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初見
過了漢口,下一處便是安陸,如今韃子猖狂,在外的行人也是愈發的少了。這日大路上出現了一個少年,這少年十五六歲年紀,身穿黑色衣衫,騎著一頭青驄馬,腰懸長劍,很是悠閒,不疾不徐的走著。
這少年自是從武當山上下來歷練的宋青書,距離他下山之日已有半年之久,過幾日便是四月初九,是師公張三丰的百歲大壽,宋青書正準備趕回去。
說起張三丰這位武當派的始祖,太極功的創始人,除了那次張三丰被宋遠橋請出來替他看病之外,宋青書見到的次數也是很少。而那個時候的宋青書又緊張自己這個冒牌貨被認出來也就沒有好好打量張三丰,只是低眉順目的也不怎麼說話。少有的幾次見面,張三丰給宋青書的印象可以概括為四個字:仙風道骨。
用這四個字來概括張三丰,絲毫不誇張,這個時候的張三丰武功已經達到了圓潤自如的境界,整個人周圍遊蕩著一股自然之意,沒有一絲壓迫,就仿佛整個人都融入了自然之中,仿若清風明月。加上張三丰的形象也確實符合一個高手的形象,一身簡單素白的道袍,挽起的鬢髮,銀白的鬍鬚柔順的垂落在胸前,簡直就仿佛畫中的人物一樣,見之心生敬仰。
這個時候的張三丰經常閉關,武當派的事物大多由宋遠橋與其他師兄弟打理。而張三丰對宋青書這個武當七俠名下唯一的兒子自然是疼愛的,為數不多的出關都會召了宋青書去問話。而張三丰對宋青書講解的隻言片語也往往給他帶來很大的頓悟,每每讓他敬畏崇拜之心更重。而對於宋青書武功平平之事,張三丰也不若宋遠橋等人般失望,從不在他面前提起,也沒有讓演示過。不過不知道是不是宋青書的錯覺,到了第三年的時候,偶爾他會在張三丰的眼底看到一絲欣慰之意。
宋青書從來沒想過自己的那點藏拙可以瞞得過太極宗師張三丰,不過張三丰不挑明,他也就佯裝不知,甚至有時候會覺得好笑,原來師公也偶爾會有頑皮的時候麼。
自武當山下來之後,宋青書沒有明確目的,隨處而去,一路所見,韃子兵兇殘成性,甚至是未滿月的嬰兒也不放過,所過之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這一段歷史,是大宋朝的腐朽,即使宋青書知道這是歷史必經的過程,但每每見到那些場景都忍不住出手,雖說宋青書不是什麼善良的人,就是他前世也做過不少壞事,和那些小混混去收保護費的時候他也砍過人,自然也被人砍過。
他,從來就不是什麼好人。只是,對不知世事的孩童出手總是不可原諒的,更別說那些以虐殺為樂的韃子士兵。
下山這大半年,宋青書原本只是自行練習的武功也得到了很大的鞏固,同時也讓他認識到了江湖的危險,甚至有幾次身受重傷,全靠一股毅力支撐著。當然伴隨著危險的的同時,是他武功的飛速進步,去除了招式中的花俏,一招一式都變得乾脆利落起來,殺敵威力大大增強,在輕功逃命方面更是進步神速。
宋青書正慢悠悠的晃悠著,忽然從後方傳來一陣呼喝聲。一道迅疾的身影從後方飛快的接近,宋青書暗暗心驚,這人好厲害的輕功,全身都不由的戒備起來。
待那人接近,宋青書才發現竟然是一個元兵,懷裡還抱著一個十歲左右長的有些胖的小男孩,那男孩眼裡都是驚懼,還有一絲淚花。看那男孩打扮,顯然是中原人。
不過雖是如此,宋青書也沒有想要去救人,雖未交手,單看那元兵的輕功,就知這人內力深厚,宋青書倒也不會不自量力,更何況為了一個不認識的小孩去拼命,根本不是宋青書的作風。
宋青書不欲招惹強敵,驅動身下青驄馬向路邊靠近。未料他肯想讓,旁人卻未必。那元兵冷哼一聲,隨手一掌向宋青書拍去。幸虧宋青書早有戒備,順勢從馬背上後躍,雙掌向前,只覺一股極陰寒的掌力衝過來,霎時間全身寒冷透骨,身子向後倒退三步。
那元兵見宋青書接下這一掌也是微微驚詫,顯然是沒想到宋青書居然能接下這一掌,不過後面還有追兵,他腳步不停,頃刻間已奔出十丈余。
