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基本需求被滿足之後會想追求更高層次的東西。
老實講關建英過去在矽谷從業的二十年還是有一定的積累,說低層次的財富自由不為過。
來新芯半導體之後,拿到的期權隨便混混也能實現較高層次的財富自由了,這時候人就會有更多的追求。
像關建英這樣在半導體行業幹了一輩子的老兵來說,更高層次的追求自然和半導體相關,他是真心希望把新芯張江的研發團隊打造成一隻業內足夠有戰鬥力的團隊。
會被周新忽悠著回張江開荒,多少有點家國情懷在心中。
當時周新勸關建英回國,包括在國內參與到新芯科技的日常經營管理中來,關建英對周新想做什麼有大致的了解。
說到底會來張江開荒的華國工程師都有差不多的目的,那就是在華國發展晶片產業。
因為能被關建英看上的都有兩把刷子,即便矽谷受到納斯達克泡沫破裂影響大批晶片產業裁員,像他們這種有兩把刷子的工程師不至於找不到工作。
再不濟在當下這個年代在阿美利肯隨便找個活干工資都比華國的高級白領更多。
雖然關建英很肯定周新有想發展華國晶片產業的想法,但是不代表周新非得用他們這幫人,乾的不行就換人,關建英在矽谷乾的時候類似的事情見得多了。
因此出於自身利益考量、更高層次追求、為團隊其他員工考慮,關建英都希望能做出成績來。
在公司內部同樣是一個爭取資源的過程,光是新芯科技,內部有光刻機、晶片設計、晶片代工、工業軟體、消費電子等多個板塊多個領域。
這裡的工業軟體是指eda,晶片設計的輔助軟體,胡正明加入新芯之後,新芯科技全資收購了思略半導體。
在收購思略半導體之後,新芯在慢慢把思略半導體搬到華國來。
憑什麼晶片設計每年的分紅最多,績效工資拿大頭?還不是因為有藍牙晶片、mphone的a系列晶片和手機集成晶片這三款拳頭產品撐著。
這三款拳頭產品決定了晶片設計領域創收最多,從公司績效設計上能分到最多的績效工資。
其他領域的員工和管理者們也不會有意見,因為收入就是底氣,底氣擺在這裡,別人來鬧也沒用。
但是關建英清楚是怎麼一回事,不管是藍牙晶片還是a系列晶片說白了都是矽谷團隊的成果。
而手機集成晶片是他們的研發成果,這一成果研發難度有限,有這樣的想法完全是胡正明對華國市場的充分調研後提出的,他們的功勞同樣有限。
躺在這樣的成績單上享受著最好的資源,關建英這個濃眉大眼寬頭方臉長相的中年男人感覺不那麼自在。
他希望藉助智慧型手機晶片的研發鍛煉隊伍,更是為他們團隊證明,薪水和實力是匹配的。
胡正明聽完後笑了笑:「老關,我完全理解你,大家來華國開荒沒有誰內心壓力是不大的。
以我本人為例,來新芯科技之後比我當年在矽谷打兩份工還更累。
當時我同時在伯克利上課,然後一邊在搞思略半導體,有的時候還接了一些其他公司的活。
但是一點都不累,我感覺自己做的遊刃有餘,生活和工作之間平衡的很好。
甚至還有時間來華國這邊做學術交流,開學術講座。
來新芯之後我感覺自己就像個陀螺一樣,一直被各種各樣的事情推著走,同時還要做出正確的決策。
從現在回過頭來看,無論是手機集成晶片還是小米電子,都是正確的戰略規劃。
這兩步為我們爭取到了時間和空間,我們同時實現了效益和規模的雙重收穫。」
胡正明沒有做過多解釋,因為他們在內部高管會議上談論過很多次。
這裡的爭取到了時間和空間是指,新芯科技藉助小米電子和手機集成晶片實現了新芯科技內部不同晶片產業間的協同效應,形成了業態聯動。
