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串 第七十一章 幾處悲歡

    如果不是春節,你不知道佛山是廣東的一個地方。看書否 www.kanshufou.com此時,外地人走了大半,而遠在異鄉的佛山人都回來了,滿街本地話說得鏗鏘,到處小活動搞得熱鬧。

    外面的喧雜讓躲在屋子的冬子,有些耳聞。但他無動於衷,因為父母牌位一旦經過祭拜,它們就已經有了靈魂。

    這是冬子第一次一個人過的大年,往年那種溫熱的人氣,變成了如今的孤單,這種對比,不是一般人能夠忍受的。當然,今天的中國,有許多這樣的人,只是沒有冬子那麼典型。

    網絡上已經流行了很久的,讓冬子感動的照片或者視頻了。比如有一個在風雪中,在西安火車站,在廣場的雪地邊的椅子上,忍著寒冷吃著饃的年輕人,他為什麼淚流東面?

    比如那個跪在亡妻墳墓前,胸前掛前軍功章的軍官,他仰望著天,默默地流淚,他想起了什麼?

    比如那個在公交車上的年輕人,整個公交只有他一個人,他選擇這個雙層巴士的二樓,一個人對著一個小蛋糕,默默地和著淚,用手抓起這個生日蛋糕,一口口地吞?

    這個世界,因為悲劇而崇高,男人面對悲劇時,那獨自咀嚼的堅韌,才最迷人。

    冬子相信,自己做的一切,父母在天上,都看得見的。父母是希望自己過得好的。但是,當他把父母從天上請到餐桌邊時,他就忍不住了。

    長時間的哽咽讓他說不出話來,但是,心裡的話,不需要說啊。不需要說,最親的人,都知道的。

    「爸媽,放心吧,我過得好,我一個人,也可以過年。我有好多吃的,單位也發了錢,我住在南方,這裡沒有冰雪,這裡很溫暖。」

    越是這樣,冬子就越無法自撥,那和淚的肉菜,苦咸。

    突然,一個電話打過來,冬子一聽,是彭總,馬上整理了心情,盡力恢復了神態。

    「冬哥,在哪裡?」

    「在宿舍啊,彭哥。」

    「你咋呢?聲音有點不對?」

    「沒事,可能有點感冒吧。」

    「你晚上來我家吃飯吧,咱們一起過年。」

    「不了,彭哥,我感冒了想休息一下,再說,到你家,給孩子傳染上了不好。」

    「感冒怕什麼傳染,這邊是廣東,這時的感冒,流行不了。你來,免得你一個人過年,不舒服。」

    「沒事,彭哥,我東西都備齊了,再加上,我想躺一會,不想出門了。要不然,明天,我來給你拜年?」

    「你莫客氣啊,我們什麼關係,你懂的。你來跟我們一起過,把你當兄弟。你想休息,也行。反正,有什麼事,儘量給我說。但是,初一拜年這事就算了,我們年輕人,不興這一套,況且,我初一也要出門,給別人拜年。你打個電話,意思一下就行。」

    冬子之所以不願意到彭總家去,是不願意打擾人家的團聚。一個外人進入別人的大家庭,總不免有些尷尬。更何況,此時,冬子心理上的家已經建立了,父母的牌位,就像他們在一樣,組成了一個靈魂意義上的家。

    但是,彭總這個電話,的確讓冬子感到溫暖。畢竟在外地,還有人讓自己到家裡過年,說明沒把他當外人。當時自己哭了一會鼻子不通,有點像感冒後的樣子,都被彭總聽出來了,說明,他是真的關心自己的。

    別人越是關心你,你就越不要給人家添麻煩。

    冬子收拾了桌面,給供品換了內容,水果擺上了。然後,準備到大禮包里,找幾種糕點,給父母擺上。

    當他仔細檢查大禮包的內容時,在最下面,他居然翻到到了一幅春聯。這讓冬子大喜過望,要不是單位專門發了,他幾乎把這事搞忘了。

    冬子拿著這個春聯來到客廳,好像父母就在眼前。「爸媽,你們看,冬子的單位好吧?居然還發了春聯,我給你們念一下,看行不行呢?這個上聯:天增歲月人增壽,這個下聯,我都不用看就曉得:春滿乾坤福滿門。對不對?冬子有水平吧?爸爸,當年,我記得,在容城,是媽媽做的糨糊,你去貼的,我扶的梯子,對不對?現在不需要糨糊了,單位還發了不乾膠,一沾就可以了。也不需要梯子了,冬子長高了,一個人就行。」

