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妙錦傳 第〇一一回僧伽羅慧曇留遺囑祖師殿道衍窺聖心

    日上三竿時,天界寺內正是春光繚繞,到處迴響著《地藏經》的梵唱。

    此處是一座大殿,朱門寶蓋,瓦映天光。二層的殿額上漆匾高懸,「祖師殿」三個金字赫然入目。而一層的門額上同樣懸掛一匾,匾文乃是:大明僧錄司。

    原來,朱元璋一早得知宗泐西行尋得真經而歸,大喜,便下旨在浴佛節前將禮部下轄的善世院改作了僧錄司,掌管天下僧教之事,司署就設於這祖師殿中。

    又說該司設職左右善世、左右闡教、左右講經、左右覺義,共八人,受任者皆為時下德高望重,博學大功之輩。

    此時,殿門外正有三十六位童僧按縱九橫三之序打坐於蒲團之上,他們個個閉目合掌,面門唱誦。而殿內的法堂兩側,又各有三位高僧率三十六位弟子相對坐定,手把青磬紅魚,以致梵音交響。

    仰觀殿內正北牆上,供奉了三尊法像:正中為「禪宗達摩面壁像」;左為「六祖慧能參禪像」;右為「百丈懷海聽法像」。三像前方,供品琳琅,香燭正旺,且於香案正中,又置了兩副凳面大小的七寶琉璃座。

    後日浴佛節,皇宮迎經大典過後,將於此處舉行為期七日的水陸法會。屆時,該寺將雲集八方碩德,諸國高僧,講經布道,以普化眾生。

    而眼前這般陣容,卻並非是為那法會所設。此前,該寺前任主持覺原慧曇為求取《文殊》、《真空明義》、《莊嚴寶王》三部真經西去數萬里,一直尋到海上僧伽羅國而未果。月余,又因突染急症圓寂。宗泐此番尋經歸來,已將其佛衣舍利一併迎回,並於今日召集諸僧為其誦經超度。

    經誦迴轉之間,只見二僧腳穿雲襪木屐,身著僧官法衣,各自奉引了一件僧寶現身殿外。待行至殿門處,二人舉步間褪去腳上的木屐,便一左一右入門而來。左為時任僧錄司左覺義的「見心大師」來復,其手捧逝者佛衣;右邊的正是載譽歸來的宗泐,因其德高望重,且如今又是大功卓著,已被朱元璋下旨欽封為僧錄司右善世。此刻,他正手捧一尊裝有慧曇法師舍利的金塔來至堂上。

    這二人步至三尊法像前,雙雙將手中奉引之物放於七寶琉璃座上,旋即退於三步外,合掌朝其施了僧禮。

    至此,經誦聲畢。

    來復轉身對眾僧大讚特贊:「季潭大師此番西行,不僅將回當年玄奘法師中途遺失之經盡數取回,且還於那僧伽羅國迎回了慧曇大師的佛衣舍利。如此漫道之功堪慰我佛如來法旨,更是我佛門弟子修行之表率。」

    眾僧皆躬身朝宗泐合掌致敬。

    宗泐含笑不語,自顧朝眾僧還禮。

    來復則朝佛台上那佛衣舍利探掌指引道:「今日,召集諸位會集在這祖師殿中,一者是為設法迎慧曇大師回歸『天界』,二者則是因大師圓寂前曾留一紙遺囑,所言之事須經眾議方可裁奪。」

    隨後,二人互施讓禮,並於原地坐定。又聽殿內響起一通茶鼓,便見眾僧後方各有三名小僧端著茶案魚貫而出,待他們於諸位高僧面前放了茶案退去後,又見慧聰與智聰各引了三名小沙彌前來奉茶。慧聰與智聰分侍宗泐與來復左右,其餘六人分左右各侍兩側高僧。

    待侍者斟上茶湯,座前一位高僧道:「即是慧曇法師遺言,我等願恭聞其詳。」

    來復抬眼望去,只見那是一位三十餘歲,形容清峻的和尚,那人本是時任杭州府僧綱司都綱,杭州下天竺寺住持溥洽禪師。此人自入京數次登壇演經說法,言到之處明心見性,因而深得朱元璋賞識。

    眼下,又因僧錄司右講經守仁隨左善世戒資下赴州省巡檢僧院,故而由其暫代右講經一職。

    且說,此時來復道:「好,請溥洽禪師與諸位稍候片刻。」他一面應下,一面又朝殿外宣道說,「送進來吧。」

    話音落時,只見殿外一小沙彌懷抱一個二寸見方的官皮箱步入門來。一時間,眾僧目光紛紛聚焦其上,直至那小沙彌行至宗泐面前,將懷中物件轉放於一旁的慧聰懷中,幾十雙眼睛便又齊整整地移到了宗泐身上。

