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調定下後,雙方進展的很快,四大總商合而唯一,鹽道衙門是沒有反對意見的,以前有什麼問題要跟四家商量,如今跟一家商量即可,效率提高許多。大筆趣 m.dabiqu.com可是鹽商們後續的動作,就不再朝廷的監管之下了。
而鹽商接洽南邊的李魁奇、鄭芝龍二人都是秘密進行,同時這二人都不知道彼此都在跟福建鹽商接洽,五千萬兩白銀在他們看來無關痛癢,他們在意的並不是那半成的乾股,而是與鹽商合作的銷贓體系,他們一直想跟漕幫搭上關係,可恩怨已久的他們是根本不可能合作的,漕幫歷來也不差錢,這會通過鹽商這個中間人可以展開合作,雙方其實也都是願意的,畢竟錢,它又不咬人。
第二個好處就是,鹽商可以給他們提供許多情報,其實李魁奇也好,還是在台灣的鄭芝龍也好,他們都掌握著大量的海船出海情報,這樣他們才能準確的在茫茫大海中,截獲一支支船隊,明朝末年,倭寇已經不夠看,海面上實力最強大的要數鄭芝龍、第二就是李魁奇,因為這兩個體量傢伙的存在,倭寇已經很少來明朝沿海,更多的倭寇則淪為了二人的手下,在這兩個人的手裡當差的海員,來自各個國家,什麼英格蘭、荷蘭、法國、葡萄牙、西班牙等等國家,就是一個小型的聯合國,實力非常強大,過往船隻都要給他們二人交上足額的保護費,他們兩個強大到就連荷蘭、西班牙、葡萄牙任何一方打壓對手,都需要拉攏他們來為自己增加籌碼,而他倆,就在各國的博弈當中逐漸強大起來。
李魁奇背後是占據澳門的葡萄牙人及西班牙人的支持,鄭芝龍的背後則有荷蘭人的影子,早在天啟年間鄭芝龍就是荷蘭人的買辦,幫助荷蘭人建設台灣殖民地,鄭芝龍在崇禎二年,他接受招撫歸順朝廷,而他的手下頭號戰將李魁奇好勇鬥狠,不願歸順朝廷,趁機占領廈門,把鄭芝龍趕出大陸。
這期間鄭芝龍、荷蘭人與李魁奇、葡萄牙人、西班牙人雙方在海上展開激烈的角逐,正是這個時期,福建鹽商介入其中,雙方都在極力拉攏,尤其是鄭芝龍,他為了得到荷蘭人的支持,一次性支付給福建鹽商七千萬兩白銀,比李魁奇多出兩千萬,並許諾王學道,他們只需要把裝滿貨物的海船送到東番島南部:「熱蘭遮城堡」,由鄭芝龍集團接收即可,絕不打壓價格,收購的貨物清單也一併提交給王學道,主要採購商品為:絲綢、瓷器、茶葉、棉花等商品。
王學道欣然接受,第一批他試探性的組建了二十艘商船前往,結果獲利一萬多枚銀幣,換算成白銀兩的話,這一次交易就賺到了兩萬多兩白銀,前前後耗時不到一個月,如果把手頭上可以召集的商船全部前往貿易的話,這個利潤最少漲十倍,那還賣什麼食鹽?最重要的是鄭芝龍跟李魁奇每個月都會過分給他合計八十餘艘商船的貨物需要銷贓,里外里核算下來,每個月商會淨賺超過四十餘萬兩白銀,一年下來就是近五百萬兩白銀,利潤遠遠超過販鹽的利潤,最重要的一點是這筆銀子,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費,而且自己同時背靠李魁奇、鄭芝龍兩座靠山,那就在海上暢通無阻,還可以時不時的打劫一下別人,何樂而不為呢?
但事事無常,就在王學道組建了一支接近三百餘艘商船前往東番島南部熱蘭遮城堡的時候,在鼓浪嶼與東番島之間的海面上,爆發了李魁奇與鄭芝龍的海戰,雙方集結了葡萄牙、西班牙、法國、荷蘭、英國等國,當然主力戰鬥方依然是李魁奇、鄭芝龍二人,李魁奇投入船艦一千兩百餘艘,鄭芝龍投入三千餘艘,葡萄牙、西班牙、法國合計六百餘艘,荷蘭、英國合計三百餘艘,各種戰船超過四千餘艘,參展人數十萬餘人。
鄭芝龍的戰術很簡單,就是火攻,所以在船隻方面占有絕對優勢,通常火攻船隻都是小艇,造價低廉,而鄭芝龍反其道而行之,把擔任火攻的船隻偽裝成戰艦,上面不僅有水手,還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火炮,鄭芝龍搶占了上風口,擔任正面迎敵,荷蘭人與英國帶領少部分鄭芝龍戰船繞道敵人後方,採取前後夾擊戰術,戰鬥持續了一天一夜,戰爭的硝煙在福州府都可以看見。
打紅了眼的荷蘭與英國艦隊,乘勝追擊,一併把王學道鹽商的船隻劫掠並洗劫一空,所有船員全部淪為奴隸,掠奪到東番島種甘蔗。
噩耗傳到福州府後,周耀東當場吐血,魂歸西天,四大鹽商虧掉的不僅僅是兩百餘艘商船,還有價值近千萬兩白銀的貨物,四大鹽商可謂是傷筋動骨一蹶不振,情急之下的鹽商,私鹽盡出,埋伏已久的商敬石、李德寬等三千餘諜報人員盡出,手持楊齊的調兵公文,把福建鹽商的私人鹽場全部查封,並發現「采生」人數在數百人規模的私人鹽場多達十五個,人數在千餘人的私人鹽場二十個,後續的核算工作需要為時兩個月才能核算出來。
通過調查、走訪、滴血驗骨等方式相結合,證實周尚超確是周耀東的兒子,他母親早年間被周耀東養做外室,後被周尚宗的母親發現,趁著周耀東外出辦事之際,命人將其轟出,交給伢人販賣,周尚超的母親本打算一死了之,後發現自己有了身孕,產子後交給當地一家周姓人家撫養,也把這枚玉佩一併傳給了周尚超,她自己從此杳無音訊。
楊齊將福建鹽商的事情整理,與四千萬兩鹽稅一併解送京城,四大鹽商的善後事宜還需數月時間請點家產,也一併上繳國庫,四大總商私建鹽場、采生折枝、偷稅漏稅、囤積居奇、數罪併罰,主犯凌遲處死,從犯及家眷流放西域三千里,無昭不得踏出流放之地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