    冬子一邊說完,一邊有一些傷感。原來那熱鬧的過年儀式,貼春聯,現在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來完成了。但他沒有流淚,因為父母原來說過,這個春聯,必須是喜氣洋洋地貼上去,全年,才會紅火呢。

    走廊上一個人也沒有,冬子正需要這種毫無打擾的環境,他很快地把春聯貼了上去。門正中,貼了一個福字。

    這本來是單位的宿舍,現在,冬子把它當成自己的家。冬子決定,貼完後,到樓上樓下走走,看有沒有人貼過。如果完全無人貼,那他明天過完,就把它扯下來,免得別人笑話。結果,他只是走到二樓,就發現有一家,也貼上了春聯,還有男女嘻嘻哈哈說話的聲音。看樣子,也有人把家人接過來,在這裡團年了。

    冬子回到自己屋時,覺得屋內太冷清,一個人跟父母的牌位說話,好像太淒涼,他打開了電視機,調到中央台,讓那種聲音,充斥著整個房間。好像當年在容城,父母也在看電視一樣。

    冬子笑了笑,覺得有件事還是要說。「爸,你生前從來沒有仔細看過電視吧?你不是在上班,就是在賣羊肉串。現在,你可以看個夠了吧?媽,你得意了噻?爸爸每時每刻陪著你看,對不對?」

    可是,他們兩都互相陪著,哪個來陪冬子呢?想到這裡,冬子又一陣傷心。冬子此時,還是個孩子,當他意識到父母時。他才二十來歲,對這一切的孤獨,沒有經驗。

    其實,每一個靈魂都是孤獨的,當你長大了以後就知道,不要企圖找一個人來完全理解自己。關心你的人,也不可能完全理解你。你的心結,只有自己打開。如果打不開,就隱藏起來,放進心靈的角落,封存。

    冬子這麼做,來源於一個古老的習俗,容城人都信這個習俗。父母新逝的前三年,也就是三周年之前,他們的靈魂是不會離開的,他們每年還是要回家過年。過年時,給他們留下吃飯的東西與位置,他們還是家裡人心理上的一員。

    這個習俗或許來源於孔子關於守孝三年的講究,或許來源於某個道家宗師的教導,但它一直被中國人所相信,是有原因的。

    孔子說,孩子從小在父母的懷裡長大,前三歲的時候,不能離開父母的懷抱和關照,身體不能獨立存在,以避免危險。這種恩情,在父母去世後,得守孝三年。所謂守孝,歷史上有很多複雜的規矩,但是,最根本的規矩,是想念。

    這種親人間的思念,是符合人性的。所以,才能夠在中國長久地保存下來。

    冬子其實不知道,節前的小年時節,容城的一家人,也為冬子的父母進行了一個儀式。那是爹爹安排的,讓大姨帶著幾個孫輩的人,給冬子的父母,在公墓上了墳。

    「冬子不在了,還有我們哪。剛子和蘆花兒子不在屋,還有晚輩哪。不給他們燒點紙,我們怎麼安心呢?」葛校長說到這裡,也是一陣傷感。但是,他的傷感,一般不在表情上明顯露出。他是一個能夠控制自己感情的人,他是一個習慣於告別的人。

    當一個人年紀大些時,就知道,告別其實是人生的常態。從小就開始了。與最親近的人告別。所有人是孩子時,不知道這種告別的含義,所以有些天真。或許你第一個告別的人,是你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這種最疼你的人離開,你或許剛開始,還認為他在睡覺,暫時不想起來。

    你感到傷心,還是因為你父母當時的悲痛感染了你,你才明白什麼叫撕心裂肺,才明白什麼叫生離死別。但是,你要真正明白生死的含義,或許是很長時間以後。

    在某一天,你想起你那故去的長輩時,或者因為一個棒棒糖,或許因為一件老衣裳,或許因為想起一道菜。總之,長輩關心你那些點滴,在某天,觸動了你的心弦,你才會意識到,那個對你最好的人,再也不會回來了。

    他對你再好,有什麼意義呢?你根本無法拿出一點點有意義的行動,來報答他們的恩情。他們對你只是付出,直到他們永遠地離開,你都沒有機會回報他們。

    子欲養而親不待。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他會讓你的人生,變得沒有意義。他會讓你的情感,無法寄託。

    這種對人生觀的訓練,一般人要經歷長輩離去這個過程。再往後,一個個熟悉的人離去,你就會明白,生命是多麼珍貴,對人的每一句好話,每一個對他人的善舉,就是你生命的意義。也許你想做好事,但要趁早,如果他們離開,你就沒機會了。

