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大虎聽了額頭直冒冷汗,如果坐實了這幾項罪名,自己非但一輩子都翻不了身,更有可能連性命都保不住,搞不好還連累家人。自己千算萬算,怎麼也沒有想到事情會如此兇險。
他在官場廝混了多年,自然知道其中險惡。儘管在白沙縣發生特大火災之後,他就有被扒掉身上這身官服的心理準備了,可是事情比他所想像的要來得更快更兇猛。
還想著抓緊剩餘的時間把自己手上該做的事都做了,至少可以做到問心無愧,誰曾想這邊剛剛開始觸摸到事情的關鍵,那邊就已經從多方面下了狠手,當真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馬大虎方才聽內官王總管說萬隆會一力保薦自己,還有點雲裡霧裡,此刻才知道其中所代表的含義:白沙縣發生這種世所罕見的大火災,皇帝沒有立馬下旨對自己問責,而是讓自己戴罪立功,又撥付巨額的賑災款項,並派了萬隆作為欽差大臣,這實在是有點無法想像。
由此也可以看出,萬隆在皇帝眼裡在朝中有著何等特殊的身份和地位。有了他坐鎮白沙縣,要清算黃郖、張源、唐超等人自然不在話下,便是來自覃州知府薛一鳴方面的壓力,也可以置若罔聞。如此一來沒有了後顧之憂,所有的事務就可以放開手腳大膽的去做了。
馬大虎心中對萬隆的無限感激沒有絲毫表露出來,也不知道如何去表達。畢竟萬隆地位尊崇、富可敵國,而且能夠隨便捐獻一百萬兩白銀給毫不相關的災民,試問夫復何求?
有了皇帝欽賜金劍的欽差萬隆強勢到來,周春紅指使下人阿三縱火一案頓時迎刃而解。
此時黃郖早已殞命多時,阿三見到妻兒無羔回來,高高懸掛的一顆心總算是暫時放下了。原本想將受李光逼迫的事從實交待,可是他見到公堂上的黃郖,心下早就怯了,哪裡還敢說。
李光是黃家人的事即使算不上是人盡皆知。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秘密,這也是黃郖不敢爭辯的事實。
阿三在幾次接觸之後自然是知道李光的身份,他在公堂上不是不想說,而是擔心這知縣也和主簿黃郖是一夥的。否則怎麼會讓他安然坐在一旁聽審。倘若自己沒有按他們事先吩咐的說,雖然不怕他們能拿自己怎麼樣,可是恐怕事後他們追究起來,妻兒都要受自己的連累。
馬大虎再次公開審訊周春紅指使下人縱火一案,李光還是那副對黃郖恨之入骨的口吻。將他受到黃郖指使逼迫阿三的事交待得一清二楚,又將他所知道的內情全部如實做了交待。
阿三早已獲悉此刻黃郖已死,黃家人幾乎遭到滅門,見李光說出了事情真相,再也不擔心他是故意演戲來欺騙自己,也就不再擔心黃郖等人會在事後對自己的妻兒不利了。
阿三隨即在公堂上將黃書強在蘇家如何收買他的事情,以及李光怎麼和自己接觸、又用妻兒逼迫自己到楊家倉庫放火的經過,一五一十地全部做了交待,並且將黃書強所給的一張官方特定使用銀票當作證據讓妻子給藏了起來,不多久也被呈到了公堂上。
黃書強在大牢內得知黃家所發生的滅門慘劇之後。心神徹底地崩潰了。
期間從大牢提審黃書強到公堂對質取證,奈何他早已經神智不清,除了胡言亂語什麼都不會,自然是無法從他口中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了。
事實上,當初馬大虎之所以拘禁黃書強,一方面是為了給黃郖施加影響和心理壓力,逼他就範,另一方面也是想從其口中得到一些有用的消息,此刻已然沒有了半點意義。
馬大虎手中所掌握有關黃書強的案件,最多只能是監禁幾年。並不足以致以死命。在發生了黃家慘案後,也就無意於再和一個傻子計較,將他和都春等人一併無罪釋放了。
