統帥的第18軍,今天是徹底收拾他們的時候了。
徐大龍召開了聯軍的軍事會議,他說道:「各位將軍,日軍的主力已經渡過了盤龍江,如今留在江北的就只有日軍的第五師團。
我已經派出了特戰隊埋伏在盤龍江大橋附近,今天晚上就會向盤龍江大橋發起攻擊,奪取大橋,並且炸毀大橋。日軍第五師團就會被阻隔在盤龍江以北。
他們唯一能渡過盤龍江的地方就是盤龍江大橋下游的渡口,那裡渡船有限,很難將如此眾多的日軍渡過江去。只要派遣轟炸機對渡口實施轟炸,炸毀那些渡船,日軍第五師團就沒有了退路,咱們就可以集中聯軍部隊的主力圍殲日軍第五師團。」
聽到這裡,聯軍的將領們都十分興奮。他們自從開始向緬北撤退起來,一直都是被日軍追著打,渡過了盤龍江之後,每天也是承受著日軍的攻擊,今天終於有了反擊的機會。如果能夠抓住滯留在盤龍江北的日軍第五師團,加以圍殲,這將是一場在東南亞地區空前的勝利。
聯軍的將領們、英軍聯絡小組、米軍觀察小組和果軍聯絡小組都感到十分振奮,根據徐大龍介紹,他們也對這次戰役有了很大的信心。
園崢軍第338師師長郭大明恍然大悟,他說道:「徐長官,當初我軍退過盤龍江的時候,我曾經建議炸毀盤龍江大橋,當時你沒有同意,我還認為是你在指揮上存在問題。
現在我明白了,你是故意留下盤龍江大橋,放鬆日軍的警惕,在關鍵時刻炸毀盤龍江大橋,把日軍的第五師團與他們的主力部隊攔截在盤龍江兩岸,讓日軍的主力無法實施對第五師團的救援,從而創造圍殲日軍第五師團的良好戰機。
徐長官高瞻遠矚,郭某實在是佩服。」
參加會議的將領們看到徐大龍的每一步都判斷準確,對他的部署,大家也都心悅誠服,對取得盤龍江大捷充滿了信心。
徐大龍給各部下達了作戰命令,要求園崢軍第330師、英軍第139團、第140團,作為左路;英軍第141團、滇軍第二師、第六師為中路;園崢軍第338師、緬甸僕從軍一個師作為右路,等魏和尚炸毀了盤龍江大橋,全軍立刻向日軍發起攻擊。
會議結束後,徐大龍專門留下了米軍觀察小組,要求他們跟空軍方面進行溝通,爭取能夠調集大量的轟炸機展開轟炸。
米軍觀察小組都知道徐大龍曾經營救過派往第五戰區的史密斯等人,對他都很有好感。通過了這一段時間的接觸,對徐大龍也十分佩服。
他們表示,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爭取空軍方面的支援。
這天晚上,埋伏在盤龍江附近山上的魏和尚等人,化裝成日軍,沿著滇緬公路朝著盤龍江方向大搖大擺地行軍。
這些天來,日軍大隊人馬不斷地渡過盤龍江,渡過盤龍江的部隊分別隸屬於四個師團,以及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因此有日軍的部隊過江,並沒有引起日軍守橋部隊的注意。
尤其是魏和尚等人是從江南往江北方向行進,日軍認為在江北沒有聯軍的部隊,因此他們沒有過多地關注。
魏和尚等人大搖大擺地來到了橋頭,日軍的哨兵這才上天來檢查他們的證件,橋頭的日軍也沒有過多地進行戒備。
魏和尚假裝出示證件,特戰隊員和警衛營的官兵們都已經暗中做好了戰鬥準備。
魏和尚正假裝伸手去掏證件,卻突然快速拔出了王八盒子,朝著日軍的哨兵就是一槍。突擊隊的隊員們也早已經看好了目標,勐烈地開火,並迅速地發起了衝鋒。
日軍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快魏和尚他們就占領了大橋南面的橋頭堡,並且馬上用沙袋在橋面上構築了機槍陣地,阻擊從江北過來的日軍。
關於炸毀盤龍江大橋,在聯軍部隊撤過盤龍江大橋的時候,魏和尚就已經帶著特戰隊員們進行過演練。
他們一面用火力阻擊江北的日軍,幾名特戰隊員就從大橋的南端用繩索攀爬了下去。
盤龍江大橋的長度只有80米,就只有三根橋墩。在夜間日軍無法看清楚大橋南端的情況,特戰隊員們很順利地爬到了南側的橋墩上,他們將大量的炸藥包從橋頭用繩索遞了下去。不久以後,特戰隊員就在橋墩上安放好了炸藥。
安裝好了炸藥之後,在橋頭的突擊隊員們迅速撤離,隨即引爆了炸藥。
隨著勐烈地爆炸,橋被炸斷了一處十幾米寬的缺口,日軍第五師團被徹底截斷在了江北。
魏和尚等人完成了任務之後,並沒有按照徐大龍的要求,從他們過江的那個隱蔽渡口返回江北,而是來到了盤龍江大橋下游的渡口附近,隱藏了起來,隨時準備打擊從這裡渡江的日軍。
接到了魏和尚發來的電報之後,徐大龍立刻命令援軍各部向日軍發起了勐烈地進攻。
日軍第五師團長得知盤龍江大橋被截斷,又看到聯軍部隊向他們發起了進攻,立刻意識到了危險,他馬上給山下奉文發去了電報。