    葛校長處理這種事情時,總是有板有眼地按照習俗來,但遵從於內心。他儘量對活著的人好,因為他知道,那些被自己忽視過的、傷害過的,親人們的心,是自己最大的遺憾。

    當年,父母成分不好,怕牽連正在工作的他,長期不跟自己見面。如今,自己也進入了風燭殘年,具備了一切條件,但永遠無法彌補年輕時的遺憾了。

    而此時的燕子在哪裡呢?燕子在奶奶的墳邊。父母祭拜完畢後,燕子讓他們先回去,自己要在這裡坐一坐。


    燕子帶了鋤頭與鐮刀,把奶奶墳上的草,細細地鏟了一遍,整個墳墓添上新土過後,顯得乾淨。只有在這裡,她才能夠跟奶奶說上幾句心裡話。

    自己離開奶奶有好多年了,自從到容城讀書起,就只有放假才能夠回家。當燕子讀到初中時,奶奶的整個冬天,就離不開火爐了。

    當父母與爺爺出去幹活時,燕子偎在奶奶身邊,兩人就開始說心裡話了。而今天,這個說心裡話的對象,卻在土裡,但燕子還是要說,好像她聽得到似的。

    是啊,燕子好多話,只能跟奶奶說。從小以來,奶奶沒責備過燕子一次,說的都是好話。而今天,燕子壓抑了好久的話,此刻才釋放出來。

    自己的職業,不敢給父母說的。只有給奶奶說了。自己的感情,包括冬子的事,也只能給奶奶說。奶奶不會回答了,她聽聽也好。但是,自己的前途在哪裡呢?誰給給她答案?

    這個世界變得太快了,快到任何人都無法理解。別說奶奶了,就是最聰明的葛校長,估計也有些不理解吧。但是,奶奶是理解燕子的啊,這就夠了,燕子說說,就自己好了。

    這個大年,許多地方的人們,都會悲喜半參。過年家人團聚的喜悅,用美食妝點,用鞭炮煙花妝點,用春聯與燈籠妝點。

    人們將喜悅傳遞到口味里,傳遞到鼻子裡,傳遞到視角里,傳遞到天空裡。這種喜悅與祝福,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看到都聽到。

    但是,有故事的人,哪個在心底里不留存一個悲傷呢?吃這麼好的飯菜,看這麼好看的電視,穿這麼鮮艷的衣裳,自己故去的親人們,你們怎麼不回來看看啊,你們看了過後,也該開心的啊。

    在廣東這個宿舍里,冬子繼續著他的儀式感。中午辦的菜已經夠多了,晚上吃完它都費力。但是,他還是要盡力做出一條魚來,這是他家的傳統。

    魚是昨天買回來的,養在洗碗池內,是一條鯉魚,按容城的說法,得要一斤以上的才行。整了半天,總算整好,就剩下燒了,一整條魚,要燒出味道來,冬子根本沒學過。

    調料如何搭配,火候如何掌握,才能夠燒出當年父親的味道來,冬子真的是憑感覺。等魚差不多燒好了時,端上桌子,冬子先口頭請示了父母,然後再動筷子,一嘗,淡了鹽。

    冬子哭了,自己真沒用,父母不在了,連一條魚都沒燒好,居然連鹹淡都沒掌握好,怎麼辦?冬子不敢在父母的牌位前哭,自己跑到衛生間,哭好了,再回到餐桌。此時是下午六點鐘,是晚飯的時間。

    大約吃了十幾二十分鐘,又來一個電話。

    是李雯。「冬哥,好噻?」

    「李雯,我在廣東,小簡跟你說了吧?」

    「到了廣東,也不跟我打個電話,換了號,也不通知,我們還是兄弟嗎?」

    對方這一說,顯得很輕鬆,冬子也就放鬆下來。「不好意思,怕你嫌我煩,不敢隨便打。你在幹啥呢?」

    「在姑媽家剛吃完飯,出來轉轉。」

    「這時候逛街,沒事吧?」

    「到我老房子那邊轉轉,我想起了我爸,冬哥,怎麼辦?」那邊傳來一陣哭聲,冬子明白了,這種心情,只有自己能夠理解了。

    冬子該怎麼勸她呢?

    「李雯,我跟你是一樣的。李雯,你聽我說,人總是要離開的,無論多親的人,都要離開,你要報答親人,只有把自己活開心,自己開心了,親人在那邊才會放心,你懂嗎?」

    「這我知道,就是剛才沒忍住。」她好像正常一些,反過來問冬子:「那你一個人,在廣東,怎麼過年呢?」

    「我燉了雞、煎了魚,豐盛得很,我一個人,還吃不完呢。」

    這種安慰與轉移,是不起作用的,李雯這個只失去了父親的人,都知道,這只是安慰。但是,這種說法,卻讓李雯自己心情好了些。畢竟,自己還有親人,有姑媽家。母親雖然不來看自己,但也打了電話,寄了點東西過來。讓李雯奇怪的是,母親寄來的東西,是從四川發過來的,不知道,她在四川幹什麼。

    但是,如果自己顧影自憐的話,那冬子就根本沒辦法活了。不僅無親人,甚至離故鄉。況且,他剛到廣東,一個朋友怕都沒交上吧?

