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神閣 www.bishen8.cc,最快更新大明因我再啟最新章節!
順天府,北京城。
時值中秋時節,但受到小冰河期的影響,晚間的天氣已經很涼了,外出的人必須要多加兩件衣服才行。
天色已晚,紫禁城乾清宮內燈火通明,內侍們安靜地肅立在東暖閣門口,時不時偷偷瞄一眼東暖閣,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情況發生。
東暖閣內,一名身材消瘦、面色蒼白的年輕人正坐在書案前發呆,這位正是我們的主人公,大明王朝的第十五位皇帝,人送外號「木匠皇帝」的朱由校!
不過眼前的朱由校已經不是歷史上的那位「原裝」朱由校了,雖然身體還是,但「靈魂」卻是一個叫做朱啟明的21世紀年輕人的,沒錯,他是穿越過來的!
穿越之前的朱啟明,本是一名21世紀的基層打工人,閒來無事和驢友徒步穿越黑竹溝,結果半夜被不明生物襲擊,幾人四散逃命,他在逃命中不幸墜崖,再醒來的時候就變成了朱由校!
作為一個接受過良好教育的21世紀新青年,怎麼會輕易相信穿越這種事,朱啟明一開始認為這不過只是一場夢罷了,因為這他不止一次自殘,希望能從夢境中醒來。
在遍體鱗傷之後,朱啟明最終放棄了自殘,無可奈何地接受了已經穿越的現實。
接受歸接受,但朱啟明依然無法快速融入這個世界,他並沒有「繼承」朱由校的記憶和能力,這給他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困擾。
首先是語言方面,這個時代的口語有很大一部分與21世紀不同,朱啟明聽人說話好像一個北方人聽南方人說方言;其次是一大堆超出他能力的國家大事需要處理,這可難倒了大專畢業的他了,看著那些辭藻華麗卻滿篇廢話的文言文奏疏,簡直讓人頭大如斗!
好在朱啟明自小生活在南方,對各種方言的學習能力很強,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經可以基本無障礙地跟這個時代的人交流了,但國家大事還是只能交給內閣的那幾位閣臣和司禮監處理,他依然不敢擅做主張,自己只當自己是個吉祥物。
本想著提前在華夏大地實現君主立憲,自己當一輩子錦衣玉食的吉祥物,然而今天收到的一份奏本卻卻打破了朱啟明這個美好的願望!
這裡說一下明朝三種最高上行文件形式,一是奏本,一己之事、陳政事、獻典儀、劾貪謬均可;二是題本,京內外例行公事進呈御覽者稱題本,有固定格式;第三種是揭貼,凡有密奏及奉證登芨者皆稱揭貼。
擺在朱啟明面前的奏本是朱由校的老師、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孫承宗呈上的,內容也不複雜,大意是說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遼東經略王在晉就是個會動嘴皮子的人,目光短淺不堪大用,要求撤去王在晉的職務,同時還誇了好幾個人,言外之意,這幾個人都比王在晉強,皇帝您趕緊換人吧。
「筆舌更自迅利,然沉雄博大之未能!」這是孫承宗對王在晉的評價,不過在自幼喜歡文史的朱啟明看來,這句話用來評價孫承宗也不為過!
不可否認,孫承宗是位忠臣,但在穿越者朱啟明看來,卻算不上一位能臣,此人的戰略眼光是有的,但卻有些不接地氣,任何一個策略都不能脫離現實基礎,空中樓閣是不立不住的。
孫承宗看到遼東情勢惡化,彈劾王在晉保守,朱啟明可以支持,捧認為有能力的大臣朱啟明也可以支持,但朱啟明卻不能支持孫承宗的策略!
只要是歷史課上沒睡覺的,基本都知道事情接下來的發展,孫承宗自請督師遼東,修建了綿延幾百里的寧錦防線,耗費錢糧無數,然而結果嗎,大家都知道的。
王在晉龜縮山海關的策略有沒有問題?答案自然是有,放棄遼西走廊,就意味著失去了防禦縱深,要知道明朝的首都是北京,敵軍一旦攻破長城防線,就可兵臨北京城下,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那麼孫承宗的寧錦防線策略有沒有問題呢?答案也是有的,孫承宗一是高估了明末明軍戰鬥力,軍隊沒有戰鬥力,修再多的堡壘也是白送,人家只要圍住你一個重要的據點,然後圍城打援,任你有多少人馬錢糧,統統都是人家的戰利品!
二是忽略了明末的財政問題,國庫入不敷出,各地又是天災人禍不斷,如果再在邊境修建一個吸金無底洞,肯定會引發共鳴系列連鎖反應,給國家造成更加嚴重的危機。
王在晉是從底層一步步成長起來了,更曾總理戶、工、兵三部事,他應該是看到了軍隊和財政問題,才會提出如此保守的一個策略,而孫承宗則忽略了這兩個問題,但望風而逃的軍隊、崩潰的財政以及貪腐成風的官僚,不先解決這些問題,孫承宗的策略簡直就和飲鴆止渴沒有什麼區別!
在朱啟明看來,王在晉和孫承宗兩個人走了兩個極端,目前最合適的策略應該是與後金和談,然後韜光養晦「苟」一波,編練新軍、改革財政,之後出動大軍橫掃後金光復遼東!不過這是個更難執行的策略,就算和談之事能得到雙方的認可,但財政改革這事恐怕會面臨千難萬險,一個不小心他這個皇帝就得「落水駕崩」了。
來到這個世界快半年了,不熟悉環境的朱啟明很少批覆奏疏,也極少上朝和接見大臣,絕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躲在乾清宮看書學習,奏疏基本都是司禮監在處理,而大臣們面奏之事,也多是說一句「與葉首輔商議」,而今天面對孫承宗的奏本,他不想置之不理了,毀國家根基的事,他不能同意!
倒不是說朱啟明對明朝有多少好感,而是前世目睹太多動亂國家百姓的苦難之後,他深深地明白了一個道理,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一旦大明倒下了,不知要死多少人才能重新建立秩序,雖然分屬不同時空,但他還是本能地認為這些大明百姓都是華夏同胞,不忍心看到他們遭受苦難。
當然,除了國家和民族大義,朱啟明還有對自己未來的考量,他相信自己「奪舍」的朱由校肯定不會再英年早逝,但如果大明亡了,他還是得死,這可不行,牲口被殺前還知道掙扎,何況是人呢?!
但朱啟明清楚知道,要想實現這一目標,他就得為即將覆亡的大明朝做點什麼,哪怕不能像很多穿越小說那樣中興大明,也要保證大明不在自己的手中亡嘍,就算像南宋一樣苟著也要苟到自己百年之後!
朱啟明感覺自己已經被綁到了大明王朝這條破船上,想要船沉得慢,就得想辦法儘量把各種窟窿補上,但這對於他這樣的一個小人物,將是何其的難啊!
「唉—」朱啟明長嘆一聲,他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當年那麼多人選擇躺平了,作出改變真的太難了,前方不知會有多少艱難險阻,他真不知道改變的後果是什麼,是像眾多的穿越小說主人公那樣扭轉乾坤,還是說會想疑似穿越者的王莽先生那樣身首分離呢?
朱啟明遲遲難以下定決心,數次提起硃筆想在孫承宗的奏本上寫點什麼,但每次都又放了回去。
「鐺。。。」乾清宮內歐洲傳教士進獻的自鳴鐘響了九次,此時已經是晚上九點鐘了,朱啟明在糾結了五個多小時後,終於在孫承宗的奏本上寫下了四個字:「留中不發」。
歷經近半年光景,朱啟明終於做了決定:「從今天起,開始學著做個皇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