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談古論今
這天,天空陰沉,遠處大片烏雲像草原上被引領的馬群奔騰而來,一眨眼布滿了蒼穹,天空中淅淅瀝瀝地撒下雨點,落在池塘里引出了一個個圓圈;一霎間,雨點就像炒豆子似的將大地炒得有聲有色,農人們忙不迭放下手中活計跑回家,難得天賜良緣可與婆姨親熱一陣了。
鐵蛋心裡裝著事,幹活時老是被別的湧上心頭的雜念搞得心猿意馬,此刻天公不作美,雨下大了,幸好幹活的地兒離私塾老先生家近,早想著找機會與老先生聊聊;不找個明白人一吐為快,心裡這道坎過不去;這不,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話說這個以種高梁名聞遐邇的大村也是有點來頭的,這裡是歷史上山東人闖關東的必經之地,離皇城根下的京城也不過是車載斗量的距離,京師放個響屁,這裡也能嗅到個中味道。這個集聚幾百戶農家的大村子坐落在膠東半島,與華北大平原相鄰,有著生生不息的傳統中華農耕文化的底蘊和脈絡;且正好處在通往京師的交通樞紐點,南來北往的路人在此歇腳,帶來的客棧文化和物流影響,使此間傳統的保守農耕文化發生微妙影響。
村民們對於外來文化,即現所稱的新鮮事物不怎麼抗拒;對人流物流帶來的信息流動,視之若素。表現之一,即村民們對胡三這樣不安心農村「工作」的漢子也不採取利用族群的影響力,動輒對人「鬥倒」「鬥垮」「斗臭」,而是對此現象較為包容。比較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人各有志。」「同名同姓不同命的事多了去了。」「五個手指伸出來尚且有長短,每個人都有自已的命,」等諸如此類的「理論」。
村民們傾向於相信村里前清時代老秀才上述這些說法,他們認為老人是真正讀書人的樣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老秀才缺的只是運氣,俗話說生不逢時是矣。人們私下裡竊竊私語,為老秀才抱冤叫屈:「人各有命啦。謂予不信,看看俺村老秀才便知命運是什麼了。老人人品學識俱佳。只是時運不濟啦。要是老先生早生二三十年的話,也許頂戴花翎,金榜提名了。倘真如此,老先生也可以告慰他九泉之下的父母了。
古人說:「雖日人事。豈非天命哉。」意思說的是功名富貴,政壇起落,一切勝敗乃是人事。歷史和現實中,無論政治家還是官員,抑或是紅頂商人。個人命運大起大落者多如牛毛。即便是草根一族,通過起事成為一代梟雄者也屢見不鮮。中國曆朝歷代皇帝大都是此類角色。揭杆起事成功成為天子,賞到權力的美味,不肯放手,要傳給家人——公權私襲,結果沒有一個成功的,這是天道。
袁世凱做了總統還想復辟當皇帝,將權力家族化權貴化,最後被辛亥革命的群眾動動趕下台。
滬人有一句口頭禪:「到啥山作啥柴」。意思是順勢而為,客觀時勢等同天;逆天而動。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封建帝制在中國已經歷了幾千年,朝代換了N個,任何事物都有壽終正寢之時,俗話數氣數。說到底,皇帝的特權氣數已盡,任何人來做皇帝都不行。
這個現象說明歷史的進程不以任何個人意志為轉移,個人政壇起落是常態,壇花一現,都是歷史過客,沒有永恆的偶像。這就是當人們談起所謂命運。都覺得神秘莫測,一臉無奈,不可捉摸的原因。
哲學家說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現代是過去的翻版。歷史沒有創新,有的只是輪迴。改變的是其外殼。即用現代文明和科技包裝起來的獨裁者——君王,如卡扎菲,薩達姆之流,曾經不可一世,時代梟雄,但最後還是被歷史「幹掉」了。
輪迴——歷史不可知的力量。對自然而言就是規則。個人命運,或一個民族國家的時運,現在看來就在輪迴之間。老話說:「盡人事聽天命」,盡力就行,不一定要如意的結果。即使有如意的結果也是暫時的,因為任何事物都經歷出生成長到死亡的規律,沒有永恆的存在。
