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
朱厚熜突然點張居正的名。
張居正立刻應答:「臣在。」
「增加閩浙軍餉,來打通海面貨商,再在內地改稻為桑,嚴閣老說的,都是你的意思嗎?」朱厚熜問道。
張居正肅顏答道:「回皇上,增加軍餉,重開海路是臣的意思,改稻為桑,不是臣的意思。」
此刻。
他才明白為什麼御前陳奏,嚴嵩會以他的名字做開端。
這不是為他造勢,更不是為他揚名,而是為他準備了一口大黑鍋。
嚴嵩口中所謂的增餉抗倭,為國增利,不過是為改稻為桑的鋪墊。
這改稻為桑,不妨說明白點的,就是藉機兼併浙農土地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真要改浙江一半糧田為桑田,這些田地,恐怕都要落到東南大族的口袋裡。
江浙之地,本就「七山二水一分田」,由於東南大族在江浙數百年如一日的「精耕細作」,真正屬於浙農的田地,估計只有一半。
如果按照嚴嵩所說改稻為桑,他敢保證,全浙江的百姓,將再無寸土可耕。
而百姓無田,將會發生什麼?
一旦東南亂了,朝廷拿誰的腦袋去平息民怒?
是嚴嵩的腦袋?還是徐階的腦袋?
都不是!
只會是他張居正的腦袋。
因為抗倭、開海是他提議的,改稻為桑不過是衍生的產物,而產物滋生的動亂,自然要由他負責。
張居正對於嚴嵩沒有絲毫好感,更沒有絲毫誤解,這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奸相,可以為了私利不顧一切。
但對於徐階,張居正是徹底失望了,在私利面前,徐階輕鬆就犧牲了他這個得意門生。
明知改稻為桑是個火坑,在御前一言不發,靜看著他跳入火坑,甚至,是推他進火坑的其中一人。
師徒如父子,張老太爺不在京城,張居正始終是拿徐階當父親一樣孝順。
但正應《三綱五常》中言:君不正,臣投他國;父不慈,子奔他鄉。
張居正毫不猶豫的否認改稻為桑,讓徐階臉色略顯不自然,但更多的是憤怒。
弟子在御前忤逆師父,是大明朝建國近兩百年從未有過的事。
朱厚熜顯出賞識的神態:「為什麼改稻為桑不是?」
「回皇上,剿倭尚需時間,江浙又是倭寇鬧事的地方,若是推行改稻為桑,有奸商從中大肆買賣百姓田地,不出數月,東南大亂必將而至。」張居正終究顧念著徐階,只說了奸商,沒說貪官、大族。
改稻為桑,原是嚴世蕃最早向老父親嚴嵩說的。
嚴世蕃知道該出手了,道:「我大明朝都是誠實經營、勤勉致富的商人,都是心存良知的商人,哪有奸商?」
這句話。
是一點臉都不要了。
嚴世蕃卻不容張居正接話,接著道:「一畝桑田比一畝農田的收成要高出五成以上,我就不明白,這富國富民的法子,就是你張神童提出來的,怎麼真到給實惠予百姓的時候,你又連聲否認,到底想幹什麼?」
嚴世蕃和高拱年歲相當,卻比徐階小十歲,按官場的規矩,在稱呼張居正時,該以字號相稱,但卻喊出了張居正幼時的神童之名,儼然長輩之呼晚輩。
在嚴世蕃心中,徐階以兒子之禮伺奉老父嚴嵩,那自己就和徐階是一輩人,而張居正,也就是晚輩了。
訓斥晚輩,理所應當。
這麼酸刻的話,張居正忍不住望了眼徐階,見其依然平靜如水,心底難免激起一絲火氣,「我想幹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小閣老想幹什麼?
我想知道,要是改了的桑田,如果到最後都落在浙江那些官商手裡,從種桑養蠶到織成綢緞中間又省去了買絲的環節,這能賺多少銀子?
我更想知道,改稻為桑後,浙江一千五百萬百姓吃什麼?」
既然改稻為桑在御前提了出來,就代表事先準定有了詳細圖謀。
從朝廷到浙江,上上下下都是嚴家父子的人,現在又有了徐階的配合,如若圖謀成了,浙江百姓怕是要活不起了。
「改稻為桑若成,那便是國策,天下官商誰敢從中取利?」
嚴世蕃以反問回答張居正的問題,只要張居正不想與兩京一十三省所有官員為敵,這個反問就回答不了。
因為,官員們都從國策中取利。
「官」字兩張口,這兩張口不先滿足,什麼國策都不成。
見張居正沉默,嚴世蕃略顯得意,繼續道:「我大明朝又不止江浙產糧,改稻為桑,再從外省調撥糧食就是了。」
嚴嵩沉默著,徐階沉默著,張居正也沉默了。
「小閣老,外省調來的糧,一定比本省產的糧貴,浙江百姓怎會願意?」高拱接言了。
「還是那句話,每畝桑田產的絲比每畝農田產的糧收成要高,哪個百姓不想多賺銀子?哪個百姓不想過得好些?哪個百姓不願意改種桑田?」嚴世蕃立馬頂了回去。
「按小閣老的意思,國策之下,浙江百姓在賣完蠶絲後,一定能買到糧食?」
「當然!」
嚴世蕃笑了。
高拱也笑了,笑得是那樣淒涼,道:「小閣老,你是錦衣玉食,你是不食人間煙火,但那些小民不一樣。
手裡握著糧田,不管是豐年還是荒年,只要沒欠外債,至少就餓不死。
而改了桑田,儘管如小閣老你所言,日後的收入會增加,但眼下呢?
小閣老在御前說了會從外省調撥糧食,會保證浙江百姓有糧可食,浙江官員也可以這樣轉述給浙江的百姓,但小閣老你的話,你猜浙江百姓會信嗎?
但凡浙江百姓的祖上有任何一個人相信了小閣老你這樣的話,今日之浙江,將是百里無人煙。
但凡我們家的祖上有任何一個人相信了小閣老你這樣的話,我們家的香火也就傳不到我這一代了。
太祖高皇帝在位時期,改河南一半農田為棉田,一千八百萬畝棉田,一千八百萬畝農田,卻無顆粒之糧為河南百姓所食,卻無寸縷之棉為河南百姓所穿。
是年,黃河南,易子而食。」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www.dubiqu.com。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