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妹王微,再過半年就滿十四歲,明眸皓齒,落落大方,就是皮膚稍微有些偏黑。
王微平時在宋氏族學讀書,雖不說有詠絮之才,但也算熟讀詩書,能作一些質量尚可的詩詞歌賦。
這種水平,放在江南並不出挑,可在貴州卻極為難得。畢竟此等蠻夷之地,男子讀書的都不多,更何況是閨中少女。再加上王淵的身份擺在那裡,王微偶有一兩首詩詞傳出,便被貴州士子奉承為一代才女。
王微小小年紀,聽到的全是讚美,難免有些飄飄然。她非常崇拜自己的狀元哥哥,哥哥的詩詞她全都會背,而且八九歲時便背得滾瓜爛熟。
前段時間忙著籌備婚禮,王微並沒有打擾王淵。等成親的第二天,她就拿著詩稿過來:「二哥,你看這些詩寫得怎樣?」
王淵正在陪妻兒享受閒暇時光,接過那些詩稿隨便翻了幾首,點頭道:「以你的年齡,還算是不錯,但堆砌模仿的痕跡太重了,有些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
「哦,」王微有些失落,「拙軒先生也這麼說,還讓我戒驕戒躁,不要理會那些吹捧之言。」
拙軒先生便是宋炫,宋氏族學的校長,宋靈兒、宋公子的叔父,也是如今貴州名氣最大的詩人。
宋靈兒突然笑道:「你若想學作文章,這次就一起去京城,那裡有位嫂嫂可是擅長得很。還可以讓你二哥,在京城給你找更好的老師,比留在貴州要強得多。」
王微在宋氏族學讀書時,便寄住在宋氏北衙,跟宋靈兒頗多接觸,姑嫂倆的關係特別親密。
聽宋靈兒提起另一位嫂嫂,王微沒有懷疑她在說反話,因為宋靈兒若是吃醋肯定不藏著。王微笑著說:「二哥也讓我去京城,說一直留在貴州眼界打不開……」
沒等王微說完,宋靈兒就來一句:「還要在京城給你物色好人家?」
「哪有!」王微俏臉通紅。
宋靈兒取笑道:「你虛歲都快十五了,正該給你物色佳婿。」
王微害羞道:「我年齡還小呢,才不要那麼快嫁人。」
姑嫂倆正逗趣著,家僕突然來報,說貴州布政使陳雍拜見。
王淵立即前往客廳,把陳雍給請進來:「陳蕃台有禮了。」
陳雍說:「王侍郎正值新婚,在下便來叨擾,實在失禮得很。」
「無妨,」王淵笑道,「聽家父說,陳蕃台愛民如子,鄙人也正欲拜訪。」
雖然明擺著是來巴結王淵的,但陳雍絲毫不說巴結的話,只說自己在貴州的施政理念。那邊是興修水利、增加人口,同時大興教化以安撫蠻夷,漸漸將各族蠻夷同化為漢人。
王淵對此人印象不錯,聊了一通貴州政事,突然問:「貴州巡撫鄒文盛何在?」
陳雍回答說:「鄒撫台在川東平亂,因此未來參加王侍郎婚禮。」
為了方便西南督撫平亂,貴州總督、巡撫的權利不斷擴大。他們不僅可以調動貴州軍隊,還監理川東和湖北(湖廣西北部),如此三省就連成一片,不怕反賊在各省之間反覆橫跳。
王淵又問:「水西安氏內亂不斷,鄒撫台可以對策?」
陳雍搖頭道:「吾不知鄒撫台打算。」
王淵問道:「那陳蕃台如何看水西安氏內亂?」
陳雍笑道:「讓他們自己打,打到最後,朝廷才出面收場。仿效思州故事,幫扶更弱那個,務必要讓水西從法理上一分為二。」
王淵非常滿意:「若有機會,吾當薦汝為右副都御使巡撫貴州,將此事徹底敲定,貴州從此不復有土司大患。」
陳雍連忙說:「為人臣者,自當聽從朝廷安排。」
兩人見面的意圖已經達成,王淵把一個得力干臣收入麾下,陳雍則得到未來擔任貴州巡撫的承諾。
雖然都是在貴州當官,可布政使遠遠比不上巡撫。
最低級的巡撫,只能巡撫一州之地。而貴州巡撫屬於特殊情況,現在竟能兼管川東和湖北,已經算是弱化版的三省總督,至少要都察院右副都御使才有資格擔任。
而王淵,還另有所圖!