而宋青書見那元兵走遠,心下剛鬆了口氣,就見後方奔過來一人,那女子二十七八左右,生的極是美麗,臉色蒼白腳步有些蹣跚,顯然已筋疲力盡,眼見那元兵不見身影,哭喊道:「無忌,無忌……」
宋青書剛跨上馬正欲離去,聽見這個名字,動作不由一頓。只是猶豫了一瞬間,腦海中轉瞬間划過許多紛繁的思緒,嘴唇輕抿,就驅使著身下的青驄馬向著先前那元兵離去的方向追去。
宋青書身下的青驄馬雖是馬中極品,但那元兵輕功甚是了得,早已不見人影。還好宋青書心知張無忌定是被玄冥二老帶到了汝陽王府,倒也不會沒有絲毫頭緒。一路上打聽路線,朝宿夜行,一路無事。
不出幾日,宋青書已抵達元朝的京城大都。其時蒙古人鐵騎所至,直至數萬里,元都也就是後代之北京,帝皇之居,各小國各部族的使臣貢員,不計其數。宋青書一進城門,便見街上來來往往,許多都是黃髮碧眼之輩。
宋青書沒有急著去汝陽王府,而是在西城偏僻之所找了一家客店投宿。要了間上房,悠閒的洗去身上的風塵,換身乾淨的衣物,又要了些吃食,隨後在床鋪上休息。宋青書出手闊綽,加上人長得俊秀,倒像是個富家公子。
到了晚間二更時分,宋青書從窗中躍出,向著汝陽王府的方位潛行而去,一路展開輕功,片刻間便已到了汝陽王府前。宋青書繞到王府左側,左右張望無人,把耳朵貼在牆上,聽著裡面的動靜,待一行巡查士兵過去,躍進高牆之內,以樹為隱蔽。
這夜天公作美,風勢頗大,藉助風動落葉之聲,宋青書謹慎移步,動作更是隱蔽。宋青書深知汝陽王府收羅眾多高手,絕不是他可以抵擋的住。只是事關張無忌,不容退縮。
其實這趟來救張無忌倒不是說宋青書對他有多深的情誼,畢竟就算是對於五俠張翠山他也沒多深的感情,更何況是張無忌了。只是這張無忌是倚天一書中的頭號主角,好運爆滿,和他作對的人沒一個有好下場。
此人只能善待,不可交惡,若是能施之以恩情,則更佳。這次來宋青書也並不是一時衝動之下的不自量力,一路上他仔細的想過了,這次救張無忌只能用計,不可硬攻。
尋了個機會,宋青書制住了一個落單的巡查士兵,換上了那士兵的頭盔衣物,夜間視野朦朧之下,倒也不易分辨。按照先前從那士兵口中逼問出來的信息,宋青書拐了好幾個彎,有驚無險的躲過幾次巡查士兵,更有一次直接與那些士兵擦肩而過,幸好這些士兵之間並不是全部熟悉彼此的相貌,簡單的詢問之下,宋青書靈活的回答之後就避開了。
宋青書前世在社會的底層活動,可謂是練就了一套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功夫,雖說對這汝陽王府不甚熟悉,但敷衍那些士兵倒是綽綽有餘。
越靠近王府中央,巡查的士兵更緊密了起來,宋青書沉穩的行走在走廊之間,眼見離那據說關押張無忌的居所近了,剛經過的一間廂房「吱呀」一聲開來。
「等等。」那聲音帶著一絲變聲期男孩的沙啞。
宋青書強壓下全身反射性的緊繃,維持著周身的氣息不變。要知練武之人對氣息最是敏感,若此刻宋青書全身戒備,身體緊繃,那幾乎不用說明就已經足以讓人懷疑他有問題了。
宋青書鎮定的轉過身,低垂著頭,雙手下垂,恭敬的道:「公子,請問有什麼吩咐?」
「你陪我去一趟地牢。」那人說道,率先向前走去。
宋青書還來不及驚喜,忙側身相讓,眼角瞥了一眼那人,是一位大約十二三歲左右,身穿錦繡華服的男孩,臉上的輪廓很深,髮絲大部分被一個金色的發冠攏在頭頂,只垂下一部分在肩頭。這男孩年紀雖小,但已有有一種異域的俊美,骨骼高大,整個人顯得粗獷有力,與宋青書的俊秀截然相反。
宋青書暗自猜測,在這汝陽王府之內這般年紀打扮的可能就是那趙敏的哥哥王保保,只是不知為何這人身邊竟無一人服侍。
不過宋青書也沒有多想,畢竟這樣光明正大的進入地牢之中,對他來說更是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