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馮府的主子們都已起身。
周氏姚氏領著兒女們前來雍和堂請安。
馮侍郎穿著緋色官服,威嚴中透著文官的儒雅之氣。他目光一掠,先落在長孫馮文彥的臉上「文彥,國子監四月底的考試,你準備得如何了?」
馮侍郎自己是科舉出身,三個兒子,長子是兩榜進士,三兒子是探花,讀書最差的次子,也是個舉人。
說馮家是書香門第,絕不為過。
到了馮家孫輩,就有些難以啟齒了。
馮文彥課業平平,連考了三年,也沒能考中秀才,每個月國子監的月考幾乎都是乙下,從未拿過甲等。實在令人失望。
馮文彥被祖父凌厲的目光一掃,頭皮一緊,低著頭應道「孫兒一定勤奮苦讀,爭取拿個甲等。」
馮侍郎淡淡嗯了一聲,又看向馮文皓。
馮文皓比起馮文彥來,還要差一截。馮文彥好賴是考進國子監的。到了馮文皓這兒,靠的是馮侍郎這張老臉。三品以上的官員,有一個蔭補的名額。馮文皓用這個名額才進了國子監讀書。
馮文皓生性懶散好玩,在國子監里還結交了幾個「性情相投」的好友。想靠讀書考功名是沒指望了,別惹禍都算好的。
不過,馮文皓嘴皮子麻溜,慣會討長輩歡心,腆著臉笑道「祖父,孫兒一定盡力。」
馮侍郎略一皺眉,最後看向馮文禮。
馮文禮才七歲,還沒到考國子監的年齡。馮府請了一個西席先生,馮文禮就在府中開蒙讀書。
馮文禮倒是十分刻苦,不過,也算不得天資聰穎。
馮文禮年少膽小,被祖父一看,心裡就發憷,很快垂下頭。
馮侍郎將到了嘴邊的嘆息咽了回去。
孫子們不爭氣,一個不如一個。虧得還有幾個貌美的孫女,能攀幾門好姻親,保馮家富貴前程。
馮夫人忽地眉頭一皺,張口問周氏「少君怎麼沒來雍和堂請安?你昨日沒將馮家的規矩告訴她嗎?」
周氏忙起身應道「兒媳這就打發人去荷香院,讓少君過來。」
馮夫人有些不滿「我一把年歲了,還能掌家幾年?以後這馮家內宅,都得你來掌管。荷香院的事,你這個做伯母的要多上心。」
周氏只得低頭認錯「婆婆說的是,是兒媳太過粗心,以後一定留意。」
長媳不好當。
婆婆性情嚴苛近乎刻薄,周氏這個長媳,就更難了。事事小心,事無巨細,還是時常被挑刺。
話未說完,大丫鬟胭脂走了進來「啟稟老爺夫人,三小姐身邊的丫鬟吉祥有事稟報。」
這一大早的,不來請安,打發丫鬟來算怎麼回事?
馮夫人心中愈發不快,淡淡道「讓她進來。」
片刻後,吉祥進了雍和堂。
眾目睽睽之下,吉祥有些侷促,行了一禮說道「奴婢見過老爺夫人。三小姐趕路奔波辛苦,十分疲倦,今日有些頭痛,要歇息一日。請老爺夫人恩准!」
馮夫人輕哼一聲「倒是嬌慣的很。」
馮侍郎警告地看馮夫人一眼。
馮夫人只得改了口「姑娘家身子骨嬌弱,多歇兩日也無妨。」
吉祥鬆口氣,又怯生生地張口道「表公子今日要出府,小姐吩咐奴婢隨行。不知這是否合府中的規矩。」
這等雞毛蒜皮的小事,馮夫人懶得過問,隨口道「和門房管事說一聲便可。」
吉祥忙謝恩告退。
出了雍和堂後,「吉祥」勾起嘴角,目中閃過狡黠的笑意。
這個「吉祥」,是馮少君易容裝扮出來的。
馮少君八歲到了崔家。崔家是平江府頂尖的富戶,養了不少家丁護衛,還以重金養了幾個江湖高人看家護院。這其中,有一位胡娘子,擅長易容術。
馮少君知道後,頗覺有趣,私下央求外祖母,想學胡娘子的獨門秘技。
外祖母對她千嬌百寵,很快應了。
江湖人看家保命的本事,輕易不肯傳授。不過,在得了萬兩銀子後,胡娘子恨不得將全身的本事都傳給馮少君。
馮少君練武算二流,學易容術的天賦卻是世間少有。
一個人易容改扮成另一個人,不算最難。
難的是行立坐臥說話行事不露分毫破綻。
馮少君在十一歲時,已經能易容改扮瞞過外祖母的眼。到十三歲時,胡娘子對她說「你的易容術已青出於藍。我沒什麼可教你的了。」
「不過,有一點你要記住。你會易容術一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就像你習武一樣。」
「這都是你壓箱底的本事。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能救你一命。」
她將胡娘子的話牢牢記在了心裡。
除了外祖母,只有鄭媽媽和吉祥知曉。
她和吉祥年齡相若,個頭身形差不多。她想溜出崔家,便和吉祥「互換身份」。吉祥扮作她的樣子,在屋子裡待一日。
她易容成吉祥的模樣出現在人前。
前世,她便是用這個法子,逃出了秦王府。
數年後,她以秦王府和馮氏滿門的鮮血,告慰無辜枉死的吉祥和鄭媽媽在天之靈。
……
前世種種,馮少君不願再想。
她邁著輕快的步伐,去見表哥崔元翰。
「奴婢見過表公子。」
馮少君行禮時的嬌俏模樣和吉祥分毫不差,聲音也一般無二「小姐今日有些頭痛,要歇一日。打發奴婢隨表公子一同出府。」
表妹嬌生慣養,趕路奔波歇息幾日再正常不過。
崔元翰絲毫沒起疑心,笑著說道「既如此,我一個人出府便是。你回去好生照顧表妹。」
馮少君笑道「有鄭媽媽照顧小姐,表公子只管放心。奴婢奉主子之命,得去一趟紅妝閣。」
紅妝閣專賣女子水粉胭脂香膏,在京城頗有名氣,在江南各府亦有分店。
姑娘家嘛,都愛美。馮府有幾位姑娘,少不得互相攀比。以少君表妹的脾氣,自然要做最美的那個。
崔元翰失笑「也好。」
然後,傳令下去,點了幾個護衛,領著嬌俏可人的「吉祥」,一同出了馮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