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三十年農曆十一月初九,這一天也就是朱允熥的生日,對很多人來說意義極為特殊的一天。
雖然此前朱允熥有意低調,不會在他生日的時候大操大辦,只是他到底是儲君,就算是簡單一點,也不會真的是一點都不辦。
說到底他是儲君,有些事情是少不了要做的。比如說祭祀、比如說接受一些賀拜,其他的不說,東宮屬官要是不來參拜,那就是他們的不對了。
儲君有儲君的責任,臣子有臣子該做的事情,所以低調歸低調,但是該做的事情一樣也都不能少。
這個道理大家也都明白,自然也就默契的遵守這些遊戲規則了,你好我好大家好!
今年對於不少人來說非常的特殊,太孫的生辰可以說就是最明顯的信號了,接下來就是要開始準備新皇登基的大典了。
往年的時候,大家需要考慮的就是皇太孫的生辰。儲君的生日、一切按照儀式和規矩來就行,其他的不用多考慮。
但是今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大家現在就要開始全力準備著接下來的事情了。看起來每個人都要準備著好好的表現,大明就要正式開始換個當家人了。
朱允熥早早的就起床了,換好冕服後立刻就開始忙起來了,因為東宮上下也是要來賀拜。
抓緊時間,接受完參拜,朱允熥說道,「太孫妃,東宮上下賞賜諸事你來安排好。」
徐妙錦自然也不會有任何的意見,遇到了一些喜事,該賞賜的肯定還是需要賞賜,這一點大家也都是心裡有數,朱允熥和徐妙錦也一直都是這麼做的。
東宮上下看似鐵桶一塊,被朱允熥和徐妙錦打理的井井有條,這就算得上是他們徹底掌控的區域,東宮的人基本上都可以稱得上心腹。
做到這些可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想要讓東宮上下歸心,自然也不可能只是靠權勢、手段,一些恩惠自然也是不能少。
朱允熥匆匆趕到華蓋殿,看到老朱後大禮參拜,「孫臣朱允熥,叩見祖父皇帝陛下。」
老朱和藹的開口,溫和說道,「今日太孫生辰,可去宗廟祭祀。」
這就是給與朱允熥一些特權了,如果只是普通的生辰,去奉天殿祭祀等等也就行了,這也算得上是符合身份的做法。
但是老朱提起的『宗廟』,那就不只是簡單的宗廟了。這裡頭包括太廟,這是皇帝才能夠享受的待遇。
朱允熥也不矯情,直接領命說道,「孫臣謹遵陛下聖諭。」
老朱微笑著繼續開口,「太孫,你是我大明儲君、是我宗室首嗣。今日應天府諸宗室,在你面前當叩拜。」
朱允熥抬頭看了老朱一眼,只是看看老朱的神情,有些想要反對的話也給咽了回去,這個時候還是不要和老朱抬槓比較好,怎麼安排就怎麼接受。
看到朱允熥沒有要犟嘴的意思,老朱還是非常欣慰的。自家這個孫兒千好萬好,就是有些時候太有主見了,這也沒少讓老朱頭疼。
作為儲君,朱允熥不要說接受兄弟姐妹們的賀拜了,就算是皇叔們在正式場合行禮,他也是可以心安理得的受禮,沒有人因此說什麼,這就是禮法。
老朱隨即起身,說道,「走吧,隨咱上朝去。」
朱允熥立刻起身上前攙扶老朱,「文垚呢?這個點還沒起來吧?」
老朱頓時得意起來了,說道,「知道今個兒有事,昨夜他困了還要逗他玩。看這樣子,下朝時才能起。」
本來上朝的時間就早,朱文垚沒有起來也正常。再加上故意讓他困的比較利害,所以現在正呼呼大睡呢,比平常都要晚一點起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說到底就是朱文垚這孩子格外黏老朱,就算是郭寧妃幫忙照料,那也不行。
醒來後的朱文垚一直都是只要老朱,現在長大一點了,白天的時候其他人能夠抱出去玩一會兒。可是一旦困了,肯定是哭鬧要找他祖祖。
就算是徐妙錦都心裡清楚,別看朱文垚看似和她親,只是帶不長久,孩子心裡頭第一個惦記的還是他的祖祖。