如果沒有這兩款產品,新芯科技的利潤來源完全靠藍牙晶片和a晶片,這兩款晶片都有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他們要用到先進制程,而先進制程華國沒有。
也就是說這兩款晶片賣的再好,新芯科技也只能享受到晶片設計和銷售帶來的收益,對晶片代工、半導體設備和工業軟體是沒有幫助的。
沒有幫助的意思就是,這兩款晶片不能幫他們培養隊伍,把設備、資金、人才等等各類資源給運轉起來。
對半導體企業來說,把這些資源運轉起來是最關鍵的事,運轉的越多越好,哪怕虧本也在做不惜。
像三星在存儲晶片下跌周期的時候逆勢擴張,哪怕虧本也不能斷了生產。
對於新芯來說同樣如此,藍牙晶片和a晶片是重要利潤來源沒錯,靠這兩款產品就實現了大幅盈利同樣沒錯,但是只有這兩款產品,新芯科技只能成為一家晶片設計公司。
無法成為像三星那樣橫跨多個半導體領域的巨頭。
因此新芯科技在開董事會的時候,給予了小米電子和手機集成晶片極高的評價,認為這兩個板塊的成功對新芯科技的意義比藍牙晶片和a晶片還要更重要。
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對華為來說生死攸關,為什麼?因為它能把內部很多技術給消化掉,讓內部的研發投入有明確的產出,讓整個企業不會陷入一個只有研發沒有產出的囚徒困境中去。
小米電子和手機集成晶片業務對新芯科技的重要性比消費者業務對華為的重要性更甚。
胡正明繼續說:「在做決定之前我同樣面臨巨大的壓力。
華國有大量的消費電子品牌,除了聯想、惠普、戴爾這些巨頭外,還有大大小小的電子品牌,我們做個人電腦真的有市場嗎?
走極致性價比路線會不會受到同行打壓,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輿論衝擊。
包括手機集成晶片,這樣明顯很有市場,但是為什麼沒有企業做?是研發上有坑,還是企業不買賬,還是監管不允許這樣的產?
我幾乎每天都會更新自己的問題清單,然後挨個去確認,要麼去做調查,要麼去問人,來滿足我自己內心的疑惑和不安。
現在回過頭去看這兩個決定很正確,有很好的成績和很好的效果,讓新芯有了成為跨領域巨頭的可能性。
但是如果這兩塊業務失敗了會怎麼樣?也許我們還是能做成跨領域的巨頭。
但是生死會被掌握在別人手裡,我們的晶片代工業務只能像中芯國際一樣,和台積電大打價格戰。
台積電的晶片代工業務價格是多少,中芯國際就是他們的七折甚至五折。
不要營收和利潤也要把企業規模維持住,維持企業的運轉。」
中芯國際初期完全就是從台積電口裡搶吃的,台積電快要拿下的訂單,中芯國際跑去和客戶說我只要七折的價格,甚至還答應幫客戶承擔缺陷晶片的成本。
後世蘋果在3nm晶片代工上就逼迫台積電承擔缺陷晶片的生產成本,相當於台積電僅向蘋果收取那些良品晶片的費用。
這對於晶片代工企業來說無疑是很難接受的,早期中芯國際在幫德州儀器代工90nm晶片的後半段的時候就接受過類似的條款。
胡正明說:「去年的時候張汝京他們幫德州儀器代工130nm的晶片,最近在和他們聊的時候,他們預計在今年年底的時候會幫德州儀器代工90nm的晶片。」
關建英有些驚訝的看著胡正明:「老胡,中芯國際有辦法繞開瓦森納協定的限制?
