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宋省,省城,馬尼拉。
經過十餘年不間斷的建設發展,馬尼拉如今完全是一座具有近代化氣息的港口城市,水泥鋪砌的碼頭,寬闊筆直鋪著柏油路面的街道,鬱鬱蔥蔥的綠化樹,鱗次櫛比的建築,西北郊外則是一片代表著近代工業的高聳煙囪。
易知足站在甲板上將視線從西北郊外那一片高聳的煙囪轉移到港口碼頭,見的掛著風帆的海船和冒著黑煙的蒸汽船來來往往一片繁忙景象,不由的笑道:「兩年沒來,馬尼拉已是大變樣。」
站在他身後的馬儀清微笑著道:「馬尼拉能發展如此迅速,完全是大掌柜的功勞。」
回頭看了他一眼,易知足才道:「君湖兄在官場廝混了這些年,也學會溜須拍馬了。」
「大掌柜這話可真是冤枉在下了。」馬儀清叫屈道:「在下這話可是大實話,沒有半點溜須拍馬。」
頓了頓,他才接著道:「平定呂宋之後,大掌柜就號召在呂宋大力發展橡膠種植園,當初推廣之時,抱怨的聲音著實不少,不過隨著元奇對橡膠的需求量逐步增加,橡膠的價格逐步上漲,所有人如今都對大掌柜都佩服的五體投地。
除了橡膠之外,元奇在馬尼拉建辦的一系列的工廠,諸如橡膠廠、輪胎廠、煙廠、船廠、鞋廠、纜繩廠、果乾廠、罐頭廠、肥皂廠......,也都是出自大掌柜的建議罷,這些個廠子每一個都效益良好,規模稍大點的廠子一年所納的稅銀就能堪比一府之賦稅。」
說到這裡,他抬手指了指馬尼拉城,不無感慨的道:「如今的馬尼拉人口超過二十萬,城市面積擴大了五倍不止,港口建設,城市建設,道路建設,哪一樣不要銀子,沒有這些銀子,馬尼拉也不可能如此迅速的發展起來。」
「如此說來,那還這功勞還真的算在我頭上。」易知足笑道,頓了頓,他接著道:「橡膠的廣泛應用還沒真正開始,橡膠的價格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橡膠的對外貿易可能會超過茶葉和生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對外貿易商品,這一優勢必須要長期保持下去。」
橡膠的價格還有極大的上升空間?馬儀清不由的大為欣喜,如今的橡膠給南洋兩省已經帶來了滾滾財源,如果價格再大幅上升,會是什麼光景?他連忙追問道:「橡膠除了製作自行車輪胎和橡膠鞋之外,還能有其他用途?」
「橡膠用途之廣,超出你的想像。」易知足緩聲道:「不論是工業農業還是民用軍用以後都會廣泛的用到橡膠,南洋兩省的橡膠已經基本形成產業,必須鞏固並持續發展,橡膠真正的黃金時期還沒到來,到時候不只是價格節節攀升,也會供不應求。」
聽的這話,馬儀清不由的心花怒放,南洋兩省最多的就是橡膠,在元奇的鼓勵和帶動下,大大小小的橡膠種植園遍布南洋大大小小的島嶼,若是橡膠價格持續上漲,並供不應求,南洋兩省必然會富得流油。
見他一臉的欣喜興奮之色,易知足含笑道:「犯不著沾沾自喜,咱們不能滿足於售賣橡膠,南洋必須加強加快對橡膠的研究,提升對橡膠的加工能力,儘量出售橡膠產品。」
「下官遵命。」馬儀清笑吟吟的道。
「一會兒船隊靠岸,咱們微服入城,隨意走走看看。」易知足隨口吩咐道,這些天一直在海上,他想走動走動,另外,平日裡在上海他也沒有機會隨心所欲的閒逛,畢竟上海認識他的人不少,林肯被刺,倭國也頻頻發生幕府高官被刺的情況,出門閒逛對他來說已經是一這種奢望,在馬尼拉就不同了,基本沒人認識他。
馬尼拉的街道跟上海一樣乾淨,街上行人眾多,剪短髮的不少,留著辮子的也同樣不少,衣著服飾也是五花八門,不過,語言卻基本都是漢語,以粵語和普通話居多。
