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郡,治敦煌縣。屬涼州刺史部。上古時稱「瓜州」。據《左轉》所載,本是「允姓之戎」領地。《禹貢?山水澤地篇》亦載:「敦煌古瓜州也,州之貢物地出好瓜」。
敦煌,為盛大之意,秦末漢初時,為大月氏居地。後月氏為匈奴所逐,敦煌一帶遂成為渾邪王領地。武帝元獰二年(前121年),匈奴戰敗遠遁。自此,大漢在河西置武威、酒泉二郡,並以玉門、陽關為隘,修築長城。十年後,元鼎六年,分置張掖郡和敦煌郡,與武威郡和酒泉郡並稱「河西四郡」。內遷居民屯田戍守,漸漸有了人氣。
後有班定遠終其一生,經營西域。暮年思鄉,上疏乞歸。曾言道:「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願生入玉門關。」
敦煌最初只是一邊陲小郡。
領敦煌、冥安、效谷、淵泉、廣至、龍勒,六縣。其東以冥水(籍端水)與酒泉郡為界。今漢時,改淵泉縣為拼泉縣。因是絲綢之路的通關要地,人員往來頻繁,因而兩漢時皆發展很快。對外商貿十分繁榮。
自武帝「列四郡」、「據兩關」後。敦煌始為中原通往西域的軍事、商貿、文化重鎮及交通咽喉。中原商旅從洛陽、長安等通都大邑出發,一路西進。在敦煌分道南北兩路:或出陽關,走崑崙山北麓。或出玉門,走天山南麓。後經西域,最遠延伸至今西亞、歐洲和北非地區。
於是。玉門關與陽關,一北一南。為通往西域的兩座必經雄關。南北兩條通關路線,合稱為「南北絲綢之路」。
敦煌,遂成為來往商隊,人畜歇腳和商品貨物的中轉站。
既是中轉站,將絲綢轉賣西域豪商,自當合情合理。
此乃眾人深信富商所言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便是那些親眼所見的貴霜金幣。
歷代貴霜王皆喜歡將自己的頭像印在金幣上。製作精美,過目難忘。但中原並不流通。且非與西域豪商的大宗貿易,不可見。畢竟,西域亦有與五銖錢對等的銀幣和銅幣。除了大宗貿易,無需用金幣結算。而絲路上,最大宗的貿易,便是絲綢。
再加上臨鄉侯聲名在外。最近東羌確是安分不少。於是趨利避害,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何全是絲綢。很簡單啊。不販絲綢,如何能稱為絲綢之路?
開玩笑。之所以全是絲綢。有多方面的考量。
首先,絲綢價值高。時下布帛等同於貨幣。且從物流成本上說,絲綢要遠低於其他貨物。
後世將物流運貨,分為重貨和泡貨。泡貨又叫輕貨。同樣的載重,無疑絲綢要運更多。而同樣的裝載量,絲綢又更輕。
且布帛不易變質、損壞。即便西行路途艱難,保值率依然很高。
故,夏靜車載縑帛,來尋哥哥夏馥的下落;得知趙娥的烈行,太常張奐以束帛禮之。
比起太過重利的黃金,布帛更受士人所喜。
如此一支龐大的絲綢商隊,浩浩蕩蕩西去。如何能不引人注目。
然時下長安城內所有人的注意力,皆在虎牙大營。除非別有用心者。
自從閻行、麴義,雙雙入選。取錢箱而歸,三日後重回。便當著里外三層長安父老之面,被劉備任命為軍曲侯。秩比六百石。月谷六十斛,一年七百二十石。折二十一萬六千錢。只比州刺史的秩六百石俸,略低。
眾人這才醒悟,原來臨鄉侯不是募兵,而是求將!
標準又豈能與江淮募兵等同。難怪如此嚴苛,要萬里挑一。
雍涼父老,心結盡解。
麴義快馬返鄉後,竟說動宗族千餘人,趕來應募。今日雖只來從兄弟四人,身後卻有大隊人馬陸續趕來。此乃麴義賴以成名的先登死士。劉備無論如何也要全部接納。
只可惜與陛下有言在先。只帶三百六十人疏通西域。故此千餘眾,便暫時寄養在虎牙大營。所有開支皆由劉備支取。訓練亦是臨鄉家臣一系。留以備用。待疏通西域,一併帶回臨鄉不遲。
沒了先登死士,袁本初如何勝公孫伯圭?
與麴氏兄弟一番深談後方知。今陛下初年時,平原鞠氏才舉族避難西平,改麴姓。後成當地大姓,麴義自幼長在涼州,精通羌人戰法。善克騎兵。
而劉備不知道的是。
待到三國時。西平麴氏接連起兵反曹,麴演、麴光、麴英等人,皆是史上留名的人物。
話說。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坐實「漢賊」。為匡扶漢室,各地皆有豪雄揭竿而起。西平麴演與張掖張進、酒泉黃華等人,相約舉兵(此處可以用『起義』嗎?)。雖兵敗被殺,但此次麴氏叛魏,卻使得整個河西為之震動。麴演之後,又有麴光、麴英等麴氏豪雄,相繼起兵反曹。
卻皆被曹魏政權血腥鎮壓。
為防麴氏再叛。魏明帝時,責令西平麴氏遷往金城。原因是金城較近,易於管控。
遷到金城後,麴氏又經幾十年臥薪嘗膽。與金城游氏並列為西州豪族。時在金城郡流傳著一首童謠:「麴與游,牛羊不數頭。南開朱門,北望青樓。」
唐《元和姓纂》記載:「(麴)公式居西平,十一代孫嘉,仕沮渠氏。」麴式的第十一代孫麴嘉,曾在北涼為官。北魏滅北涼後,麴嘉追隨沮渠無諱(北涼王沮渠蒙遜之孫)穿越沙漠,占領西域鄯善、高昌之地。後來沮渠無諱病逝,麴嘉遂被國人擁立為高昌王。從此,「麴氏傳國九世」,統治高昌國達百三十四年之久。
所以,站在劉備的立場上說。西平麴氏,可謂滿門忠良。
與他三觀相合,自當重用。
絲綢價高而輕飄。輕車一日可行三百里。商隊不日便抵達河西走廊入口。
河西走廊,夾在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脈之間。狹長且直,形如走廊,因地處大河之西,稱「河西走廊」。
走廊自東南往西北,依次經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一直延伸到玉門關附近。長兩千餘里,寬數里至數百里不等。
車隊稍作補給,再從金城出發。越洪池嶺(烏鞘嶺)後一馬平川,正式進入河西走廊。
與此同時。一路長途跋涉的數十騎,亦抵達目的地。
「戲掾史,此處便是奢延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