變化即道。所以古人說聽天命,服從自然的「安排」。
在有人的江湖,所謂天意就是人立的規矩。人間的遊戲規則一定意義體現天意,體現自然法則。如禁止一物獨大,提倡萬物公平,眾生輪迴,因果報應等。這些規則帶來變化,變化帶來機遇,對個人就是運氣,對民族國家就是運勢。
一些人在輪迴中失勢,抑或連肉身也在地球上消失;一些人則從輪迴中崛起,從草根一躍成為億萬級富翁,或從一介平民成為一代天子。改開以來,從農村中走出一些不安分者,其幸運兒如今已在大城市占據一席之地,呼風喚雨,成為一代新土豪;不是個別,已成一個群體。當然應該承認他們個人的智慧和勤勞,但若離開改開的大勢,那是天方夜談。
對個人是運氣,國家是個人的集合,叫運勢,佛教說輪迴。這就是道的奧秘。
人,還是黃土地上這些人,時勢造英雄唄。歷史在輪迴中展現,一如滾滾紅塵,紅塵中只見眾生匆忙而來匆忙而去,無不為利,概莫能外。一撥人因運氣高升,另一撥人落魄因運氣糟透了。過一段時間又重新「洗牌」,同樣的過程重新熱炒一遍,如此循環往復,這就是歷史。
運氣客觀存在,運氣左右人生;國家民族是人的集合,與人一樣,過了這個村就沒有這個店了。已用語國學大師,佛學研究家南懷瑾老先先生曾對時勢有論述,他說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開始吧,中國抑或有二百年左右的好運期。現在看來,南師說的話似乎真有那麼回事。不過這僅是一個大趨勢,是放在全球運勢中考量,一切都在變化之中,沒有定數。
自那以後三十年,富起來的土豪們急吼吼地向外「輸出」負能量:如大量貪官攜不義之財外逃。在美中國留學生大批被開除,滋事學生家長妄圖用金錢文化擺平官司風波,被美國當局逮捕。有的國企利用壟斷地位玩弄概念。用「流量」「玩」死百姓,「釣魚」消費,百姓望「量」興嘆:無商不奸!
如此下去,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 「好運期」很快會消費殆盡。因為這個世界沒有註定屬於你的東西,一切都在變化中。
輪迴是佛教語言,現在的說法叫歷史周期律,客觀存在。
最新一個例證是,地球人都知道。馬總的成功其意義堪比劉邦朱元璋。上蒼是公正的。老天爺是長「眼睛」的。「人在做,天在看」不是願望,是真實存在。舉頭三尺有神明,神無處不在,無所不能。
迄今為止,地球幸虧還是神文化(宇宙意識具像化)占主導主體主流地位,也只能如此;否則地球不復存在,也不可能出現。馬總做成了電商平台,從根本上說是宇宙意識關於誠信對人的調教起決定作用。網際網路雖是物理的,但其自然屬性是宇宙意識的真善美。
網際網路是物理的也是人文的。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與人文不是兩張皮。而是一張皮,來自宇宙意識,統一於人。人,不過是宇宙意識的載體,客體化,神的玩偶。世界歸根到底是「理」和「物」的統一,即道理和事物是一回事,不是兩張皮。所有的道理不管是科學的經濟的人文的社會的自然的都要統一到人——這具皮囊身上。離開了人,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學動植物等等一切的一切沒有意義,也不可能產生。
科學的地位現在幾同現代神明。但大科學家較為冷靜。對此潑冷水。
大科學家愛因斯坦,量子理論之父——馬克思?普朗克博士說:原子研究的最後結論是——世界上根本沒有物質這個東西,物質是由快速震動的量子組成。普朗克博士認為所有物質背後都有一股令原子運動和緊密維持一體的力量,而我們必須認定這股力量的背後是意識和心智。心識是一切物質的基礎。沒有物質,只有心的震動,覺性的頻率。
這是科學家的談話,不是宗教家在布道。
最新科研支撐了此論點。
普朗克博士發現振動頻率高的量子成為無形物質,如人的思想感覺和意識;振動頻率低的成為有形物質,如看到的房子人體等。
在量子層面。人們看到佛學與科學是相通的。現代人對科學頂禮膜拜,愛因斯坦一語道破,沒有宗教指引的科學是瘸子。
科學究竟是什麼?
