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咚咚~~」
寬闊的長江江面上,卻是隨著一員金甲男子的一聲令下,震耳欲聾的戰鼓聲便不由傳遍了江面。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卻是在太平路與朱元璋遙遙對峙了數日後,隨著朱元璋帳下大將胡大海奇襲上饒,身在太平的陳友諒終也坐不住了。
故在六月二十日的這日清晨,在太平路休整了月余時間的「漢軍」,終在陳友諒這個皇帝的詔令下,盡數集結起來。
因而在此時,寬廣的江面上也是戰船密布。各營各部相加,雲集與此的兵馬近有二十萬。
所以當陳友諒登上自己那艘長有三十餘丈,寬有五丈,高有四層,足以承載上千兵馬的巨無霸戰船時,放眼望去,打著新換上的「漢軍」旗幟的兵馬,竟是一眼望不到頭。
也因此,當江面上那炎熱的夏風吹得旗幟呼呼作響時,立在甲板上的陳友諒便就生出了種難掩的壯志豪情。
「這些年來,我攻安慶,滅余闕;破江西,誅道童及火你赤。數載來,可謂是攻無不可,戰無不勝!此番東下,討伐江南蟊賊朱元璋,定也能一鼓而平!」
一番話說道倒是自信滿滿。
而聽得他這樣的一番話,艦上如鄒普勝、張必先等自也是高呼「萬歲!」
然後,便就在這聲聲拜呼下,這支無比龐大的艦隊終就順流東下,如離弦之箭一般向著百十里外的金陵城直撲而去。
……
「自今日起,此協議正式生效。山東方面每年可以以一兩銀子三石的價格從我浙東收購糧食,每年收購額不超五十萬石。
而我浙東,則也可以以三十兩銀子一桿的價格從山東購買鳥銃,其數額每年不超三千杆。」
與此同時,浙東城西驛館。卻是經好一段時間的扯皮商議,雙方意向終達成了初步統一。
浙東方面依舊願將糧食賣往山東,而山東方面則也以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出售給浙東方面每年不超三千杆的鳥銃。
這是雙方經過長時間的商議後方才得出的結論。所以,當徐義代表張士誠而劉啟付代表毛正梁,一同在協議上籤下自己名字並按下手印後,雙方便都不禁鬆了口氣。
『可算是擺平了這件事了!』
心中長嘆一聲,劉啟付簡直有種如釋重負之感。
以前在山東的時候,他雖身為山東的左司郎中,可平日裡那做過這樣的事情啊。
為了給己方爭取最大的利益,談判桌上,他們為了一兩銀子就能吵得急頭白臉面紅耳赤。
在這個時候,什麼所謂的君子之風、好義輕利全都是扯淡。雙方就是為了撈取利益來的,不談利益難道還能談理想。
也因此,真的也是經過無數次的博弈和妥協,雙方方才在此事上得出了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故在當天下午,劉啟付他們所帶來的第一批一千杆鳥銃,也就正是交接給了張士誠。然後,張士誠則就按協議,為了一千杆的鳥銃付出了九萬石糧食。
雙方的第一筆交易就這樣完成了。
所以在同一天的晚上,作為浙東左丞的徐義便就包下了城中最大的一棟酒樓,在其中召開了一場規模並不是很大的宴會。
而後等到第二日,劉啟付他們方也就離開了這繁華富饒的吳縣城。
但等他們從隆平府一路趕到松江府,然後坐船準備原路返回的時候,數百里外的金陵城,陳友諒與朱元璋的那場大戰,終也就發出了勝負。
……
「哎,歷史的車輪果然是滾滾向前,某些事看似巧合,可細想一番,卻也是命中注定之事啊!」
至正二十年六月末,當江南運來的糧食被轉運到遼東,而從遼東運來的幾十萬兩白銀被存入府庫。近乎是空手套白狼般便達成了這次交易的毛正梁,終也就放下了這些已然步入正軌的事,再次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天下的局勢上。
然後,不得不說,比起年初時候,如今的天下真的有了近乎天差地別的變化。
先是在北國方面,擁兵十萬的強雄田豐被毛正梁和李察罕瓜分。
作為最大勝利者的毛正梁因此取得了田豐近五分之四的地盤疆土,而另一部分,則就被李察罕趁勢盜取。
不過比起毛正梁來,地盤廣大的李察罕並未因此增強多少。
在如今時候,他只是將運河以東的巨野、鄆城還有單州等地當做日後全面進軍山東的一個據點,而後在這一地區駐守了三萬多人。
這些兵馬也依舊由關保統帥,其主要目的也是防備毛正梁反撲,而並非進攻。
其次,在江南。江南強雄陳友諒和朱元璋之間的戰爭,終也以朱元璋大勝而陳友諒慘敗而告終。
且與原本的歷史一般,驕傲自大的陳友諒依舊中了誘敵深入之計。
朱元璋使帳下大將康茂才寫了一封詐降的書信,信中寫道「朱元璋行事不公,只重用家鄉的淮泗老人,而輕視他這樣的元蒙降將。
所以他願意帶領部下歸降,並做內應,協助陳友諒攻取金陵城。」
以己度人,桀驁不馴根本就不甘居於人下的陳友諒對此深信不疑。為利益兩弒其主,他本就不相信所謂的忠誠。
故在收到康茂才詐降書信的當晚,他便就親自給康茂才回了封信,並在信中許諾道「只要能攻取金陵城,他便讓康茂才做江浙行省的行省平章,也就是朱元璋現在的官職。」
然後康茂才自然是「大喜過望」,所以雙方便約定好了時間地點,進而一舉攻克金陵城。
接著,絲毫沒想到康茂才根本就是詐降的陳友諒自然結結實實的中了埋伏。
他們在信中所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根本就是劉基親自設計的一個圈套,地名叫做江東橋,乃是一處表面上看來沒什麼,可河底卻滿布暗礁之地。
陳友諒的那些大船巨艦進入此地,就等同於巨鯨擱淺。
因此,陳友諒的兵馬在對上朱元璋時,根本就無絲毫還手之力。同樣善使火藥的朱元璋在此時甚至效仿了一次周瑜,來了此「火燒江東橋」。
陳友諒的兵馬折損不是凡幾,而陳友諒本人,也只好從北岸登陸,逃往了安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