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乾德十一年(205年),天下死了兩帝一王。
遼東的公孫度,艱難地熬過了寒冬,卻在春暖花開之際,兩腿一蹬,咽了氣。公孫度也算是一世豪傑了,割據遼東諸郡十數年,稱王建制,立燕國。
當然,相比於中原群雄,公孫度自是算不得什麼了,但在遼東這一域,燕王公孫的威名可不是蓋的。東掠高句麗,南擊三韓,西征烏桓,力抗夏趙,都是實打實的。
不過公孫氏據遼東,更多的時候還是在自娛自樂,與中原有些脫節,也就與趙國保持著些許聯繫。公孫度之死,於整個天下而言,不算什麼大事。
不過在北方,還是有不小影響的,不是因為公孫度,而是那新繼位的公孫康。燕王度,治戶民十萬,擁帶甲之士數萬,初繼位便厲兵秣馬,磨刀霍霍。
顯然,即使當年在遼西撞了個頭破血流,被張郃率趙軍好生教育了一頓,公孫康擴張之心不加減,依舊那般積極進取。整個遼東,在公孫康的意志之下,緩緩動了起來,就等著公孫度之死的影響消卻。
但是公孫康也有他的糾結之處,是向西攻略幽州與夏趙交鋒,還是南下徹底吞併三韓。對於公孫康來說,這貌似是個挺難抉擇的問題,按他的意願,自然是向西爭雄,但是難度不小。
幽燕之地,三國邊境,隨著燕國的動靜,也立時緊張起來。尤其於袁趙而言,在劉琝那邊跟著動起來後,甚感壓力。
趙國內部本身就不安寧,因為繼公孫度之後,袁紹駕崩了。
袁紹自稱帝之後,身體就不怎麼樣了,年紀本就大了,此前多番征戰,劉夏的強大壓力下,也當了那麼多年的勤政君主。尤其當年北方大戰,連續熬過一整個寒冬,其時就落下了病根。
當了皇帝之後,趙國奉行與民休息之國策,整個趙國大體上趨於穩定。劉淵將代王劉琝留在北方,算是一步好棋,劉琝給了劉淵不小的驚喜,多年下來,連年率軍南侵幽州,夏軍都是勝多敗少,一度令幽北郡縣局勢糜爛。也就在兩年前,因閻柔病重,趙軍出塞,稍微找回了點場子,不過獲利也寥寥無幾。
與夏國的關係本就惡劣,甚至能用不死不休來形容,但與南邊的曹魏的關係的疏遠也是令袁紹心憂的事。然而最令袁紹頭疼的,還得屬諸子爭儲之事。三子之間爭鬥的激烈程度,比起劉夏那邊不遑多讓,甚至都擺在明面上來了,更配合著中原、河北兩士族集團之間的交鋒。
在某種程度上,袁趙朝局之不穩,比起劉夏嚴重得多。也是性格使然,相比於劉淵,袁紹對趙國的控制差得不少一星半點。
對袁譚袁尚二子,袁紹既喜袁尚之「類己」,又對棄長立幼有所猶疑。他的態度不明,也是趙國政局動盪,儲位走向晦暗不明的重要原因之一。
袁紹的不作為,導致的便是諸子之爭愈演愈烈,除了袁譚、袁尚二人,連袁熙都有點存在感。別看他低調,一副我無意於帝位的姿態,但其心裡未嘗沒有不覬覦那個位置的心思。他在袁紹諸子中,距離儲位的距離,不算遠。袁譚、袁尚鷸蚌相持,未嘗沒有袁熙漁翁得利的可能。
一直拖到去歲冬,袁紹病入膏肓,不能理事,仍舊沒有定下趙太子人選。一種波及整個鄴都的鬥爭在袁譚與袁尚之間展開,鄴都,對受河北世家支持的袁尚來說,算得上是主場,經營多年。在與其爭鋒的過程中,袁譚是處於劣勢的。
在鄴宮之中,經過一場激烈的角逐,留給天下人一個「鄴宮疑雲」的傳奇故事後,趙帝袁紹駕崩。成功掌握帝宮,把控鄴都局勢,拿到「繼位詔書」的,還是袁尚。
在袁紹的棺槨之前,當著闔朝諸臣的面,念下袁紹「親口」詔書後,袁尚成為了最後的勝利者。
臨淄王袁譚自然不會服氣,趁機潛逃出鄴,直赴青州。那裡是他的根基之地,舊部頗多,目的很明顯,他想要據青州而再行奪位之舉。
鄴宮之中,袁紹已然駕崩半月,年輕的袁尚成了這座宏偉宮城的主人,乃是整個大趙的主人。爭了這麼多年,他總算笑到了最後。又經過一日跪守靈前,甚是疲憊,在子夜時分,袁尚回到以往袁紹處理國事的政殿之中,欲小憩一會兒。