說到底,科學是人探索宇宙複製的可能性。科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搞科學的是人。宇宙中並不存在有一套獨立於宇宙的科學系統。所謂物質不過是宇宙意識的可視化「產品」,意識是物質之源。人(即神)是意識的化身。
離開宇宙,離開人,沒有科學一說,宇宙不可複製,無始無終。從哲學觀點看,物質並不存在。科學自然也是子虛烏有。
量子理論研究表明:宇宙不存在物質。科學無從談起。現在的科學是非常態,無規律,是宇宙中的偶然,千萬年一遇。現在網際網路炙手可熱,它名正言順地離不開神即宇宙意識的掌控,網際網路的物理基礎是宇宙意識。地球現在是神天下,將來也是神天下。如果有一天地球脫離神的掌控,地球的末日也就到了。因為神(即意識)才是宇宙中至高無上,創造萬物的「真主」。神對宇宙眾生的愛毋須用言語表示;萬物是神的化身,大愛無言。人是神的化身,沒有神天下,哪來人的天下?江湖枯竭,竭澤而魚。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科學的出現是神即意識創造萬物的證明。神用「科學」的一套辦法還原意識——能量——物質過程,這就是科學的由來或說真相。科學是宇宙的影子,沒有宇宙的實體,哪來科學的影子?科學是宇宙用來證明思維存在,思維創造一切的「備胎」。
用哲學語言描述的世界應是這樣的:
一即一切,一切歸一。一就是一切,一切就是一。此一就是思維。
回到老秀才的話題。村民們都說憑老秀才的為人,為天下眾生發憤苦讀,若早生二三十年,必定會金榜題名。如是。人們相信他定會說出這樣一番感恩的話:
「父母大人,為兒膝下敬稟哉。現在你們可安息了。孩兒十年寒窗,終於博來一世功名,光宗耀祖了。孩兒進京前特向父母告別。誓言:為官一任,造福一方。邦有道,士不可不弘毅;為民一生,任重而道遠。邦無道,絕不留戀薪俸。倘不能為民辦事,決不戀棧。貪圖民脂民膏的事我是不會幹的,寧肯回家種老地去……」
村民們相信,膠東大地那土那水那空氣歷來是孕育硬漢子的地方,每當國家有難,這裡的男漢子就會挺身而出,為國盡一份心力。
村民們道:「國家缺的就是像老先生那樣有骨氣有良心有知識又有民族氣節的讀書人,像清末權相張之洞那樣。一心為國,發憤圖強;一生為官,心繫百姓。」
命運因緣際會深不可測。個人只能順勢而為,老秀才雖與政壇失之交臂,但他一顆為國愛民的拳拳之心仍在他胸中有力跳動。這些年來,他一直執教村民子弟認真讀書老實做人,老人在村民中的聲望如眾星拱月,眾望所歸。
鐵蛋放下手中活計,大步流星來到私塾老秀才家的院子門前。說是門,實際只是一個框架,用木板木條加樹杈拼湊而成。土坯打成的圍牆也收拾得有楞有角,圍牆頂部還用一色青磚「加檐帶帽」。猶如身著官袍的人必須帶上官帽才叫得體。圍牆將兩間半磚半土蓋成的屋子圍在其中。小院子收拾得有條不紊;院子正中栽著一棵樹,看上去根深葉茂,老大不小了。樹下有一張石頭桌面,圍著幾個石凳。石頭桌面畫著一幅象棋圖案。這裡的一切雖然簡陋,但讓人感到有一股書卷氣從這簡撲陣設中透露出來。
柴門平時總時半開著,只有到晚上,黑色天幕完全將大地罩住,此時房主——老先生才從屋裡出來將柴門完全推上。
山東農村民風剽悍,一個村子裡的人抬頭不見低頭見。鄉里鄉親鮮有偷雞摸狗的事。外來的梁上君子一進入這樣的傳統大村,就像外星人光臨地球,到處遇到地球人警惕的眼神。
鐵蛋毫無顧忌地推開柴門進到教書先生的院子,道:「大爺在嗎?」
屋裡沒有動靜。鐵蛋見狀心中納悶:這天氣,東邊日頭,西邊雨,夠折騰人的。莊稼人逮著雨天都回家抱老婆或享受天倫之樂,老先生不會不在的吧。鐵蛋試著推一下虛掩的房門,那門吱的一聲開了,鐵蛋探頭往屋裡瞅一下,只見老漢雙目微頜,雙臂自然伸向腹前,神情安詳,似醒非醒,似在打坐的樣子。鐵蛋一直沒有見過老漢打坐的神態,初見之下頗感新奇,於是不動聲色地在一旁坐下。
稍頃,老漢睜開眼睛,發現有人坐在旁邊,老人並不感到驚訝,只是談談地說了句,「我早知道你會來我屋的,呵呵。」
鐵蛋乘機接話道:「老爺子,你如何知曉我會來拜訪你老人家的?」
「我在入定中感知的,」老人道。