    小沙彌剛轉身離去,來復一側的智聰便伺機不聲不響地起了身,從兩位大師身後繞到了慧聰身旁,看樣子是想幫其打個下手,可落座時,那眉目中卻朝師兄暗投一絲莫明的痴笑。

    此時,宗泐抬手吩咐:「打開吧。」

    智聰聞聲,一手扣著箱蓋後沿,一手摳開箱前的花旗鎖緩緩掀開了蓋子。有道是「看似孑然童子身,暗中卻露輕賤種。」正是那般看似尋常的舉動,可智聰卻故意以那箱蓋為遮掩,趁其掀開之際,偷將後蓋沿上那手捻作蘭花在師兄胸口撩撥而過。慧聰經他這番暗挑,氣也不是,惱也不成,只得順勢收腹探頸,下巴勾著箱蓋佯裝無事。可那臉上卻已燒灼成炭,髒中也已氣結成饢。

    當然,此舉只有他二人心知肚明。那會子,在場者的目光早已被那官皮箱吸引了去。

    就在智聰暗中竊笑,淫意蠢動之時,只聽宗泐示意道:「將箱中之物取出來吧。」

    「是……」智聰聞聲忙收心神,故作恭敬道,隨即從箱內捧出一打物件。自上而下望去,那本是:一桿木柄銅雲磬,一把月牙剃度刀,三張綾裱金度牒,三套褊衫僧者袍。

    這四樣物件看得在場者個個瞠目結舌,面面相覷。這時,又見宗泐探手從那箱蓋內側的皮繩下抽出一封書信。一面打開封皮從中取出信箋來,一面對眾僧道:「慧曇法師本是貧僧師兄,在坐諸位也多是其座下弟子,師尊遺訓諸位理當誠心受教。」

    眾人頓首齊應:「我等謹聽師尊遺訓。」

    宗泐道:「大師信中囑有三言——僧者,既懷弘法之願,當戒除狎邪之念,方能修成正果,引渡成佛;僧者,既生世人之身,當善待世人之心,方能廣種福田,普度眾生;僧者,即受國家奉養,當感念聖主禮遇,方能使佛法生根,以報天恩!」

    其間,宗泐每宣一句,眾僧皆復誦一遍,就連殿外那三十六個童僧和守門的小沙彌也隨之引吭高誦。

    而此時,院中石徑上,一個小沙彌正引著一隊人緩緩走來。欲轉彎時,正趕上見聞殿內景象。於是,便在路口處住了腳。

    來者正是朱元璋,身後跟隨著司禮監總管太監慶童、時任禮部尚書劉仲質等大小十餘個官員和侍從。

    朱元璋背著手,雖仰天凝視浮雲而過,可那耳朵卻靜靜聽聞殿內的聲音,此舉也引得身後一干人等個個躬身而立,不敢有半點動靜。

    祖師殿內,眾僧誦聲畢,宗泐指了剛從箱中取出的物件道:「這些皆是慧曇大師臨終囑託傳承之物。」這「傳承」二字引得在場者個個目露茫然。此時又見宗泐開了口,「大師當年西行前曾於佛前立下誓願,一路將引渡八位身遭大劫之人脫離苦海。然至其圓寂之時,距西行前那誓願所定之數尚欠有三,如此未滿之果乃大師臨終之憾。」

    右覺義宗鬯問道:「卻不知這所謂『身遭大劫之人』為何?」

    宗泐細數道:「因憤世嫉俗而遁入魔道者;因邪暴殺身而背君舍義者;因滅國亡種而走投無路者——如此三者皆為身遭大劫之人。大師當年西行途經諸國所渡之人皆在這三者之內。」

    一時間,殿內眾僧側耳相議,私語半晌,皆不置可否。這檔口又聽溥洽道:「還請善世明示。」

    宗泐從智聰懷中那些物件里取出三張戒牒,示與眾僧道:「大師信中說,其離世前夜忽幻聽有人反覆誦念失傳已久的《燃燈心咒》,竟於那經咒之中聽出,那三位大劫之人他日必會現身大明。於是便從那經咒之中摘字為號記入這三張度牒。」

    眾僧瞧去,只見那三張度牒中依次寫著「應文」、「應能」、「應祥」,頓時法堂內一片訝然。倒是那來復快語道破眾人顧慮:「若那三位大劫之人果真現身我明國,不知是福是禍呀!」

