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張書夜斬寇數千,朕甚喜再聞佳音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下午未時,在艮岳雁池舉行完了祓禊春浴後,趙吉率領眾妃離開艮岳的雁池。
趙吉在歸途中,望了一眼東南方向,非常憧憬地說道:
「今日,身在東南泉州的童貫,應該率眾乘船,如期出海遠航了吧?!」
侍候在趙吉身邊的大宦官梁師成,立即拍馬屁地說道:
「請官家放心!假海王童大人怎敢不遵官家旨意呢?其必然會如期出海遠航為官家尋回三寶的!」
趙吉滿意地點了下頭,道:「朕量童貫也不敢抗旨不遵!」
……
此時,眾妃嬪心滿意足地回到後宮,
趙吉卻在一眾隨從宦官和宮女的簇擁之下,去往前院的文德殿內,開始批閱各地送來的奏摺。
趙吉看到,地方上的很多州府送來的摺奏中,多有描述當地出現祥瑞的事物;
例如有人在野外看到了白狐、白鹿,赤兔等等;
還有的地方天空出現了彩雲,地出甘泉等等;
甚至,連某地的老母豬生出了一窩十八隻小豬崽,也給湊合成了祥瑞之事,上報來了……
「哼!」趙吉對這些地方主官上報祥瑞的奏摺,皆是嗤之以鼻。
「這群地方官,不想著為國為民辦實事,一天天竟是挖空心思,想著弄這些所謂的祥瑞之事糊弄朕!」
趙吉罵著,將各地上報祥瑞的數本奏摺,狠狠地摔在了御案之上。
「拍!」的一聲,嚇得侍候在身邊的大宦官梁師成一哆嗦。
梁師成趕忙跪下拾起從御案上滑落掉在地上的幾本奏摺,他小心翼翼地勸道:
「官家息怒!官家息怒!」
「唉!」趙吉嘆了一口氣,怒氣也消了一半。
穿越者趙吉知道,這也不能全怪地方官。
這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他知道自己這副身體的原主宋徽宗,並不覺得他自己是一個大昏君,反而自認為是一個賢明的聖君,非常願意聽各地上報祥瑞之事。
在趙吉的原主宋徽宗在位時,其還曾三次大張旗鼓地發動文武百官為其歌功頌德,而歌頌的理由,竟然是因為民間一句俗語——「黃河清,聖人出」!
原主宋徽宗在位期間,黃河曾出現了三次變清澈的現象,於是朝野上下彈冠相慶,宋徽宗趙佶更是恬不知恥地對號入座,認為「黃河清,聖人出」,出的就是他自己這位『聖君明主』。
公元1107年,黃河第三次變清,原主宋徽宗趙佶便下令,將此次祥瑞大加頌歌,勒石立碑,在全國範圍內大肆宣傳,他希望自己可以美名流芳萬世。
可是,在歷史上的原主宋徽宗,沒想到此舉過後的第二十年,他這位聖君就變成了金國的階下之囚,受盡了恥辱……
穿越者趙吉一定要改變自己的這副身體的命運,一定要杜絕大宋的靖康之恥的發生。
他對於那些一天天不干實事的地方官們,竟整這種沒用的敬獻祥瑞的歪風邪氣!朕一定要好好的打壓一下。
趙吉一指跪在地上的大宦官梁師成,說道:
「這些獻祥瑞的奏摺,若讓朕來批覆,簡直是浪費朕的精力。
梁大官代朕批覆這些奏摺吧!」
跪在的地上的梁師成立即高興起來,他知道趙官家只要用自己幹活,
那麼自己就還有用,自己就不會像蔡京、王黼、朱勔、李彥、張邦昌、劉豫等人被皇帝所殺,
也不會像明升暗降奪去了兵權,派去干那出海遠航苦差事的童貫一樣了。
滿臉肥肉的梁師成,雙頰贅肉顫微微著,他喜滋滋地回道:「老奴遵旨。」
梁師成站起身,彎腰低首,碎步小跑,來到趙吉的御案前,恭恭敬敬地問道:
「老奴要如何批示這些上報祥瑞的摺奏呢?老奴愚鈍,還請官家明示。」
趙吉並沒有回答理梁師成的問話,他卻道:「來人,賜梁大官御凳、御案。」
「遵旨……」
一名小宦官立即搬來一個御凳,兩名小宦官抬來一張五尺長的御案,放在龍案的下方那梁師成的面前。
趙吉道:「梁大官坐下吧,拿起筆準備批覆這些沒用的奏摺。朕說一句,你記一句。」
「老奴遵旨。」梁師成誠惶誠恐地回道。
他坐在了趙官家所賜的御凳上,打開地方官敬獻祥瑞的摺奏,他提起毛筆,既緊張又興奮,準備聽從趙官家所言進行批覆這些摺奏。
趙吉目光灼灼,看到梁師成已經準備好後,他高聲道:
「朕為泱泱大宋的天子,便是這普天之下最大的祥瑞!!「
梁師成聽到趙官家如此豪言壯語,不禁身體一震,暗自佩服心性大變後的趙官家果然不同凡響,語出驚人啊!