寧王叛亂平息,王陽明也該升官了,正好可以把陳雍推薦去巡撫江西。陳雍此人誰的面子都不給,正適合在江西整頓土地兼併,反正他得罪的人已足夠多,也不嫌再得罪幾十上百個。
若陳雍能把江西局面打開,再推薦此人巡撫貴州,將水西安氏給徹底分裂,今後將是一把無比鋒利的好刀。
當天晚上,王淵便寫信給皇帝,推薦陳雍擔任江西巡撫。這封信要走至少三月,估計寧王叛亂也差不多了,正好跟王陽明那邊無縫銜接。
翌日,又有數位官員拜訪,王淵都逐一接待。
可惜,除了左參政林茂達之外,其餘皆為庸碌之輩,難以入得王二郎法眼。
接下來半個月,王淵都在遊山玩水,還帶著老婆孩子和熊貓去打獵。偶爾跟同窗士子舉辦文會,在甲秀樓宴飲耍樂,順便去文明書院講學傳播陽明心學和物理學。
五月底,王淵帶著妻兒和小妹啟程離開貴州。
同行者有袁達、十二緹騎,還有宋靈兒的侍女阿惹、十三親衛,以及十一個想要謀出路的同窗士子。
進入湖廣地界不久,江西那邊就傳來消息,寧王終於造反了!
跟歷史上一樣,寧王不想這麼早就造反。因為朱厚照太沒譜了,由著這位皇帝繼續折騰,說不定今後造反就更容易。
但是,王陽明在江西剿匪,幾乎已把贛南匪寇給剿空。這些土匪,許多都是寧王暗中支持的,因為當時他還沒恢復衛隊,只能通過養土匪的方式暗中養兵。
王陽明跑來剿匪,等於給寧王心窩子一刀,再剿下去他就無兵可用了!
加之京城換回來的消息,寧王感覺皇帝要對自己下手,哪還敢坐在家裡等死?
六月十三日,寧王正式舉兵。
這天是寧王的生日,他宴請江西地方官員,在宴席上宣稱:「皇帝並非先皇之子,祖宗不血食已十三年,現在太后傳來密詔,令我起兵討賊!」
眾官員大驚,直言反對者當場被殺,不願跟從者被捉拿下獄。
就在生日宴席之上,寧王冊封李士實為左丞相,封劉養正為右丞相,封王綸為兵部尚書。遂糾集江西各衛所將士和土匪,號稱擁兵十萬占領南昌、九江等地。
偽左丞相李士實,乃正經進士出身,還當過刑部侍郎,甚至做到右都御史——正二品重臣。
當初李東陽致仕,楊廷和上位做首輔,立即瘋狂排除異己。
王陽明被扔去南京的同時,李士實也被逼得辭官。帶著對朝廷的滿腔不滿,李士實選擇投靠寧王,並跟寧王結為兒女親家,這些年都是他在暗中謀劃。
偽右丞相劉養正,相比而言就弱得多,只是一個不得志的舉人。
這廝在京城屢試不第,自負一身才學無法施展,便跑去給寧王做了幕僚。他瘋狂慫恿寧王謀反,還幫寧王結交土匪和豪俠,算是寧王的早期謀主。
寧王的舉兵檄文,便是劉養正寫的,大概內容翻譯如下:「大明開國逾百年,祖宗血脈已經斷絕。朱厚照是民間野種,由太監抱進宮中。朱厚照昏庸無道,整天在豹房吃喝玩樂。又在宣府大興土木,掠奪婦人,廣選美女,打造**。身為皇帝,卻信任太監、邊將、伶人和姦佞,正直大臣都被打壓,天下百姓民不聊生。而寧王正統血脈,起兵討伐昏君,必定革除時弊,振興大明江山,號召天下正義之士踴躍報名造反。」
說實話,當王淵看到造反檄文時,真的忍不住想要捧腹大笑。
這篇檄文,也就一秀才水平,真不知那劉養正是如何考上舉人的。
更扯淡的是,由於王陽明已經平定贛南諸匪,把名頭最響的土匪全給剿滅了。導致寧王的部隊當中,充斥著各種中小型土匪團伙,麾下將領有閔二十四、吳十三、凌十一這種連真實姓名都不敢暴露的傢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