在仰光城的山下奉文接到了第五師團長發來的電報,馬上也判斷出了徐大龍的意圖,知道他們是要圍殲在江北的第五師團,他馬上命令剛剛渡江不久的獨立混成第0旅團,調頭前往盤龍江,要求他們設法修復盤龍江大橋,並且控制盤龍江大橋下游的渡口,接應第五師團過江。
聯軍部隊的三路大軍向日軍第五師團發起了勐烈地進攻,第五師團的部隊經過了將近兩個月的苦戰,部隊的傷亡很大,還沒有得到補充,戰鬥力已經大大減弱了,而且部隊十分疲憊。
他們為了迷惑聯軍部隊,分別去攻擊聯軍部隊各處的陣地,因此兵力十分分散。
在這種情況下,根本阻擋不住聯軍部隊的勐烈進攻,很快就被聯軍部隊突破了他們的防禦陣地,並且繼續向縱深挺進。
日軍第五師團被聯軍部隊分割成了三塊,他們不得不各自為戰,邊打邊向盤龍江撤退。
到了第二天上午10點,獨立混成第0旅團的各部隊趕到了盤龍江。他們兵分兩路,一路來到了盤龍江,去控制下游的渡口;一部分來到了盤龍江大橋,日軍官兵們派出了工兵部隊來搶修盤龍江大橋。可是他們勞師遠征,根本沒有那麼多的器材,面對著十七八米的斷橋,他們束手無措。
日軍知道短期內不可能修復盤龍江大橋了,於是集中兵力來到了盤龍江大橋下游的渡口。他們控制了渡口,準備來接應第五師團渡江。
早已經埋伏在渡口附近的魏和尚等人,立刻將情況向徐大龍做了匯報。
徐大龍就要求米軍觀察小組請求空軍支援。
不久以後,1架米軍轟炸機就飛臨盤龍江下游的渡口,實施了狂轟濫炸。
在渡口上,日軍一共準備了16條渡船,他們缺乏防空火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米軍的轟炸機逞威風。
米軍的飛行員們欺負日軍對他們沒有辦法。於是就採用超低空飛行的方式,飛臨渡口上空,投擲炸彈破壞渡口上的渡船。
很快渡船就被米軍的轟炸機全部炸沉,米軍的飛行員們扔完了炸彈之後,還覺得不過癮,又用機載機槍朝著日軍的步兵勐烈掃,把機槍子彈打完之後才揚長而去。
日軍第五師團長如今正在跟聯軍部隊苦戰,他們節節敗退,希望日軍能夠通過渡口渡過盤龍江去。
當他聽說渡船已經全部被米軍轟炸機炸毀的時候,心哇涼哇涼的,只能請求山下奉文趕緊想辦法幫助他們渡河。
日軍的戰鬥精神還是十分頑強的,獨立混成第0旅團的日軍不等上級的吩咐,他們就開始在渡口附近砍伐毛竹,扎竹排,來接應第五師團的部隊渡江。
魏和尚等人早已經埋伏在了山上,看到日軍的官兵們拿著砍刀來砍毛竹的時候,就像他們發起了襲擊,當場就打死了數十名日軍官兵。
等到日軍調集部隊前來攻擊的時候,魏和尚等人已經率領著部隊,按照事先看好的撤退路線迅速撤離。
他們來到了渡口附近另外一座山頂,從這裡用望遠鏡仍然能夠觀察到渡口上面的情況。他們隨時將這裡的情況向徐大龍匯報。
到徐大龍聽說日軍在江邊扎竹排的時候,就向米軍聯絡小組進行了通報。
米軍再次派出轟炸機,對渡口實施了轟炸。
英軍和米軍對這次戰役都十分重視,他們希望能夠在緬北地區打一場漂亮仗,因此他們也捨得投入。
米軍的飛行員們經過兩次轟炸,他們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他們將轟炸的時間間隔設定為兩到三個小時,日軍根本就沒有辦法接應第五師團的部隊渡江。
眼看著日軍第五師團已經成了瓮中之鱉,聯軍部隊的官兵們士氣高漲,他們不斷地向日軍發起勐烈地攻擊,日軍第五師團的處境越來越艱難了。
雲南滇軍也是有很強的戰鬥力的,龍國宇指揮著第六師和第二師,從中路接連打垮了日軍的兩個步兵聯隊,並且在追擊的過程中包圍了日軍的一個步兵大隊,經過勐烈地攻擊,徹底殲滅了日軍的這個步兵大隊。
取得了如重大的勝利之後,滇軍部隊的士氣更加高漲,他們向日軍發起了瘋狂地進攻,很快就打垮了日軍步兵第九旅團,竟然將日軍第五師團的師團部包圍在了一座小山上。
徐大龍聽到了這個好消息之後,決定擒賊先擒王,首先吃掉日軍第五師團的師團部。
他馬上跟米軍小組聯絡,讓他們派出轟炸機對日軍的師團部實施轟炸。
上一次魏和尚等人摧毀了日軍仰光機場,由於破壞得十分嚴重,日軍到現在還沒有能夠修復,因此米軍的飛機不會受到日軍戰鬥機的攔截。
米軍的飛行員們感覺十分暢快,他們十分囂張地超低空飛行,把炸彈精準地投向日軍的陣地。
日軍第五師團部及其直屬隊已經被包圍在小山上,地形十分不利,他們根本無處躲藏,在航空炸彈的攻擊一下傷亡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