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門不幸,如何得安。」袁術面無表情。
「此事,實非(董)卓所願。」董卓長吁短嘆:「社中遇襲,飛虻穿身,痛至昏迷。麾下兵士揮刀自保,傷及無辜。刺客來自何處,並無從知曉。」
「殺我叔父滿門,莫非乃出少帝之意。」袁術反問:「與後將軍無干?」
「正是。」董卓指天為誓:「若裹挾其中,不得善終。」
「二月,有星孛於紫宮。太史令占曰:『外臣凌主,京師將亂。』」袁術又問道:「亂京師者,何人也?」
「某豈能知。」董卓正色答曰。太史令先前私語相告,只說「四方兵寇」,並無「外臣凌主」之句。
袁術話鋒一轉:「今日所見,亂京師者,必後將軍也。」
董卓不為所動:「董某行事,只求無愧於心。」
「好一個無愧於心。」袁術又何嘗不是如此:「家門不幸,乃私也。你我相見,為公也。還望後將軍明言。」
見機一到。董卓遂附耳言道:「我若夜開虎牢關門,放關東聯軍入京。應太史令所言,『外臣凌主,京師將亂』。且問公路,待新帝穩坐江山,又當置董某於何地也?」
「後將軍若立此大功,陛下自當重賞。」袁術理直氣壯。
「口說無憑。」董卓搖頭。袁術之言,焉能輕信。
袁術問道:「後將軍,欲謀何職?」
「位列三公可乎?」董卓開價。
「三公之位,何其易耳。」袁術心中鄙夷而面色不變:「如此,當回稟陛下。料想,必能令後將軍如願。」
「若能位列三公,董卓自當效犬馬之勞。」董卓抱拳相謝。
「一言為定。」
二人約定時日再見。袁術路遠,先行離去。
目送袁術車駕北歸。身旁牛輔低聲下氣:「將軍開價,何其低也。」
董卓齜牙一笑:「先前不過戲言耳。二袁乃南陽外戚,又豈能容我身居高位。」
牛輔一愣:「既如此,將軍何故與袁術,虛與委蛇。」
「依令行事,毋需多問。」董卓避而不答。
「喏。」牛輔急忙應諾。引車駕重返虎牢不提。
南陽,宛城,新帝宮。
得袁術秘奏。新帝皺眉言道:「董卓其人,狼子野心。先應少府之約,廣發衣帶詔。後又轉投靠弘農王,誆聯軍扣關,除二戚兵權。今欲再投,焉能信之?」
袁術自持外戚顯貴,故進言道:「陛下所言極是。正因董卓其人,狼子野心。變化無常,並無定主。故此事,方可信以為真。」
見新帝無語,袁術又道:「年前,洛陽數路兵出,乃至京師虛空。只需賺開城門,大軍入京。大漢江山,足可一戰而定也。董卓麾下,不過數萬兵馬。即便暗藏不軌,大勢已定,能奈我何?自當俯首稱臣。敢有二心,身死族滅。」
「賺開城門,一戰而定。」新帝焉能不為其所動。洛陽八關鎖固,外有虎牢阻斷東西。只需遣奇兵一支,兵臨城下。少帝猝不及防,必然完敗。
那時,挾少帝退位,新帝遂成唯一共主。只需一道敕令,足可令天下臣服。便有不臣,二出詔命,薊王必興兵討之。董卓縱然虎狼,又「豈若麒麟」?
信是不信?
新帝天人交戰,舉棋不定。
奈何利大。少頃,終下定決心。遂言道:「董卓何所求?」
「求位列三公。」袁術答曰。三公,位高權卑。徒有虛名。便是先帝西邸賣官,亦不過開價一千萬錢。時崔烈五百萬求之。為人所鄙。須知,一郡太守,亦作價二千萬。
「何其易耳。若立大功,可為太傅。」程中大夫,亦為新帝誕下麟兒。新帝當可授此職。
「遵命。」見新帝心隨意動,袁術神情振奮,再拜而出。自去與董卓聯絡不提。
東萊不其縣,不其港。
聞新任北海國相入港。不其令童恢,急忙趕來相見。
「下官拜見國相。」
「明庭無需多禮。」大徹大悟,如獲新生。袁紹意氣風發:「赴任途中,路徑此地。麾下人馬嘈雜,明庭勿怪。」
「不敢。」童恢不卑不亢。
環視不其城港,袁紹又問:「聞薊國海市往來,不其亦列其中。為何港中船隻寥寥,不見海客。頗為蕭瑟。」曹孟德言猶在耳,青州坐擁漁鹽之利,又得海運之便。待親眼所見,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國相有所不知。」童恢答曰:「自年前薊王泛舟南下,周遭多有海賊出沒。常聚眾劫掠往來海船,若遇大舡則如鳥獸散。蟄伏荒島。待大舡遠離,又出沒如常。東萊各處,不堪其擾。故海客斷絕,漁戶北投。」
「賊人何名?」袁紹隨口問道。
「不知首領姓名,皆喚『東萊賊』。」童恢答曰。
袁紹言道:「賊酋必出東萊。」
「或當如此。」童恢亦如此想。唯當地漁戶,方能熟知周遭情貌。
略作思量,袁紹又言道:「此等蟊賊,何須薊國橫海艦隊,勞師遠來。某代為滅之。」
童恢大喜下拜:「多謝國相,出手相救!」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袁紹豪爽一笑。
待童恢忙去打點,便有心腹家將,瓮聲問道:「此港,非北海國所有。明公何故空耗兵馬。」
「無它,殺賊揚名耳。」袁紹答曰。
見家將似懂非懂,袁紹附耳言道:「我雖有重名,然軍名不顯。借攻滅海賊,揚我軍威。再去上任,北海王必不敢輕視。」
「原來如此。」家將心領神會。
袁紹三千私兵,皆披樓桑兵甲。攻滅一眾海賊,又有何難。若得海賊私藏,當可分期付款,採買薊國艦隊。
殺之既能揚名,又可抄掠海賊私藏。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
不其城,內外二郭。城內街衢縱橫,城外濠溝環抱。其西南水門外,墨水入海口,建有不其港。
關東大亂,道路斷絕。時,不其侯夫婦,將食邑質押金市子錢家。不其令童恢,即將期滿離任。不久當隨海市北上。追隨其弟,投靠薊王。
不料便在此時,東萊賊興。乘輕舟往來襲擾,船戶紛紛北逃。童恢不善水戰,區區縣城,亦無戰船水軍可用。
躊躇間,竟遇袁紹攜私兵渡海,願代為討賊。
童恢焉能不大喜過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