「參見陛下!」一個面色沉穩、氣質出眾的年輕人悄步入殿,十分恭敬地對袁尚拜倒。
見到年輕人,袁尚面上乏意消散,伸手虛扶,言語間極為親切:「仲達快快免禮!」
這個年輕人,自然是當年因夏趙交鋒,為徐榮、馬超搞得家破人亡的司馬懿了。溫縣司馬氏,因夏軍肆掠,幾乎灰飛煙滅,老父司馬防與幾個幼弟被劉淵斬了,到如今鄉梓故里仍舊在夏國手中,成為河內那邊夏趙交鋒的前線。
對胡夏,司馬懿是恨到了極點,矢志復仇,而他的復仇之路,就從輔佐袁尚登基,掌控趙國開始。
入趙之後,憑藉著河內司馬氏的盛名,又是為大趙對付胡夏毀家紓難的忠良,袁紹待之甚厚。直接賞賜了大量的土地與司馬氏,助其重建家園。
如今的司馬氏分為兩部分,一部分以司馬朗為首,在曹魏那兒已經站穩腳跟,受曹操重用。在袁趙這邊,自然是司馬懿為族長,還親自下場與崔氏聯姻,又投了袁尚。在袁尚與袁譚的爭鬥之中,他一直是個風雲人物,出謀劃策,幾年下來,已經成為袁尚最心腹之臣。
掃了束著手腳,微聳著肩膀的司馬懿,袁尚不由感嘆道:「仲達呀,你就是太過拘禮了!」
「禮不可廢!更何況如今陛下已位居至尊!」司馬懿神色之間更顯鄭重。觀其表現,袁尚眼神深處仍舊不免湧現滿意之色。
「袁譚那邊如何?」頓了片刻,袁尚表情微凝,問道。
「回陛下!」司馬懿心底簡單措辭,方稟道:「臨淄王急奔臨淄,正聯絡舊部,怕是準備動兵了!」
「朕這個皇兄,果真是不欲安分守己啊!」袁尚語氣中冷意陣陣:「殊不知,如今的青州,可不是當年他坐鎮之青州了!」
「派人嚴密盯著青州,一旦其動兵,各路大軍,立刻進行圍剿!必須從速,不能使亂事擴大!」一甩袖,袁尚很是冷酷道:「至於袁譚,生死不論!」
「諾!」
作為自己最大的對手,袁尚對袁譚是忌憚不已,哪怕他如今勝利了。他本就有「得位不正」的嫌疑,在袁紹屍骨未寒之時,也不敢貿然犯下殺兄的惡舉。
但袁譚一日不除,袁尚就一日難安。問計於司馬懿,獻上此計。誘袁譚作亂,以大義平滅之。這也是袁譚能在鄴都被袁尚牢牢掌控的情況下安然遁出鄴都。
袁尚也不怕袁譚在青州鬧出大亂子,這些年,袁譚費心於鄴城與袁尚爭,而袁尚則在司馬懿的建議下悄然於幽、青挖兩個兄弟的牆角。袁譚想要籍如今青州與袁尚作對,很不現實。就他一至青州便召喚的心腹大將焦觸,暗地裡已經臣服袁尚。
「那些中原士族,既入河北,此前卻一直支持袁譚與朕作對!」低著聲音,袁尚神色極冷:「如今朕得位,定要好生清算一番!」
聽出了袁尚言語中的意味,司馬懿微微搖頭,輕聲勸道:「於陛下而言,如今大局已定,中原士族已然為陛下之臣,過去的矛盾,陛下當放下了。如今陛下當團結各方勢力,積聚民心,穩定國內,共同應對天下大局!」
司馬懿娓娓而談:「再者,中原、河北士族如陛下雙足也,若棄一足,如何正常行路?請陛下恕臣大膽直言,若無中原士族,陛下將以何制衡河北世家?中原士族,人才眾多,以臣之見,只要陛下稍施善意,其必心悅臣服!」
聽司馬懿剖析一番,袁尚若有所思,沉吟許久,突然抬頭看著他:「不知仲達,屬於中原士族,抑或河北士族?」
眼神古今無波,司馬懿連眼睛都沒眨一下,埋著頭拱手道:「臣只欲為效忠陛下之孤臣!」
聞其言,袁尚不置可否,淡淡一笑,略帶玩味地盯了司馬懿一眼。他非庸才,對司馬懿這表忠心之言,自然不會全信。
「仲達,登基大典,朕欲用你主持,如何?」
司馬懿直接仆地推辭:「微臣何德何能,萬望陛下收回成命,另擇股肱之臣!」
「仲達不就是朕之股肱嘛!」袁尚輕笑著,兩眼一瞥:「那仲達覺得何人合適?」
「審正南公!」司馬懿毫不猶豫答道。
「啟稟陛下!侍中許攸求見!」在袁尚與司馬懿交談甚歡之時,外邊傳來了宦官的通稟聲。
眼神一亮,袁尚同司馬懿對視一眼,嘴角掛著笑容,一揮手:「宣!」
......