    左闡教智輝道:「噯……這福禍自有天數,見心禪師多慮了。」

    來復憂慮道:「智輝禪師,非是貧僧危言,那三者中無論哪一類人物現身,都恐有禍國之兆啊……」

    眾僧聽聞,個個惶恐,又是議論紛紛,不知如何是好。

    這話也觸動了早在殿外靜聽的朱元璋——此時,但見他眉頭深鎖,心緒難平。一旁的慶童觀了那般神情慾舉步前去作個提醒,卻被朱元璋橫臂攔住了。

    這時,只聽殿內有人道:「我等切莫自擾,小僧倒以為這應當是個吉兆。」

    說這話的是右覺義宗鬯身後的一個侍僧,此人並不生疏——正是此前與席應真現身於嵩山寺的道衍和尚,俗名姚廣孝。說話間,他已起身步出僧群,來至法堂中央。

    宗泐舉目說道:「道衍啊,你且說說看。」

    「小僧以為那,三類大劫之人他日現世固然非是祥兆,然其正是慧曇師尊欲度之有緣人,如若度成定然逢凶化吉……如此說來,師尊遺願當有以佛法護國之吉兆。」

    宗泐贊道:「道衍之見正合貧僧之意。」

    姚廣孝略躬欠首,穩穩步至宗泐面前對其請求道:「法師可否將這戒牒交與小僧一看?」

    宗泐點頭,將那三塊戒牒放與姚廣孝手中。姚廣孝接過三個物件,細看之後捻作扇狀朝眾僧環示牒中文字,穩穩笑言:「諸位請看這戒牒之上法號為何?『應文』、『應能』——『應祥』!」他字字咬得透徹,也吐得清晰,「這『文能祥』三字之意何等明了!」

    來復反問道:「這不過皆是我等在此自圓之說,如那三者皆屬冥頑不化之徒,僅憑佛法度引不成又當如何?」

    姚廣孝氣定神閒,壯聲道:「上有佛法,下有國法——佛法不成,國法滅之!」

    「好!說得好!」

    那聲音來得雄渾,氣如洪鐘。

    殿內眾人尋聲望去,只見朱元璋一行人等已來至殿門處。眾僧忙伏地口喚「皇上」叩拜相迎,姚廣孝趁勢退至一側,與宗泐、來復等高僧躬身相迎。

    朱元璋隔著門檻就笑哈哈地回道:「平身。」回頭一面褪了靴子欲往裡邁,一面朝慶童和劉仲質等吩咐道:「且在外面候著。」

    一行人等聞聲個個畏首退於殿門旁。這時,那智聰卻瞧准了時機,如同侍婢一般倒騰著細碎的步子迎去,欲扶朱元璋的肘腕。朱元璋打量一眼,揮開手臂沉聲道:「莫扶,朕沒那麼老邁。」

    智聰被亮在了一旁,宗泐等人忙上前相迎道:「貧僧見過尊駕。」

    朱元璋謙讓道:「泐公不必多禮。」他一面扶住宗泐,一面哈哈大笑,「哎呀……泐公啊,你這一去兩年,萬里迢迢,可生生盼煞朕了!」

    「貧僧一介野遊之人蒙聖恩眷顧,惶恐之至啊。」

    「切莫這樣說,大師功德昭昭,所行俱是善化蒼生之舉,朕豈有不念之理?泐公這身子骨可好啊?」

    「君恩浩蕩,貧僧若再度西去他幾個來回也不在話下呀!」


    朱元璋開懷大笑,眾人始終陪笑。

    片刻之後,只見那姚廣孝竟忽地伏地叩拜道:「小僧叩見聖尊。」剛剛他那一番言論已是見地奪人,而眼前這一番舉動,立馬引來朱元璋異樣的眼神。

    對於姚廣孝這意外之舉,宗泐也頓感驚異。可隨即忙引介道:「此徒乃是僧錄司右覺義宗鬯禪師座下侍僧道衍。」

    「哦……」朱元璋掉頭朝右覺義宗鬯禪師顧看一眼,目露一絲難揣的笑意點頭示意,然而並未叫姚廣孝平身,只是回頭盯著他的後腦勺問道:「剛剛那一席談論可是出你之口?」

    「回稟聖尊,方才正是小僧所言。」

    這「聖尊」二字聽得朱元璋心生疑惑,於是旋足之間皺起眉頭打量了那腦袋半晌,故作發難:「朕聽聞那話倒有些魄力,可朕就不明白了,為何方才朕入門時你不叩拜,偏趕在這個當口兒來拜啊?」

