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載湉(插話):「皇兄,你我都知,自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皇權旁落。溥儀,他繼承的不過是一個空殼子罷了。」
溥儀聞言,神色更加苦澀,他緩緩說道:「諸位先祖,你們所言皆是。我雖名為皇帝,實則不過是慈禧太后及後來軍閥手中的傀儡。我從未真正掌握過國家大權,更無從談起杯酒釋兵權或是直接殺功臣之事。我這一生,不過是大清末代的一段悲劇罷了。」
--溥儀:「諸位先祖,我生於亂世,長於動盪。大清末年,內憂外患,列強環伺,國內改革派與保守派爭鬥不休。我雖名為皇帝,實則權力早已旁落,先是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後是袁世凱等權臣把持朝政。我雖有皇帝之名,卻無皇帝之實,權力對我而言,不過是鏡花水月。」
此言一出,聊天群內一片沉寂。眾帝王皆感唏噓不已,他們或曾權傾一時,或曾勵精圖治,卻未曾料到後世子孫竟會落得如此境地。這一刻,他們仿佛跨越了時空的界限,共同感受到了歷史的滄桑與無奈。
就在眾人唏噓不已時。
--溥儀:「對了,朕還跟宋徽宗和宋欽宗還有大明戰神朱祁鎮一般,去過北方北狩,不過.....朕比他們三人還去的遠!」
--朱祁鎮:「比朕還遠?你被抓到哪裡了?」
--溥儀苦笑更甚,語氣中帶著幾分自嘲與無奈:「朕之『北狩』,非是戰場之敗,亦非邊疆之患,而是時局所迫,被迫離開紫禁城,輾轉於偽滿洲國之中,最終更是遠赴蘇聯,後又轉至撫順戰犯管理所。這『北狩』之路,實則是亡國之君的流亡之旅,比之大明戰神朱祁鎮的土木堡之變,更為曲折與辛酸。」
--朱祁鎮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雖曾經歷土木堡之變,被俘瓦剌,但終得歸朝復位,相比之下,溥儀的遭遇更為複雜且難以言喻。他嘆息道:「溥儀兄,你我雖同為帝王,命運卻大相徑庭。朕雖一時受困,終能重歸故土,而你則背負了更多歷史的沉重。你的經歷,讓朕深感世事無常,帝王之路亦非坦途。」
--康熙帝玄燁此時也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威嚴與感慨:「溥儀,你雖未享帝王之實,但你的經歷卻是對後世的一種警醒。它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位,都應勤勉治國,以防微杜漸,避免重蹈覆轍。你的苦難,也是大清乃至整個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我們應當銘記,以史為鑑。」
--乾隆帝弘曆亦附和道:「正是如此,溥儀的遭遇,讓我們這些先祖也感到痛心疾首。但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只能從中汲取教訓,為後世子孫留下更加穩固的基業。」
--宋徽宗趙佶:「朕與欽宗趙桓,也曾被金人擄走,流放至北方,受盡屈辱。溥儀,你我命運多舛,皆因國難當頭。」
--宋欽宗趙桓:「朕與父皇徽宗,同受此辱,心中之痛,難以言表。」
--溥儀:「各位先祖,雖然命運如此,但朕亦有所得。在那段歲月里,朕深刻體會到了權力的虛無,以及身為一國之君的責任。」
--唐太宗李世民:「溥儀,雖然你歷經坎坷,但能從困境中領悟到權力的真諦,亦是難能可貴。」
--漢武帝劉秀:「權力的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使用權力,為國家和人民帶來福祉。」
--康熙帝玄燁:「朕在位時,也曾面臨外患內憂,但朕始終以民為本,以國家為重,方保大清江山社稷。」
--溥儀:「諸位先祖的教誨,朕銘記於心。雖然朕未能如你們一般,為國家做出巨大貢獻,但朕亦希望能從歷史中吸取教訓,為後世留下一些思考。」
--乾隆帝弘曆:「溥儀,你雖未能掌控權力,但你的經歷和反思,同樣具有價值。歷史是由每一個人的經歷和選擇共同編織的。」
--聊天群內,其他帝王也紛紛表達了對溥儀的同情與對歷史的反思。他們或講述自己的治國經驗,或分享對權力的理解,共同構成了一幅跨越時空的歷史畫卷。
--溥儀感受到先祖們的關懷與理解,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深知,自己的命運雖已註定,但若能以自己的經歷為後世敲響警鐘,也不失為一種貢獻。
他感激地回應道:「多謝諸位先祖的理解與教誨,溥儀雖不才,但定會將此銘記於心,為後世留下警醒。」
就在此刻。
溥儀也是再次問道:「 宋理宗兄弟在不在!你的頭顱被做成了酒杯,你作何感想?」
眾人:????????
這一突如其來的問題,讓整個聊天群瞬間陷入了詭異的沉默,連空氣中都瀰漫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凝重。
宋代的帝王們,尤其是與宋理宗相關的,紛紛面露驚愕之色,仿佛被觸及了某個深埋已久的禁忌。
--宋理宗趙昀(雖未直接在場,但似乎能感受到這股波動):「溥儀兄,此言何意?朕雖已逝多年,但魂魄若存,亦不願聽聞此等荒誕之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一旁的宋度宗趙禥,作為宋理宗的繼任者,雖不知詳情,卻也急忙為先祖辯解:「溥儀兄,此事定是誤傳。我大宋皇室,即便國運不濟,亦怎會遭此侮辱?」
--其他朝代的帝王也紛紛表示不解與震驚,這樣的殘酷手段,即便是歷史上最為殘酷的戰爭與政變,也鮮有耳聞。
--溥儀見狀,意識到自己可能觸及了一個敏感且鮮為人知的歷史秘辛,連忙解釋道:
「諸位莫驚,此事乃我於後世史料中偶得,據傳宋理宗陵寢被盜,其頭顱竟被元人製成酒杯,以供把玩。我提及此事,並非有意冒犯,只是深感歷史之殘酷,帝王之悲哀。」
--朱元璋(明太祖)聞言,怒不可遏:「元人如此行徑,實乃禽獸不如!我大明雖與元有世仇,但亦知尊重死者,此等暴行,必遭天譴!」
--成吉思汗(雖非帝王,但作為元朝的奠基者,其靈魂似乎也在場):「吾雖征服四方,但亦知仁政之重要。此事若真,必是後世子孫所為,非我本意。吾等應以此為鑑,勿讓權力蒙蔽雙眼,失卻人性之光輝。」
--胡亥:「呸!幹了壞事還不敢認,真是個懦夫!」
--朱棣:「老宋可憐啊!還是我父皇找回了頭顱,妥善安葬。」
聞言,群里皆是沸騰。
--秦始皇:「洪武大帝!千古!」
.............
喜歡刷原子彈炸倭島,華夏帝王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