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第144章 清朝名臣史貽直:從少年才俊到朝堂重臣

    一、早年仕途

    史貽直在早年就已經展現出了他非凡的政治才能。他在1700年,即康熙三十九年,年僅十九歲時就考中了進士,這在當時的科舉制度下是非常難得的成就,也說明了史貽直自幼聰慧,飽讀詩書。自中進士後,他歷經多次遷升,最終成為侍讀學士,這是對他學問和品性的肯定。

    到了雍正初年,史貽直被命令進入南書房行走,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職位,意味著他已經成為皇帝身邊的重要顧問。此後,他被提拔為吏部侍郎,並且在不同的部門之間任職,包括工部和戶部尚書,這表明他在處理政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在雍正年間,史貽直多次被派遣處理地方事務,顯示了他卓越的治理能力和公正無私的精神。例如,在處理河南按總督田文鏡彈劾信陽知州黃振國一案時,史貽直不僅公正地審理案件,而且還揭發了之前由田文鏡推薦的上蔡知縣張球的不法行為,這體現了他在執行公務時不偏不倚的原則。

    另外,在調查前任總督年羹堯在河東鹽政方面的違法行為時,史貽直發現年羹堯的兒子私底下干擾了鹽法的執行,對此他同樣作出了公正的裁決。而在處理福建巡撫朱綱彈劾按察使喬學尹等人的案件時,史貽直同樣堅持了公平正義的原則,得到了雍正帝的讚賞,並因此被臨時委任為福建總督。

    在擔任福建總督期間,史貽直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改善當地的經濟狀況。比如,他禁止福建水師在巡海時夾帶貿易貨物,侵蝕關稅的行為;他還請求允許使用台灣應繳納的軍糧換取穀物,運往福州、興化、泉州、漳州四府,以解決這些地區米糧不足的問題,並且通過輪換銷售舊米存儲新米的方式來保持糧食市場的穩定。

    此外,他還關注到了內地士兵前往台灣駐防時給當地土著帶來的困擾,並建議派遣副將進行監管,減少對土著社區的影響。

    在雍正八年,史貽直被調任為兩江總督,但他以家鄉為由請求辭去職務,但未得到批准。之後,他被授予左都御史的職務,但仍留在兩江地區任職。在處理軍事物資運輸問題時,史貽直提出了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意見,反對疏浚丹河的提議,並提出在河南府陝州等地儲備糧食以方便轉運。

    二、高宗初年

    雍正十三年(1735年)七月,史貽直被召回京城。同年八月,雍正帝駕崩,乾隆帝即位。史貽直入宮覲見時,乾隆帝拿出了雍正帝的遺物——一件遺念衣物贈予史貽直,並勉勵他保持一貫的忠誠態度。面對此情此景,史貽直感動得淚流滿面,乾隆帝也被這份真摯的情感所觸動,不禁淚下。

    史貽直隨即上書,提出了幾項重要建議。他認為,對於科道官員以及吏部、禮部應該遵循舊有的選拔制度,採用科舉制度選拔人才。對於官員的升遷提拔,應當摒棄只看資歷的做法,以免造成投機取巧者不覺得公平,而那些默默無聞的人則會感到不滿。此外,他還指出河南省內一些州縣報告開墾了砂礫山崗的土地,並按照面積徵收賦稅,導致許多貧苦百姓為了繳稅而不得不賣兒賣女。他認為這種做法損害了國家形象,並請求派遣廉潔公正的大臣去安撫這些地區,以便迅速查明實情。

    乾隆帝聽取了史貽直的意見,並將其建議提交給了總理事務王大臣會議討論實施。

    不久之後,史貽直被任命為湖廣總督。乾隆元年(1736年),他上疏指出,根據舊制,如果州縣倉庫的糧食出現虧損,處罰標準是一石糧食等於一兩銀子,但實際上糧食的價值並沒有那麼高。尤其是對於其他各種雜糧,這樣的處罰標準顯然不公平。後來,相關部門商議後決定,一石米當作一兩銀子,而穀物和其他雜糧則只相當於半兩銀子,這一規定被正式寫入法令。


