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八十四章改革
趙玉雖然走了,但是朝會還是要開。李綱身為監國,站在龍椅的一旁也有太監在旁邊喊:「有本上奏,無本退朝。」按照原本監國,一般都是太子監國,或者是親王監國,也有大臣監國的少數例子。趙玉沒有立儲,顯然對群王爺人品和能力信不夠,於是就弄出了宰相監國,當然,歷史上不是第一個宰相臨時監國。
「臣有本」歐陽出。
「奏來」
歐陽道:「巴蜀羌族不服王化,先有囚禁我大宋欽差,現在又襲擊我大宋邊貿。其不僅不感恩我大宋歷年來的照顧,而且還恩將仇報,害我大宋子民,禍亂一方。所以臣認為,應當立刻出兵,剿了他們。」
李綱道:「陛下臨走時交代,羌族一事,讓大家先計較個辦法,等她回來再做處置。」
歐陽道:「李相,而今羌族囂張跋扈,如果不派兵圍剿,等陛下大半年後回來,恐怕危害一方不說,而且還會讓邊關矛盾惡化。」
李綱考慮一會道:「即使是這樣,還是先要奏明陛下,由陛下進行裁決。再說,我等都無調兵之權。」
「恩……」歐陽考慮一會後轉身道:「李綱身為監國,遇事猶豫,不敢下定論,不敢負責任。所以本相懇請諸位大臣同意開朝議,讓大家投票表決李相是否交出監國之權。」
「……」李綱一愣,他沒想到歐陽把矛頭對上自己。誠然,歐陽說得也沒錯,趙玉任命李綱為監國,這種奏本李綱是要負責的,不能再把皮球踢給趙玉。
歐陽這邊道:「經過本相調查,羌族不過四千來人,青壯不過兩千來人。但卻逼迫我五千萬人的大宋隱忍。這是何道理。既然李相不敢決斷,還請讓出監國之權。本相必然會做出出兵計劃書,得諸位朝臣批准後施行。」
一名大臣道:「歐相說得有理,監國者不可推卻責任。歐相是辦實事之人,還請李相答應,朝議監國權。」
「雖然皇上是交代李相監國,但是朝議結果可以報給皇上,無論結果如何,臣看皇上也不會不批才是。」
李綱看下面人蠢蠢欲動,這才明白,這是有預謀的奪權啊不過李綱不會去想歐陽要造反,因為監國並沒有出兵權。即使要出兵,也要皇帝的批准才行。李綱自問自己沒有魄力敢調動軍隊對羌族下手,但同時也同意歐陽的說法,不能等趙玉回來後再處理羌族。想念到此,點頭道:「明日朝議,看由誰監國」趙玉左右去的不遠,如果趙玉感覺歐陽胡鬧,一句話就可以搞定。
……
李綱陳詞:「皇上遠行,托臣監國。就想安定地方,不要再起紛爭。朝廷安定,百姓自然安定……」
歐陽則說:「民要養、匪要剿。如果我們不重視商人、百姓們的意見,他們被人欺負找誰說理去。不能粉飾太平,不能姑息養jian。生事情就是生事情,我們要實事求是想辦法去解決這問題。今天的事,今天解決。不僅是指羌族……」
兩個人風格是不一樣的,李綱行事老成,必要時候會犧牲局部利益,粉飾太平,維護和諧。總的看起來他就象是一塊盾牌。而歐陽則是銳意進取型的,如同一把利劍,問題出現,無論大都要解決,為解決問題他可以不惜代價。
歐陽亮相奪權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但是很多人也表示理解。邊貿的商業活動已經接近不可調和的地步。國家原先的政策不僅損害了國家的威信,也損害是商人們的直接利益。趙玉連續採取忍讓的手段,但大家明白,歐陽是不會忍讓的。此人雖然讀的是儒學,但行事幹練,講究是公平二字。
歐陽道:「我已經擬了公文,如果群臣們同意由我來監國的話,我就出公文請皇上許准,隨同的還有可以調動東京衛戍三萬禁軍前往巴蜀邊境剿匪的公文。另外,我如果監國,將採取群議辦法。比如說要不要對一些產業調節稅利?大家也知道,現在米價波動很大,很多原因是因為稅利過高引起,還有茶葉稅,歐陽修訂的,也跟隨不上大宋社會展步伐,也要改一改。能做多好我不保證,我只能保證,如果大家擁護我監國,第不對外丟了面子,我們不欺負別人,但別人也別想來欺負我們。第二,重點改善民生,對暴利行業進行增稅,對生活用品行業進行減稅,降低百姓必須品的價格。第三,提高大米、麥糧食價格,刺激農民種田積極xing。第四,商業市場規範的健康的展,實現互盈互利的原則……」
歐陽總共說了十條,李綱一條都沒說。互相一比,大家都知道該選誰。從政策面看,歐陽比較具有侵略xing,歐陽是尋找問題,或者是詢問可能生問題的問題進行解決。李綱是生了問題後,再想辦法進行解決。
