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怨地的傳說中最有名的就是鄭地的那名書生,他少年時一心求學,年僅十三就考上了秀才,是出了名的讀書種子,鄭地人都認為假以時日他必能金榜題名,飛黃騰達。
他與陳家小姐的愛情故事也頗為有名,據說兩人是在花燈節那一天相遇,似是上天成全,兩人竟各自撿到對方的花燈,繼而一見鍾情,一個月後就花前月下,私定了終生。
然而陳家父母並不同意這門婚事,陳家乃是鄭地名門望族,陳家的小姐自然要嫁給一個門當戶對的人家而不是一個窮秀才;書生不斷找人上門提親,但每一次提親的人都被陳家趕出來。
書生氣不過,親去陳家爭辯,最終竟與陳父陳母訂下賭約,若他能在三年內富甲一方,與陳家門當戶對便回來迎娶陳小姐,若不能就自此離開鄭地,永不再回來。
此事在鄭地名噪一時,很多人都扼腕嘆息,好好的一個讀書種子不去考取功名卻去行商做賈,這不是捨本逐末是什麼?
陳家乃是本地名門,名聲是一代代明主積累下來的,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想要白手起家,富甲一方,與陳家門當戶對無疑是痴人說夢
然而讓人意料不到的是僅僅兩年後書生鄭文渠的名字就震動一方,他創辦的商行壟斷了北面的茶葉生意和鹽政,聲勢竟比陳家還要大,三年後鄭文渠如約回到鄭莊,陳家雖然輸了賭約,但贏得的卻是一個了不得的女婿,對這門婚事自然不會再有所抗拒,一個月後便挑定了日子讓兩人完婚。
如果故事僅僅是到這裡那一切都很好很好,書生受了這麼多苦與有情人終成眷屬自是該然,日後傳出去也是一場佳話。
然而上天總是捉弄人,就在鄭文渠成婚那天,北榆國國王遊獵鄭莊,鄭莊亦是北榆下的一座小鎮,按禮節所有人都要來拜見王族。
悲劇就此開始,北榆國王見到陳家小姐竟怔視良久,心中好似動了魔怔,當晚趁著新郎敬酒時派人將新娘強搶了去帶回皇宮。
這之後的事情就變得模糊起來,鄭地人編寫的戲曲《鴛鴦散》分為「良人」,「楓橋」,「北去」,「榮歸」,「樂極」,「魂殤」六幕,最後一幕魂殤便是以陳小姐被搶,鄭文渠失蹤為結束。
至於之後的事,有人說鄭文渠豈文從武,立誓覆滅北榆,有人說他入了魔道,變得人不人,鬼不鬼,連神智也幾近全無,還有人說他跨過灕江,投入北越國,每日雙目充血,向北越王獻了一條條毒計,只為有朝一日讓北榆國血流成河。
這些都已經說不清,道不明,陸鴻知道的是根據北榆國國書記載,五年後鄭文渠的確率兵攻入北榆國國都,時北榆國國王已死,太子尚未登基,鄭文渠將國王從地下掘出鞭屍三百,王公貴族一併屠戮。
再然後他才率領陰兵一舉攻滅七國,使的七國陰陽錯亂,成為一方死地。
至於北榆國滅國之後,七國殘存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讓鄭文渠能夠控制陰兵則無人知曉,根據北榆國的國書記載,在鄭文渠率兵攻入北榆國都時他仍然只是一個書生,沒有修為,也不會法術,而北榆國滅亡後僅僅一年七國就全部淪亡,這一年裡究竟發生了什麼使得一個書生變得如此詭異莫測就成了一樁懸案,至今無人知悉。
陸鴻正要放下書,忽然瞥到北榆國國書後面記載著後宮嬪妃的名錄,名錄後都有一行小字記載其生平。
當他看到「嬪妃陳氏,王於鄭地強搶入宮,陳氏性貞烈,王深愛之,然陳氏寧死不願侍王,月余,王終不得碰其身,王怒,杖死,命甲士拋屍於井中」的記錄時他忽然心中一震。
原來當初陳家小姐被強搶入宮後寧死不願屈從北榆國王,入宮一個月後始終不讓北榆國王碰她的身子,故而惹怒國王,竟被杖死,然後拋屍井中。
那之前那首童謠中唱的「地下挖墳三兩座,井底撈屍夜半更」說的也是鄭文渠了?
他率兵攻入北榆國度後卻驚聞愛人已死,瘋了一般去井底打撈她的屍體,所以之前在枯木林中枯井旁看到的屍骨拼湊起來後全部都是女屍。
想像著鄭文渠蟄伏五年,每日雙眼都充著血絲,****夜夜想的都是殺死北榆國王,與愛人重聚,最後終於攻破北榆國度卻得知愛人身死的消息,那該是何等悽慘和悲涼?他到井下把一具具女屍打撈上來,最終看到愛人屍體時又是何等的痛苦和絕望?
陸鴻向來心硬,想到這裡卻也不禁為鄭文渠難過。
轉過頭,見晴兒捧著一本書,雙眼微紅,她小鼻子抽了抽伸手去擦拭眼角,陸鴻這才發現她看的正是鄭地戲曲《鴛鴦散》。
大概無論那個女孩兒聽聞鄭文渠的故事都會為他落淚吧。
「陸兄,大師,星象錄記載北榆滅國後第三個月天象有大變,烏雲掩日,天狗食月,陰陽逆轉,十日後靈氣驟減,直到七國覆滅,成為一片死地」,
雲雀道。
方才陸鴻查看北榆國書,無塵查看佛宗記錄時他卻在查看北榆史官記載的天象變化,而他發現的東西也讓陸鴻和無塵心中一動。
「靈氣驟減?」,
陸鴻凝眉道:「是和杏花,稻香,禪隱三地一樣的仙門咒怨?」,
雲雀搖頭道:「僅憑書上的記載無法確信,而且此地尚有靈氣,我察覺不到絲毫削減之勢,不知到底是什麼緣故」,
陸鴻略想了想道:「我總覺得這個地方和仙門咒怨脫不了干係」,
雲雀點頭道:「我也有這種預感」,
「叮鈴鈴」,
「叮鈴鈴.....」,
忽然一陣鈴聲穿過房門進入室內傳入耳中,鈴聲不大,也不甚清脆悅耳,然而那音波中卻含有一股攝人心魄的魔力,陸鴻聽到那聲音後竟覺魂魄不穩,心中一動忙運靈定住心神。
外面的風聲也就此停止,不再有符封被揭開的聲音,也不再有殿門打開的「吱呀」聲。
沒有人看到,門外西街的盡頭,一排排裹著屍布的陰屍前方有一個身穿青衫,頭戴儒冠的青年緩步而來,手中攝魂鈴叮叮噹噹,隨風輕響,他滿身風塵,面容清瘦,一雙狹長的眼中承載的是洗不盡的森冷和滄桑。(未完待續。)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