「入定?」鐵蛋反問,「就是你剛才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模樣?我還以為你是在打瞌睡呢?」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老人說,「你年紀輕,血氣方剛,信馬由韁,真叫你坐下來清空你心中奔騰的思緒是難上加難。以你目前狀態,讓你像我一樣大白天坐著紋絲不動,也真難為你了。你現在是處於人言的圍城之中,最操心恐怕是村里議論紛紛說你是××化身,多事之人還引經據典,說××與其父托塔李天王有過節云云……你聽了自然不勝其煩,縱有一百張口也難辨清楚呀。」老人又道,「佛家說萬物由心生。雖是一句話,其實概括了宇宙的真相和為人所不知的人生奧秘一言難盡。只有佛陀才能有如此智慧,對世事洞若觀火。」
「老爺子,我今天就是來聽你開導的,你給我講講吧,機會難得呢。」
「從哪兒開始呢?」老漢捋了下花白的鬍鬚,反問道。
「就從哪吒開始吧,他是個什麼樣的人?」鐵蛋問。既然今生的命運與哪吒有染,不妨了解一下這位神話中的少年英難吧。
老人說哪吒此人是從一本叫封神榜的書了解到的。封神榜是一部神話故事。說的是殷商末年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妻子殷夫人懷孕三年六個月,生下老三兒子,竟是個肉球。李靖認為生了個妖怪,一劍將肉球劈開,裡面冒出一個嬰兒,正是哪吒。仙人太乙真人登門道賀,收孩子為徒,取名哪吒 。
一次,哪吒在東海玩耍,與東海龍王的三子發生衝突,將其殺死,還抽其龍筋做腰帶送給父親李靖。東海龍王到天庭向玉皇大帝告狀,不巧撞見哪吒,小孩子不但不向喪子的東海龍王認罪,還將龍王痛打一頓,一把抓下其龍體上的鱗甲四五十片。
哪吒與當年的孫悟空一樣大鬧天庭,觸犯天規,犯了眾怒,但他毫不介意。
當四海的龍王們聯名向玉帝啟奏拿李靖夫婦問罪時,哪吒說:「一人做事一人當。我打死東海龍王的三子,我當償命,與我父母有何干係?」為表心跡,不連累父母,哪吒斷臂剖腹,剜腸剔骨,還父母養育之恩。哪吒的忠義孝悌感動了龍王,向玉帝撤回起訴,李靖夫婦因此得救。
話要回過來說。宇宙不是一個可隨心所欲的地方,天上人間都是江湖。凡江湖就有規矩,普天之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該來的總歸要來呵。
李靖夫婦雖免於天庭的懲罰,但哪吒罪責難逃。龍王到陳塘關興師問罪,哪吒自知理虧,割肉還母,剔骨還父,當場自戕。
關於哪吒的神話故事講到此應該是完整的結局,符合國人的天地群親師五常人倫。但是佛陀說世事無常,人心叵測啊!
「什麼意思?」鐵蛋不解地問。原本以為哪吒在還清了父母的養育債後,應該有個自由身了,怎麼會節中生枝呢?
「是啊!這節中生支者不是別人,還正是他的父親李靖。」老人嘆了口氣道。
「李靖是怎麼回事?」鐵蛋問,百思不得其解
「李靖對哪吒總是不能涼解,對哪吒的魂魄繼續進行無理逼迫,使其復活不成……」
「這又是何苦呢,為什麼李靖會置自已兒子陰魂不散於不顧,阻撓兒子復出回歸人間?」鐵蛋問,「難道他們父子間有如此之深的糾結不能解開?」
「李靖此舉引起哪吒極大的憤悶和不平,但又有什麼辦法呢?說起來父命大如山啊!不過天下自有公道在。豈能有一人定奪天下人事。這也就是上蒼絕對地不容一物獨大,對個人崇拜不感冒的原因。大愛無聲,大愛無言,毋需人歌功頌德。」老秀才說到慷慨激昂處,竟揮動起手臂,以示蒼天此舉絕對地得人心。
「哪吒復出了嗎?」鐵蛋關心地問,難不成別人說他是哪吒再世哩。
「在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哪吒陰魂獲得了蓮花蓮藕的贊助,重造新的肉體。涅般重生後,哪吒憑蓋世武功和獨有法寶,腳踏風火輪,幫助姜子牙討伐紂王,立下奇功。他的替身蓮花蓮藕也成了人們心中高潔之花,沾污泥而不染的象徵。」
鐵蛋終於如釋重負,鬆了一口氣,不過他還有一絲疑點,開弓沒有回頭箭,他繼續問:「我不明白,身為父親,為何李靖對哪吒如此耿耿於懷 ?」
老人說:「命中注定……」
欲知後事,且聽下回分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