他們能進口90nm的關鍵設備?」
胡正明搖頭:「他們只是幫德州儀器做90nm晶片的後半段,相當於德州儀器做完大部分工序,然後剩下的部分交給中芯國際。
本來這塊業務台積電都要拿下了,他們有90nm的能力,他們做起來得心應手。
結果中芯國際靠著不惜一切的成本優勢還是拿下了,這也是為什麼台積電要不顧一切起訴中芯國際的原因。」
台積電在阿美利肯的北加州聯邦法院起訴中芯國際,認為中芯國際通過各種不當的方式取得台積電商業秘密及侵犯台積電專利。
胡正明繼續說:「如果我們要靠外力來做晶片代工業務,也只有降價一條路,本身這一領域中芯國際打價格戰就已經夠凶了。
我們再進入的話,價格戰的慘烈程度還要更上一層樓。
我不知道中芯國際的技術是怎麼來的,但是老實說我們都做晶片做了這麼多年,中芯顯然有從台積電那邊搞來一些技術。
我們是買的,他們是通過一些不那麼光明正大的手段獲得的。
這也導致我們的成本比中芯國際要更高,在價格戰上劣勢會更大。
打價格戰的話需要不斷輸血維持規模,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小米電子和手機集成晶片的成功讓我們走出了這樣的困境,讓新芯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我們手裡。
因此我想說的是,做之前別擔心太多,付出全力去做就好了。
你覺得現在的團隊沒有積極性,就去招人,以新芯科技的待遇,去彎彎、獅城和高麗招人輕輕鬆鬆。
你不還有那麼多招人名額沒有用完嗎?
覺得團隊效率變低的最好方式就是加人。」
如果沒有新芯科技的異軍突起,台積電、聯電和中芯國際將占據晶片代工市場超過百分之八十的份額。
聯電就是聯發科,靠著手機集成晶片大賺特賺。
新芯科技的出現,讓這三家企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正是因為日子不太好過,台積電才比原時空更早動手。
他們的手段不僅僅是去阿美利肯起訴中芯國際,還包括從彎彎入手同時打擊中芯國際和聯電。
彎彎新竹地檢署法官陳榮林帶領120餘名調查員在沒有和聯電董事長曹興誠溝通的前提下,對聯華電子展開大搜索,取走許多賬冊資料和計算機檔案。
與此同時,聯電副董事長宣明智以及大陸和艦科技董事長徐建華的住所也遭到有關方面「搜索」。徐建華後續還被關進去詢問,被保釋出來之後依然被禁止出境。
兩套組合拳下來打的聯電和中芯國際都有點懵。
最大原因就是市場不好做,台積電也想打擊新芯科技,問題是找不到把柄,專利嘛有合同為證,新芯科技是明碼標價買的。
新芯科技也不打價格戰,他們自己內部的業務就夠做了,沒有必要去和台積電打價格戰搶客戶。
從行政上打擊,華國壓根不會鳥台積電,和新芯相比,台積電在國內的關係網絡可以說是沒有。
至於在阿美利肯,台積電的關係網絡同樣不如新芯,那就只好拿同為兄弟的聯電和仇人中芯國際下手。
關建英聽完後點頭:「我會想個辦法的。
還是台積電狠啊,我聽我在聯電的朋友說,曹興誠壓根不知道這件事,新竹方面提前一點風聲都沒有透露出來。」
胡正明說:「嘿嘿說白了還是政治博弈。
老曹還是太嫩了,我和他也很熟,聯電通過和艦科技這個殼把技術賣給中芯國際。
說白了這件事在做之前,老曹已經上上下下都打點過了。
包括立審委在內的各個要害部門,老曹都已經擺平了,事前也評估過風險,他怎麼可能隨便就幹這件事,要知道他之前可是kmt內閣參贊,和各個大佬都很熟。
在2000年以前的時候老曹就想參股申海貝嶺,當時貝嶺在建8英寸的晶圓廠,貝嶺當時只有一座4英寸的晶圓廠,老曹的參股對他們來說是極大助力。
其實老曹一直都想到大陸來插一腳,之前一直沒合適的機會,和艦科技屬於是難得的契機。
只是沒想到他們的政治博弈出了新的變化,導致他完全沒有準備就被查。」
關建英好奇道:「他為啥一直想來大陸插一腳?」
這就充分證明了兩人的圈子不一樣,胡正明和曹興誠認識,還打過不少交道,關建英只認識聯電的核心骨幹。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