    聽這一問,姚廣孝心中一陣竊喜,故意將身子沉下半分,佯裝慌語道:「小僧……小僧平生初見聖尊,一時怔了心神。況且……」言到於此,他故意留了三分,遲疑不說。

    「況且如何?」

    「況且……」

    右覺義宗鬯禪師在旁催促道:「道衍,皇上問話,快據實稟告。」

    「是。況且剛剛師兄弟們施禮叩迎的是『皇上』,而小僧所迎之人卻不是。」

    這話一出口,頓時引得在場者個個目露驚異之色,職位高的雖是鎮靜,卻微笑不解;品級低的,滿目訝然,卻沉默不同一般;不入流的,個個心驚膽顫,卻心生嗔怪而不敢言。

    只有來復低聲斥責道:「道衍,休得無禮。」

    朱元璋聽了這話卻頓時覺著眼下這個龜縮的和尚是個人物,哼聲一笑道:「哎……且讓他說說看,他所迎之人究竟是誰。來,說給朕聽聽。」

    「小僧聽聞,但凡君王,皆為在世活佛。因此,小僧這一拜迎的是佛尊之身。」

    如此答覆,引得那帝王一陣驚詫,可隨即又被那話捧得哈哈大笑,忽又追問:「若依你這般說法,豈不是在暗指諸位師尊目無尊上?」

    姚廣孝烏珠一轉,道:「小僧並無此意。聖尊身為在世活佛,諸位師尊就是弘佛揚法的菩薩,佛有口諭,不受菩薩跪禮。」

    朱元璋再度朗朗大笑,贊道:「沒想到,佛門之中竟深藏這等人物!平身吧。」

    「謝聖尊。」姚廣孝起身拱手道。

    至此,眾僧心中的石頭算是落了地,幾位僧官皆是微微頷首一禮,獨見來復暗中一再搖頭,深舒一絲不悅之氣。

    朱元璋朝那姚廣孝細看了一眼,臉上漸露一絲難以揣度的笑意。旋即,朝殿外揚聲宣道:「禮部擬旨。」

    殿外劉仲質躬身回應:「臣恭聞皇上聖諭。」

    朱元璋授諭:「天界寺前任住持、前善世院左善世覺原慧曇法師平生誠修佛道,篤實無偽,身受隆恩而無貪戀安逸之心,身在佛門而不忘弘法護國之志。其為求安民之佛法不惜親赴萬里之遙,圓寂異國他鄉卻終念故土育養之恩。如此大德堪稱天下僧者之表率,此般精誠足可使舉國臣民為之涕零。為此,朕特下此諭——追諡慧曇大師為『演梵善世利國崇教大禪師』,授紫金僧服及金襴方袍與法師佛衣舍利同葬於聚寶山上雨花台之側,以受萬世景仰。」

    眾僧聽罷,皆施禮謝恩。

    隨後,朱元璋指著一旁那三套僧袍和法器對宗泐商議道:「泐公,既然慧曇法師有此遺願,諸位禪師之意暫又因各中吉凶之說盤桓不定,此事就由朕定奪如何?」

    宗泐聽聞,略見猶疑。

    朱元璋道:「若論出身,朕也曾為佛門弟子,代法師達成夙願也算完成朕當年中途廢止之修行;若論對未來福禍之擔當,身為一國之君,想是普天之下獨朕一人能負得起未來結果。」

    聽朱元璋這般說法,來復忙在一旁拱手請罪說:「貧僧方才禍口之言,還請聖上降罪。」

    朱元璋瞥視他,故作爽然一笑,道:「噯……見心禪師何罪之有啊?這說吉者是期盼我大明之福,言禍者是擔憂我大明之患。『先天下之憂而憂』乃為君者對天下人人之所盼,朕若因一席憂國之言而降罪於你,豈不成了無道昏君?」