爺孫兩個說著話,不慌不忙的朝著奉天殿走去,接下來自然也就是一系列的儀式了。
老朱擺了擺手,說道,「你去殿外,都這個時候了,可別讓人笑話、說你心急。」
對於老朱的打趣,朱允熥一時間也無言以對。自然也就是在打趣他這段時間的『裝腔作勢』,每次上朝還都是要到殿外去。
「現在也沒人說我心急,這能有什麼可急的?」朱允熥就笑著開玩笑,「我是身正不怕影子斜,就怕一些人捕風捉影瞎說話罷了。」
老朱自然也不會真的在意,朱允熥能夠在這個時候還保持著冷靜,這是非常好的品德。這個時候不犯錯、不心急,只會是大家誇讚的地方。
至於是不是裝腔作勢,或者只是做點表面文章,實際上也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就怕有些人到了這個關頭裝都懶得裝了,那才是最讓人不放心的。裝個樣子,那也是要裝一下。
道理大家自然也都明白,該怎麼做更是心裡有數,這個時候就更加需要保持著理智、清醒,得意忘形的事情可不能有。
還是和往常一樣,朱允熥掐著點的來到了奉天門。也可以說他就是時間,看到皇太孫微微點頭,太監這才甩動淨鞭,一眾大臣立刻跟著朱允熥上朝。
文武百官們剛剛入殿站好,立刻就聽到了皇帝登殿的消息,自然也就是趕緊行禮了,這也不算是讓大家意外的消息,太孫生辰畢竟是大事。
一身冕服的老朱坐在龍椅上,看向朱允熥說道,「太孫生辰,這是社稷之喜、國朝大事。」
朱允熥稍微有些尷尬,還只是皇太孫呢,現在就這麼說有些誇張了,等他當了皇帝之後再這麼說才更加的名正言順。
心裡吐槽歸心裡吐槽,話肯定是不會說出來的,要不然就不是低情商了,而是違逆皇帝的意思,那顯然就是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老朱繼續開口,說道,「東宮屬官、宗室勛戚,隨太孫祭祀太廟。」百官們也沒有什麼意見,看似是有些超出正常的規格,但是皇太孫本身就是儲君,更何況馬上就要登基,祭祀太廟也就不會是什麼事情了。
「令皇四孫、皇五孫赴東陵祭祀太子、太子妃。」老朱繼續開口安排任務,說道,「皇四孫督東陵營建之事,切不可懈怠。」
朱允熞和朱允熙立刻上前領旨,平時他們沒資格上朝,可是今天必須要上朝。至於去東陵祭祀等等,這也是他們該做的事情。
而督東陵營建的工作,這也是名正言順,畢竟都是朱標的子嗣。更何況大家也都清楚,這就是掛個名而已,不一定就是真的要去做很多的決策。
朱允熥還是和以前一樣,在這個時候基本上就是保持著低調,能夠不開口就不開口,很多的事情皇帝安排就行,現在輪不到他這個太孫去指手畫腳。
更何況有些事情容易得罪人,或者是比較敏感呢,還是沒有什麼存在感更好一些。
什麼時候該出頭、什麼時候該低調,這些事情朱允熥太有分寸了,現在只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就好。
朱允熥到底是皇太孫,所以相比起皇帝的壽辰,不管是禮制還是其他都是要低調很多,哪怕朱允熥這個儲君的地位特殊,但是這到底只是儲君。
所以很多的事情都是不能和皇帝的規格看齊,朱允熥也自認為不需要在意那些細節,目光還是稍微長遠一點的更好。
老朱看向朱允熥,臉上浮現出些許笑容,「太孫今日祭告太廟,務必敬告上蒼。洪武三十年至此,明歲改元承康。」
不少文武官員也非常的意外,其實關於年號的時候很多人都在關注,一些自認為有文采的官員也仔細斟酌過,此前皇帝也下令翰林院等擬定。
只是一直都是沒有什麼動靜,而現在皇帝直接提前公布了年號,看起來根本就是不在意其他人的一些意見。
不過仔細想想看皇帝的性格,這一切好像也順理成章了,這一切基本上沒有什麼好奇怪的,洪武皇帝在很多的事情上只相信他的自己。
