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微不足道的恩惠
陳青兕、程伯獻坐在火盆旁取暖。
前者看著鹽州刺史送來的財政報表,腦中思考著加大鹽州產鹽的計劃。
後者百無聊賴,撥著面前的炭火玩。
鹽,在任何時代都是稀罕之物。
唯獨唐朝前期沒有將之當回事情,實行專賣制度,食鹽的價格由朝廷制定,由官府壟斷經營。
這種壟斷並非獲利壟斷,而是為了利民而施行的壟斷政策。
食鹽無稅制。
朝廷因開通了絲綢之路,還有天下藩屬國的進貢,內部經濟也蓬勃發展,就沒想著靠鹽業提高稅收。
這個時代的官鹽比私鹽還便宜,根本不存在官鹽、私鹽的問題。
陳青兕道:「這就是百姓,微不足道的一點恩惠,他們就能感恩戴德,努力回報。」
鹽的價格低,確實利於天下百姓,然對於鹽民無疑是一種傷害。
過了半晌,陳青兕才道:「受之有愧呀!」
狄仁傑與陳青兕一樣,常年生活在黃河南岸,面對漠南的風雪,有些難以忍受。
這也導致了鹽州,空有寶地而無處銷售,產生不了經濟效應。
只要不是隋朝那樣,慘無人道的壓榨,大多百姓都麻木的遵從。
尤其是軍役,更是如此。
狄仁傑小跑著上前,先是接過陳青兕遞來的茶湯,雙手捧著,感受著手上的溫度,小抿一口。
這種情況在鹽州這地方最為明顯。
只是他想為靈、夏、鹽這三州善良淳樸的百姓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緩解心中的不安。
陳青兕默然以對,片刻才道:「盡人事,聽天命吧。我能做到的只有這些了」
所以陳青兕也不敢保證百姓會不會來告狀,申述。
「就這麼簡單!」
平民百姓也早已習慣,引以為常。
程伯獻世家子弟是無法體會這些的,只能在一旁儘量消化。
古往今來都有一句話「民不與官斗」,百姓受到不公,大多都是能忍則忍,忍不住了,咬著牙忍,直到活不下去了,才會爆發。
真到那個時候,什麼都無法挽回了。
陳青兕與狄仁傑聊著往北銷售鹽州青鹽的事情,程伯獻在一旁打起了盹。
用姜熬製出來的茶湯最是驅寒,一口下肚身上暖乎乎的,就好像重新活過來一樣。
京畿之地是銷售不出去了,那邊的河東鹽、隴右鹽分別占據了半壁天下。但現在自己在漠北、漠南建了一個大集市,完全可以將青鹽往北銷售。
而且河東、關內、隴右皆有鹽池,尤其是河東鹽,有著一池河東鹽,半部華夏史的美譽。
陳青兕在了解鹽州情況的時候,便有了一個想法。
他們能夠製造出價格低廉又相對精細的青鹽,草原人費勁千辛萬苦弄出來的鹽塊,味道不好,價格還貴,拿什麼競爭?
「先生,學生回來了。」
但其實即便沒有陳青兕,狄仁傑也會走一樣的路。
結果費盡千辛萬苦將鹽運出來,然後賣不出價格,自是一件悲慘的事情。
陳青兕重複了程伯獻的話,語氣卻是充滿了肯定。
陳青兕笑著看了程伯獻一眼,道:「那首先你得承受的起這份讚譽才行。你說說看,先生我從未去過鹽州、夏州,為何這兩州百姓如此配合徭役?」
鹽州位於橫山區,延袤千里,道路崎嶇難行。所產之鹽,要從鹽州運出去,這路費損耗費都是不小的數字。
即便鹽州青鹽質量上佳,卻也不及河東鹽便捷實惠。
最高級別的徭役,不服從是要嚴懲的。
靈州還說的過去,畢竟在他的謀劃下,抵禦了五姓鐵勒的入侵,有護衛一州百姓之恩。
但真正養的起牛羊馬的又有幾人?
陳青兕搖頭苦笑道:「你這是抬舉我了,百姓哪裡會在乎那麼多。原因很簡單,就是我給了他們足夠的秋收時間,沒有在秋收時徵調他們。」
草原人確實不缺鹽,漠南漠北都有自己的鹽池,數量還不少,自給自足是綽綽有餘的。
已故鹽州百姓用上好的青鹽來餵牛羊馬,培育出來的肥羊肉質鮮美,馬匹膘肥健壯,增加了一筆額外收入。
陳青兕待狄仁解去了寒意,方才問道:「消息傳達了?」
狄仁傑能夠理解,也深感讚譽,並且牢記於心,將之以為榜樣。
「快,過來,喝杯熱茶,暖暖胃。」
狄仁傑頷首道:「都傳達了,先生官聲極好,深得百姓愛戴,守歲的百姓都在說先生好話。只是會不會真有人來,卻不好說。」
即便是孔孟這樣的聖人,面對徭役也只能表示「役少民安」,而不是拒絕徭役,天下要發展離不開徭役。
身為國民,面對徭役必須強制服從。
程伯獻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不管什麼朝代,平民百姓都避免不了給當權者壓榨的。
鹽州、夏州又怎麼說?
程伯獻道:「自然是先生名望所感。」
鹽賣不出去高價,鹽民的收入自然少了。
只要朝廷所需,官府所求,幾乎是即招即行。
徭役是古人百姓必須面對的問題。
天下百姓都能吃得上低價的食鹽。
程伯獻訝然道:「就這麼簡單?」
但草原人那低劣的製鹽技術如何與他們相提並論?
也因如此,陳青兕想為他們多干一些事情,但他這個安撫大使主要任務是修建三受降城,他可以附帶著干一些事情,卻不能將修建三受降城的事情放到一旁,自己去三州實體考察,只能以此方法,了解各州情況,解決一些,他們無法解決的事情。
程伯獻本就無聊,聽到這話,道:「先生天下聞名,受人尊敬不是正常的事情。到處都能聽到他人夸先生的話,怎麼會受之有愧?就是不知我什麼時候也能如先生一樣」
時間一刻一刻的流逝,眼瞧著即到顯慶四年。
這也導致了一個問題:鹽賤傷鹽。
狄仁傑抖落著身上的積雪,搓著雙手,還跳了跳。
屋外突然傳來一聲:「先生,外邊有一位夏州百姓說有事情求見。」
陳青兕原本有些氣餒,但聽此話,精神振奮,笑道:「快,請他進來。」
他說著還對狄仁傑道:「還是有不甘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