黃書強這些年在白沙縣作威作福,沒少禍害尋常百姓人家。一旦失去黃家這個依恃,他就成了沒用的紙老虎,從大牢出來後都春避他唯恐不及,又有誰會去理會他的死活。
都春尚且如此絕然棄他而去,更不用說那些黃書強平常不當人看的下人了。
人們在白沙縣見到瘋瘋癲癲的黃書強,自有些被黃家欺壓過的人作賤於他。更多的人也是唾棄黃家,感到大快人心,絕沒有半個同情他的人。
此後,黃書強又在白沙縣苟延殘喘了三年時間,才悄無聲息的徹底結束掉他悲慘的命運。
有了阿三和李光這兩個人證的主動招認,又有確鑿地證據,周春紅一案終告水落石出。
周春紅在楊威母子離開之後,心中越想越不心甘,於是就叫阿三出面找機會教訓楊家人。
黃郖知道後決定藉此事打擊蘇家人和蘇曉苓,遂授意李光讓阿三放火燒了楊家的命根子庫房,自以為做得神不知鬼不覺,想不到最後還是被馬南山等人挖了出來。
李光逼迫他人縱火,念在他主動招認,最後處以二十大板、罰款五千兩白銀以示懲戒。
阿三雖然是受人唆使縱火,可是他一念之差,以致釀成白沙縣特大火災慘案,實在是罪不可恕。由於案情重大,決定在三天之後對其處以斬刑,並將相關卷宗上報到覃州方面稽核。
由於阿三的家境極其貧寒,又留下一對孤兒寡母無以為生,也就未曾再處以罰金了。
至於周春紅,阿三縱火縱然不是由她直接授意,可是也逃脫不了關係,最終馬大虎和欽差大臣萬隆一番商議後,決定對她處以罰金三十萬兩白銀的懲罰。
周春紅能夠僥倖保得一命,已是喜出望外,儘管罰金數目有點巨大,可是這筆錢她還是出得心甘情願。這些年她在蘇家也攢下不少的私房錢,加上蘇星河死後所分到的十多萬遺產,再算上蘇曉苓放棄她所屬的蘇家財產,三十萬兩白銀還是勉強可以湊得出來的。
由此,錯綜複雜的周春紅縱使下人放火一案,就此塵埃落定了。
與此案相對來說,黑虎山眾匪攔路搶劫賑災銀糧一案。就顯得簡單明了多了。
韓方等人可謂是人贓俱獲,無可辯駁,搶劫賑災物質實是罪大惡極,待犯人一一簽字畫押後。就將韓方等十多人在菜市場處以斬立決,又將案卷分抄兩份分別送到覃州和上奏朝廷。
一度在白沙縣甚至於覃州鬧得沸沸揚揚的山賊搶劫案,終於是暫時告了一段落。
馬大虎等人心裡十分的清楚搶劫賑災銀糧案,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背後不但牽涉進了黃家,甚至於和覃州方面的薛一鳴等人也脫不了關係。如今韓虎已死,元始不知所蹤,其他的參與少女失蹤和搶劫案的人又不知道其中內幕,無憑無據的又要如何追查下去。
在黃家的廢墟上,並沒有發現多少值錢的東西,倒像是起火之前,已經被人洗劫一空了。
能夠不動聲色做到這一點的人可見其不僅手段通天,更與黃家有著密切地聯繫,憑著這兩天馬大虎本能地想到了覃州知府薛一鳴,對此有關的各人均是心知肚明的。
萬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也沒有窮追不捨,只是案情的詳細經過記錄在策結了案。不是他不想繼續深查下去,或者是忌憚薛一鳴身後的背景,而是當前首要的任務就是賑災。此事不僅僅是朝廷眾多眼睛高度關注著,更是與十數萬白沙縣百姓能否安居樂業息息相關。
在他們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貿然去動薛一鳴,就要承擔很大的政治風險。
薛一鳴任覃州知府多年,已經將軍政大權牢牢的操持在自己手中,就算是不考慮太師薛世仁權傾朝野的影響,想要對付這勢大財雄的一方土皇帝。也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萬隆等人在這個時候選擇退讓,無疑是明智之舉。一來賑災方面還需要薛一鳴的積極配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他們現在不追究並不代表就此揭過,反而更能讓薛一鳴掉以輕心。助長他的氣焰,從而方便以後找到合適的機會再對他展開致命地一擊。
