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拍著馮盎的背幫他順氣再次說道:「不滿馮將軍,別看長安的人都說我有錢,其實我每日花錢如流水,昨天到了銀錢今日就要花出去,這銀錢還沒有焐熱就成了別人的了。」
「再說涇陽村子距離脫貧致富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馮盎總算是撫順了自己的呼吸,就你李正還窮?
「你還窮?據說突厥人都要搶著給你送錢。」
「確實有這麼一回事,不得不說突厥執失思力挺客氣的,算著時日也該到了交付第一筆款項的時候了,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送來。」
李正如今明明已經家財萬貫,還口口聲聲說著他自己很窮,也不知道這小子到底要掙到多少錢才夠。
馮盎一個勁往自己嘴裡灌著茶水,本以為李正是一個多麼充滿才氣的人物。
沒想到是一個如此狡猾又市儈的人。
心中的落差莫名感覺有些大。
「馮將軍,不如去村子裡走走。」
「老夫就不去了。」馮盎心中糾結了一番又說道:「最近朝中說起了一件事情。」
「什麼事情?」李正問道。
馮盎盯著李正說道:「當初楊廣三征高句麗的事情你知道嗎?」
李正搖著手中的鵝毛扇稍稍點頭,「在下沒有經歷過,倒是聽說過一些。」
馮盎說道:「前些日子,老夫和一群將軍飲宴的時候,說起一件事情,高句麗依舊是拒絕進貢稱臣,陛下因此勃然大怒。」
李正嘆息道:「陛下的身體應該少動怒才對,容易高血壓。」
「什麼是高血壓?」
「就是一種人到中年很容易得的疾病。」李正解釋著又問道:「莫非陛下想要東征高句麗了。」
「陛下倒是沒有說起,只是最近陛下一直在看高句麗的地圖。」
李正若有所思地點頭。
馮盎問道:「都說你李正了事如神,連李淳風和袁天罡都要向你請教,老夫問你陛下會東征高句麗嗎?」
李正搖頭道:「我哪裡算得上料事如神,只不過是都是看一些跡象猜測而已。」
「你說說看,老夫聽著。」
李正擺手說道:「在下可不敢揣測陛下的想法,朝中的事情在下也不想參與。」
「你放心,老夫覺得不會把你算到的說不出去,有道是天機不可泄露老夫省得。」
「不是在下不願意說,實在是在下也不知道陛下在想什麼。」
馮盎笑著說道:「若是陛下要出征高句麗,朝中的將領必定響應,太多的人想要軍功了,老夫也想要。」
「軍功?」李正苦澀一笑,「高句麗可不好征討。」
馮盎朗聲說道:「彈丸小國何足掛齒,給老夫三千兵甲老夫踏平了他。」
「將軍威武霸氣,在下佩服。」
馮盎爽朗笑著說道:「那還是陛下威武霸氣。」
李正朝著長安方向行禮。
「知道你李正神算,你算準了那次雪災,別以為老夫不知道,就連吐谷渾的事情也是你算到的。」
「是嗎?在下都忘了有這麼一回事。」李正尋思,這情況不對呀,自己什麼時候成了一個大神棍了。
以後在自己的墓志銘上寫著大唐第一神棍?
想到這裡李正倒吸一口涼氣,解釋道:「其實都是科學而已,雪災是有跡象,吐谷渾的事情也是有跡象的,哪裡是什麼神算,馮將軍謬讚了謬讚了。」
「謬讚?那老夫問你,你是怎麼知道老夫早就有意想要來長安的,老夫可以打聽的一清二楚。」
「馮將軍還真是門清兒啊。」
馮盎不屑地笑道:「還不是太子手底下有一個幕僚是魏王手下的,那幾個幕僚喝醉之後說跑嘴的。」
李正嘆息一聲,「這麼和馮將軍說吧,馮將軍的兒子在長安你著急自己的兒子,是也不是?」
馮盎點頭,「確實有這麼一回事。」
李正又說道:「當初馮大將軍還被李靖大將軍打得滿地找牙,更不敢招惹如今的李靖大將軍,若是惹惱了陛下換來的可能是十萬大軍攻打嶺南,到時候馮將軍的狗命保不住得住難說,給嶺南帶來的兵災將軍在嶺南的威望也就沒了。」
「若是來長安不僅可以換個體面,還可以讓嶺南的百姓以為你會進言給陛下,讓嶺南人過得更好,所以在下一推斷,馮將軍若是不想眾叛親離獻祭自己的兒子,一定會來長安。」
馮盎看李正的神情變了,先前覺得這個小子只是市儈,現在看來這個小子把自己的心思算得十之八九。
李正又說道:「其實都很好推斷,就像有人得罪了我,那人很惶恐,我事先就知道,所以我安排一個算命的傢伙攔住他的路,告訴他要大難臨頭,留住他之後再猜個七八分准,那人就上鉤,一算一個準。」
「而且還能宰他一筆錢,給我解恨豈不美哉,不失為一條財路對不對?」
原來還能這麼玩,馮盎對算命這種事情刷新了認知,以後再也不相信那些勞什子算命道士。
看著李正馮盎忽然想到了什麼問道:「你是不是這麼幹過。」
李正尷尬地清了清嗓子說道:「想這麼幹來著,就是太忙了。」
「也有些缺德了。」馮盎說道。
李正也是點頭。
李世民後期東征高句麗這件事確實有發生。
高句麗不過是海角的一個小國,充其量比倭國還要小。
不過歷史上征討高句麗的動作一直都有,自大秦一統中原之後,高句麗就一直屬於中原王朝的領地。
期間也是反反覆覆,更是看不上這種邊陲小國。
高句麗和倭國都是靠海而生的小國。
生產力落後,農業不發達,對現在的倭國來說,一場颱風都會讓倭國有被滅國的風險。
相反的高句麗還算是和中原接壤,對中原來說高句麗有長白山這個天然屏障。
想要征討高句麗的成本很大,收效也不過是高句麗的忠心而已。
在兩漢時期,高句麗其實是一個非常有侵略性的國度。
高句麗太需要土地,他們一直想要對外擴張。
楊廣三征高句麗耗費的國力可不是一點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