易知足一身長衫,一臉悠閒的漫步在街頭東瞧瞧西看看,不時還跟一些商販閒侃幾句,轉了兩條街,兩人坐在街邊的長椅上歇息,他才看向馬儀清問道:「在學校推廣的是普通話吧?」
聽他如此問,馬儀清不由的一笑,「是的,從小學開始就強制推行普通話,在馬尼拉說地方方言是受歧視的,不過,說粵語的實在是太多了,前來馬尼拉經商的大多都是廣東人,圍著製作生意方便不少人刻意的學說粵語。」
易知足微微點了點頭,道:「這裡留辮子的人比上海多。」
略微沉吟,馬儀清才道:「南洋提倡自由,宗教信仰、民俗、服飾、髮式等都崇尚自由,強制推行的也就語言和文字,不過,學生和工人都是剪短髮的......。」
「也就是隨口一說。」易知足不以為意的道:「滿清入關二百年,已被視為正統,留辮子也已成為民俗習慣,若是強行剪辮子,那和當年滿清強制推行『剃頭令』也就沒區別了。」
馬儀清看了他一眼,謹慎的道:「可如今老百姓對辮子是惜如性命,甚至有為了留辮子不讓孩子入學的。」
「不能只看到現在百姓惜辮如命,而忘了之前百姓惜發如命。」易知足緩聲道:「咱們走的不是暴力路線,而且現在時代也不一樣了,沒必要採取強制手段,一切都順其自然。」
易知足說著頓了頓,語氣一轉,「不過,同化融合卻是必須的,雖然已經與西班牙和荷蘭正式簽訂條約割占南洋,但還須防範地方的民族覺醒,唯有完全同化融合,南洋才算是真正納入我國。
你身居南洋總督之職,應該很清楚南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更何況南洋還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資源,對於大清來說,這無異於是一個寶庫,斷不能有絲毫差池。」
「大掌柜放心。」馬儀清肅順道:「南洋的士紳地主階層已被連根剷除,斷無民族覺醒之可能.......。」
「不要掉以輕心。」易知足叮囑道:「隨著民智的開發,西學的傳入,民族解放獨立思想也會不可避免的萌芽,必須密切關注,一旦發現在苗頭就必須以雷霆手段鎮壓。」
「下官明白。」馬儀清連忙頜首道。
回到馬拉卡南宮,易知足痛痛快快的洗了個澡出來,林美蓮就迎上來遞上一份電報道:「大掌柜,馬尼拉才轉來的急電。」
「倭王孝明病危。」接過電報一看,易知足的眉頭隨即就皺了起來,這麼快,明治要登基了?略微沉吟,他才吩咐道:「回電,密切關注,及時稟報。」頓了頓,他接著吩咐道:「給肖明亮發電,配合幕府,必須於今年之內剷除長州、薩摩等西南四藩的武裝。」
林美蓮記下電文,才道:「大掌柜,馬上就是年關了。」
「我說的是西曆,目前才是1867年1月。」易知足說著接過電報簽上名字,吩咐道:「加密。」
次日一早准八點,馬儀清就帶著馬尼拉一幫文武官員前來拜見,易知足大致詢問了一番,照例聞言勉慰了眾官員一番便將他們打發走,他在上海每日裡都是見不完的人說不完的事,到的馬尼拉自然是想好好清閒幾日。
馬儀清倒也識趣,沒事不來煩他,自顧忙自己的公務,同時將易知足已經同意在呂宋修建貫通南北鐵路的消息放了出去,消息一傳開,馬尼拉上上下下一片歡騰,鐵路的便利已是眾所周知,一旦貫通南北的鐵路修建完工馬尼拉必然會更為繁華。
易知足實則並未閒著,在休息了兩日後他就開始微服私訪,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就走訪了馬尼拉附近的幾個府縣。
在呂宋爪哇建省之後,他就有心將南洋作為試點,試行三權分立的體制,只是限於人才匱乏,一直拖到五年前才開始試行,所謂的三權分立,便是行政、司法和督查分立,在省府縣三級地方除了原有的行政衙門之外增設司法局和督查局,司法局主官品級略低行政主官一級,而督查局主官則與行政主官平級,且司法局和督查局皆是垂直領導,主官任免由上級決定。
