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承慶,字延休,河內郡陽武縣人,武周時期宰相,納言韋思謙之子,出身京兆韋氏小逍遙公房。個性謹畏,事親篤孝,進士及第,授烏程縣令,累遷中書舍人,屢進讜言。轉吏部侍郎,銓授平允,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神龍革命,依附於幸臣張易之,坐罪流放嶺表,韋後掌權後,召為員外秘書少監,兼修國史,封上柱國、扶陽縣子。遷黃門郎,未拜而卒,追贈禮部尚書,諡號為溫,著有文集六十卷,至今已佚。
李承嘉,本姓丙,隴西成紀人,唐朝大臣,應國公李粲的孫子,紀王參軍李旻的兒子。門蔭入仕,歷任司勛員外郎、并州太原令,出任御史大夫,依附於梁王武三思,參與迫害桓彥范等,進封襄武郡公,累遷戶部尚書,卒於任上。
鄭愔,字文靖,滄州滄縣人,唐朝時期宰相,衛州刺史鄭玄升之子,舉進士出身。武周時期,得到張易之兄弟推薦,出任殿中侍御史,神龍革命後,貶為宣州司戶。唐中宗即位,依附於宰相武三思,出任中書舍人,遷太常少卿。迎合韋後之意,作《桑條樂詞》十首,擢吏部侍郎,加同平章事,成為宰相。不久受到彈劾,貶為江州司馬,後再遷秘書少監,貶官沅州刺史,仍留洛陽,勾結譙王李重福陰謀叛亂,事敗伏誅。
李懷遠,字廣德,河北道邢州柏仁縣人,出自趙郡李氏西祖,唐中宗時宰相。司禮少卿,徙同州刺史,治尚清簡,累官同中書門下三品,封趙郡公,雖久居榮位,而習而簡樸。
娑葛,欽化可汗,突騎施烏質勒之子,因功被唐冊封欽化可汗,並賜名突騎施守忠,並襲爵為懷德金河郡王拜左驍衛大將軍兼衛尉卿。因阿史那闕啜忠節賄賂當朝權貴宗楚客,宗楚客向中宗進讒,罷免郭元振安西大都護,另派牛師獎為安西副大都護髮甘涼二州兵進安西征討娑葛,同時又秘遣御史中丞馮嘉賓聯絡阿史那闕啜忠節,娑葛義憤填膺,設伏剁斃馮嘉賓,生擒阿史那闕啜忠節,即發5000兵出龜茲,5000兵出拔換城,5000兵出焉耆,5000兵出疏勒大敗牛師獎。娑葛致信郭元振,表明只反阿史那闕啜忠節不反唐,剁斃馮嘉賓,攻殺牛師獎都是被宗楚客逼迫所致,郭元振見安西局勢動盪,戰爭一觸即發,於是遣其子郭鴻懷揣奏章間道疾馳入朝,將安西實況上奏中宗。朝廷弄清原委後,經略使周以悌被問罪流放白州,復以郭元振為安西大都護府大都護,冊封娑葛為賀臘毗伽十四姓欽化可汗,賜名突騎施守忠,結為西疆屏藩。以朔方道大總管張仁願為統帥,娑葛為金山道前軍大使討伐東突厥汗國。睿宗繼位,東突厥默啜可汗率東突厥將士突襲,娑葛遭伏被殺。
豆盧欽望,字思齊,昌黎徒何人,鮮卑族,唐朝宰相,代州都督豆盧仁業之子。初以門蔭入仕,補任太子忠,千牛備身,遷遂州司兵參軍,入為尚食直長、主爵郎中,參加唐朝征服朝鮮半島的戰爭。輔導太子李弘,累官遷州都督、司賓卿,拜內史。唐中宗復位後,拜左僕射、平章軍國重事、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安國相王府長史。
崔融,字安成,齊州全節人,唐朝大臣、文學家,初唐「文章四友」之一,出身清河崔氏,南祖烏水房,進士及第,累補宮門丞、崇文館學士,遷太子侍讀,出任魏州司功參軍。武則天冊封嵩山時,進獻《啟母廟碑》《朝覲碑》,授著作郎、起居舍人、內供奉,遷中書舍人。得罪寵臣張昌宗,貶為婺州長史,遷禮部郎中、大理少卿、知制誥,依附於張易之兄弟。神龍革命,貶為袁州刺史,拜國子司業,兼修國史。以預修《則天實錄》功勞,封清河縣子,創作《則天哀冊文》時,苦思過甚,發病而卒,獲贈衛州刺史,諡號「文」。
紀處訥,秦州上邽人,唐朝時期大臣。迎娶宰相武三思的大姨子,武周時期,遷太府卿,唐中宗復位後,累拜侍中,後捲入韋後集團,坐罪被殺。
於惟謙,唐中宗年間短暫拜相,拜相前的仕途幾無記載,作為宰相,在《舊唐書》《新唐書》中均沒有傳,甚至也未被列入宰相世系表的于氏表。在中書侍郎任上被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實質宰相,後罷相改任國子祭酒。
李懷遠,字廣德,河北道邢州柏仁縣人,出自趙郡李氏西祖,唐中宗時宰相。應四科舉擢第,累除司禮少卿,徙同州刺史,治尚清簡,累官同中書門下三品,封趙郡公。雖久居榮位,而習而簡樸。卒,諡曰成。
杜敬同,京兆杜陵人,唐代名臣杜如晦叔父杜淹次子,襲父爵,任中書舍人,官至鴻臚少卿,封東陽公,杜敬同子杜從則,唐中宗時為蒲州刺史。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