與袁紹差不多時間駕崩的,是楚漢的劉表。在兩三年前,在大部分人的眼中,老邁多病的劉表命不久矣,許多人都默默地替劉表掐著日子。
可惜讓很多人略感失望的是,劉表硬是吊著一口氣,活了這兩三年,於江陵的楚宮黯然逝去。繼承人問題,仍舊是楚國的大問題,劉表一死,大將軍蔡瑁便矯詔扶了劉琮繼位,同時鴆殺房陵王劉琦。
蔡氏想要籍此掌控楚漢大權,顯然是打錯了算盤,且其鴆殺劉琦更是昏招,犯了眾怒,大失人心。如今的楚國,外邊可有著劉備這個手掌重軍的「宗室大將」在,不少人都指望著劉備能夠撥亂反正。
蔡瑁掌權後的第一件事,便將目標放到了劉備身上。想當然地下詔讓劉備回江陵,同時派人往夏口,欲掌控大軍,結果豈能如其願。
劉備,在河北至中原,在道荊州,苦心經營十多年,頭髮都熬得泛白了,終於將迎來他人生的巔峰。這些年,蔡瑁等人的明槍暗箭,劉表時時表露的猜忌,大敵孫吳的攻伐,都讓劉備給避過了。
一直到如今劉表之死,蔡瑁逆舉,終於給他一個名正言順,權掌荊漢的機會。在夏口,劉備祭天,祭劉表,爾後高舉義旗,打出「討逆」的旗號,號召楚漢上下,討伐蔡瑁。
劉備顯然是籌備充足的,紮根荊襄十多年,積累的實力一下子全數爆發出來,上下響應劉備者眾。這些年,楚漢對外,戰績多為負,也就劉備領軍時尚能撐撐場面。荊襄仁人志士,亟待一個英主,而劉備顯然成了他們的目標。
而荊、湘兩州之郡縣,或亮明旗號支持劉備,或緘默不語,就是沒有支持江陵蔡瑁者。從一開始,大勢便向劉備。
東面要防孫吳,劉備不敢輕動江夏之軍,只領五千軍隊西向江陵。北面要防曹魏,親去一手書,讓言辭懇切,力求將軍文聘以大局為重,為楚漢守御北疆。
劉備真正動的軍隊,還是湘州之兵。平武陵蠻,鎮守湘州數年,沉積多年的威望一朝利用爆發出來。
一下讓荊襄士族們明白,劉備不止在東面掌控著楚漢最精銳的大軍,南面的湘州,一樣被劉備暗地了完全滲透了。如蒯氏兄弟,都清楚劉備城府極深,到這個時候,方覺自己依舊小覷了他。
但東、南之「勤王大軍」浩蕩壓向江陵之時,所有回過味來的荊襄士人,都不寒而慄。人畜無害的劉備,實乃一代梟雄。
在徐庶等謀臣的策劃之下,劉備從舉旗始,便定下了以大勢平蔡瑁的基調。楚漢周邊強敵林立,他要迅速安定國內局勢,不欲引發較大的戰事。
蔡瑁連江陵都難穩穩掌握,面對撕破臉皮的劉備,急急忙忙地下詔討伐之,整個楚漢竟然沒有一個響應的聲音。枯守江陵,蔡瑁一干人坐蠟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劉備兩面進軍。
從劉表之死,到蔡瑁掌權,再到劉備進軍江陵。楚漢局勢的風雲變幻,牽動的是整個南國,包括中原曹魏與關中的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