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的那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之後的第四天,大明十一萬馬步軍抵達了黃河南岸的達拉特城下。筆神閣 bishenge.com
這達拉特城是張延齡一開始便制定的勢在必得的目標之一,原因自然很簡單。作為河套黃河幾字彎南岸重要的渡口和城寨,自韃靼人占據河套開始,達拉特城便和巴彥淖爾城寨成為韃靼人控制河套之地的東西兩大支點。
所以,要占領河套地區,必先將達拉特城和巴彥綽爾城寨占領,控制住兩處渡口,阻斷韃子騎兵南北岸的通道。如韃子騎兵不肯撤走,則可瓮中捉鱉。如他們擔心被困在河套而選擇撤離,則收復河套的目標可順利達成。
土默特和巴彥綽爾兩處草原恰好在黃河幾字彎東西兩側。黃河自寧夏鎮東北上,轉彎變成東西走向之後河面開始變得開闊,水流變得平緩。加之兩處草原沃野之地是韃靼人的牛羊馬匹糧食的產出之地,所以韃靼人必須要在黃河上建立通衢兩岸的渡口通道。以便利貨物物資和兵馬的往來。
如果不這樣做的話,河套之地的韃靼人是無法強力掌控的。畢竟有黃河隔絕,關鍵時候很難靈活調度兵馬。便也無法完全掌控這片土地。
所以,在這兩處渡口位置,韃靼人搭建了兩座大型的浮橋。每年融冰季節之後,組裝完畢的浮橋便被連接起來,成為東西兩條供車馬通行,貨物物資通行的河上大道。到了嚴冬季節,河面結冰,那更是暢行無阻了。
每年,大量的兵馬、牛羊、糧食貨物從浮橋上穿行兩岸。成為從土默特草原和巴彥綽爾草原到陰山和大青山南麓的北岸草原之間的紐帶。讓河套之地和古敕勒川之地緊緊的連接起來,有效的鞏固了韃靼人在河套之地的控制權。
相較於西側的巴彥綽爾草原渡口的城寨的簡陋相比,眼前這座達拉特城卻是一座甚為堅固的建立在黃河南岸的溝壑岩石之上的城池。
韃靼人本不善於建造城池,同時對他們而言,建造城池也毫無必要。但是對於達拉特城這樣重要的渡口城寨而言,顯然是值得花大力氣去打造防禦體系的。
更何況,這裡本來就有一座古代留下來的城池的遺蹟作為底子。在此基礎上進行加固和建設,也會省下不少功夫和和氣力。
這座古代城池便是漢時昭君北上和親,大漢王朝在黃河南岸建造的一座行宮,後世人稱之為昭君城。
這雖然只是一座行宮,但是當初作為和親隊伍的駐紮點,以及和匈奴進行溝通交接的邊境之地,曾經駐紮過大量的兵馬,所以修建了高聳的城牆和烽燧。
話說,,,版。】
在黃河南岸的山崖和溝壑之間,昭君城就像一座城堡,險峻而華美。作為昭君留在家鄉土地上的最後一段時光居住的地方,這裡也留下了許多悽美的傳說。
韃靼人便是在昭君城遺址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和加固,建造了達拉特城寨。整個城寨橫跨在草原和山崖之間,呈現階梯狀的地形,分內外兩城。
外城地勢開闊,沒有什麼街市可言。平素就是帳篷圍欄搭建的牛羊馬匹的集市和糧食日用品交易之所。韃靼百姓買賣牛羊馬匹糧食日用品等物,便將牛羊趕到外城草地上,搭好帳篷和圍欄,等候買家前來商談。
讀者身份證伍陸彡74彡陸7伍
一旦交易達成,牛羊馬匹物資等便被裝車或者直接趕著沿著外城往北,通過幾條戒備森嚴的河岸山崖之間的隘口抵達黃河河灘上,從之後便可從浮橋運往北岸。
所以,外城面積雖大,但其實只有外圈一大圈象徵性的丈許高的土牆圍起來的範圍罷了,倒也算不得是什麼真正的城池。然而內城則完全不同了。
依託河岸崖壁,以及昭君城原有的夯土和石頭城牆的舊址,內城的城牆距離平坦的草原地面的垂直高度落差起碼有十丈高。並非是城牆高十丈,而是地勢的落差加上城牆的高度形成了如此大的落差。
自南向北,從平坦的草原上,逐步往上便是河岸山崖斜坡,層層疊疊,石道縱橫,箭樓和工事重重往上。從明朝擄掠而來的勞力和工匠在這裡開鑿建造加固城牆,將整塊山崖上下聯通,形成規模龐大完備的防隅體系。
而且,內城北側靠近河岸位置,有二十多道巨大的雨水和黃河洪水沖積出來的溝壑。這些溝壑被改造成了藏兵之處。修建了長長的通向內城南側三道城門出口的緩坡。每一道天然溝壑面積巨大,它們寬百步到數百步不等,長兩到三里不等,每一處可屯騎兵三四千人。二十多道屯兵溝壑可屯兵十萬餘。但是在外邊卻根本看不到這些兵馬。
這些溝壑,平素是堆積物資貨物轉運或者運往北岸,作為中轉的倉庫之用。關鍵時候則可屯兵於此,用來出其不意的作戰。
達拉特城背靠黃河浮橋渡口,兩側數十里範圍的河岸都是山崖高聳,下方便是激流滾滾。除了達拉特城所在的寬達六里有餘的河岸位置,下方有大片的河灘以及幾條通向河灘的山崖隘口之外,別無下到河岸的可能。
想從別處繞行,除非有飛檐走壁的本事,而且還要躲過達拉特城東西兩側數十座箭塔的射擊,才能成功抵達河灘浮橋處。又或者直接跳入黃河激流之中順水而至,但這種方法顯然更是荒唐之極的想法了。
