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袁閣老的分析,臣還迷糊著。」
皇帝和畢自嚴的對話,讓孫承宗和袁可立兩人有些疑惑了。
看著兩人的疑惑,畢自嚴繼續道:「兩位閣老,我這一次巡視登萊、東江,還有一個秘密任務,那就是秘密進入朝鮮,面見朝鮮國王李倧。」
不待兩人追問,畢自嚴繼續道:「面見李倧,主要是試探朝鮮對大明、建奴、毛文龍的態度,
諸位知道,朝鮮乃我大明藩國,一直以來稱呼大明為宗主國,屬於同盟,
但最近數年,建奴攻占瀋陽、遼陽等地,切斷了大明與朝鮮在陸路上的聯繫,
大明羸弱,建奴屢次攻擊朝鮮,大明一直未給予援助。
去年建奴阿敏率大軍突襲朝鮮,攻克邊城義州、鐵山、定州,郭山,最終打到平壤,逼的朝鮮與建奴議和,
條件是朝鮮每年給建奴三千石糧食,開市中江,斷絕毛文龍的關係,
為了收復義州,朝鮮方面答應了,這一次戰亂稱之為丁卯胡亂。
臣這次去朝鮮見了朝鮮國王李倧和幾位大臣,朝鮮的態度極為曖昧,一方面向我大明稱臣,一方面又與後金修好。
而且,丁卯胡亂之中,駐紮在皮島的毛文龍只是稍作抵抗後,便放棄了鐵山,未曾給朝鮮鼎力相助,這就更加讓朝鮮方面不滿了。」
聽到這裡,孫承宗和袁可立兩人眼中若有所思,結合皇帝剛剛對建奴撤退的設想,他們明白了皇帝的意圖。
如果建奴撤向朝鮮,明軍只能追擊,無法阻擋,以建奴的戰力,即便是戰敗了,也不是朝鮮能阻擋的,這和軍隊實力、朝鮮軍民的信心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建奴和朝鮮同流合污,合兵抵抗,那明軍就沒法徹底滅絕建奴,
而建奴則藉助朝鮮的地理優勢,休養生息,東山再起,威脅就一直存在。
如果大明想徹底滅絕建奴,就必須要對建奴圍追堵截,追擊好辦,但怎麼堵就取決於朝鮮方面、毛文龍。
明軍水師可以從登州出發,用戰船抵達朝鮮東江沿岸進入朝鮮,在義州堵住建奴。
或者說,讓毛文龍的東江軍出擊。
問題是朝鮮讓不讓明軍登陸,藉助義州阻擋,或者毛文龍聽不聽調令去攻擊建奴,以至於貽誤戰機。
更可怕的是,毛文龍會不會直接截斷明軍的陸路追擊。
一時間,東暖閣內,除了崇禎,三人都沉默了。
這幾乎是個無解的,調毛文龍回京或其他地方任職,那東江島的一切都將暴露,
各路御史、科、道彈劾之下,不殺他,那對整個大明的官場都是一個挑釁。
殺了他,東江島會不會暴動,都不好說。
不調走他,朝廷就無法徹底的掌控東江島,這對以後徹底滅殺建奴增加了一個不可控的因素。
等他們回過神來後,眼中瞬間被震驚填滿,尤其是孫承宗。
畢自嚴去登萊的時候,皇帝才剛剛登基,朝局還很是混亂,然後那個時候就已經想到幾年的後這步棋了。
皇帝到底是哪來的自信?
不謀一域者,不足以謀全局,皇帝這『棋』的簡直是駭人聽聞。
「臣以為,朝鮮方面倒沒多大關係,如果我們將蒙古諸部收服,大軍壓向瀋陽,
有著丁卯胡亂這種奇恥大辱,朝鮮只要不傻就會倒向我們,
否則一旦和建奴同流合污,不等我們進攻,就可能被建奴鳩占鵲巢,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東江的毛文龍了。」
畢自嚴總結完後,繼續道:「臣以為袁閣老的提議可以試一試,分化東江,即便日後倒戈,也有一部分掌控在我們手中,不至於沒有防備!」
崇禎點了點頭,思索了片刻後,看著三人:「劉興祚和毛文龍的那些乾兒子干孫子,朕會安排人去做,
至於補給和軍餉,即刻起不再受寧遠審查,改由戶部協同兵部審核,然後由登萊運出,
畢愛卿,你是戶部尚書,又去了東江島巡視,你來把控,既能滿足東江所需,又不能給他們儲備的機會,重在維持就行。
最後則是整頓登萊水師和海防衛所了,登州東扼島夷,北控遼左,南通吳會,西冀燕雲,艘運之所達,可以濟咽喉,
外抨朝遼,則為藩籬,內障中原,又為門戶,為南北之門戶,尤為重要,事關朝廷戰略,登萊總兵諸位可有合適人選?」
聽著皇帝的問話,三人沉默了,均是很默契的沒有出聲。
這個戰略的布局,他們即便有合適的人選,也不能推薦。
他們一心為大明,但該避嫌的時候還是要避嫌,這是臣子之道。
等了一會兒後,崇禎只能淡淡道:「朕提個人吧,楊肇基,諸位覺得如何?」
「前三邊總督楊肇基?」
袁可立眼睛一亮:「臣以為可以,楊肇基是世襲,歷任征東平西防倭三鎮總兵,提任沂州衛正指揮,經屢次提升,任大同總兵。
在天啟二年,白蓮教造反,數支軍隊全軍覆沒,官軍無計可施時,楊肇基出任山東總兵,掛印征戰,歷經二十餘戰後成功鎮壓白蓮教,……現在應該丁憂在家吧。」
「最關鍵的是,他曾經擔任過在登萊總兵,雖然只有一個多月,但總比調一個不熟的人去要好,
且他現在在沂州城,離登州也近,臣以為楊肇基可行!」
孫承宗和袁可立對這位前三邊總督的履歷是信手拈來。
無論是戰功,還是家室、資歷,楊肇基都是最合適的人選。
楊肇基,這是錦衣衛調查了整個大明後篩選出來的可以重用的文臣武將中的一位,這會兒終於用上了。
「既然三位都沒有意見,那就以原職啟復,去登州擔任登萊總兵,整頓登萊水師和海防衛所,內閣擬旨,今天送出去。
同時傳令給登萊巡撫孫國楨,全力配合楊肇基。」
「今日東暖閣內的談話,事關未來是否能徹底滅殺建奴,要絕對保密!」
「臣等遵旨!」
三人行禮後,緩緩退出東暖閣。
崇禎也跟著走到了門口,朝著遠處招了招手:「大伴,傳李若漣來見朕!」
喜歡大明暴君,我為大明續運三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