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長安之後,李淵對於王薄的投降表示歡迎,當然最讓他高興的是,太子初戰便有如此大捷,讓他這個做父皇的十分高興,也很放心。
朝臣對李建成的功勞贊口不絕,但絕少有人提到李世民。不過李淵並沒有忽略自己這個兒子,因為兒子身邊還站著一個他很反感的女人,便是袁紫煙。
「世民,為何將徐夫人帶回,此為何意啊?」李淵冷著臉問道。
「回稟父皇,世民之所以將紫煙帶回,這其一便是紫煙已與徐茂公解除婚約。」李世民不急不慢的說道。
袁紫煙差點沒暈死,急的連忙解釋說道:「陛下,當初不是這個樣子的,其實……」
「父皇,兒臣以及手下諸多將士都可作證,紫煙姑娘確實與那徐茂公再無夫妻之緣。」李建成不怕添亂的上前補充了一句。因為李建成已經看出來了,父皇並不喜歡袁紫煙,而老二卻對袁紫煙很難放手,只要是隨了李世民的願,就能讓他成為父親的眼中釘肉中刺,以後何愁不會被拔除?
「另外,兒臣長子承乾,十分喜愛紫煙。以前每每哭鬧,如何哄勸也無濟於事,非得是紫煙安撫才得消停。為此,無垢對我提及多次,希望能讓紫煙入宮,教導承乾。」李世民竟然將媳婦也牽扯進來,很顯然,長孫無垢是不會說這樣的話的,但是她是個極其依賴丈夫的人,絕對不會拆李世民的台。
由於涉及愛孫的健康問題,李淵最終點點頭,說道:「也罷,便讓袁紫煙先搬入承乾殿,專門照顧朕的孫兒吧。」
退朝之後,袁紫煙那是老大不滿意,一直跟李世民爭吵個不休,李世民路上一言不發,直到將她交代給長孫無垢處。
長孫無垢見到袁紫煙。那模樣就跟見到鬼差不多,這個女人還真是陰魂不散哪,都已經出嫁了竟然還能進宮來,而且還是回到李世民身邊!
楊昭是楊廣的女兒。之前也見過袁紫煙多次,雖從未打過招呼,如今住到了一塊,還是上前施禮,按照之前的稱謂尊稱其為姨娘:「昭兒見過煙姨娘。」
「呵呵。妹妹呀,此時紫煙姑娘並無名分,若要講究起來,還應該是她向你行禮呢。」長孫無垢說道。
不等袁紫煙發話,李世民正色說道:「見紫煙如同見我,爾等不可怠慢。」
李世民說完便轉身走了出去,袁紫煙不願意跟這兩個發愣的大肚婆多待,也跟了出去,嘮叨夠了,袁紫煙也乏了。嘆息說道:「世民,你知道我本不願意參合你們朝廷之中的事情,為何還非得將我帶回來呢?」
李世民也停住了腳步,張張口想說些什麼,但向來傲氣的他還是沒將心裡話說出,反而說了句讓他自己都很驚訝的狠話:「無需得知緣由,若你私自離開,我雖不能對徐茂公怎樣,但可以追蹤李密的下落,將他繩之以法!」
你?!袁紫煙氣得臉色都變青了。罵了一句卑鄙,然後回到自己房間生悶氣。李世民也頗感無奈,恨不得打自己一耳光,瞧自己這張嘴。怎麼就不能好好說話呢。
其實他想說的是,自己不想再失去了,可是就為了這顏面,竟然沒有如實說出口。
接下來的日子,袁紫煙便留在了承乾殿。按照李世民的交代,她是可以和長孫無垢和楊昭一起用餐的。但是兩個女人實在是太奇怪,長孫無垢根本不喜歡她,所謂的熱情都是裝出來的。
而楊昭明知這樣,卻非要跟袁紫煙客氣,言聽計從乖巧無比的樣子,好像藉機氣長孫無垢一樣。後廷爭鬥不休,袁紫煙並不是李世民的妻子之一,當然不想參與其中,之後便自己一人吃飯,閒時看書作畫,怡然自得。
值得一提的是,小承乾真的跟袁紫煙有緣,兩人十分親昵,甚至有袁紫煙在場,他都不跟長孫無垢親近。
得知妻子下落的徐茂公,立刻返回長安,卻被告知,妻子已經和他解除了婚約,也就是說徐茂公被休了。
徐茂公當然不信袁紫煙會如此無情,幾經打聽得知了事情原委,沒想到竟然是李世民借題發揮,藉機搶走妻子。
徐茂公也是巨富之家出身,又有一身武藝,如何受得了這種屈辱,因此對李世民的成見很大。但是一直見不到妻子的徐茂公也十分無奈,唯恐魯莽之舉會給對方帶來殺身之禍,只得咽下這口氣。
再後來,李淵又給徐茂公找了一門親事,可謂是門當戶對,封賞比袁紫煙好要多好幾倍,還有個不錯的封號,英國夫人。
除了最愛被人搶走,總之李唐對自己還算是不錯,徐茂公敢怒不敢言,一直選擇沉默。徐茂公不屑與太子為伍,更不願意看李世民的眼色,所以一直都留在李淵的身旁,替他出謀劃策,徵兵打仗。
由於李世民受到了父親的冷落,所以近一年時間的征戰都和他無關。對此,李世民鬱悶不已,也曾有心腹暗示,這一切都跟袁紫煙有關係,只要將袁紫煙趕出宮去,那麼就會重新獲得李淵的信任。
李世民對此不屑一顧,甚至有點自暴自棄,再多努力又能如何,還不是替他人做嫁衣裳,做個吃喝玩樂的王爺有何不可,好過拿命拼殺百倍,萬倍!
