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覺得腦殼哪裡有點不對,有沒有變傻的感覺?」
朱北辰白了三千一眼,我除了被你敲一記悶棍外,還真的沒什麼地方不對勁的,「你別用這種眼神看著我,我現在很正常。」生怕這個不長眼的矮子又一棍子打過來,朱北辰趕緊捂著腦袋。
&了,都這會了,要是沒事的話也應該沒事了。」這種噬魂蟲在野外估計也雜交了上萬代了,毒性也許早就沒幾百年前惡毒了吧。
朱北辰滿臉堆笑地迎上去,畢竟這一路上還得依仗三千。
&別說話,你那副笑臉我看了害怕,你夜裡就是這麼邪邪的笑的,笑完就拿刀砍我。」
三千在思量時機應該差不多了,要不要把爺爺交待的話跟這人說了呢。
&爺爺本意要我帶你上山,其實是要我帶你去見一個人,但見這個人之前,我要先跟你說一段往事,一段上千年前的往事。」
三千義正言辭的表態,似乎接下去要講的是一件大事,跟著後頭的朱北辰收起了玩虐的脾性,豎起耳根。
……
大約一千八百多年前,那時候滇地居民混雜,各部族聚居。古時的南中地區大體上以苗彝民為主,被漢庭稱為蠻夷。
而當時,三千這一脈的苗民遠沒有內遷至黑水河這片偏僻脫世的地界。
直至公元225年,漢室一代經緯之才,名震天下的大人物來到南疆。
朱北辰本就是專修的古歷史文化,自然對年份數據牢記地一清二楚,隨著三千的話頭,飛快地在腦海中回顧著那一年發生的事。
因為歷史上那個年份,滇南還是偏離正統的文化圈之外的。當時尚算不毛之地的苗疆,如果有人曾到過這,並且還是史上的大人物,是很容易回憶起來的。
三千的漢語功底不深,詞彙短缺,他在儘量地描述這位分量極重的人物,他的面部表情莊重,眸間滿是敬重的神色。
漢室的一代經天緯地之才,連上千年後的黑水河苗民都聞之敬若神明,朱北辰終於想起了一個名字。
而,他,不是一個人來的。
漢末南地蠻王爆發過一場叛亂,意圖突襲川地,無功而返。次年,漢室的一位股肱重臣攜數萬兵甲討伐而來。
至此,朱北辰終於確定了,三千口中的那位大人物是誰。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
當年,彝族蠻王孟獲被漢相率兵驅逐之後,兵敗的孟獲四處逃竄,後至黑苗聚居地,找到了九黎巫苗正統的傳承,也就是如今的黑苗先祖。
孟獲聲淚俱下的請求黑苗族巫出兵共同抵禦蜀漢大軍。
而現今的九曲河山谷就是一千多年前那場兩族聯軍抗蜀的古戰場,由蜀軍占據山谷,諸葛亮在谷中秘密布置長達一個月。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九曲河岸每逢秋冬之交便會聚起彌天大霧,連綿月余不散。
兩軍終於在山谷前交鋒,族巫祭起一面大旗,頓時天地變色,**齊聚。平日裡深藏於泥土草叢中的毒蛇蠱蟲紛紛應召而出,將蜀軍逼退至谷內。
原以為勝券在握,本可一擊徹底擊潰蜀軍,活抓蜀相的兩族聯軍不疑有詐,領兵衝鋒,追進谷內。
頓時九曲江河谷內風聲大作,隔絕外間的**,谷內一片黯淡。諸葛亮親至山谷中主持九曲大陣,手持一方印綬,激發大陣的攻勢。妄入山谷的苗彝大軍俱皆迷失在山谷中,遍尋不著出口。
谷內九曲殺陣發動,光影劍芒漫天,視線可及範圍內,光線射穿蠻兵的血肉身軀,這時候的谷中哪裡還有蜀軍的身影。
遍地都是蠻兵痛苦的哀嚎之音,一役下來,苗彝兩族精銳損失殆盡,蠻王再度逃串而去。那代的巫族在巫師的帶領下退回苗地。
自兵敗退守後的黑苗,原以為諸葛亮南下的目的主要在於臣服孟獲,穩定後方,為將來的北伐杜絕後患。但,他們都想錯了。
七擒七縱孟獲,徹底杜絕南地隱患之後,諸葛亮並未急於班師,而是聯合南地蠻王孟獲,舉兵浩浩蕩蕩突襲了苗地。
聽到這,朱北辰眉頭深鎖,苗地的秘聞是不會被正兒八經地記錄在古時中原文化的正史當中的。
只是讓自己感到意外的是,諸葛亮當年南征孟獲本意就是為了穩固後方的,為何在目的達成之後,反倒不引兵退回蜀中,反倒又再征苗疆呢。
還有那座驚徹寰宇,奪天地造化的九曲大陣,自己一直以為的想法都是對的,果真是此人所布。直至諸葛亮死後千年間,九曲大陣仍在運作。那他在世的時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種妖孽。
那時候的族巫名為妄邪,生性傲慢自負,少年有成,三十多歲的年紀就是族中的巫師。
在九曲河谷一戰中打敗而歸後,將戰爭失敗的原因歸咎與漢人的狡詐,依靠迷陣地勢才取得的勝利。
對於蜀兵的二次進犯,並未有足夠的重視,但仍是聚齊了族中年輕的壯丁們,御控蠱蟲,運用邪術妄圖與諸葛丞相一爭長短。
戰爭的成敗是已經註定的,畢竟當時的黑苗距離上古九黎一族輝煌的年代已經過去,巫蠱之術在那時的黑苗中早已沒落。
三千補充了一句駭人的話,朱北辰的臉色瞬間僵住了,「那一場仗,蜀兵無一中蠱。」
巫蠱是黑苗唯一的依仗,也是最為神秘不為人知的手段,三千說的是無一中蠱,不是無一傷亡。
當然,前者比後者更為令人震驚。有戰爭就有傷亡。
三千的話暗示得很明白,諸葛亮深諳巫蠱之道。
戰爭初期,黑苗的部隊便全面潰敗,毫無招架之力,而妄邪也在戰爭中身死,唯一的遺孀是一個十五歲大的女兒。
隨後蜀軍退回漢中,卻留下一隊一萬人的士兵駐守,此役後,黑苗舉族進入九曲江谷地,退至黑水河畔,一直繁衍生息至今。
&守的一萬人不是士兵。」三千的話再一次深撼到朱北辰,留守一萬人在南疆,但這些人不是士兵。
他們是自蜀地徵調的能工巧匠,自蜀軍進入南地伊始就已經跟隨在軍中,就像是早已準備好的,戰前就計劃著要留在南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