洪武這樣的年號都設定了,這麼個『承康』好似也沒什麼,簡單粗暴,這也彰顯著皇帝的一些直接的心意。
老朱繼續說道,「《詩經》有云:民亦勞止,汔可小康。《禮記》也載: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是謂小康。」
『小康』,這可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了,這也說明了老朱對於朱允熥的很多期待。
小康,那是在史書中所描述的在夏禹、商湯、周代的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治理下出現的盛世。
至於說要追封朱標為『孝康皇帝』,這也是必須要做的事情。將朱允熥的年號定為『承康』,這也是既有大道理,也有小心思的。
不過大家顯然沒有什麼意見,皇帝定下來了年號、皇太孫看似也沒有任何意見,其他人就算是有意見顯然也沒有太大的作用。
又一樁事情算是可以明確了,年號也定下來了,現在也就是等著七天之後的皇太孫正式登基了。
早朝看起來也就是如此了,大家也都心裡清楚,今天的早朝和以往的早朝不一樣,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說到底就是這一次的早朝,也就是只辦皇太孫的生辰之事,其他的政事等等都是可以往後稍一稍。
朱允熥在結束了早朝之後,立刻就率領東宮屬官以及宗室勛戚朝著太廟方向走去。
對於朱允熥來說,這一天也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了,想要和自家人一起吃頓飯,那也是需要等到所有的正經事忙完之後再說。
早朝、祭祀,接受賀拜等等,這些就是正事。在忙完了這些事情之後,才有可能得到些許閒暇和自家人聚一聚。
所謂的東宮屬官,這一眼望過去也就是六部尚書再加上一些勛貴了,在朝堂上稍微有點分量的大臣,身上基本上都有東宮的加官。
大家對此也算是早就習慣了,畢竟有了東宮的加官,勉強也可以算得上是太孫心腹。
禮儀等等早就是制定好的,不要說今天是生辰來祭祀了。其實尋常年份的時候,遇到了過年、正旦等節慶,那也是需要來太廟等地祭祀。
流程實際上是相差無幾,唯一的區別也就是祭祠需要做些調整,這些對於朱允熥來說也沒有什麼難度,早就記下來了。
在祭祀之後,朱允熥來到文華殿開始了正式的升座,這一次只要是朝臣都需要來參加賀拜了。
朱允熥忙的腳不沾地,這些事情都是他需要做好的事情,一樣都不能有任何馬虎,在這個關鍵的節點就需要將這些事情給做好。
「我看了一下,事情也算是差不多了。」朱允熥開口對張福生說道,「安排一下賜宴,凡有爵位的,不管有沒有承襲爵位,一律賜菜。」
張福生自然記下來這些事情,賜宴是宴請諸臣。賜菜,就是將一些菜『打包』送去這些大臣的府邸。
至於有爵位,那是有些爵位已經是世襲罔替,但是出於種種原因暫時沒有承襲爵位,這也是有可能出現的狀況。
道衍這個時候也主動開口,說道,「殿下,臣以為賜菜之事一直都有規矩,一切也都是按照過往慣例行事就可。」
朱允熥微微點頭,「說的有理,賜菜之事也確實沒有什麼可擔憂。」
實際情況就是如此,賜菜這樣的事情按照慣例來就好,大家也都清楚該做些什麼。
道衍就趕緊說道,「殿下,臣以為尚且未能承襲爵位之勛貴,可酌情令其承襲爵位。」
這一下朱允熥就沉默了,道衍的意思很明顯,就是拉攏一些功臣。勛貴,大多數的勛貴都是淮西人,是朱允熥的『基本盤』。
朝廷雖然這些年一直都是在嚴格的收縮勛貴的人數,可是該施恩的時候肯定也是需要施恩。(本章完)
一筆閣 www.pinbi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