如此一來,知府知縣的權力被大幅削弱,審案斷案,人犯收押,地方監獄等盡歸司法局,司法獨立不受地方官員左右,但受督查局監督,督察局不僅監督司法還監督所有的地方官員,但也只有監督權,不能插手行政和司法。
這個體制好處在於權力分攤,易於制衡易於監督,且更為專業,壞處在於,體制臃腫,三權分立增加了不少官吏,吃皇糧的官吏增加了一倍,增加了財政壓力。
易知足在附近府縣轉了一圈,一番打聽下來,卻是有些苦笑不得,這三權分立好是好,但地方官員卻基本都沒什麼事做,司法局一年到頭也審不上幾個案子,而且審的多是雞毛蒜皮的小案,督查局也是無所事事,壓根就沒什麼好督查的,地方官員多是從新學畢業生中選撥出來的,極少有貪贓枉法的事情。
轉了一圈下來,易知足有種多此一舉的感覺,不過,有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吏治清明,地方士紳商賈百姓對於地方官員極少有抱怨的。
待的易知足回到馬尼拉,已經臨近封衙放假,聽聞易知足回來,馬儀清連忙趕了過來,見禮之後,他便含笑道:「大掌柜這趟微服私訪可有收穫?」
易知足答非所問的道:「年後我打算去偏遠一點的府縣看看。」
「大掌柜好閒情。」馬儀清含笑道:「這個三權分立,極大的杜絕了地方官員貪贓枉法的情形,而且督察局的官員大多都是出身新學的年輕士子,別的不敢保證,吏治清明這是絕對敢保證的。」
頓了頓,他才道:「這個制度確實是值得推廣,不過,朝廷怕是難以接受,官員俸祿至少要增加四倍不止。」
朝廷財政困難,確實是難以接受,易知足沉吟了一陣才道:「在下面轉了一圈,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浮於事,大多官員一天到晚都無所事事。」
馬儀清點了點頭,道:「南洋兩省大多百姓都是來自天南地北的移民,沒有形成宗族,元奇對移民的政策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百姓們得以安居樂業,事情自然少,況且百姓本就有輕易不進衙門的傳統,沒有試行三權分立的時候,地方官員也是無所事事,清閒不已。」
說到這裡,他猶豫了下才試探著道:「要不大掌柜抽調些官員在上海以及附近的府縣嘗試一下?」
「還不到時候。」易知足道:「待的朝廷推行憲政之時再嘗試不遲。」頓了頓,他接著道:「不能讓他們太清閒,三年考核,不僅要考核政績,還要增加專業知識考核,不合格者,降級使用。」
「這法子不錯。」馬儀清點了點頭,略微沉吟,他才小心翼翼的試探著道:「如今南洋兩省移民人口已經遠遠超過了本地土著,可說是已經鞏固了呂宋爪哇的統治,馬尼拉和葛羅巴能否開放為通商口岸?」
易知足本來就有逐步開放的想法,之前封閉南洋兩省是出於鞏固統治的需要,十多年下來,元奇可以說已經牢牢的掌控了南洋兩省,這種情況下倒也沒有繼續封閉的必要,他當即頜首道:「可以,暫且先開放馬尼拉和葛羅巴,其他地方以後也可以陸續開放,先從廣州上海海關抽調一些經驗豐富的人手將海關建起來。」
馬儀清壓根就沒有想到易知足會如此輕易的同意,不由的大喜過望,「大掌柜可是早有開放南洋兩省的想法?」
易知足道:「不只是南洋兩省,整個大清都會逐步的放開......。」
話未說完,林美蓮快步進了遞上一份電報道:「大掌柜,倭國急電。」
「孝明駕崩,睦仁繼位,年號明治。」掃了一眼電文,易知足沉吟了一陣,才將電報遞還,道:「回電,查明孝明死因。」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