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第十三章 張王樂府——王建

    王建,字仲初,許州潁川人,唐朝大臣、詩人。出身寒微,貧困潦倒,考中進士,一度從軍。中年入仕,歷任昭應縣丞、太府寺丞、秘書郎、太常寺丞,累遷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去世時年六十六歲。

    王建,家境貧窮,終日憂衣食,門第衰微,早歲即離家寓居魏州鄉間。後與張籍相識,一道從師求學,並開始寫樂府詩。辭家從戎,曾北至幽州,南至荊州等地,寫了一些以邊塞戰爭和軍旅生活為題材的詩篇,在從軍走馬十三年後,離開軍隊,寓居咸陽鄉間,過著「終日憂衣食」的生活。在長安時,與張籍、韓愈、白居易、劉禹錫、楊巨源等均有往來,遷太常寺丞,出為陝州司馬,世稱『王司馬』。

    寫了大量的樂府,同情百姓疾苦,與張籍齊名,又寫過宮詞百首,在傳統的宮怨之外,還廣泛地描繪宮中風物,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材料。寫過一些小詞,別具一格,《調笑令》,原題為「宮中調笑」,可見本是專門供君王開開玩笑的,王建卻用來寫宮中婦女的哀怨:「團扇,團扇,美人病來遮面。玉顏憔悴三年,誰復商量管弦。弦管,弦管,春草昭陽路斷。」末句斬釘截鐵,守望之情,躍然紙上。又如《江南三台》:「揚州池邊小婦,長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純是白描,別有情趣。


    一生沉淪下僚,生活貧困,因而有機會接觸社會現實,了解人民疾苦,寫出大量優秀的樂府詩。他的樂府詩和張籍齊名,世稱「張王樂府」。著有《王司馬集》,其詩反應田家、水夫、海人、蠶農、織婦等各方面勞動者的悲慘生活,題材廣泛,生活氣息濃厚,愛憎分明。反映了勞動人民備受殘酷剝削壓迫的痛苦生活,特別對勞動婦女的悲慘境遇深表同情;揭露了君主荒淫、權豪兇橫和藩鎮混戰等黑暗的社會現實,抨擊了給廣大人民帶來災難的開邊戰爭,同時也譴責了邊將的無能,不知收復失地,表現了既反對窮兵黷武,又慨嘆國土淪喪的進步立場。

    此外,他還有一些作品,如《賽神曲》《田家留客》等描寫了農村風俗和生活畫面;《寄遠曲》《鏡聽詞》等,表現了婦女對出門遠行親人的思念之情;《望夫石》《精衛詞》等,歌頌了堅貞的愛情和被壓迫者的鬥爭精神。也有少數作品,流露出人生無常、嘆老傷貧等消極情緒。善於選擇生活中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事件和環境加以藝術概括,集中而形象地反映現實,揭示矛盾。

    王建善於通過人物自白刻畫他們的心理狀態,在新樂府詩中很有特色;或在結尾用重筆突出主題,戛然而止。用筆簡潔峭拔,入木三分,語氣含蓄,意在言外。體裁大多是七言歌行,篇幅較短。語言通俗明晰而凝鍊精悍,富有民歌謠諺的色彩。用韻平仄相間,往往隔二句或四句換韻,節奏短促,激越有力,這些特色,形成了王建樂府詩特有的藝術風格。

    王建又以《宮詞》知名。他的《宮詞》百首,以白描見長,突破前人抒寫宮怨的窠臼,廣泛地描繪宮禁中的宮闕樓台、早朝儀式、節日風光,以及君王的行樂遊獵,歌伎樂工的歌舞彈唱,宮女的生活和各種宮禁瑣事,猶如一幅幅風俗圖畫,是研究唐代宮廷生活的重要資料。歐陽修《六一詩話》曾指出它的內容「多言唐宮禁中事,皆史傳小說所不載者」。詩中的描繪也栩栩如生,因而廣為傳播,頗有仿作。魏慶之《詩人玉屑》引《唐王建宮詞舊跋》說,後世「效此體者雖有數家,而建為之祖」。王建的五、七言近體,有一部分征戍遷謫、行旅離別、幽居宦況之作,因有真實的生活體驗,也能「感動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但這些詩往往雜有消極頹廢思想,藝術上也缺乏明顯特色。他的絕句,則清新婉約,多可誦之作。還寫過《宮中三台》和《江南三台》等小令,是中唐文人詞的重要作者之一。

    喜歡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相關:    娛樂帝國系統  神話版三國  網遊之劍刃舞者  校花的貼身高手  寒門崛起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第十三章 張王樂府——王建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178s 3.7571MB

搜"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
360搜"史事講將2隋唐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