    「吾皇聖明。」

    朱元璋言歸正傳:「我看,就這麼定了。」又喚道,「溥洽禪師何在?」

    溥洽上前拱手應聲:「貧僧在。」

    「你常出入宮中伴朕研習佛典,這箱衣物就由你暫時替朕保管吧。」

    「貧僧遵旨。」

    朱元璋轉頭對宗泐爽言道:「泐公,你且料理餘下事宜,朕先往毗盧閣討口茶喝。」

    宗泐笑應說:「尊駕先行一步,貧僧稍後即到。」

    朱元璋揮袖步出向殿,眾僧施禮恭送,只聽朱元璋揚聲拋來一句:「免了,都忙正事吧。」出了殿門,慶童幫其提了靴子,與劉仲質並肩緊隨其後朝毗盧閣走去。

    其間,只見朱元璋忽然頭問道:「後日宮中迎經大典由何人主持啊?」

    劉仲質瞧了一眼慶童,慶童卻給劉仲質遞了個眼色催促。

    劉仲質見了,忙回說:「是僧錄司右覺義來復。」

    朱元璋長腔長語地反問道:「哦?這誦典乃是左右講經分內之事,何故假手於人?」

    劉仲質立刻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於是忙回應道:「是。臣回去立馬重新調整。」

    「就由溥洽來做吧——他年歲尚輕,心氣也平和,念的經朕聽著舒服些。」

    「遵旨。皇上,那個道衍?……」劉仲質這一說,使得一旁的慶童立刻瞥了他一眼,然後又故作恭敬地頷首繼續前行。

    朱元璋冷冷回復道:「劉仲質啊,這禮部和吏部的大門……清楚哪個是你該進的嗎?」

    這一席話砸過來,頓時驚得劉仲質驚慌失措,忙請罪道:「下官知錯。」

    「夫子說『巧言令色,鮮仁矣。』一介僧流,不安佛事,是何居心?」

    另一頭,諸事已畢,宗泐先行離去,其餘人等皆按級別相繼出門,獨來復和兩名弟子尚未離去。

    此時,只見他凝望姚廣孝的背影滿臉羞惱之色,其間還不住地深舒滿腔鬱氣。這般神色被一旁那智聰看個分毫不落,便順著來復的眼睛窺見了他的心思。

    只見他斜聳著身子,歪耷著腦袋,盯視著姚廣孝揚長而去。

    這時,又聽耳邊響起來復的一聲嘆息和私論之言:「擅憑弄機取人之寵,非仁矣。」

    智聰聽得這話,趁著風向朝姚廣孝的背影輕「呸」一口道:「師傅,我看他就不是個仁善種兒。」

    「哎,話不可這麼說……」

    「師傅,您瞧著,徒兒的話錯不了。打在漢中嵩山寺那會子,我就瞧他不是個善類。你別看他扶著席老道尊時一副孝子賢孫的樣子,無非就是把那老道當成了往您和季潭法師這頭攀附的墊腳石。他削尖了腦袋擠進了這僧錄司,這會子又急於踩著您和季潭法師的肩膀去巴結皇上……」說話間,他回頭顧看了一眼正在收理茶器的慧聰問道:「師兄,你說呢?」

    那慧聰聽著耳邊的蜂嚷聲,故作沒聽見,只是默默忙地手中的活計。

    見對方並未理睬,智聰衝著他「哼」了一聲,回頭道:「師傅,像他這種人,以後您還是離遠點為好。」

    來復掃了一眼慧聰背影,又對智聰皺眉道:「好了,怎可說出這等話來?」

    「師傅不能說,還不讓弟子說,那咱們豈不讓人家欺弄死?想那個席老道尊也定是個眼花心盲的老糊塗,否則怎會收這等貨色為徒……」

    「住口!」來復喝道,眼色挑向了一旁的慧聰。這一瞬智聰才意識到自個兒說錯了話,可這時只見那慧聰氣沖沖端起茶器冷語諷刺疲乏:「佛門能有你這貨,道衍之流又何足為奇?」說完,他直奔殿外,朝毗盧閣而去。

    智聰追過去道:「哎師兄,是我錯了——竟忘了席老道尊是你外公……」

    言至於此,作者嘆道:

    『莫說難揣婦人心,

    未見匹夫心似針。

    佛門且難真清淨,

    全憑自悟真善音。』



  
相關:    女總裁的上門女婿  軍工科技  穿呀主神  我在秦朝當神棍  我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快捷鍵←)上一章 ↓返回最新章節↓ 下一章 (快捷鍵→)
 
版權聲明: 飛速中文網大明王朝妙錦傳第〇一一回僧伽羅慧曇留遺囑祖師殿道衍窺聖心所有小說、電子書均由會員發表或從網絡轉載,如果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立即和我們聯繫,我們會及時作相關處理,聯繫郵箱請見首頁底部。
最新小說地圖
 

html|sitemap|shenma-sitemap|shenma-sitemap-new|sitemap50000|map|map50000

0.0219s 3.7698MB

搜"大明王朝妙錦傳"
360搜"大明王朝妙錦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