宮內靜如死水,宮外依舊是翻天覆地,之前提到的李軌,抱著皇帝的頭銜不肯放鬆,然而感到大勢已去的手下大臣安興貴、安修仁等人卻是坐立不安。
在群臣的建議之下,安興貴等人試探著勸說李軌投降,而李軌卻幾乎翻臉,咆哮著將這夥人趕了出去,甚至還揚言,再若亂說,一律割舌處死。
安興貴等人惶恐不安,思索再三,還是集體叛變,並協助李唐活捉了李軌,緊接著李軌便被斬於長安。因為這等人有功,李淵詔安興貴為右武侯大將軍,封涼國公,賜帛萬段。安修仁則封為左武侯大將軍,賞賜寶物。
王世充等人也沒閒著,有了竇建德的投靠之後,王世充自認為是如虎添翼,加快了擴張的步伐。
看似這一波的軍閥割據目前有兩家坐大,一方便是長安李淵,另一方則是洛陽王世充。相比較而言,李淵手下人才濟濟,其本人又是豪門望族出身,更有人氣。王世充則志在掠奪領土,靠著不斷的爭奪地盤來證明自身的價值。
至此,天下豪傑開始收心,糾結於究竟投奔哪一方。然而,儘管如此,仍然有異軍突起,心有不甘者出現。
劉武周便是其中一員,當時他的職務是馬邑的鷹揚府校尉,趁著隋末大亂,心裡癢的實在是受不了,更是與突厥的始畢可汗交往密切。
馬邑太守王仁恭對隋煬帝那是忠心不二,而且為人一向清廉,聞聽天下風雲將變,王仁恭變賣了家中房屋田產,將所有籌集來的資金都用來招兵買馬,為的是保駕護國。然而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為了籌集更多資金,王仁恭不得已開始出售官職,甚至是收受賄賂。
雖然這些錢都是用來報效國家,然而天公不作美,恰逢馬邑百年不遇的大旱,王仁恭卻把這些糧食看得死死的,要把這些糧食一粒不少的用作是軍用物資。
百姓對此當然是不了解,聚眾鬧事時有發生,王仁恭為平復民怨,菜市口斬殺了十幾名帶頭鬧事的百姓。王仁恭的忠只是對於皇帝,而忘了愛民,斬殺百姓之事激起了更大的怨憤,這個機會就被野心勃勃的劉武周給充分利用了。
劉武周本是富豪出身,家中頗有資產,便拿出相當一部分用來籠絡人心,加上王仁恭出賣的官員多半都是富豪子弟,所以很快就拉攏起一個以他為首的朋友圈。
見時機成熟,劉武周將這些人秘密召集起來,然後在王仁恭疏忽戒備的情況之下,衝進府衙,將王仁恭刺殺,而他本人則自稱是太守。
隨後劉武周開倉賑糧,立刻得到了百姓的擁護,幾天之內就召集起兩萬兵馬,成為一方小小的霸主。
區區馬邑當然滿足不了劉武周的胃口,緊接著又占領了雁門、樓煩郡,還將從汾陽宮中搜羅的宮女盡數獻給始畢可汗,以期得到有效支持。
攻克定襄之後,劉武周自稱皇帝,改元天興。
為何之前劉武周沒受到關注?那是因為他的勢力太小,兵不過兩萬,相對於李淵這些反叛大腕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不值一提,也許哪天便會不攻自破,或者是投靠了那顆大樹。
李淵接連打勝仗,心情好的不得了,卻突然接到情報,說的就是這個平日不起眼的劉武周,此時聯合了突厥之力,此時屯兵黃蛇嶺,意圖并州。
并州治所晉陽,那等於是劉武周將眼光鎖在了李唐的發源之地啊!發源地若被人攻克,不僅不吉利,還是極大的羞辱,同時也會對士氣產生不小的打擊。
李淵不敢耽擱,隨即召集眾臣商議此事。(未完待續。)