    史貽直還注意到了武昌城西南方向長江和漢江交匯處的長堤問題。他下令相關部門重新勘察並重建堤壩,從王惠橋到土城磯,全長超過一千三百餘丈,並計劃三年內完工。這項工程對於防止洪水災害具有重要意義。

    湖廣地區是兩淮鹽業的主要市場,但由於地理位置複雜,部分偏遠地區的人們更傾向於食用四川和廣東的鹽。兩淮鹽政尹會一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會影響兩淮鹽業的正常運作。然而,史貽直認為,儘管湖廣大部分地區依賴兩淮鹽業,但在一些偏遠的地方,兩淮鹽難以到達,如果強行推行可能會給官府和商人帶來困難。最終,有關部門同意了史貽直的意見。

    此外,在處理湖南城步等縣發生的苗族叛亂事件時,史貽直與巡撫高其倬等人合作,成功平定了叛亂,得到了乾隆帝的高度讚揚。

    隨後,史貽直被召回京城,歷任工部、刑部、兵部和吏部尚書。乾隆七年(1742年),他被任命為直隸總督,但很快又被召回京城,擔任協辦大學士。乾隆九年(1744年),他被授予文淵閣大學士的職位。到了乾隆十年(1745年)三月,史貽直又獲得了太子太保的榮譽稱號。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三、晚年歲月

    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史貽直的兒子史奕昂在山東運河道任職,後因巡撫鄂昌的推薦,被任命為甘肅布政使。然而,鄂昌在乾隆二十年因涉及某些案件而被抄家,案件牽涉到史貽直曾為兒子請求過幫助的事實。面對這種情況,乾隆帝考慮到史貽直一直以來的勤勉謹慎,沒有給予嚴厲的懲罰,而是命令他退休回到原籍,並召回了史奕昂回京。

    史貽直的退休並未持續太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時,史貽直親自前往沂州迎接聖駕。乾隆帝對這位老臣依然十分敬重,特許他在家享受俸祿。不久之後,乾隆帝又召回了史貽直,並恢復了他的大學士職位。然而,史貽直在返回京城的路上身體不適,乾隆帝特地派遣御醫前往照料。

    回到京城後,史貽直被任命為工部尚書,並被加封為太子太傅,這表明乾隆帝仍然非常看重他在朝堂上的經驗和影響力。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由於史貽直成為進士已經整整六十年,乾隆帝特別賜詩一首,表彰他為「人瑞」,並給予了特殊的待遇,允許他在參加祭祀典禮時不必跟隨群臣行禮,可以乘坐轎子直接進入宮廷。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考慮到年齡和健康狀況,史貽直請求退休,乾隆帝雖然同意了他的請求,但仍然給予了他相當高的禮遇,免除他兼任工部事務的同時,每年額外增加五百金的俸祿。這樣的安排既體現了對老臣的關懷,也顯示出乾隆帝對史貽直的認可。

    到了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史貽直以八十二歲高齡逝世。乾隆帝追贈他為太保,並允許將其牌位供奉在賢良祠,以表彰其一生的政績與德行。此外,他還被賜予了「文靖」的諡號,這個諡號寓意著他是一位具有文化修養並且能夠安定一方的人物,是對史貽直一生最好的總結。

    結語

    綜上所述,史貽直的一生是充滿榮耀與成就的一生。從少年成名到晚年榮歸,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什麼是真正的士大夫精神。他的故事不僅是個人奮鬥的佳話,更是清朝盛世下文官群體的一個縮影。

    喜歡古代歷史著名人物



  
相關:    奧術神座  修羅武神  百鍊飛升錄  校花的貼身高手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古代歷史着名人物第144章 清朝名臣史貽直:從少年才俊到朝堂重臣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82s 3.78MB

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
360搜"古代歷史着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