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是美好的,但現實是殘酷的,知青們面對的,可是春插大忙了。
有六個男知青是犁耙手,其他的男知青負責挑秧,女知青和谷中派過來支援春插的婦女們,負責插秧工作。
那時候還沒有推廣拔秧方法,鏟秧就成了技術活,鏟得厚了,一擔秧沒有十多坯,卻有一百多斤,重得壓死人,鏟得薄了,連秧苗的根也斷了,不能成活,鏟得秧坯長,左手托不住,鏟得秧坯短,沒有幾條秧苗,影響插秧進度。
開始時,艾亮帶著谷中的幾個鏟秧高手過來示範,劉剛,曹劍,張少強,吳文豪等六個知青負責耙田,李可源,趙向明,何國良等十個男知青,只能負責挑秧工作了。
在知青中,算何國良年紀最小,人也長得單薄,一擔上百斤重的秧苗,他就是挑不起來,艾亮看見,忙說道:「你先彎腰,用右手抓住扁擔,用左手撐著左膝蓋,用力向上頂,就能把秧擔挑起來,等挺直了腰杆,便可以向前走了!」
他照著艾亮的吩咐去做,果然站了起來,搖搖擺擺地向前走,但是,走在田埂上卻是如履薄冰,不但路小,而且上面沾著泥漿,滑溜溜的,一不小心,整個人連秧擔都掉在地上,兩筐秧苗陷在泥漿里,怎麼也挑不起來了。
劉剛這時放了牛,因為不能把田耙得太多了,一天插不完秧,第二天又要重新犁耙,費工費時費力氣,而且耕牛又受不了,得不償失啊!
他看見何國良跌得渾身都是泥漿,連衣服也濕透了,關心地說道:「你趕快回去沖個熱水澡,把髒衣服也換洗了,春暖還寒,容易感冒!」
「班長!我真是無用,連挑擔秧,也是跌跌撞撞的,廢物一個!」何國良愧疚地說道。
劉剛鼓勵道:「國良!不要氣餒,小小挫折,等於激勵,堅持不懈地煅煉自己,也就過來了!」
「多謝班長,等換好了衣服,我還會過來的!」何國良說道。
劉剛贊道:「你是好樣的,我也相信你行!」
他也是個很堅強的年輕人,在城裡,父親是街道辦事處主任,母親是街辦皮鞋廠工人,在計劃經濟時期,產品銷售是按訂貨單生產的,雖然是集體小企業,還是有一定的銷路。
在他家的對門,也住著一家三口人,夫妻倆和他的母親同一間廠子,女兒叫汪敏,比他小兩歲,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學開始,兩人就是同班同學,學習成績一向優秀。
兩家人相處得十分融洽,大到縫紉機,小到油鹽醬醋,差不多都是共用,有人在家裡打一聲招呼,沒有人在家時先借後還,好得就象是一家人那樣。
平時,汪敏經常把作業本帶到劉剛的家裡做,因為他家的廳堂大,敞亮,白天不用開燈,晚上也可以兩個人同用一盞日光燈,能省電費。
兩個年輕人經常在一起,討論學習上的難題,相互了解,情趣相同,特別是後來,慢慢地便有了感情,兩家人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也默認了這門親事,只是還沒有說開,卻是心照不宣了。
考上高中後,劉剛和汪敏還是同級同班,出雙入對,引得多少同學羨慕不已,兩人的心中,也是明鏡高照,等高中畢業之後,便確定戀愛關係。
畢業之後,國家號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汪敏的母親由於身體不好,搞了病退,她頂替母親進入鞋廠,當了工人。
而劉剛的父母,卻為這事起了爭執,母親說道:「我跟廠長說好了,現在廠里招合同工,咱劉剛進廠做三兩年,我便申請退休,讓劉剛接班,這樣和江敏同一間廠,等工作穩定後,就可以為兩人舉辦婚禮了!」
「廠長如果不是看在我的面子上,能讓咱倆的兒子進廠嗎?我可不想走這個後門,落人口實,我的意思,是讓劉剛響應國家的號召,到農村去煅煉煅煉,等你退休了,再回來頂你的班!」
劉剛的父親說道。
俗話說:兒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心肝寶貝啊!
劉剛的母親一聽,可不幹了,反對道:「兒子是咱家的一根獨苗,你就捨得讓他在窮山溝里挨苦挨窮,被蚊叮,被蟲咬?萬一以後取銷了頂班制度,回不了城,那就得在農村居住一輩子了!」
「好男兒志在四方,如果是有出息的人,放在那裡都大有作為!」劉剛的父親說道。
其實,劉剛的父親劉偉漢,也是偏僻山區的青年,後來報名參軍,多次立功受獎,從戰士到班長,從班長到排長,後來又被提拔為連長,轉業時分到省城的一條街道辦事處,當了辦公室主任,在這裡認識了鞋廠的一位女工,結為百年之好。
劉剛的性格象父親,敢想敢幹,處事果斷,他堅決地說道:「爸說的有道理,如果是金子,始終都會光,我願意到農村去煅練自己,做個有知識,有文化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兩父子都是一擔挑,你們想怎樣就怎樣,我也懶得操這份閒心!」母親在父親的強大政冶攻勢下,終於妥協了。
下鄉的前一天,劉剛約汪敏去了一趟人民公園,和她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汪敏也表示贊成,說道:「咱們還年輕,男兒出去闖一闖,吃點苦頭,也是好事,這樣能煅煉自己的意志,但我已經接了班,母親又體弱多病,需要人照顧,要不,我也跟著你下鄉!」
「我母親的身體也不好,但她總是硬撐著,這就得拜託你了!」劉剛真摯地說道。
江敏說道:「咱倆是什麼關係了?你娘就是我娘,還用得著這麼客氣嗎?」
劉剛覺自己已經走了神,才分別十幾天,不能時刻惦記著她啊!否則會響工作的,想時,挑起何國良的那擔秧苗,順著田埂,直向未插秧的田間走去。
有了汪敏照顧他的母親,就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甩開膀子大幹一場,等有時間回省城時,再提及婚嫁之事,不過到那時,夫妻倆可要照顧四位老人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