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陷落,夏國百姓奔走相告,有激動者喜極而泣。
夏國境內,百姓反響最為激烈的地方,要數天武城與歸化城兩處。
因為這裡漢民百姓最多,大多數都是被清軍殘害過的民眾。
是夜。
歸化城內燃放起了煙花爆竹。
這樣的慶祝活動全然不用文工團操持,百姓們自發歡騰。
而大清國破,同樣讓夏國的官吏心頭舒展,以後在漠南東部的大片區域就可以徹底放開手腳。
夏國的勢力延伸入遼東,在面對中原京師的時候,也有了絕對的地利優勢。
再也不用花過多精力來關注東面建奴......
「盛京陷落本就是在意料之中,就是皇台吉死得太突然。
當下建州各部群龍無首,恢復到原來零散的狀態,只等著我大夏士兵接管。」
宋應星望著外邊的喧囂聲感嘆。
他本來應該是在今天測試新的電機,可遼東意外的勝訊,讓整座城池的人都歡騰起來。
許多生產都停了下來,學堂裡邊也停了課。
因為這裡有許多人都是奴隸出身。
而這樣的情緒,也感染了許多從大明過來的讀書人,在河套地區的這一段時間,他們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到的全部都是中原衰敗景象。
與大明王朝反差的,就是夏國在不斷擴張,碾壓塞外胡虜。
「皇台吉是死得有些早了,但多爾袞逃得夠快,看來是個聰明人。」
陸舟仔細研讀著戰報,發現了有個特殊的地方,就是多爾袞從薩爾滸開始,就一直刻意保存著實力。
想來是早就想好了要退歸建州衛,皇台吉的身體日漸衰弱,多爾袞卻早就想好了退路。
陸舟仔細回想,歷史上的皇台吉病逝其實也就是在這兩年,自從松錦大戰後胡皇的身體就每況日下,最後的兩年不過是勉強續命。
而當前清軍又多了個勁敵夏國,心力交瘁,死得早些也算是正常。
陸舟卻顯得有些遺憾.......
「皇上莫不是覺得,皇台吉死得過早了?」
宋應星看著王上嘆氣,不由得開口詢問。
而不待陸舟開口,邊上的葛三刀卻是憤恨道:
「是死得早了。
皇台吉死時大清還沒有國破。
胡皇死得太早,沒有得要應有懲罰,應當送回來嚴懲。
然後再把他送去北面修鐵路.......」
葛三刀咬牙切齒。
他本來是遼民,十幾年前因為建奴驅趕逃亡遠北,一家子人都散了,自己也變成奴隸,吃盡寒苦。
所以在他看來,皇台吉是到死,也沒有受到過什麼樣的懲罰。而且屍體也沒留下,想來是被多爾袞帶出了城去。
「葛統領說的對,皇台吉死得太輕鬆了,到最後屍體也沒落入我軍手上。
多爾袞跟岳托還想重組清廷......」
許三同樣開口,想來是認為建奴沒有受到應有的折磨,應當將他們圍困在一處活活餓死才對,就像他們圍困大明城池一般。
陸舟這時看著周圍人七嘴八舌,口口聲聲討伐著胡皇,這也才擺了擺手,總結道:「好了,皇台吉怎麼說都已經是死了。
按照規矩,國朝間的博弈,在這種事情上不會對死人再做追究。
當下更重要的是,該想好如何控制遼東土地,皇台吉統治的遼民有數十萬。
想要好好改造並不容易......」
陸舟把話題轉向別處,仇恨是不能忘卻,可當前夏國已經是遼東諸地的統治者。
從清國滅亡的那一刻起,許多往事都應當簡單帶過,事情還是要往前看。
陸舟此話一出,一干文臣們讚不絕口,認為王上的確是有帝王之風,大勝之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統御問題,而不是喜功。
而事實上的確如此,夏國領土已經極為遼闊,想要統御這寬廣的區域並不容易。
主要人口都居住在各大城池,許多地方已經變成了廣袤的無人區,如果再不想好解決問題的話,天高皇帝遠,時間長了之後,難免會發生王權不達的情況。
而也有人說,這片疆域統治起來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這會夏國在塞外的領土,才基本上與曾經的蒙古四大汗國相當,甚至還要小一些.......
更何況現在還有鐵路。
就在眾人議論的時刻,王宮外忽然傳來了更為嘈雜的聲音,遠處的火把往歸化城中心匯聚。
陸舟率著眾人登上塔樓,只見外邊火光如長龍,下方的百姓們高高舉起了火把。
口裡高聲歡呼著「天可汗」。
民眾是忠心為夏國而驕傲,崇拜他們的王主......
「下方的百姓不止是漢民,而且來自於塞外各部,民心所向,我王為天可汗,是上天註定......」
有大臣由衷感嘆。
而更有膽子大的人,順勢就提起了稱帝的事宜......
......
「這......」
稱帝的事情過于震撼,許多人的神色不一,而以夏國當前的情況來看,完全有這個資格。
夏王說是一位帝王也不為過。
陸舟卻照例否決了這個提議,認為當下把科技跟思想上的問題給解決了,才是首要目標。
在陸舟眼中看來,這天下可不僅僅是戰爭,還得要關注民生,開拓思想。
夏國在遠北立國就是有這麼一個好處,從一開始建立科學政策,就沒有受到過多阻撓。
夏國的核心層全部都是陸舟自己的人。
大家對於中原的皇權厭惡,許多人願接受改變。
而如果要是在中原紮根的話,就得要改變許多根本上的問題,光是要解決這些問題,或許就要花上半輩子的時間。
就更別說還要開疆拓土了......
「殿下,大明的使臣,又來了。」
數日後,有信使過來稟報。
「大明使臣?是從哪裡來的。」
陸舟詢問。
「明廷在天武城的特使,大部分都已經變成了我們自己人。
這次的人卻是從大明京師而來。
看起來頗為急切......」
信使回報。
「嗯,知道了。」
陸舟這時正整理著電機線路,聽著外邊的信使來報,簡單換了一身衣物,就出現在了大殿上。
當下明朝的使臣已經是越來越卑微。
見到了夏王立馬行上叩拜之禮。
遞上一封書信,竟是崇禎皇帝的親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