在發生了黃郖一家慘遭滅門案之後,有關張源貪贓枉法的案件也迅速地落幕了。
按照朝廷律例,張源被免除了白沙縣縣丞一職,監禁十五年並處以查抄所有家產。
張源被抓之時眾衙役從他身上搜出了價值近五十萬兩的銀票和珍品,可是搜遍其家中。卻只有不到五萬兩,跟他所交待的數目還是有著很大的出入。
自從知道張源案發之後,唐棠的心裡對他充滿了怨恨:想不到自己這些年一心一意地對他,可是他出事的時候,都沒有告訴自己一聲,只想著他一個人帶著貴重的東西逃命。
唐棠生性最是愛慕虛榮,且不說張源許多見不得人的勾當都是經過她手完成,就是她背著張源所謀的私利,也為她攢下了不少的私房錢。
她知道張源出事以後,第一個念頭不是想著怎麼去營救丈夫幫他脫困,而是立馬收拾了家中剩下所有的值錢東西和自己所藏的貴重物品,轉移到了一處隱秘而安全的地方。
貪贓枉法固然是少有的朝廷重罪之一,卻也沒有嚴重到株連九族的地步。可是在這個關鍵時刻,大量的贓物贓款不翼而飛,縣丞夫人唐棠又無故失蹤,事情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
唐棠暗地裡將家裡的財物全部轉移走,心虎之下也不敢再回家,而是準備觀望一陣形勢。
張源為求自保連愛妻唐棠都可以不顧,就更不用說唐家了。招認之時自是將這些年他利用職權之便為唐家所謀的私利行徑不可避免地交待了出來,畢竟有些事根本是瞞不了別人的。
唐家自從唐超死死的得罪了布衣侯萬隆後,便一直是提心弔膽的。隨著萬隆離開了白沙縣,唐家也還是在擔心他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對付他們。
不知不覺過去了那麼久,唐超等人原以為事情就這麼簡單的揭過了,然而就在他們稍稍鬆了一口氣的時候,萬隆又作為賑災的欽差大臣來到了白沙縣。
很快,萬隆為災民捐獻一百萬白銀的事跡便在白沙縣傳揚開了,想起唐超當初代表唐家誇下海口說不管萬隆捐多少他們捐雙倍的狂妄,唐貸掐死他的心都有了。
唐家表面上風光無限,別說讓他們拿出兩百萬兩白銀,以他們的底蘊就算是砸鍋賣鐵也湊不出來。真要東拆西借湊足兩百萬捐獻出去,唐家短期內必然會成為白沙縣最大的負翁。
倘若他們置之不理,光是想想黃郖和張源的悲慘下場,就令唐家的所有人感到一陣膽寒。
唐超無意中從妻子處聽說女兒唐棠從家裡帶出來許多的財產,頓時心機一動:如今張源得罪了萬隆被免除了縣丞一職,還要監禁十五年,而且他所有的家產都要為官府所查抄。唐家已然是自身難保,若是再被女兒這麼一牽連,怕是立刻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唐超當初為了唐家的利益,不惜將年少貌美的女兒唐棠嫁給比自己還要大上幾歲的張源,為的無非是可以綁上這個做縣丞女婿。如今出了這種大事,自然也不會將女兒太放在心上。
隨後,唐超瞞著妻子女兒和大哥唐貸暗暗合計,最終決定將唐棠和她所藏匿的財物送到縣衙,再主動捐獻二十萬白銀出來賑災,以求渡過這次兇險的危機。
他們明白萬隆之所以遲遲沒有找唐家的麻煩,正是因為這場火災影響太大太深遠,才會想出這個花錢消災的法子,再怎麼說自己打板子總比別人打起來要好受的多。
萬隆原本沒有為難他們的心思,不過他們心中驚恐,能夠為賑災貢獻一份力,自然是求之不得。有了朝廷撥付的賑災款項和從張源處查抄出來的巨款,加上萬隆及唐家等人捐獻出來的各種款項,賑災工作的展開就變得遊刃有餘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