群臣們還了解一點,如果不是趙玉默許或者最少不反對歐陽的行為話,歐陽就是瞎折騰,趙玉一個手諭就能把歐陽打回原形。而歐陽敢這樣說話,大家都覺他有底氣,有底氣的原因很大可能就是皇帝的支持。
不過,即使是這樣,代表周屏等年輕激進商人的右相吳敏對歐陽妄圖奪權表示了反對和疑慮:「我不懷疑歐相的一片赤子忠心,也不懷疑歐相為國為民的熱情。但是,大家都知道,歐相原先是陽平知縣,而且說個大家都知道的秘密,歐相很少打理陽平的事。那我就要想想,歐大人到底有沒有能力監國呢?反看李相,擔任過御史大夫,出任過西北軍道節度使,也當過一縣的稅吏,擔任左相一職以來,兢兢業業,百官皆有讚譽,更是被皇上夸為大宋能臣。歐相雖然也忙差遣,但多是軍務之事,從政務這方面說,確實要差一等。」
也有大臣直接指責歐陽不要臉還說皇上交代李綱監國,歐陽不懂規矩不說,還要百官陪同胡鬧。
歐陽看得明白,在幾個利益代表團中對自己奪權雖然表示反對,但是對行為本身表示欣賞,也就是說他們雖然不願意歐陽當家,但是卻是支持歐陽這樣的奪權行為。但一些非利益集團就是對自己亂加指責。
李綱感覺自己是其中最為失敗的一個人群代表。吳敏表了演說,要求把監國之權交給他。代表地主立場的中書門下侍郎白時中也宣布參加奪權。而李綱做為官僚的代表卻只說了幾句沒有實質xing的話,連他自己都失望。
清議大夫作為一個最脫的官職,念讀了這幾日清議的幾種意見,第一種就是歐陽提出的,有興趣和有能力的進行聯合執政。聯合執政就是歐陽和幾個利益代表人合作推行政策。如果所推行政策被合作人反對,就進行朝議投票。由於利益團體的合作,合作的團體也可以得到利益,他們可以出對自己有利的政治提議,在朝議時,各大利益將全力支持。也就說,歐陽提出的假設是所有議案都要通過朝議,合作和不合作不同的是,合作的團體能提出議案,不合作無權提出議案。合作的團體可以要求召開朝議,不合作團體沒有這權利。相對的,不合作團體有權利提議召開朝議解散執政團體,合作團體無權提出,但可以在朝議中投票。
看朝廷官員有近百人,有鮮明立場的有五十多人。還有四十人左右根本就不知道生什麼事,雖然不知道,但是目前必須要投票,無論你清楚不清楚,你都得在各候選人中選一個。而李綱由於準備不充分,並且沒有打算聯合執政,而且他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代表了誰,最後竟然只有歐陽、吳敏、白時中進行角逐。
奪權結果,歐陽以大比分勝出
……
趙玉慢慢翻閱東京來的公文,歐陽代表的商業力量戰勝了各大力量,當然這不是因為商業力量實力,只能說是歐陽本身具備很強的實力。歐陽邀請了白時中聯合執政,王敏成為最大反對黨。
九公公道:「收到消息,吳敏正在和李綱秘密見面。談論聯合執政。」
趙玉笑道:「歐陽都沒定什麼遊戲規則。」
「陛下,遊戲規則已經定了啊。清議大夫、商議大夫出來的。」九公公拿出一份公文指道:「這邊寫,兩個月後,才允許對執政人員能力提出懷疑,並且要求朝議。同意人數達到三成,就可以開設朝議,如果不信任執政人員能力占據多數,執政人員就下台,由原先反對黨接任。都什麼亂七八糟?」
趙玉問:「你看見其中好處了嗎?」
九公公想想後搖頭:「咱家沒看出來。」
「以歐陽為代表的商人和吳敏代表的年輕一代商人有些不同,歐陽代表是整體利益,吳敏是代表商人的個別利益。當就羌族這事來說,吳敏是不會因為個別商人利益,而對羌族用兵,因為這會失去很多反對對羌族動武的票。」趙玉道:「歐陽上去,做劊子手,幫朕除了羌族這禍害。如果將來有不良反應,歐陽下台,換個溫和的人,比如李綱上去就可以。
九公公倒吸口冷氣:「聽陛下的意思,不想再管了?」
「不是不管,而是不管一些事。」趙玉道:「朕擁有兵權,官員任命權,什麼都不是朕說得算。但如同羌族這樣的事,朕不想經手,還有對付遺留女真人,朕為了名聲也不想經手。這樣一來,朕只要看看公文,而完全可以不理會朝政。也不用被困死在深宮之中。而且還能廣聽民意。」
九公公恍然:「陛下英明。」
「那些都是邊末,有什麼英明?」趙玉問:「比如朕知道歐陽貪墨,或者以權謀私。朕不愛管這事,而文武百官誰願意去管歐陽貪墨?這麼下來,朝廷風氣就壞了。但現在這麼施行後,如果歐陽敢貪墨,必然被吳敏翻賬,吳敏向朝臣們展示歐陽貪墨,這樣一來,歐陽只能下台。朝臣只中不再是一團和氣,大家都盯著對方的齷齪,這就是帝王權衡之術,才是真正的英明。」