    「冬哥,如果廣東那邊太難受,忍不住就回來吧,畢竟這邊,還有朋友。」

    「沒事,李雯,這邊我也交了幾個朋友的。我這個人你曉得,逗人喜歡,對不對?」

    「你就扯吧!」李雯笑著,掛斷了電話。

    當冬子把一切收拾完畢,小簡的電話又來了。當然是問冬子年過得怎麼樣。冬子也是報喜不報憂的,當然小簡也不相信。小簡今年這個年過得紅火,做生意上了路,父母也放心了,他自己也有底氣。除了偶爾在親戚,催他早點談戀愛結婚外,幾乎沒有任何不太高興的事。

    在最開心的日子裡,他沒有忘記遠方的孤單的冬子,這就是朋友。這是純粹的關心與問候,但也給了純粹的祝福。

    「冬子,如果你憋得慌,買張機票過來,咱們在武漢玩幾天,機票算我的,一切都算我的,怎麼樣?」

    冬子知道他的說法是真誠的,自己的拒絕也是真誠的。

    剩下就是春節聯歡晚會了,收看它,簡直成了中國近些年的一個習俗了。冬子坐在沙發的一邊,專門留出一邊,好像把擋住父母的牌位似的。

    那《春節序曲》只要一響,一股濃濃的年意就撲面而來了。主持人的聲音是高亢的,演員的服裝是鮮艷的,觀眾的表情是喜悅的。

    有人說,只要漢字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傳承就在。只要春節在,中國人的傳統基因就在。

    從法律上來說,中國官方,已經使用了公元記年法。所謂公元紀年,公元其實是耶酥誕生的那一年,這個紀年法雖然被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包括所謂的星期天,也就是西方的禮拜天,但是依託於這種時間法律的規定,背後的基督教因素,卻無法在中國占據統治地位。

    這是為什麼呢?

    這是因為,中華文明的基因,經過了五千年以上的洗禮,沉澱了大量的文化信息,不是因為法律的改變,就可以輕易被洗掉的。

    就以春節的曆法為例,中國人把它稱為農曆或者陰曆。蘊藏在它背後的文化及科學含量,至今也發揮著巨大的價值。不用說那些打卦算命的,要使用農曆,就是作為傳統農業大國的老百姓,也從心底里認農曆的價值。

    因為,農曆對判斷中國地區的氣候,起著最直接的作用。比如二十四節氣,就是農曆的成果。冬至那一天,白天最短;夏至那一天,白天最長。這就是農曆的準確性,科學性。

    一個文化或者一個習俗被固定下來,要麼符合人性的基本需求,要麼符合科學的基本規律,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就可以更改的。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是從早熟的農業奠定基礎的。

    農業具備天然的穩定性,所以文化傳承就有自然的連續性。唯一能夠打斷這種生活的平靜的,就是自然。所以,對天文地理的研究,可以長升到宗教的高度。

    我們信天,但不盲目崇拜,我們只是在研究它,順應它,發現它。這個發現,最終的大成就,就曆法。

    歷史以來的帝王統一江山,都要修訂曆法。歷代帝王在年前,都要祭天,這不僅是個信仰,更是一個對自然的敬畏與對規律的遵從。

    評價一個文化的好壞,可以從兩個維度來衡量,是否符合人性的需求,是否符合科學的規律。也就是正確性與需求性共同滿足的文化,才具備強大的生命力。

    對於一般人來說,分析一個文化現象的規律與需求,是不現實的。倒有一個比較方便的辦法,那就是時間。經過歷史長河長期沉澱下來,保持著穩定的傳統,肯定有這兩方面的特點。

    就像廣東佛山這個地方,這是中國最早程度受到西方文化衝擊的地方,今天街面上回來過年的,有好多人,也居住在西方或者南洋了。

    為什麼還保留著傳統的過年習俗呢?不僅僅是因為個人的感情與習慣。感情是流動的,習慣是可以改變的。但最優秀的文化基因,強大的生命力,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農曆大年,聚焦著所有中國人的悲歡。



  
相關:  一名隱士的前半生    這個世界很危險  白骨大聖  男人三十  決戰龍騰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人生一串第七十一章 幾處悲歡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99s 3.7492MB

搜"人生一串"
360搜"人生一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