總之,達拉特城寨雄踞於黃河南岸,背靠浮橋渡口,利用此處地形,完美的成為了黃河南岸的一道屏障。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
甚至,它背靠後方浮橋,可以源源不斷的有兵力和物資的補充。想要困死城中敵人,那簡直是痴心妄想。
塔讀<小說app更多≈優質<免。費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此時此刻,巴圖蒙克的大軍便已經退守在達拉特城中,準備堅守此城,阻擋明軍企圖占據此城,控制渡口的企圖。
巴圖蒙克也已經想明白了。明軍此次無後勤路線,必是攜帶了大量糧草補給物資水軍一路北上。但是無論他們攜帶多少,總是一個有限的數目。以明軍兵馬的規模和偵查得知的車隊的規模來估算,最多只有兩個月左右的數量。
但從他們進入河套之地,到現在已經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他們的物資糧草的消耗也一定不多了。
所以,只要一方面堅守住達拉特城,一方面調兵遣將前來,當明軍物資糧草耗盡之時,便是反擊之時。到那時,之前明朝二十萬大軍被殲滅的一幕就要重演。這支明軍深入到了黃河岸邊,所以逃走的路程更遠,他們根本無法逃脫。
到那時,他們想要逃走只有兩個辦法。一個是長出翅膀來飛走,另一個是跳到黃河裡像魚兒一樣遊走。很顯然,這兩個辦法他們都做不到。
所以,兩天前,巴圖蒙克率領戰敗之後的六萬多大軍直奔達拉特城。他知道這裡是明軍的首要目標,他要據城而守,堅持到明軍的物資耗盡。
他將六萬騎兵藏匿在屯兵的溝壑之中,以迷惑明軍。如果明軍貿然進攻,陣型散亂之時,那便是反擊大好機會。如果他們慎重行事,不給機會的話,那便跟他們耗著。反正自己背靠補給線,不用擔心消耗。而且漠東漠北的大軍會陸續趕來。自己完全立於不敗之地。
當然,這個計劃的尷尬之處在於,一向以騎兵肆無忌憚的進攻為作戰手段,自詡天下無敵的韃靼騎兵,卻被迫以他們最不擅長的方式縮在一座城池之中守城。
而一向以龜縮守城的方式來防止韃子騎兵衝鋒的明軍,卻成了即將攻城的一方。這未免有些怪異和可笑。
這種攻守之勢的轉變,攻防手段的變化,攻守角色的轉變,在令人覺得怪異之餘,似乎也在預示著什麼。
密碼五六37四三陸七伍
大明兵馬在距離達拉特外城十里之外紮下營盤。在過去幾天的行軍途中,大明兵馬實際上是失去了韃子大軍的蹤跡的。一方面他們逃得太快,騎兵的機動力在這方面還真不是蓋的。另一方面,張延齡並不在意韃子大軍去了哪裡。他的目標明確,以不變應萬變,直搗達拉特城,占領這裡控制渡口才是目的。
不過此刻兵臨城下之後,眾人也都知道了韃子兵馬是撤到了這裡了。因為大批兵馬行進的痕跡是很明顯的。一路上抓了韃靼牧民的審問口供也交代了韃子大軍的動向。
紮營之後,張延齡便和張侖帶著眾將前往勘察城池的規模和防禦體系。在大批騎兵的保護下,張延齡等人抵近達拉特外城數里之外,在一處土坡上仔細觀察。
看到達拉特城池的規模和地形,張延齡和張侖倒也有些驚訝和讚嘆。看起來,像是一塊硬骨頭。
轉了一圈回營之後,張延齡和張侖在大帳中喝茶。張延齡皺著眉頭沉默不語的時候,張侖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延齡老弟,我覺得這城池不好攻啊。這地勢於我不利啊。山崖高聳,怪石盤旋。怕是很難攻進去啊。韃子兵馬全部龜縮在裡邊,不太好辦。要不然,咱們往西去攻巴彥綽爾,那邊是空虛的。」
張延齡點頭道:「可以。侖兄,要不這樣,你率兩萬騎兵去攻巴彥綽爾,這裡交給我如何?」
張侖以為張延齡是開玩笑,愕然道:「我去攻巴彥綽爾?咱們此刻分兵?」
張延齡笑道:「怎麼?覺得不妥麼?我認為韃子主力在此,巴彥綽爾兵力一定空虛的很。兩萬騎兵足夠拿下。這裡的韃子主力既然已經嚇破了膽,龜縮在城池裡,他們便再也沒膽子出來主動進攻了。我可以慢慢的折磨他們。咱們不如分兵攻擊,當無大礙。」
張侖搖頭道:「不不不,分兵不好。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我還是留在這裡的好。」
討論群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張延齡呵呵而笑,知道張侖沒這個膽子和勇氣。他也沒打算讓張侖領軍前往。他已經想好了,讓朱麟率一萬騎兵,讓霍世鑒率三千水軍騎兵往西去攻巴彥綽爾。因為眼前的達拉特城的韃子兵馬似乎是要死守這裡,戰事一時半會兒不一定能拿下。所以,騰出手來拿下巴彥綽爾城寨,控制西側渡口正是時候。
另外大軍需要物資糧草的補給,不然消耗不起。攻巴彥綽爾的目的,便是繳獲物資糧草,以補大軍之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