九公公考慮還一會問:「這樣一來,會不會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
「不會兵權在朕之手。」趙玉道:「再者,他們對方都盯著對方,別說忤逆之舉,就算是街上推倒一老者,也會被攻擊其不敬老。」趙玉和歐陽商量,拒絕了歐陽提議的兩派說法,而是把其割成四派。並且還秘密會見了白時中、王敏兩人。表達了朝政改革的意圖。當然,也少不了監督機構,清議大夫就是監督工具,因為第一清議大夫是無法收買的,第二,清議大夫沒有利益之爭。第三,清議大夫不參加任何派別。
歷代名帝都比歷代名臣能幹嗎?顯然是否定的,無論是哪個因素,皇帝的才學和見識都很難越本朝所有的臣子。只不過,臣子們露頭不露頭罷了。趙玉就深知這點,知道自己的執政能力雖然比宋徽宗來得強,但是比起李綱實幹、歐陽進取等等,確實有所不如。而且自己因為顧忌名聲或者是其他的原因,反而沒有下面人敢做。
太上皇事件中,如果不是她執政,歐陽、吳敏誰執政都不會停戰。白時中倒是會停戰和談,但也不會持續太久,因為軍費的浪費必然要被歐陽他們彈劾反對。而宋徽宗一事中,趙玉身份反倒是最難處理的,她不停戰不行,她停戰理由充分,別人不敢說她浪費軍費,導致她不想停也只能停的無奈。
這是趙玉和歐陽對模式一個探索。歐陽雖然知道各種制度的先進,但是也覺未必就能適應中國的國情。趙玉會同意削弱一定皇家權利,和其沒有子嗣有很大關係。雖然失去了一定的權利,但是皇帝就不再成為矛盾的焦點。皇帝是否是暴君,和是否被推翻沒有直接的關係。這麼一來,很有力杜絕農民起義對皇帝的針對xing,讓皇帝置身事外。但同時皇帝又把持了兵權、特赦權、官員任免權等足夠影響朝廷決策的權利。雖然不直接參與管理政務,但卻掌控著一切。
趙玉回復公文,表示同意給予歐陽東京三萬禁軍的調動權,同時也順應眾議,給予歐陽監國之權。另外也寫了幾封信給反對黨,鼓勵他們抓歐陽的辮子。
……
朱達雖然不是什麼名將,但不可否認還是比較優秀的將領,經歷過很多的戰鬥。慕容默戰鬥經驗很豐富,由於其原本是西北軍道的人,所以對遊牧民族在高山作戰特點比較了解。
歐陽在朝議上得到多數的信任票,支持對羌族開戰後,就給予樞密院出兵權利,點朱達和慕容默為將,樞密院將負責這三萬人的戰略目的達成。至於怎麼指揮軍隊,怎麼打仗,歐陽倒是想干涉,但卻被吳敏制止。吳敏認為打仗歐陽是外行,而且身處千里之外,指手畫腳有紙上談兵之嫌。歐陽接受了這個批評。
朱達還沒離京,清議大夫的朝議制度就擺到了所有人面前。把朝議形式用文字規定下來,執政人和反對派別之間的關係等等。重要一點就是,大理寺和御史台將獨立出來成為監督機構。比如有人抓了歐陽痛腳,可以上告大理寺,認為歐陽沒資格再執政。而後大理寺就和御史台出面調查,一旦確認歐陽違反了朝議制度就可以強制讓歐陽下台,如果歐陽是其他方面問題,御史台只能上報提議重新選舉。
朱達出了,帶領三萬武裝到牙齒的東京禁軍。歐陽就是鷹派的代表,他對遊牧民族還有邊族喜歡採取分割同化的辦法。歐陽不容許他們形成聚集區,擁有自己的語言。這點吳敏是贊成的,但李綱是反對的,而和歐陽一起執政的白時中對歐陽這樣想法也持反對意見。不過因為政治需要,白時中支持歐陽,吳敏反對歐陽。吳敏和李綱都在等歐陽的政策出現大問題,最後把其拉下馬來。比如朱達打敗了,比如其他邊族恐慌而起,都是能讓歐陽下台的可能。
李綱對權利**不大,但是卻很反對歐陽對邊族政策。為了改變這一切,他也只能奪回權利後改變政策。這和皇帝打交道不同,你有可能用道理或者是萬言書去感動皇帝,扭轉皇帝的政策。李綱知道自己根本不可能說服歐陽,因為歐陽採取的政策是其執政內部有統一認識的。如果歐陽亂來,歐陽很可能會被自己人轟下台來。
這個制度不是說起就起的,這是趙玉已經打算很久的一個構想。不過原先代表人物中並沒有歐陽就是。趙玉認為歐陽不是雲遊,就是被自己法辦,幾乎不可能去朝堂。歐陽本身對當官,特別是複雜局面的朝會是沒有興趣的,不過卻被趙玉的改革計劃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