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錦要給老朱寫信,自然是寫一路的見聞,新奇古怪的事情,試問,哪裡能有白羊口有意思?
又是生產軍糧,又是僱傭女工,甚至還要弄冶鐵作坊。劉淳更是自稱郭氏傳人,哪一樣都能引起老朱的興趣,甚至比前方打仗還有趣呢!
見徐妙錦一口答應,劉淳鬆了口氣,這封信上去,他就算在朱元璋那裡掛了號,說句文詞,叫簡在帝心!
假如一定要抱一條大腿,劉淳覺得還是抱老朱的比較合適。
當下朱棣還太弱,而太子朱標又不能長久,別看老朱手黑,但只要不作死,小心做實事,就不會有事。
只是要想讓朱元璋看重,就需要拿出點打動人心的玩意。
劉淳想了好半天,只想到一個點子。
「那個徐姑娘,有件事,你看能不能寫到信裡面?」
「說吧!」
「根據我師門的前輩講,在海外有幾種十分高產的作物,不擇土地,產量又大,若是陛下有興趣,可派遣船隊,向東航行,跨過一片茫茫大海,就能找到。往返或許要兩年的時間,不過真的找到帶回來,那可是大明百姓之福。」
朱元璋出身窮苦,又關心百姓,肯定對玉米、土豆、地瓜感興趣,劉淳信心滿滿。
可徐妙錦聽完,卻把筆放了下來,抬起頭,衝著劉淳微微一笑……很傾城!
「柳先生,若是聽我的,就別寫!」
「為什麼?」
徐妙錦吐出兩個字,立刻就讓劉淳冒汗了。
「海禁!」
該死,怎麼把這事給忘了!
朱元璋剛打下天下,張士誠和方國珍退到海島上,伺機作亂,朱元璋頒布了第一道海禁命令。隨後天下一統,急需休養生息,在這個關頭,種田產糧食,努力生育,擴充人口,就成了最緊要的事情。
為了避免百姓爭相前往海外貿易,耽誤了根本,老朱再度重申海禁。
若是此時建議去什麼海外,尋找良種,豈不是公然跟老朱的國策對抗,還能有好下場嗎?
有關海禁的事情,劉淳不是不知道,可他畢竟不是個地地道道的大明人,而且穿越時間還短,有些禁忌容易忽略掉。
徐妙錦的提醒,實在是太及時了!
「徐姑娘提點之恩,在下感激涕零。」劉淳說著,深深一躬。
徐妙錦的眼珠轉了轉,嗔道:「光是嘴上感激嗎?」
「那,要我做什麼?」
徐妙錦提著手裡的毛筆,盯著筆尖兒,輕輕扯下一根狼毫,用漫不經心的語氣道:「總要給我漲點工錢吧?」
「工錢?」
劉淳怎麼也想不到,這王府千金,怎麼變得市儈起來!
「那個要多少才行?」劉淳傻傻問道,這小妮子不會趁機敲竹槓吧?
徐妙錦道:「我現在的工錢是一個月一兩銀子,能提到多少?」她一邊說著,一邊晃著蔥玉般的左手,五個手指頭,修長圓潤,跟軟玉琢出來似的。
「五兩?」劉淳試探著問道。
徐妙錦眼睛放光,立刻點頭,「好,不許反悔!」小妮子可高興壞了,她其實是想說漲五成就夠了,哪知道劉淳一下子給翻了五倍!
這個老闆夠大方的!
不錯!
徐妙錦滿意了,劉淳也在暗暗擦汗,多大的事情,別說五兩,就算五十兩、五百兩、哪怕五千兩,也不多啊!
這丫頭還算有良心。
兩個人,一個覺得占了便宜,一個覺得省了銀子,這才叫珠聯璧合呢!
徐妙錦整整寫了十大張紙,一封厚厚的書信,就這樣到了南京,落到了朱元璋的手裡。
剛過了花甲生日的朱元璋,依舊精神矍鑠,每天處理幾百件的公務,從早忙到晚上,不過朱元璋已經有意培養太子,將一些事情交給太子處理,他只負責最後核准。
朱標正式接觸國政,他這才感覺到身為君主的壓力。
不說別的,光是遼東一戰,有功的將士就何止千萬!
尤其是名列第一的,正是他的四弟燕王朱棣!
軍功是最顯而易見的東西。
這次朱棣先是攻取金山,接著馬不停蹄,襲取松花河,他以火藥作為武器,一舉擊潰三萬騎兵,徹底打消了納哈出向西逃竄的企圖。
兩場大勝,哪怕永昌侯藍玉都不敢再小瞧燕王,朱棣儼然成為軍中的後起之秀!
「四弟啊四弟!你為何如此出眾啊?」
朱標反覆看著捷報,心裡頭五味雜陳。
身為大哥,他對兄弟是愛護的,可問題是他手下的那些人,已經將朱棣看成了威脅,不斷在朱標身邊進言,要對朱棣下手,弄得他不勝其煩。
而且藍玉也給他寫了信,在信中,他盛讚一個叫柳淳的少年,說他才學過人,本事了得,朱棣能打贏,全靠著柳小郎的幫忙。
若是能把此人拉到東宮,再也沒人能撼動殿下的位置……
每一個人都打著為自己好的旗號,可殊不知,全都是想當然!
朱標的太子之位,是兩個人定下的,一個是活著的朱元璋,一個是死去的馬皇后!除了他們,誰也韓動不了儲君之位。
可麻煩的是,下面人的情緒又不能不照顧。
說兄弟壞話,朱標干不出來,也不能幹!
那就只有把那個少年弄到京城,也算是給老四一個敲打吧!
朱標進宮,把擬定的有功將士的名單,遞給了朱元璋,等老朱看過之後,他躬身道:「父皇,宋國公提到,有個少年製作軍糧,改良火藥,著實有些本事,孩兒想把他調到京城,來東宮做事。」
朱標從來沒想過父皇會回絕,別說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少年,就算名滿天下,也是一句話的事情。
要知道當初朱元璋可是把徐達、常遇春、宋濂等人,全都派到了東宮,悉心輔佐太子,對兒子,老朱一向是大方的。
可誰知這一次朱元璋竟然沒有立刻應允,他沉吟片刻,「太子,你可知道,這個少年自稱郭氏傳人?」
「郭氏傳人?」朱標愣了一下,藍玉的信中忘了提此事,他也就不知道了。
朱元璋道:「他說是前朝大儒郭守敬的門下傳人,有一身的本事,投奔大明,要輔佐聖朝!」
朱標啞然,藉助前人,抬高身份的騙子可是不在少數,他的東宮就時常有狂生來投,基本上都是本事不大,口氣不小的貨。
不過看藍玉的書信,應該有些本事。
「父皇,既然如此,那就更應該調入京城,看看他是否有真才實學!」
「不!」
朱元璋果斷搖頭,「貿然調入京城,必定引起一些人的效仿,以此為終南捷徑,弄得人心大亂。」
老朱想了想,「他不是說是郭守敬的傳人,還熟悉韃子的情況嗎!朕就給他一個考題,看看他的本事。這一次納哈出二十五萬人投降,這二十五萬人究竟該如何處置,朕想看看他有沒有主意!」
朱標眼睛轉了轉,突然道:「父皇,前些時候,有人把方孝孺押到了京城,此人品行端正,是受了陷害!」
「方孝孺!」朱元璋想了想,終於有印象了,「嗯,此人的確有些不凡之處,太子日後可以仰仗他。」
朱標暗喜,「父皇,既然如此,能不能把處理這二十五萬人的事情,也交給方孝孺,看看他的本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