不過,梁師成略一思量:趙官家說得屬實在理啊!當今天子趙官家就是這天下最大的祥瑞,那就何需那些阿諛奉承的地方官們再進行祥瑞的摺奏呢?
梁師趕快筆走龍蛇,在一本奏摺里寫下了趙官家的諭旨。
趙吉又繼續說道:
「朕何須爾等地方官挖空心思尋找小小的祥瑞事物呢?!
爾等在其位,不謀其政;浪費時間和精力尋找祥瑞物,卻不思為國為民辦些實事。
實在可惡至極!
朕覺得在爾等的摺奏中批閱,簡直就是浪費朕的時間和精力。
故此,朕讓大宦官梁師成代筆,批閱此等敬獻祥瑞的奏摺!
此等以敬獻祥瑞而實則是阿諛奉承之風,在朕的大宋國內斷然不可盛行!
不過,朕念爾等地方官初犯,從輕處置。
罰爾等這些敬獻祥瑞摺奏的地方官三個月的月俸。
我大宋的官員若有如此情形再犯者,定當貶謫。」
趙吉說完,梁師成了也在一本進獻祥瑞的摺奏中寫完了趙官家的諭旨。
梁師成擦了一把冷汗,心中暗道:
「幸好咱家發現了的去年十月,趙官家夜入京城礬樓李師師的閨房而歸後,官家的心性就大變,不再喜歡阿諛奉承之輩了。
如若不然,咱家也會被罰俸三個月俸祿是小,咱家若在趙官家的心中失去了一席之地,那才是大事啊!那就會要了咱家的老命啊!」
趙吉看著梁師成代批了一本敬獻祥瑞的摺奏之後,他便說道:
「其它向朕敬獻祥瑞的摺奏,皆如此批覆。」
梁師成立即答道:「老奴遵旨。」
趙吉坐在寶座之上,繼續翻閱著各地送來的沒有批覆的奏摺,看到有地方官在奏摺中寫有當地出現祥瑞的,便將那奏摺扔給了下面的梁師成去批覆。
不過,趙吉在眾多的摺奏中,翻到了一篇並非是敬獻祥瑞的地方官奏摺,而是主政一方的地方知府率兵斬寇數千的奏報。
此人,正是平定了梁山流寇的原海州知州、現在改任濟南府知府的張叔夜。
趙吉從濟南知府張叔夜的摺奏中,看到其平定進犯濟南府賊寇的事情經過……
……
張叔夜剛到任山東濟南後不久,便得知當時山東各地的賊寇共計五千多人,突然來到濟南府境內。
張叔夜估計自己所部的大宋廂軍兵力有限,無力直接抵擋賊寇犯境,他便對僚佐們商定設計:
「吾等身為大宋官員,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如今濟南府境內,雲集了山東各地突然而至的賊寇,共計五千餘人。
若吾等束手待援,百姓定遭賊寇燒殺搶掠,生靈必將塗炭!
即便是吾等朝廷命官,必遭賊寇的毒手,恐將無一人能夠活下來。」
僚屬們皆點頭稱是……
他們雖然認為張書夜分析的在理,但是他們卻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束手無策地焦急追問道:
「張知府,如今之計,將之奈何?」
張叔夜面色如常,平靜地說道:「當今之計,應用計拖延賊寇。若能拖延賊寇一天後來強攻濟南府,吾等大事可成矣。」
濟南府的僚屬們聽到張叔夜之言,皆是垂頭喪氣,他們心中暗道:
「張知府這不是費話嗎?那些賊寇都急著在濟南境內搶劫財物,他們怎麼可能給你這位初來乍到的新任知府一天的時間去調兵剿匪呢?」
張叔夜接來的舉動,卻令百思不得其解的眾僚屬們,刮目相看。
張叔夜拿出赦免賊寇、許以重金相贈和加封高官厚祿的文書,讓郵卒送到郡里賊寇的大營中。
來犯濟南府境內的山東賊寇們接到,張知府的赦免並封賞的公文後,果然稍稍鬆懈,沒有急著來攻打濟南府城。
不過,賊寇的頭領們也不是傻子,他們心中也生疑,害怕張知府耍花招騙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